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南华独步侨乡斗山镇西栅南华村,相信许多本地人都不知道,但如果说是那个藏有碉楼群的村子,那就路人皆知了。我第一次听到村子的名字时,也不怎么感兴趣,心想:“不也就是多几栋碉楼罢了,难道还能比得上浮月村的碉楼漂亮?”后几经了解,发现这条毫不起眼的小村庄竟然蕴藏着古城池的防御设计理念后,就不得不惊叹前人的睿智,也不禁为我们侨乡所独有的文化底蕴而深感骄傲。 说起初识南华村的经过,身为侨乡人的我也不禁觉得惭愧。原来,该村还是美国著名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学者谭雅伦教授介绍给我知道的。但这条寂寂无名的小村庄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引起这位美国著名华人学者的注意,专程带自己的学生回来学习、研究呢?带着疑问,笔者不禁
2、也开始认真地观察起来。 南华村已有近 130 年的历史,原是我市大江镇两户伍姓的人家迁徙到此而建立起来的。后繁衍壮大了,加上许多在北美、南洋发了财的乡亲回来盖起了大屋,村子逐渐形成了规模,但同时,也引起了山贼、地霸的垂涎,于是,贼人入村打劫之事也就常有发生。为了确保村子的安宁,南华人内外同心,开始有意识地规划建设村子。 首先,他们参照古代城池的防御设计,在村子周围开挖了一条水沟作“护村河”之用。据说,当年该河最宽处约达 15 米,深 3 至 4 米,起2到了防御的作用。关于“护村河” ,村里的老人还跟我们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原来,在 19 世纪 20 年代,盗贼进村偷窃之事还时有发生。有一
3、次,一群盗贼入村行窃被村民发现后逼得无路可逃,情急之下,竟跳入河里意图逃窜,奈何河宽水深,几乎溺水身亡。现在,时代变了,“护村河”已逐渐失去其原本的作用而“转行”成为了鱼塘,规模也相对缩小了,阵风吹过,水面泛起粼粼绿波。 另外,乡人还从南洋带回一些名叫“?竹”的种子,撒在了村后(村南)的护村河边。因为这种“?竹”特别耐生、茂密,而且竹枝坚韧并带有利刺,所以,很快整个村子的后面就形成一道厚厚的、无法逾越的“天然”屏障,既可美化绿化村容、提供新鲜空气,又起着防御台风严寒和抵御敌人的功能。但那为什么不把整个村子都用竹子包围起来呢?原来,在很久以前,村子的前面(村北)不象现在这样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而是
4、一片的汪洋。据村里的老人说,他们小时候经常听祖辈提起,那时只要煮饭前拿着小鱼网到村前的海里撒几网,就有丰富、鲜美的海鲜下菜了。虽然听起来挺夸张,但试着想象一下那情景,也不禁令人神往。 同时,乡人还在村子的东、西两面各设一闸门,成为了进出村子的通道。据说闸门先前还配有类似古代城池的吊门,必要时可迅速关闭起来,保护村子安全。 在原闸门不远处又各建有碉楼,俗称东、西碉楼。西碉楼楼高四层,为钢筋水泥结构,墙身厚 40 多厘米,配有几寸厚的铁门和铁窗,异常坚3固,并开有枪孔,攻守兼备。当年日寇进犯斗山镇,村民就是依靠碉楼痛击敌人。虽然曾受日寇的炮火轰击,但碉楼丝毫不动,只损伤表皮,现在仍能清楚地看到墙的
5、弹痕,足见其坚固程度。东碉楼同样楼高四层,底层为钢筋水泥结构,二层以上为砖木结构,选用的是上等的磨口青砖,墙身厚 40 多厘米,顶部有伞形遮“盖” 。由于东碉楼多作为看守、巡更之用,故又被叫为“更楼” 。更楼还记载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某年时近元宵,一群盗贼想打劫邻近的南昌村。由于当时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灯笼,把盗贼的行为曝露在更楼上的巡更人眼里,于是开枪打伤了一名盗贼,并吓跑了其余的盗贼。第二天,南昌村村民敲锣打鼓地舞着狮子、抬着烧猪来感谢南华村的村民。 此外,原来村东地下还埋有一个暗堡,周围长满了杂草,圆锥形结构,半径 2 米多,高约 2.5 米,墙身厚约 45 厘米,又钢筋水泥整版铸制而成,非
