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侗民族传统村落的地域技术特征.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5606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黔东南苗侗民族传统村落的地域技术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黔东南苗侗民族传统村落的地域技术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黔东南苗侗民族传统村落的地域技术特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黔东南苗侗民族传统村落的地域技术特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黔东南苗侗民族传统村落的地域技术特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黔东南苗侗民族传统村落的地域技术特征摘 要:地域技术特征是考量村落与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的基本维度之一,是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重要表现,集中体现了聚落与建筑的适应性特征。依据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从地理、气候、材料三方面论述黔东南苗侗民族传统村落的自然适应性,旨在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与美学研究,并为当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美学;文化地域性格;黔东南;苗侗民族传统村落;地域技术特征 Abstract:The regional and technical quality is one of the basic dimensions of the cultural and

2、 regional disposition,and it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which reflects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settlement and architecture.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cultural and regional disposition, we analysis natural adaptability existing in Miao and Dong t

3、raditional village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Qiandongnan respectively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geography, climate and material.We hope it can promote the culture and aesthetic research of minority traditional villag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traditional vill

4、age. 2Key words: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 the cultural and regional disposition ; Qiandongnan ; Miao and Dong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ethnic minorities ; the regional and technical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6-82(9) 依据建筑美学的文化地域性格理论1,我们发现,黔东南苗侗民族传统村落的地域技术特征鲜明、社会时代精神厚重、人文艺术品格独特。

5、三者共同作用形成了黔东南苗侗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地域性格,呈现出高度的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凝练了黔东南苗侗民族传统村落的审美文化特征。本文基于自然适应性原理,分别从地理、气候、材料三方面展开论述黔东南苗侗民族传统村落的地域技术特征。 1 地理适应性 1.1 自然生长的村寨形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境内山峰连绵,林木葱茏,河流纵横,地形变化较为复杂,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这种自然地形条件决定侗寨选址非大山之上即山脚河坝之间(图 1):坐落于山地的村寨,房屋多随等高线的起伏与走向而自由散布,并以“之”字型的道路迂回盘环其间,高低错落、层

6、次分明,呈现出沿山跌落式的村寨形态。例如雷山县猫猫河寨的建筑依山形地貌形成随机而有序的格局,建筑如同生长在大地上2,与山地融为一体,十分和谐;坐落于河谷两岸的村寨,房屋多沿水系及道路呈带状3分布,部分房屋延伸至山脚,形成于山麓依山而筑,近水边座坡朝河的带型村寨形态。典型村寨如黎平肇兴侗寨,地处两山之间的谷地,内部有两溪汇于寨中并穿寨而过。建筑沿水系及道路呈线性布局,水系之上布置的风雨桥、寨门等构筑物亦强化了村寨线性的布局特征。无论是坐落于山地或是河谷两岸的村寨,都呈现出顺应地形、自然衍生的形态特征。 1.2 灵活牢固的结构体系 坐落于山地的村寨,其建筑形式及结构体系也体现出显著的地理适应性。受

7、耕地资源条件的限制,居民在山地陡坡和河岸坎坡上利用地形,争取居住空间。为解决房屋建于山坡这一难题,人们以建筑中柱为界,在斜坡上开挖前部分土方,垫平房屋后部基地,并用粗石块砌成直立的石壁作为保坎,经过填平加固处理后形成平坦牢固的地基层。建筑前半部分柱子落脚长,后半部分柱子落脚短,跨建在高差约 2 米的上下两个平口上,形成半地半楼的“吊脚楼”形式(图 2) ,即半干阑式建筑。乡民在房屋侧面设置道路,半楼部分为房屋底层,有单独的侧门与外界联系,并有一角附崖设置蹬道与二层联系。底层架空的半干阑建筑形式不仅顺应了陡峻的地形,有效地同地形起伏紧密结合,还可减少造价,减少对自然地形、植被的破坏,而这种建筑形

