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仁爱观探微.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2912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孟仁爱观探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孔孟仁爱观探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孔孟仁爱观探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孔孟仁爱观探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孔孟仁爱观探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孔孟仁爱观探微仁爱是贯穿儒家学说思想的主线,自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系统的仁爱学说之后,仁爱观不断发生变化。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他们的仁爱观既存在思想传承上的相通之处,又有着一定的差别。 一、 “仁”的范畴界定 仁是儒家最重要的伦理范畴之一,是儒家学说的内在根基。仁这一名词早在孔子之前的时代即已存在。其时它的主要含义是爱亲、利民、利国等。 “与民利者,仁也。 ”(逸周书?本典)“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另外,仁还具有生机活力的涵义。如“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诗经?齐风?卢令)“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2、。 ”(诗经?郑风?叔于田)但孔孟所指“仁”范围更大。 仁被提升为一种哲学范畴始于原生儒家孔子。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仁,但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界说。如果把孔子对仁的各种界说加以排比、分析、综合,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内在的精髓。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仁者,其言也切。 ”“爱人。2”(论浯?颜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也。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论语?雍也)“恭、宽、信、敏、惠;

3、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综观以上材料,从孔子思想的整体脉络看,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将仁解读为一种理想人格,几乎一切好的品行都被包含在仁的范围之内。这些看似零乱芜杂、相互抵牾的训释有着能统属彼此的精髓所在。孔子对“仁”的各种训释在理想人格的构建层面上归宗于一。 二、孔孟仁爱观的相通之处 孔子与孟子都把仁作为他们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指导原则和最高准则。在“仁”基本定义上,两者完全一致,把仁的第一要义确定为“爱人”(论语?雍也)。 “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这是孔孟仁爱观相通之处的第一个方面。即要求统治者爱护民众,减轻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道千乘之

4、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就是寄希望于统治者采取减轻剥削的让步政策。孟子则更大胆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的说法。这既是两者仁爱思想的深层内涵,也是对春秋以来朴素民本主义的继承与发挥。孔孟仁爱观相通之处的第二个方面表现在两者的行“仁”方式上。3孔子是以忠恕之道作为履践仁的方式。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这里的“吾道”就是“仁道” ,即忠恕之道。 “忠”是指修身,是一种伦理自觉,即儒家的“内圣”之道。具体说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即修

5、身正己,提高和升华自身的道德素养。 “恕”是要求做到“能近取譬” ,推己及人,体现出“济众”的博大胸怀,即儒家的“外王”之道。具体说来是“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卫灵公)。而“博施与民而能济众”是“仁”的极至(论语?雍也)。这说明行仁是以内省、内圣为起点的,实践仁的品德。同样,孟子也以行“恕”为求仁之方。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尽心上)前句是说一种内省的快乐,体现出伦理自觉的意识;后句是说其实践的方式,涉及到他人与社会。可见,孔孟行仁方式都有一个从“反求诸己”的伦理自觉到推己及人的伦理实践的过程。 孔孟仁爱观相通之处的第三个方面表现在两者论述仁爱与

6、孝悌礼义的关系上。孔子之仁以“孝”为本。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孟子则把“事亲”当作“仁之实” , “亲亲,仁也。 ”(孟子?尽心上)“仁之实,事亲是也。 ”(孟子?离娄上)他们都十分关注孝亲的原则。孔子还把“礼”作为实践规范,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而孟子之仁与义相联系,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实质上仁的观念中就有义的内涵。孟子之仁也包含“礼” , “不仁、4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如耻之,莫如为仁。 ”(孟子?公孙丑上)可见,孟子之仁包括了仁、义、礼、智等多方面,即是“仁也

7、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尽心下)孟子之仁成了人道,涵盖人类道德的全部。于是,孔子之仁与孟子之仁就整合起来。 三、孔孟仁爱观的相异之处 孔孟的仁爱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首先,从孔孟仁爱思想中的义利关系看,他们对于两者的关系有不同的见解。总体上说,儒家主张重义轻利,先义后利。然而孔子并非反对“利” ,他也提倡正当的个人利益。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论语?述而)意思是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的话,就是做个市场的守门卒也愿意。他对于那些有功于国家、人民的人,即使他本身有缺点,但也许之以仁。如孔子对管仲在礼仪上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但管仲能“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

8、今受其赐”(论语?宪问),孔子仍评价他为“仁” 。孟子对于义利关系的看法要狭隘得多。孟子反对讲利,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梁惠王上)就是反对那些给国家与人民带来征战的功利。他认为,为仁必须首先利人,但利人的并非完全都是仁。如孟子认为管仲虽助桓公建立霸业,虽是“利人” ,却是假借利人以谋求个人私利。正所谓“五霸,假之也”(孟子?尽心上)。孟子将“利”局限于私利的范畴。可5见,在孔子那里,见利思义,利不违仁,利为中性词,利和仁的范围较泛;而到了孟子这里,则重义轻利,利为贬义词,利和仁的范围要小一些。 其

9、次,孔孟仁爱观发展的阶段不同。西周时期,仁的观念即已存在,但直到孔子时才把“仁”纳入伦理道德规范中,使仁爱观念真正成为一种理论化的思想体系。但孔子时代的仁爱观毕竟是百家之说的一种,到了战国时代,经过孟子的大力弘扬,使儒家学说成为战国时代的“显学” ,因而他们的仁爱观也相应发展到不同的水平。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和“德治”主张,并在政治上发展为仁政学说。这样,孟子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就结合起来。可见,孔子的仁爱思想主要还是作为一种伦理思想体系而存在,但孟子的仁爱观却发展上升为一种仁政学说,内化为一种政治思想。 最后,从孔孟仁爱思想的本质上看,虽然都注重孝亲的原则,但他们强调的重心却不同。 “

10、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论语?泰伯)孔子的仁爱思想虽以“笃亲”始,但却以“泛爱众” 、 “济天下”为归宿点和重心。 “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朦胧的博爱意识,彰显出宽厚伟大的人文品格。孟子则不然, “亲亲,仁也。 ”(孟子?告子下)“仁之实,事亲是也。 ”(孟子?离娄上)其仁爱思想构划成以“亲亲”为中心,不断向外辐射蔓延的同心圆,离中心越近,仁爱程度越高;离中心越远,则仁爱程度越低。构建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由己及人,由内而外, “亲亲”而“仁民” ,6“仁民”而“爱物”的一个“爱有等差”的仁爱观。孟子的仁爱观体现了较为强烈的宗法色彩,也是人类性情的真实流露。 孔孟仁爱观既有相通的地方,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们不可将儒家的仁爱观笼统地称作“等差之爱” 。厘清孔孟仁爱观的异同之处,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儒家思想的要旨,同时,对于研究儒家的伦理思想和政治哲学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250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