6、常坚固。其东南西北各方开有枪孔,东、南还加开了较宽的机关枪射孔。北面开了一个带铁门的门口,通过战壕与东碉楼相连,内墙脚设有高一级的平台方便射击。暗堡是 30 年代由当时斗山的国民政府建造,用于抗击日寇。据说当年日寇进攻斗山时,就有军队利用暗堡予以英勇顽强的阻击,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保护了斗山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后人所称赞。 除了注重外围的设计外,村子里的布局也是非常讲究的。村子北面有一口大鱼塘分开了“护村河”和房子。塘里养了鱼,当村里发生火灾时又可以从塘里提水救火。鱼塘与房子之间是一大片的草地,平时为村4民提供休闲娱乐之地,战时则成了村民防御敌人的好场所:就算敌人突破了外围的防线,当他们经过
7、空旷的草地时,村民也能迅速、准确地射击无处可避的敌人。 村里房子的布局同样花尽心思。整体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平房,其后是碉楼屋,前低后高,充分体现其防御性的设计构思。与草地相连的是以纵 5 横 11 方式建设得井然有序的近 60 间平房,也是村子的第二道防线。房子大小划一,使得 11 条横巷笔直一致。墙身是以磨口青砖筑成,坚实耐用。平房后面是碉楼屋。两者相隔 20 多米,中间为空地,防止敌人接近碉楼屋。 碉楼屋共有 18 座,分成两排(前 10 座后 8 座) 。顾名思义,碉楼屋是碉楼与房屋的结合体,分主、副楼。主楼实为碉楼,其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侨乡碉楼建筑,楼高四层,如一个巨大的钢筋水泥长方体拔
8、地而起,墙身厚 40 厘米,开有枪眼,配以几寸厚的铁门和铁窗;与主楼底层相连的是一座平房(也即副楼) ,平时当居家房屋之用。与碉楼那硬邦邦的外表相比,副楼的“容貌”就显得温柔多了:以磨口青砖建造的墙身非常光滑整齐,既能抵挡寻常枪炮之攻击,又因青砖的规格统一而使墙身看上去好象是贴了一张有着方格图案的墙纸一样,比碉楼那一抹而过的水泥墙身更添生气。再加上房屋主人有意识地在砖墙上方雕梁画栋般雕刻了各种吉祥图案,并漆上缤纷的色彩,就如在墙上挂上一幅高 50 厘米、与墙同宽的彩画,如画龙点睛般顿使整栋碉楼屋“活”了起来,同时也寄托了房屋主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由于碉楼屋是村子的最后防线,其所需之建筑材料全部都是旅外乡亲从南洋航运回来的,是当时最好的材料,故一旦第二道防线也难以抵挡敌人时,全村的村民5就立刻退入到碉楼屋里,关上门窗,敌人就难以伤其毫发,再通过枪眼予以还击,则能做到攻守兼备。 南华村这样小小一个村庄,却能众志成城、内外同心、发挥其睿智和侨乡特色,以固若金汤的城池设计来很好地保护了自己的家园,这正是台山人团结精神和睿智的反映,也是一道充满侨味的特有的亮丽风景线。 时至今日,作为第一侨乡的台山在经济社会等方面迅猛发展的同时,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的发展方向。相信广博的侨乡大地上还有许多像南华村这样充满侨乡特色文化底蕴的事物,希望能早日被发掘并为我市建设文化大市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