1、1跟孔子学做人做事做学问()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当官的人如果能够做到以德服人,他就会像天上的北极星那样,被群星环绕。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要的是讲一个德字。有道德,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就能够成为一个核心,被众人拥戴,形成权威。以德治国,说的是这个道理;一个企业、组织也要讲这个道理。当领导的,做管理工作的,一定要认识到权力产生的威信,常常会因为职位的变化而改变,因为优秀品德和人格魅力带来的威信、敬重、感召力、凝聚力却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前者属于职务内权威,具有强制性,他不得不服从;后者是职务外威信,与组织和职务没有关系,
2、他的服从和认可完全是自发的,发自内心,心甘情愿,而且无怨无悔。前者如同“捆绑夫妻” ,面和心不和,口服心不服;后者如同“自由恋爱” ,铁了心牵手,上刀山下火海义无反顾,面不改色心不跳。这时候精神感召力的巨大作用远远超越了金钱带给人的刺激,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法则,也并非万能。 我们用三种不同的模式描述现实生活中的征服状态。这三种状态分别是以力服人、以理服人和以德服人。以力服人,靠的是实力,而且要2动手。但实力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服人者和被服者必然产生矛盾、斗争和反抗,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顺服,对方会寻找机会以更大的力量反抗征服者,这种更大的力量可能是地位、权势、靠山、金钱等等,也可能是卧薪尝
3、胆、东山再起。显然,以力服人只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其实并没有真正折服。以理服人,必然要围绕着各自的道理展开唇枪舌剑般的争论、争辩,要动嘴,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最后有一方占了上风,一方败下阵来,结果是口服心不服,因为一方被另一方的大道理说得理屈词穷、哑口无言,实际上也没有真正的顺服,因为一旦他得理,就会变本加厉把对方驳得体无完肤,这就叫“得理不饶人” ,让对方也尝尝张嘴说不出话的滋味。只有以德服人,既不动手攻击,也不动嘴灌输,靠的是内心的认同和情感的皈依,结果是心服口服、心悦诚服,这才称得上真正的佩服、折服、服气。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就是以德服人。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 北极星
4、所以被众星拱之,是因为它“居其所” ,一个人所以被大家拥戴,是因为他有德。所以,一定要理解孔子的主张,把道德品质贯彻在自己的工作中,用人格魅力感召别人,在你的周围就会有一大批追随者。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二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政策法律引导百姓,用刑罚约束其行为,群众就只求无罪免受处罚而失去了羞耻之心;如果以德治国,用礼仪规范约束3百姓,群众就有了羞耻之心和是非观念,就能自觉遵守并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孔子是一个伟大的设计师、优秀的管理顾问。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为政思路:“道之以政,齐之以
5、刑”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按照第一种方针实施管理,其结果是大家伙儿都很听话,服从,守规矩,不迟到早退。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人们只是在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从不出格,没有人会积极主动地干活。因为大家伙儿的目标追求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他害怕出错,担心受到处罚,没有是非观念,只求干好份内的事,人们常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是最典型的写照。行为整齐划一,但是没有团队精神,人人都在工作,生产效率却不高。脸上没有了笑容,工作失去了意义。 如果按照第二种思想进行管理,人们首先会产生明确的是非观念,能够自己做出判断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他会一切行动听指挥,他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6、因为他的思想境界已经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他的道德修养驱使他这样做。他的服从听指挥,他的守规矩不出格,不是来自于组织的严格要求和管理,而是来自于他的“自律” 。 进一步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就必须提到“职业生涯设计” 。企业家,管理者,高级领导,一定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认识一个人的岗位职业,认识企业组织的使命和目的,认识并处理组织与员工的关系。任何一个组织包括企业,都必须成为员工展示能力的舞台,创造价值和财富的舞台,提升自身素质的舞台,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舞台。员工的4工作潜能需要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需要调动,但员工的很多需求也应该得到满足,员工的思想情感应该得到关注,员工的人格心理应该得
7、到尊重。一句话,在员工为组织贡献和创造的同时,组织也应该为员工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当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开始超出生产技术的范畴而上升到人文关怀层面的时候,就是孔夫子所设计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状况。 孔夫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两种主张的时候,他考虑的是国家政治。他希望为政者能舍弃前者而实行后者,这与他一贯倡导的仁、礼是吻合的。他在那个时代提出的模式和追求的目标,两千年后被人们再次应用,上至“以德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至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直至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其终极目标都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大概可以说明思想的力量是多么巨大。 三 孟懿子
8、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告诉他说:孝,就是侍奉父母不能违背礼制规矩。樊迟驾车的时候,孔子向樊迟说起这件事。樊迟就问老师,不违背礼制规矩又是什么意思。孔子进一步解释说:父母在世,侍奉的时候要讲究礼仪,父母故去,治丧送葬的时候也要讲究5礼节,日后祭扫的时候还要讲究礼节。 孝,在孔子的思想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那么,孝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有孝道,常常会有人向孔子请教。这就形成了孔子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也就形成了对“孝”的涵义的全方位解释。在这里
9、我们看到,孔子对孝的解释是“无违” ,而“无违”的进一步解释是“礼”,这个礼强调的是礼节,礼制,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孝的基本要求是守规矩,按规矩办事。后来当孟懿子的儿子向孔子请教孝道的时候,孔子又把孝解释为父母与儿女的相互牵挂。原文是这样记载的: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父母总是担心儿女生病,儿女经常担忧父母身体健康状况。在这相互的牵挂中就有了孝,或者说做儿女的能经常想到过问父母的身体健康,就是孝道。前几年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 ,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能够打动人,就是因为这首歌反映了儿女对父母的关怀、父母对儿女的牵挂。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孝道的具体体现。 在接下来的问
10、孝对话中,孔子又从“敬”的角度解释孝。原文这样讲: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大多数人认为赡养父母,让父母有吃有喝就是孝。但在孔子看来,仅仅老有所养是很不够的,因为犬马也有人养,这能叫孝吗?如果不敬,不尊敬、不敬重,没有精神关怀,单纯只是养着,这和饲养猪狗又有什么区别。当子夏请教孝的问题是,孔子的回答是“和颜悦色” 。原文这样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告诉子夏,子女6服侍父母,最难做到的就是保持和颜悦色。仅仅在父母有事的时、候替他们去做,有饭食酒菜让父母先享用,你能认为这就是孝吗?从孔子的不同论述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孔子的孝道从形式到内容始终强调“敬”字。无违是敬,能养以敬为本,色难,讲和颜悦色,更离不开敬。 因此,今天讲孝,孝敬、孝顺、孝道,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去理解其精神实质。孝,可以是顺从、听话、不犟嘴,也可以是以礼相待,还可以是互相牵挂、关怀,更应该是敬重而不单单是赡养,最难能可贵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而不仅仅是丰衣足食。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社会科学系,71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