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跨文化交际视角下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研究摘 要: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平台,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跨文化交际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口语教学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提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策略,强调高校英语口语教学中应注重与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基础,真正培养出具有较强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口语;教学 一、高校英语口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高校英语教学大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沟通技巧, 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学生对语法、词义的理解和解题非常擅长,答题时,甚至
2、能够近乎满分。但是只要涉及到口语,让其以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时,就变得“哑口无言” ,不能真正具备沟通能力。究其原因,涉及到方方面面,由于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很多同学普通话都还不够标准,说起英语来更是难免带有些地方特色,他们往往不愿意说出口,担心被同学们取笑,或是别人听不懂,反复问其说的是什么,长此以来,越说越少,口语的表达能力就越来越差,读和说就完全不及格,几近丧失了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语言、文字、手语等,其中语言是最直接最普遍的表达方式,看似容易,但在英语口语表达中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2情了,英语的语法规则和我国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主、谓、宾语的顺序、文化差异、语调都很
3、有很大不同,如此一来,在英语口语的表达上,难度就更上了一层。若要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就离不开语言的社会环境, 由于身边外国人少,即使想多听听别人的交流都很困难,很多高校也会为了增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与英、美等国进行交换生交流或是短期的文化交流活动,可通常人数很少、时间不长,派出去的学生还没有很好的学习就回国,回到语境全是国语的校园,没有用英语口语沟通的环境里,这样几乎得不到什么收获,所以英语口语的学习离不开语境,离不开跨文化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顾名思义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以母语和非母语人群之间进行沟通的活动,由于地理位置、风情民俗、宗教信仰、肤色人种等的
4、差异常常会导致沟通的障碍,克服这种障碍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深入的了解对方,学习其人文风俗,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从方方面面与之接触,在接触中提高沟通的能力,这也就是语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只是日常的简单对话,所表达的内容要有一定的知识性, “白话式”语言没有任何意义,有很多的专业名词我们不能用直白的话语表述出来,那就失去了语言本身的涵义,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可以采用主题教学模式,选取令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跨文化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些主题组织语言进行描述,表达出来的内容要丰富、拒绝直白、刻板。教师可以将美国独立日设定为主题,让学生围绕此节日展3开讨论,表述这个节日对美国发展演变的
5、意义,事件的起因、经过、成效要尽可能的详细且多用专有名词,通过这样的交际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这个节日,还对美国的历史及历史人物有更多的认知,无形中也进行了跨文化的交?H。 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是一种需要迅速反应的交际行为,英语口语亦是如此。若要达到这种迅速反应就要长时间进行跨文化语境训练。很多时候交流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这种换位思考我们也可以应用在跨文化语境训练中。 三、如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直是外国语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口语教学作为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中的重要部分, 理应成为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兴奋剂。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让学
6、生全面了解其交际文化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去体验。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在口语教学活动中多给学生提供演练的机会, 增强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对文化差异的适应和处理能力。 (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 吸收、体验并积极地发现文化差异。 总之,语言离不开文化, 文化依靠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 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口语教学密不可分。英语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语言,还4传授英语文化,承担着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任。从这个意义而言,英语口语教学是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将语言、文化、社会视作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从文化角度进行英语语言教学,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周军,罗丹.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 2015(20). 2 张媛媛.跨文化交际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及对策J.现代教育. 2015(05). 3 张薇,张丽丹,张琳.英语口语实践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学理论.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