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世界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5365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书世界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女书世界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女书世界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女书世界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女书世界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女书世界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在中国湖南省江永县潇水流域,流传着一种农家女专用文字,主要用于诉苦,人称“女书” 。女书字符为斜体,呈“多”字形,是方块汉字的一种变异形态。这是一种音节表音文字,每个人基本用字有五百个左右,可以完整地记录当地汉语方言土话。 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套系统的女性专用文字。女书的出现,是对畸形文明的无奈和补充,还是对社会进人文明的讽刺、挑战?不管怎样,它都是中国劳动妇女的创举,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它不是秘密符号,记载的不足“闺中密语” 。迄今我们所看到的女书作品中没有谈情说爱的内容,没有一首情歌。女书的主人,只是要做“君子女” 。用争得的话语权构建一个平等、自由的精神家园

2、,她们不愿无声无息地被社会吞没。 2004 年 9 月 20 日中午,宣统元年(1909 年)出生的阳焕宜去世,这最后一位经历女书文化全过程的百岁老人给女书画上了一个句号,标志着原生态女书历史的结束。 方块汉字的变体 女书是记录当地汉语土话的表音文字。一个字符标记一组同音、近音词。每个人基本用字有 500 个左右(包括异体字),可以完整地记录当地汉语土话。女书是一种音符字单音节表音文字,以少记多是女书特点。2单拿一个女书字。女书老人也不知什么意思。她们采取出声吟诵的阅读手段直接将书面符号还原为有声语言,上下文串通意思来区别同音词,即只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一个女书字体所标记的音节表示什么意

3、思。 当地土话比较复杂,但是女书有特定的读书音城关音。这是当地的雅言、普通话。这说明女书的主人创造并享有一种自觉高雅的文化生活。 女书只在女性中使用。在当地“一语二文” ,男人用男字(方块汉字),女人用女字。 女书是一种生活方式,女书、女歌、女红、女友构成了女书文化。而且是一种阳光文化。主观上女书并不是秘密文字;恰恰相反,女书的主人大大方方“拿笔修书传四边” ,向全世界宣读她们的心声。 “文房四宝”和读写方法 女书字形有其独特的女性美,古朴清秀,柔中有刚。飘逸中透出风骨。这种风格、韵味体现了女性的智慧才能和不屈不挠的性格。这与女红图案有密切关系。 当地有个传说。占时候,唐朝或者宋代,剂田村胡家

4、出了位皇帝娘娘,叫胡玉秀。因她才貌出众,被选人宫中作皇妃。但却受到冷遇,万般清苦,便创造了女书字给家人写信。她把这种字写在手帕上,托人带3回家乡,并告诉亲人看信的秘诀:第一要斜着看,第二按土话读音去理解意思。这个故事传达了几个重要信息:除了女人用来诉苦之外,女书的阅读方式一是“斜着看” ,即把斜体还原为正可识;二是“按土话读音”。即女书是记录当地土话的。 女书载体形式即。文房四宝的“纸” ,有纸质布面手抄本、纸片、扇面、布帕、花带等。女书的经典文本是自制的布面册本“三朝书” ,款式似中国传统线装书,是姑娘出嫁后第三天最珍贵的礼物,将伴随主人一生,还用来夹女红花样丝线等,去世时放进棺材或烧掉,到

5、阴间继续享用。三朝书是妇女们亲手做的手写本,有一致的装潢、缝制的方法。整个封面美观、大方、坚固、厚实,便于经常翻阅、保存,便于携带、使用。纸书常常是红纸。扇子也是妇女喜爱的女书式样,无论写或读,即展即合,文雅,方便。帕书是把女书绣在手帕上。所以也称读女书为“读纸、读扇、读帕” 。带子花是绣在花带上的女书歌、吉利话,并且用花带拼成“八宝被” 。女书的笔原来是用竹篾或“棍子笔” 。女书的墨原来是“锅底灰” 。后来逐渐用毛笔、用墨,甚至“与时俱进” ,用圆珠笔、签字笔。女书老人说,男人写男字在桌子上写,女人写女书是在膝盖上写,可以一边做饭,一边写。女书主人用简单朴素的语言把女书产生的社会原因讲得很清

6、楚。这里妇女有唱歌堂的习惯,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唱读、传授女书,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女书文化。 尤其令人惊喜的是,1993 年在南京发现了一枚太平天囤铜币,上面竟有女书字。天下妇女,姐妹一家!史料记载,当年太平天国曾在道县江永一带扩军数万。很可能就有懂女书的“女兵”也跟着“女营”打到南4京,成了高位“女官” 。女书是对男尊女卑的旧制度的文化抗争,从山沟写到京城,从纸书、扇书、帕书写到太平天国的铜币上,虽然只是彗星一闪,却蕴含一种质的升华。 不是“闺中密语”而是公开信 女书不同于官方的、宗教的文字,也不同于膏楼思春、弃妇哀怨之作;它就是普通农妇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民间文字,是记载民歌的文本

7、形式。女书是阳光文字,女书文化是阳光文化。公开唱读女书,特别是婚礼贺三朝,就是宣读公开信。 女书作品一般为七言诗体唱本。内容非常丰富,女书文学以苦情为核心,从内到外、从小到大是三个同心圆,即女书作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原生型、次生型、再生型。 1,原生型:寡妇诉苦,姊妹结交等。这类作品代表女书本体自身文化。 2,次生型:哭嫁、叙事,儿歌、民谣、祭祀等。这类作品属于区域共享文化。 3,再生型:翻译转写汉字作品,如祝英台 孟姜女 卖花女以及唐诗等,是一种再创作。这是主流文化移植。 坐歌堂、女红、婚礼贺三朝书等说明,女书具有习俗功能、礼仪功能。礼仪是社会价值观的规范化,程式化,制度化。这种礼俗化的凝固

