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媒体不是“看客”重庆井喷事故 234条人命、北京密云灯展踩死 37人、吉林商厦火灾 53死 71伤、浙江海宁土庙火灾 39死 4伤,接连发生的安全事故似乎已经让人们对死亡数字变得越来越麻木,除了对不断争创新高的死亡人数感叹之外,不会有太多的感喟。传播学效果研究早已证明,媒介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描述、说明、解释,能产生“意义构成功能” (出自李普曼舆论学 ,指媒介有建构社会环境的功能) ,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由此可见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态度、观点、情感是会对受众道德标准起到重要作用的,大众面对灾难和不幸的这种心理,不能不说与我们媒体对待事故新闻的看客式态度和报道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事故报道由于其突发
2、性、反常性往往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许多媒体在不违反国家宣传纪律的情况下,都会不顾一切抢先在第一时间内作出相关报道,以追求轰动效应。这相对于以往对天灾人祸的报道方式一看、二慢、三通过,确实有很大进步。但是,在这种追逐轰动效应的利益驱使下,不少媒体和记者用一种近乎冷漠的笔调记录着一次次的事故。翻开我们身边的报纸,我们不难发现,不少事故新闻的报道基本上是有个模式套用的:首先是点出事故的基本要素,如发生的地点、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故以及经过调查后的死伤人数,紧接着是各级领导紧急奔赴事故现场指挥抢救、看望伤员及家属以表深切关怀,然后就是开始报道上级部门就此次事故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抢救伤员、安抚家2属、维
3、护稳定、查清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其实,在新闻中除了要反映上级领导是如何处理这次事故的,是如何不惜代价全力以赴,也应该对那些身处灾难和不幸的人更多的人文关怀。遗憾的是,在一些灾难性故事的报道中,不少报纸恰恰缺乏这种意识。 真正的新闻来自于人性,新闻客观真实的本质并不是毫无感情的冷冰冰的文字的组合。饱含真挚情感的新闻报道更具震撼力、感染力, “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事故报道是情感最丰富的报道的一种,它几乎包含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得知事故的发生,一般有良知的人都会在心中掀起情感波涛:对灾难和不幸的震惊,对遇难者的悲悼,对肇事者的愤慨等等。这些主要是由于灾难事件本身具有的悲壮性、悲愤性和悲悼性等感
4、情特质,而引发受众在解读时的一系列情感体验,如震惊、恐惧、义愤、悲哀、痛楚、怜悯等等。那么媒体对事故的报道就应该激发起受众的这种共同情感,为人们表达情感提供契机和平台,让受众从媒体的报道中看到自己的情感得到了体现而产生共鸣。同时这种情感的共鸣又有助于人们向心力的凝聚。亚里斯多德就说过:“悲剧在于好人的失败、毁灭而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的教育意义” 。一场事故就是一出悲剧,那么,媒体怎样报道才能使受众的感情共鸣在“悲剧”中得到灵魂的净化? 首先,媒体要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改变以往那种看客式、官样化的报道心理和方式。媒体要客观真实地进行报道,给受众尽量提供新闻事件的原
5、初状态,这是媒体的基本职责,但是媒体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它有自己的理念和精神,更肩负着高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对灾难3置身事外的媒体不是一个有良知的媒体。媒体记者只有深入灾难发生的现场,用心与用情亲身体验和感受灾难带来的不幸,才能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洗礼。只有自己先被感动,才有可能使别人感动,也只有亲历现场,才能写出具有震撼力的报道。重庆井喷事故发生后, 新闻周刊记者忘却个人安危,穿越封锁线深入灾难现场,发回了令读者感动的报道重庆开县井喷 234条生命因何逝去? 、 被延误的生机 、 万户萧疏高桥镇 、 危险来自何方? 。其报道开头一句“事故发生时离2004年的新年还有 9天,234 条生命却跨不过这
6、短短的间隔” ,笔尖饱含了悲伤痛惜之情,读者能够感到各种情感的交织。这样的文字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体现,而不是某些“看客”们能写得出来的。 其次是媒体要有人文意识。在传播学领域中,人文意识是受众希望从接受信息的内容和方式中获得人性化满足和关怀的一种心理需求。伴随着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像井喷火灾之类的重大事故,总会将一些不幸的人们卷入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受众的目光和情感更多的是集中在这些遇难的普通人身上,报道所关注的重点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与公众关注的重点相契合。从灾难报道的情感特征来说,媒体也应该具备人文意识,“悲悯性是悲剧报道(包括事故报道在内)中最普遍的特征,是指由报道对象的悲剧所产生的悲泣与怜
7、悯之情带来的一种审美情感” ,通常是“由于看到灾祸降临到不应遭受的人头上而引起人们的怜悯和同情” 。 由此,媒体应该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遭遇不幸的普通人群,一方面,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沟通受众(普通人)与灾难事故中的人(同为普通人因而具有可亲性,受众解读时容易产生“角色代入” )的联4系,使他们从中找到了情感共鸣,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宣泄和引导;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的精神,提升了媒体人性化的形象,从而拉近受众与媒体的心理距离,赢得受众的信任。 北京青年报在报道密云灯展事故时秉承了该报一贯的人性化风格,密切关注事故死者身份的确定、家属安抚工作的进行以及伤员脱险情况,并且配上
8、了密云公园内事故现场的示意图,报道了读者真正关心的重点。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情感与理智的平衡问题。 “新闻的情感渗透着理智的因素”,避免媒体走向另一个极端,没有沦为“看客” ,却成为了“煽动者?埂挛诺那楦幸蛩厥腔?于客观事实本身的,也可以说是新闻事件本身所具有的,但媒体不能失去理智,一味沉浸在感情的漩涡中不能自拔,更不能无中生有地添油加醋。媒体的职责是要真实反映事件本身的情感因素,脱离事实本身过分渲染或夸大其中的情感就会沦为“炒作”与“煽情”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新闻的情感和客观事实的平衡,尽量避免将自己的主观态度和情感强加于受众。明智的做法是用新闻事件、新闻事件中所涉及的人物本身来体现情感
9、因素,用对客观事件的叙述和表现来承载媒体对事故的看法和情感关注,而不是去直接抒发情感。“将感情隐藏在陈述中” 、 “言犹尽而意无穷” ,这是一些资深记者得出的经验之谈。 在这里,利用图片说话也是媒体表现自己看法和情感的高明处理方法之一。 新闻周刊对重庆井喷事故的报道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两幅照片,一幅是“十岁的廖小川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远远地看着自己的家” (照片说明文字) ,小男孩的眼神是整个照片中最最能打动读者5的地方;另一幅是“2003 年 12月 26日下午,九岁的肖亚眼睛被毒气所伤无法睁开” ,小女孩泪流满面和红肿着的双眼冲击着读者的心灵。这两张照片和说明文字都是对客观事实的表述,
10、但是它们产生的情感冲击波远比任何直接表现悲痛的文字要强得多。记者对事故的态度和情感全都自然而然融于照片中,而读者也能在照片中真切地感受到多种情感的交织。 当人们面对一次次的事故报道变得只关心死亡人数的多与少时,媒体是不是该深刻反思一下自己有意或无意的看客心理呢?就像我们的某些官员还不习惯出于良知和职业道德主动承担责任一样,我们的事故报道还没能习惯肩负起媒体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使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注释: 宋雯:略论灾难报道中的情感把握 , 报刊之友2000 年第 4期 亚里斯多德:修辞学第 1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版 邓利平:审美视野中的新闻传播第 129、355 页,新华出版社 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