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蒋筑英报道的当初与今天1982 年,我采写了重大典型人物蒋筑英事迹的系列报道,26 年来,我和长春日报同行对学习蒋筑英活动的报道持续不断,典型人物教育影响着不只是一代人。当年,中国科学院党组一位负责同志说:“在全国的报刊中,长春日报关于蒋筑英的报道是最好的。 ”胡乔木同志也赞扬吉林的地方报纸。1989 年,长春日报社因此获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荣誉奖状,时任中央领导的李瑞环参加了颁奖会。 追悼会上识别典型 蒋筑英生前是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副研究员,逝世时年仅 43岁。他是 20 世纪 80 年代全国最有影响的典型人物。聂荣臻、方毅、胡乔木等同志称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 19
2、82 年 7 月 8 日,我到长春光机所准备采访该所帮助地方企业解决技术难关的题目。刚走进研究所大门,便感到全所一片肃穆的气氛。所宣传处的同志说:“我们所的蒋筑英去世了,今天为他开追悼会,同时宣布追认他为中共党员。 ”蒋筑英?这不是我多次采访过的人吗?早在1977 年和 1979 年,我曾经两次采访过他,一次是为写他的导师,一次是为写他本人,他的事迹我知道不少。 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顿感震惊,忙说:“我也参加去。 ”追悼会上,2人们泣不成声,原准备 500 人参加的追悼会,结果来了千余人。我国著名光学专家、所长王大珩流着泪读悼词,我也不禁落下泪来,深深地向蒋筑英遗像三鞠躬。第二天,我依据以往掌
3、握的素材,以蒋筑英为我国光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为题,抢在国内其他报纸前对他的逝世作了报道。接着我便立即投入长篇人物通讯的采访,很快成稿。当时一位报社领导征求我的意见说:“再等等上级部门对宣传蒋筑英的指示,或者再看看人家大报有什么动作,稿件压一段时间发表更好。 ” 我说:“蒋筑英这个典型一定站得住,见报时间决不能再拖下去了。”那位负责人听后,当即拍板,同意提早见报。 作为地方报,抢先发表新闻是条经验。系列报道“重头戏”长篇通讯火红的中年记中年科学家、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蒋筑英长春日报于 1982 年 8 月 27 日率先发表,而光明日报的通讯是同年10 月 10 日发表,吉林日报的通讯是 10 月
4、11 日发表,时间相差 40 多天。40 多天的时间非同小可,如果我的作品发表在他们大报之后,写得再好也是“明日黄花” ,新闻价值将大打折扣。 惋惜声中提炼主题 报道要宣传蒋筑英什么精神?这是采访与写作成功的关键。当时,手头除蒋筑英的日记、信件外,没有任何参考材料,也没有上级部门提供的采访“提示” ,主题与素材要靠自己去寻找。蒋筑英的事迹十分丰富,3可圈可点的东西很多,是写应当关注中年人的健康问题吗?那样太单调了;是写蒋筑英学术方面的成就吗?那太一般化了。 记得蒋筑英逝世当晚,正在北京友谊宾馆开会的王大珩听到消息后,竟忘记宾馆有电梯,一口气从二楼跑上五楼,操起电话询问核实。当这位亲手培养蒋筑英
5、成长起来的前辈确认是事实后,禁不住流下热泪,连声叹气说:“这是从何说起呀!中国科学院正准备把光机所领导重担加给他时,他却离去了”采访中,蒋筑英的一位亲人也满脸泪水地对我说:“筑英年轻呀,他本不该走的。逝世前在成都光机所临时工作,发病后才被送到当地大医院,如果及时治疗也不至于死呀!”人到中年,压力重重,英年早逝,令人惋惜。这不正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吗?这不正是很好的新闻由头吗?追悼会后,我把选题和写作思路讲给所长王大珩、所党委书记李光听,他们十分赞成,还热情介绍了蒋筑英的不少事迹。 在光机所采访,遇到了光明日报记者肖玉华、吉林日报记者戴焕梅,他们也来采访蒋筑英事迹,看来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了。他们的报纸
6、是中央和省级大报,长春日报只是地方报,要走在前面必须选择自己提炼的主题与素材。那些日子,我几乎天天到光机所去,也去蒋筑英帮助过的几家工厂和电视台,采访近百人次,整整记录了两大厚本素材。肖玉华在新闻战线撰文介绍说:“我们有时在一起采访,有时分散采访,所宣传处成了记者的第二办公室 。我们三人既有合作,又有竞争,都想抓到有份量的材料白英权也有王牌 ,长春日报曾刊登过蒋筑英在世时写的一篇短文,这在当时也是很珍贵的” (见新闻战线2004 年第 5 期) 4我选择了知识分子,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当年政治上得不到充分信任、工作上得不到充分使用、生活上得不到充分照顾的那段痛苦时期作为背景,将人物置放到个人与国