8、,使女书文化由女性的需要成为全社区的必要。这十分重要。说明在当地5女书的价值受到全社会肯定。礼俗功能是女书传承动力之一。 农事歌、儿歌等说明,作为母亲文化,女书具有救化功能、传授功能。底层劳动人民的社会历史知识,生产生活技能以及道德培养。只能通过长辈的口耳相传、自己的体验以及民间文艺的欣赏来获取。女书作品内容的丰富。不仅使妇女的聪明才智得以升华、陶冶。同时,也传承了知识、伦理。女书有德育、美育、智育功效。 同时正是因为有了文字,口头文学成为书面文学。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娱乐欣赏的情趣。 “写出女文传四方” ,女书老人十分坦然地道出自己的创作动机。她们不愿无声无息地被社会吞没。女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女性

9、文学。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形式,记录下女人的命运与抗争,蕴藏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存储了姊妹的情意和慰藉。 女书不是秘密符号,记载的不是什么“闺中密语” 。迄今我们所看到的女书作品中没有谈情说爱的内容,没有一首情歌。并不是传女不传男,据乡中心校老校长唐功伟调查,百年间,曾有几个不识字的男人向妻子学会女书。女书的主人,只是要做“君子女” ,用争得的话语仪,构建一个平等、自由的精神家园。 人类共需的精神家园 女书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四种:1,家传式,家庭女性长辈传晚辈,但不一定母传女;2,私塾式,花钱拜师;3,祭 祀式,到娘娘庙许愿,烧香化纸,在神龛上拿一份别人写的女书回去看读(“花钱买书”),再6用

10、女书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送到神龛上,让别人去读、去写;4,歌堂式,先会唱后学写,互教互学,这是女书传承的主要方式。 女书的娱乐功能、调适功能,具有鲜明的群体性。欣赏、娱乐、宣泄、疏导、共鸣、交流、平衡,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些基本需求。这些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的农家女,用这种说唱文学形式,女性群体参与,自演互娱,自我欣赏,自我享受。歌占道今,唱人叙事。堪情倾诉悲愤,痛快宣泄不平。在姊妹情义的交流中获得共鸣与理解,在自己创造的美好的精神王国里看到光明。女书主人在独创的女性天地自由世界才享有平等、自尊和某种高雅。在自我展示、自我肯定中进行社会调适和心理调适。清苦、抑郁,甚至绝望的情结得以疏导,达到某种

11、平衡。使得她们勇敢地面对命运,承受人生,不断追求新的生活。这实质上是一种美学力量。女书里没有男欢女爱的情歌,也没有绝望轻生的哀歌,有的是“君子女”的自尊。 一位澳大利亚心理医生早在 1992 年就办了“女书心理治疗中心” 。她并没有见过女书,甚至不知在哪儿,误以为在贵州;但她非常敏感地抓住了女书功能最有价值的核心倾诉、共鸣。女书已经超越了那方山水盆地,为人类提供了共需的绿洲、共享的精神家园。 女书这一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葩,不仅使文字学、语言学、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各学科的学者们眼前为之一亮,也给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我休憩的心灵港湾。 为何流传方圆不到百里 7潇水环绕,迂回分流;南

12、岭绵延,山路弯弯,形成集聚而又分割的村庄,星罗棋布。女书就是默默开在这南岭水畔的一朵亮丽山花。女书仅仅在江永县东北上江圩乡及其周围方圆不到百里的范围内流传。 女书流行地区基本是聚居村落,大多散落在潇水两岸。民居院落紧凑密集,石板小巷,街门凉亭,宛如迷宫,具有某些防御性。青堂瓦合,带天井的两层楼。颇具江浙、徽赣一带的民居风格。这里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基本上都是男耕女织、男婚女嫁,这里的女人被称作“楼上女” 。女书的主人几乎都是缠足“三寸金莲” 。据当地主要姓氏的族谱和长者口碑,大多为宋元明时期从山东、山西,江西避乱、做官等辗转至此。从习俗观念上看,这里也是男尊女卑,女人不能上学读书,不能进祠堂,

13、不能吃清明酒。用女书中的唱法,不能顶门立户“抵爷名” 。她们常常抱怨,身为女人“错度红花不抵钱” 。但是,这里的妇女较一般地区的汉族妇女又有其相对的自由度。这是因为,女书生存的上江墟乡(镇)位于江永县东北部,这里是三省、三县交界的地理边区,是汉瑶混居之地,又是南北文化交汇之乡。因此这里的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而不能简单地冠以汉族的、瑶族的。女书是边缘文化汉风瑶俗的产物。 中国这么大,方块汉字用了几千年,怎么偏偏这里有女书?既传统,又开放;既保守,又自由。是她们既不同于纯汉族又不同于少数民族的特殊的生活方式。拘谨而宽松的生存空间,使女书得以产生、发展。边缘地域边缘文化给了女书生长的土壤。因为女书是表音文字,仅仅记录当地的方言土话。当地方言复杂,相邻两个县、两个村,甚至一个村两8头、一水两岸土话都不同。有的根本无法通话。所以,女书的流传受到两个局限;方言土话使用、 “三寸金莲”出嫁所至。但是,女书却意外地出现在远在千山万水之外的太平天国的铜币上,标志着女书已经突破文化抗争,而试图走上经济、政治舞台。 2008 北京奥运会期间,女书作为湖南省唯一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进入奥运村“中国故事”展览演示,受到观众热烈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