8、式的实现主要得益于灵活、稳定及受力合理的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的灵活性体现在其多样的构架组合上,例如侗居穿斗式以4三柱构架为基准构架,以一瓜、两枋组合为半榀做拓展单元(图 3) ,可生成五柱、七柱,灵活使用即可组成多种构架形式。其灵活性还体现在柱子落脚长短可依山形决定;另一方面,除了形成合用的空间外,确保整体构架的稳定性以及合理的受力传载方式至关重要。对于穿斗架(图 4)的稳定性,例如“黔东南苗居的解决方法有三,分别对构架整体形态、节点、辅助构件进行处理:采取外柱侧脚、檩子生起、山面向心等整体框架处理,形成四脚外撇的非常稳定的“凳子结构”;采用长料穿枋贯穿柱身、柱脚,采用销子、螳螂头等具有抗拉性

9、能的榫卯做法,形成可三向受力的类似固结的节点;以楼板、木板墙来限定构架变形,尤其是壁柱和楼枕,使它们成为稳定构架的重要辅助结构。 ”3包括使用小料、采用秤杆结构、运用挑枋等均是穿斗架确保受力合理的惯用之法。例如西江千户苗寨的民居一般为“五柱三间”框架式木结构的吊脚楼,房屋开间 3 至 4 米,进深 4 至 5 米,高 7 至 9 米,其构架形式灵活,体系严谨,体现出质朴、简明与成熟的特征。 1.3 高效实用的空间序列 黔东南少数民族的居住分布有“高山住瑶,半山住苗,侗家住槽”的说法,其中苗族多依山而寨,侗族多傍水而居。苗居因依山而建,进深不够,故人们以堂屋为中心,采取“左-中-右”的平面空间序

10、列(图5,a) 。由于建筑背面靠近山体,不利于通风采光,因此二层平面布置时,堂屋、火塘间、厨房安置在夯土之上,即靠近建筑背面,而卧室一般都放置在架高的木板上,保证其良好的通风采光;侗族多择平坦而居之,建筑空间延展性大,布局相对自由。平面多呈“一”字型排开,有的甚至5长达十多间如榕江县保里大寨吴宅(图 6) ,十五开间,通面阔达 26.26米。家族中每个小家庭占有一个或几个开间的独立房间,由一条宽廊串连起各个房间。房间内部采用入口轴线方向为导向,即“宽廊-火塘间-卧室”的布置形式,构成以火塘为中心的“前-中-后”平面空间序列(图 5,b) 。 2 气候适应性 黔东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

11、地带,境内山地、丘陵错综相间,造成当地气候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不连续性。这种多元化鲜明的天气特点单从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天气气候环境角度不能完全解释4。例如地形差异对气流、太阳辐射空间分布造成的影响导致了各种坡地气象要素分布的巨大差异。尽管如此,我们依旧可以从黔东南地区近40 年来的气候变化情况找到其具有相对稳定的气候特征,从图 7-9 可看出,该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热,干旱与暴雨天气交替出现。人们在应对这样的气候条件时展现了他们的智慧与能力,体现在村落与建筑上,则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2.1 防潮、防火、防虫 由于潮湿多雨,林区植物茎叶易腐烂,日照后不断蒸发地下湿气,使当地居民常受湿气与

12、瘴气之害,故建在较为平坦区域的当地建筑主要采用底层架空的干阑式建筑形式。 北史中对古越人(侗族祖先)之居6就有“依树积木,又居其上,名曰干阑”的描述,这种形式既可防潮、防瘴气又便于通风散热。干阑式建筑的主楼柱子均为落地柱,落地层较为低矮。除落地柱之外,还垫撑着许多的粗短柱与落地柱一起承担建筑的重力。根据实际情况,处于夯土之上的那部分居住层往往会采用地梁架空以确保主要居室的通风防潮5。干阑式建筑可分为全干阑式和半干阑式两种形式,前文所说的半干阑式建筑是全干阑式建筑在山地创造发展的独特形式,能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拓展生存空间,是地理适应性与气候适应性的双重体现形式。 根据生产生活需要,苗侗人民结

