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女性与传媒发展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中把“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 ,作为亚洲未来的八大趋势之一。他断言:“假如典型的产业工人是男性,那么典型的信息工人则属于女性。 ”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我国的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呈现出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主义意识为主导的态势,这种态势导致了女性在现代新闻传媒史上的“缺位” ,更谈不上平等话语权利的获得。但是近年来,女性越来越多地被推至传媒前沿,她们的地位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 女性开始大量投入并参与到传媒工作之中,除去央视许多记者和节目主持人,还有许多女性新闻工作者的名字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吴小莉、李亦非、鲁豫、闾丘露薇、杨澜、李响、李湘等等。特别是在
2、去年的伊拉克战争期间,凤凰卫视众多女记者的出色表现,不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成为促进收视率的一张“王牌” ,使人们对中国女性记者有了重新认识,也使女记者在新闻传媒中的角色定位有了质的飞跃。 事实上,从国际传媒业看,借助女性传媒人的魅力和影响打造著名品牌,进而推出以该女性为主体的系列节目,最终开发相关图书、影视剧、女性用品等已成为常用的一种运作手段。比如,美国一位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玛莎?斯图瓦特,她利用自己在消费群中确立的形象,经过数年的营销规划和实施,将自己的名字魔力般地塑造成一个面对女性的时尚品牌,涵盖面包括电视节目、网站、图书、商店、礼品、家政、烹2调、婚礼、园艺和娱乐。再比如,美国另
3、一位著名黑人电视女主播奥普拉?温弗瑞主持的奥普拉谈话节目已连续 16 年坐拥美国日间电视谈话节目的冠军位置,仅在美国就拥有观众多达 2200 万人。她的节目中每月必有一次读书版,只要上了这个节目,该书必成畅销书。作为哈泼娱乐集团董事长,奥普拉?温弗瑞在图书出版、电影制作、房地产、股票投资等多个领域出尽风头,她还拥有奥普拉杂志、奥普拉电影公司等。 可以说,随着人们观念的逐步开放和妇女解放运动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女性在就业中遭受的性别歧视已经越来越少。女性的文化品位、精神境界和经济地位在总体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传媒中的女性力量,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已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一部分。女性不再仅仅作为空洞的传
4、播符码,而是越来越能够表达真实的思想。 凤凰卫视女记者闾丘露薇曾对人们对自己性别的关注有点不理解。她说:“在巴格达的时候,除了那些男性记者,同样也有女记者,但是当我们在现场的时候,虽然性别会带来一些不同,但是在工作的层面、在报道的层面,大家都是一个角色,那就是记者。我一直希望不要局限在性别定位上,大家更多关心的应该是记者报道的方式、报道的角度、报道的内容,而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和性别有一些关系,但是更多的,是因为一个记者本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 ”的确,对于传媒“本位”的主体来讲,对于女记者本身来讲,性别身份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将什么传达给受众,以及如何传达。但是,对受众来讲,是女是男可能会
5、有一个接受效应问题,可见,对于同样要传达的信息内涵来说,传达人的身份及表达方式也是不可忽视的,这需要采取适当的传播战略。 3首先应精心策划、大力培养有潜力、有优势的女性传媒人,并适时提升她们的形象力。不能一蹴而就,搞短期行为,而要确立稳扎稳打的长远目标; 其二,要有联动观,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互动互应,扩大女性传媒人的作用及影响; 其三,要能人尽其才,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女性传媒人的特点、特长,给她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那么,女性传媒人才的涌现是否有轨迹可循呢?据笔者研究总结,目前女性传媒人才的涌现,似乎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和渠道: 其一是“报道轰动型” 。因某个重大报道而轰动一时、一举成名的
6、。如凤凰卫视新闻主持人吴小莉采访朱?F 基记者招待会;李响采访报道国足教练米卢等。 其二是“主持人效应型” 。因主持某个节目栏目获得成功的,如倪萍、王小丫、李湘等。 其三是“传奇经历型” 。如重走郑和路的武汉晚报女记者范春歌、重返巴格达的闾丘露薇等,她们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本身就是轰动一时的新闻。 当然,我们反对为推出女性传媒人而刻意在“女性”身份上进行庸俗化、低级趣味化的炒作,对于真正高品位的女性传媒人来说,最重要与最关键的还是知识、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素养。传媒人要“自律”与“他律” ,才能打造好魅力女性的超级品牌。因为说到底,女性传媒人要面对的不仅是两性世界,还要面对整个社会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她为之4奋斗的不是性别身份本身,而是整个人类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