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民族的大屠杀记忆.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3213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个民族的大屠杀记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两个民族的大屠杀记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两个民族的大屠杀记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两个民族的大屠杀记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两个民族的大屠杀记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有 100 多个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经过刻有 3000 个死难者名字的石墙,实际上,在这面石墙前能稍作停留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参观者,经过这里时,只是脚下略微缓一缓,眼光扫过墙面,随即匆匆穿过。 青灰色的墙面上,3000 个大屠杀死难者的名字:张金财、叶田氏、陈恒有、薛棠、王长生谁认识他们呢?他们仅仅是死于那场劫难人数的百分之一,其余百分之九十九在哪里?是谁? 点击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网址,我进入另一个民族的大屠杀记忆。 首页上,一个大眼睛的犹太小女孩,双手合在一起,托着腮,调皮地微笑着。继续,打开“犹太大屠杀遇难

2、者姓名中央数据库” 。很容易查到,这个小女孩叫玛若?科布里克,1936 年生于罗马尼亚的其斯瑙。从现有的资料看,她的亲人只知道玛若和妈妈都死于其斯瑙的“隔都” ,死亡日期不详。 1941 年,波兰维尔那集中营里,一位名叫大卫?博格的犹太人,在他生前的最后一封信里写道:“我希望有人记得,一个名叫大卫?博格的人,曾经活在这个世界上。 ”大卫?博格这个卑微的愿望,现在,至少在玛若和其他 300 万犹太人身上实现了。 2004 年 11 月 22 日, “犹太大屠杀遇难者姓名中央数据库”建成。全2世界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借助这个数据库查询到 500 万左右死于纳粹屠杀的遇难者姓名和相关个人资料。如

3、出生地、职业、国籍、父母及配偶的名字、战前的居住地、遇难地点等等,此外还有遇难者的亲人、朋友、邻居讲述的关于“名字背后的故事” 。 1953 年自建成伊始,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就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致力搜集每一位大屠杀死难者和幸存者的个人资料。到现在共拥有 6200万份各类和大屠杀有关的文件、档案,近 27 万张照片,以及数千份录像带等影音资料。 他们提出的目标是“直到每个人都有名字”那些死去的人,不仅仅作为一个冰冷的统计数字被记住,更要作为有自己名字、有自己面孔、有自己尊严的人,而被记住。 沿参观路线,路边、墙边散置着 13 块小型石碑,上面分别记载着1937 年底至 1938 年初,发生在南

4、京 13 处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及史实。 我被夹在不同的旅行团之间,随着人群慢慢移动。导游们大同小异的解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始建于 1985 年,1995年进行了扩建,占地面积”此起彼伏地传来。 骸骨陈列室里,七八米长的两个玻璃柜内,全是人的头骨、腿骨,还有我认不出的部位,杂乱、无规则地摆放着。 骸骨陈列室外,一棵不大的留言树上挂满了字条。一位署名“南大生科”写的是:“在沉重的历史里,个人的生命还有什么值得一提呢?我们在这里看到那些堆砌起来的累累白骨,没有人知道那是谁,只知道他们是历史,不容抗拒的历史,无法改变的历史。 ” 3究竟是因为“个人的生命”不值一提,所以面对累累白骨,

5、 “不知道那是谁”也无所谓呢?亦或因为“不知道那是谁” ,所以觉得“个人的生命”不值一提呢?两者何为因?何为果? 犹太大屠杀纪念馆里,有个黑暗寂静的儿童馆,为纪念死于大屠杀中的 150 万犹太儿童。 馆舍全在地下,从入口处进去,立即堕入一片黑暗。当你小心翼翼摸索向前时,会发现自己好像走进了繁星闪烁的夜空,那是一支蜡烛经过无数玻璃反射,创造出的奇幻感觉。 一个巨大的屏幕上,投影仪一张接一张打出孩子的照片。孩子们的眼神都是一样的:单纯、热情、快乐,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信任。一个低沉的男声,静静地念出照片里孩子的名字、年龄、生于哪个国家。没有音乐,也没有更多的解释。 没有阴森的白骨,没有血腥的画面,没

6、有控诉,没有怨愤。只有一张张面孔,以及一个个名字,记录着他们曾经存在过。 在这里,我们能强烈地意识到:屠杀,从来都是具体的。 2001 年 9 月,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发布消息,征集遇难者名录和幸存者资料。投资 5.4 亿元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已于 2004 年 11月启动,预计 2007 年完工。据称,扩建后的纪念馆占地面积将由现在的2.2 公顷扩大至 7.4 公项。 那些死难者后裔及全体国人,有理由期待:愿那 30 万尘封在历史迷雾中的冤魂和禁锢在抽象数字背后的亡灵,渐渐浮现出清晰的面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有故事,这些故事构成历史。 ”犹4太大屠杀幸存者、1986 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埃力?维塞尔这句话,应该不仅是针对犹太人而说的。 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馆长阿夫纳?沙立夫说:“如果不了解受大屠杀影响最直接的遇难者和幸存者的故事,我们就不可能了解大屠杀,也不可能从中吸取教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