13、合气候与具体使用需求,所盖民居往往为三层。其中底层架空,主要用于圈养牲畜、饲养家禽、堆放农具或杂物等。根据使用要求,内部可拉通、隔断,外壁可封闭、可开敞,也可半开半闭,分隔灵活性大;二层相对干燥,舒适度高,做居住层;三层局部作为青年女子卧室或纺织劳作场所,部分作为谷物仓储。阁楼与屋顶连通为整体,两山面多不封闭,四周墙壁半开敞或全开敞,有设板壁围护的则多前后开窗,使得整个阁楼空气对流良好,可有效防止粮食受潮。 (图 10-12) 另一方面,黔东南漫山遍野是森林,加之建筑以木构为主、鳞次栉比,在干燥或是闷热的天气里极易发生火灾。为保障居住条件及防火患,这里长期以来已形成“有居住必有水源”的特点,寨

14、内往往修建有几个大水塘,每家每户边上也深挖一小水塘(图 13) ,平时蓄水养鱼、方便生7活,同时又调节小气候,既是防火隔离带,有火险时又可就近取水扑灭。依山而建的房屋,小水塘往往修建在比房顶稍高的地方,以便居高临下取水扑火。又如河流、水井、水渠等均是重要的防火水源;包括道路的路面一般用泥巴、鹅卵石或石板等不燃材料,可阻隔火势进一步蔓延;还有相应的村规民约、风俗习惯对人们加以限制以防火患,此处不加以赘述。除民居外,保护粮食免受火患亦是乡民极其重视的,因此人们对禾架、粮仓等建筑构架形式及位置均做特殊处理。寨内晾晒农作物的高大木架即禾架,由两至三根高达 7-10 米、间距约 2 米的木柱,以等距离横

15、扎十几排木梁,前后各用两根长木柱倾斜支撑,一般设置在坎坡或是插于河道之上。如一走进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映入眼帘的便是沿着溪流两岸成排而立、晾晒满金黄糯稻的禾架,加之正在劳作的侗族乡民,充满生活气息的眼前景象令人惊叹不已(图 14) 。又如粮仓(图 15) ,为防火灾、鼠患、虫蚁,保持粮食干湿度,乡民将粮仓单独构筑在村寨周边近水的地方。通常只有 6 至 7 平方米,上设小门,并连接有一平台与木梯。坡上粮仓一般集中在坎坡的路边,采用吊脚楼形式,架空层上囤积粮食,架空处堆积肥料或者劳作的农具。笔者在黎平双江黄岗村、从江岜沙苗寨见过形式相当灵活的坡上粮仓,居民根据具体使用需求建造,不拘泥于固定形式。除

16、坡上粮仓,还有水上粮仓,其中以雷山县大塘乡新桥村的“水上粮仓”最为著名。五十来个高约 3 米的粮仓全集中在村寨中央的一处 30 至 40 厘米深的低洼水塘中,全为干阑式建筑,用青石8块垫基脚,上置木柱,基石与木柱之间有一块较宽大的木枋相隔以防鼠;用厚杉木做板壁,用青瓦覆盖仓顶,水塘里养着鱼、鸭、鹅等。发生火灾时, “(火星)若飞落在粮仓顶上,人们看见了,可以立即舀水扑灭。甚至可以舀水把整个粮仓顶部和四壁弄湿,使火星飞来无法燃烧。 ”6 笔者还发现,水边民居、水上禾架、水上粮仓均集防潮、防火、防虫三个特点于一体,体现了乡民面对周期性交替的潮湿与干燥天气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凝聚了苗侗人民生产与生活的

17、智慧。 2.2 御寒、遮阳、挡雨 黔东南地区山高地寒,云雾弥漫,雨水丰富,温差甚大。海拔较高的区域温度低且受太阳辐射大,因此这里的房屋在冬季需能保温御寒,在夏季需可隔热遮阳。 在冬季,这里的居民有围火塘御寒取暖的习惯。二层居住层内均设有火塘,一般采用下凹式的构造形式,用石质边框围合以防火。火塘中央是烧火的火炉,火炉里放置三角铁架,可在铁架上煮饭烧菜。包括象征族性群体标志的鼓楼底层中央亦设有火塘,侗族人民常在此围着火塘议事、唱侗族大歌举行活动等。除了取暖,火塘还可烘干房屋木梁,防止腐朽,使得居住与维护保持了一致性;侗居二层卧室位于火塘间的后面及左右相邻房间,苗居二层的堂屋、火塘间、厨房安置在建筑