7、家、工作与生活、名利与社会责任的矛盾中,充分展现他的人生轨迹和动人故事。人物通讯火红的中年选用那份“死亡通知单”上的部分内容作开篇引子,主标题突出了“中年”字样。三个主要自然段落标题分别选用了蒋筑英自己的话:一是“要为国家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要相信党,相信社会主义” ;三是“不要争名夺利” 。所长王大珩亲自审稿,颇为满意。通讯发表两个月后的 10 月26 日,中共吉林省委作出了关于开展向蒋筑英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其中提出的三方面的学习内容与我的通讯报道完全一致。 孩子“小人书”的启发 我们的地方报一些记者往往习惯“规定动作” ,却很少按照自己的意愿另辟蹊径去报道独家的典型。当年,我的孩子
8、有不少连环画册,有一次他拿着画册雷锋叫我讲故事,我猛然想到蒋筑英的报道不妨也十八般武艺齐上阵,搞一版独家的连环画报道。 这个想法得到了美术部三位编辑的支持。他们约我作陪,赶到蒋筑英工作的实验室现场写生,回来后连夜绘制了 16 幅连环画页。画页由我写说明,以中年知识分子的榜样蒋筑英为题,整版刊出,使报道增色不少。 地方报纸如果与典型人物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便可从不同侧面,以5更细化的视角去展现人物。长春日报的报道不仅有长篇通讯、动态消息,也有个人回忆文章、人物生前日记书信与照片,还有诗歌散文、社论与评论员文章等,并开设了学习专栏和专版,形成了全方位的报道格局。同时,报道角度也区别于中央与省级的大报
9、,我写的作品除了综合性的长篇通讯外,还有反映蒋筑英家庭生活的宝石,哪个侧面都是光彩照人的 ;记者本人回忆生前蒋筑英的一次难忘的采访 ;蒋筑英爱人路长琴的访问记筑英还活在我的心里等。 地方报的强项还在于能够组织密集式大数量的报道。长春日报从1982 年 10 月至年底,三个月时间发表有关新闻稿件百余篇。这是长春日报报道一个典型人物前所未有的发稿量,在本地区形成了舆论热点。 26 年来报道陆续不断 蒋筑英逝世后,其纪念性活动尽管参与的媒体记者不多,而我都如约参加,从中寻找新的报道由头。一次,蒋筑英的父亲蒋树敏从家乡杭州来长春探亲,参加了弘扬蒋筑英精神的报告会。老人在会上讲起自己被错划为“右派”后如
10、何坚定信念的事,5 分钟的发言博得了全场三次掌声。听众都说:“真是有其父才有其子呀!”这不又是值得一写的人吗?第二天我赶到蒋家采访老人,他见面便说:“贵报在全国最早宣传了蒋筑英,至今我一直保存着这些剪报。 ” 老人的话坚定了我搞好后续报道的信心。接着我又听老人讲述他们父子间的故事,独家采写了专访最尊重知识分子的是共产党 。事后我6还听说,老人曾建议拍一部关于蒋筑英的电影,后来如愿以偿。 26 年来,长春日报关于学习蒋筑英的报道一直未断。在蒋筑英逝世8 周年的时候,我采访了蒋筑英的爱人路长琴,撰写了通讯不能忘却的思念 。1993 年,电影蒋筑英放映时,我又和年轻记者采用电影画面与现实生活相对照的
11、蒙太奇手法,采写了通讯蒋筑英亲人们的今天 。蒋筑英的亲人因此也成为我的朋友,至今仍然有着联系。不久前,路长琴见到我时高兴地说:她现在已经退休,正在看护孙子呢。 最近几年,长春日报的年轻记者相继报道了一批学习蒋筑英后涌现出的典型人物,还报道了蒋筑英的爱人与儿子、孙子的近况,读者都很喜欢看。今年年初,蒋筑英科技馆在他中小学时代生活地杭州揭幕,可惜仅有新华社发了短消息。长春人很想了解这方面情况,我闻讯后收集有关资料,补充了一些尚未发表的鲜为人知的素材,其中包括蒋筑英生前与新闻媒体间的情缘故事,撰写了倾述在蒋筑英科技馆揭幕时 。文章发表后,读者颇感兴趣,新闻界同行,以及长春一些大学生还饶有兴致地要我介绍采写蒋筑英的体会。 重大典型人物的出现,一般会引起媒体的争相报道,当地的报纸占有地利上的优势,掌握大量原始素材,有责任向外地媒体提供材料或稿件。1983 年以来,我先后为羊城晚报等外地报刊提供多篇关于蒋筑英事迹的稿件,其中包括消息蒋筑英事迹生前上过报 、通讯访蒋筑英的爱人路长琴等,一家报纸采写的通讯也多处引用了我提供的素材和细节。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蒋筑英一书时,还邀请我提供蒋筑英的事迹材料呢! 7(作者系长春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