18、背面,卧室为争取良好的通风采光,一般都放置在架高的木板上(图 16) 。二层层高控制在 2.4 米左右,开窗较小,以利于冬天保暖,因此民居二层墙面相对厚实与封闭;另外,开敞的苗居退堂和侗居宽廊具有重要的保温节能作用,可阻隔寒风直接进入室内,同时减少建筑室内的热量散失。这里9的采光充足,人们冬日坐于此取暖、劳作、闲聊等。到了夏季,这里则成为热缓冲过渡区,帮助减少了太阳对卧室墙面的直射。亦可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流通,改善通风条件,是人们夏日纳凉、休息、交流的场所。三层阁楼在冬季关闭通风口具有很好的保温效应,减少居住层的热量散失。在夏季,通透的空间具有隔热缓冲,阻挡了阳光对二层居住层的直射,使得居住

19、层具有凉爽舒适的特点7。 可见,苗侗人民采取了相似的措施,即利用退堂、宽廊、阁楼等所具有的过渡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冬季能保温御寒,夏季能隔热遮阳。但由于苗侗民族所居的地理位置往往不同,相应的气候特征也有区别,因此其建筑处理方式各有侧重点,体现在其外观上则各有特点:因侗族一般居于海拔较低处,地域气候相对湿热,因此民居三面围以宽廊,起到良好的通风隔热效果,建筑外观相对轻盈通透。而苗族居于高山,海拔较高,较为寒冷,因此苗居四面围以板壁,较为厚实与封闭(图 17) ,当然这也与苗民的高度防卫意识有关,此处不加以赘述。 另外,黔东南雨水丰富,降水量大,因此民居常有挡雨檐,靠“穿”出挑枋承托出檐,置檩条盖瓦

20、,以遮护梁柱节点、楼板端头及其他构件不遭日晒雨淋,起到遮阳降温防雨的作用。8数重挡雨檐则使侗居呈现出重檐迭次的外观特点;为使建于房屋山面的室外楼梯免遭雨淋,乡民在此加建半间,其上覆以披檐,做成偏厦,使得建筑呈现一边悬山一边“歇山”的形象。 102.3 抗旱、防涝、减灾 贵州自古就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寸平”的说法,黔东南尤甚,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决定了黔东南是一个灾害多样性的多灾地区9,其中尤以旱涝灾害最为突出。黔东南属于高原多山地带,此地降水虽丰富,但降水年际变化大,并且地势崎岖,相对高差大,难以利用,河流多属雨源性山溪河流,易涨易落。因此,水利资源利用率极低。再加以生

21、态环境的破坏和一些年份气候异常,就会出现水旱灾害。10 贵州境内“十日无雨则亢旱可虞”11,干旱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其中以夏旱危害最严重,因此时正是水稻生长期,大旱年常常导致全州的粮食大幅度减产。暴雨和大暴雨是仅次于干旱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暴雨天气易导致泥石流、塌方、山体滑坡、洪涝等地质灾害,威胁乡民的人身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可见无论是干旱还是暴雨,关键在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配置。苗侗乡民长期生产生活于此,用他们的智慧,结合成熟的经验和可靠的技能蓄水抗旱,疏浚防涝,综合减灾,以此维护他们的传统生计。 黔记记载:“侗苗杂鱼肉酒饭盘瓢,择居近水” 。黔东南苗侗民族依水源安居立寨,河流、水井通过山体坡度顺流而下,人们开渠、挖塘引水至生活生产片区,建立服务于全寨的水网络循环系统。早在乾隆五年(1740 年)十一月,贵州布政使陈德荣在上奏清朝廷的八条奏折中,便将“水田宜劝修渠堰”置于首位。12长期以来,苗侗民族在生产和实践中形成水资源配置的一般经验,并通过习惯法和乡规民约得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