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秋心如海可招魂20 世纪 20 年代初,现代艺术歌曲和抒情性的独唱歌曲开始受到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歌曲创作的题材和内容,大多是从不同的角度宣扬反帝爱国的思想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在此影响下,涌现出了几位主要从事歌曲创作的作曲家,陈啸空是其中富有才气的一位。他们在当时创作了一系列抒情性的独唱歌曲。 陈啸空(1903-1962) ,浙江湖州人。1922 年入上海专科师范,攻读音乐、美术,曾师从刘质平学习音乐。毕业后先后任教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及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主要作品有:儿童歌剧三只熊 、诗剧配乐湘累 、艺术歌曲深巷中等,以写抒情歌曲见长。1924 年,陈啸空根据郭
2、沫若的诗剧湘累所创作的同名独唱歌曲(该曲原为作曲家根据原诗剧所配写的三段插曲联组而成)是陈啸空的处女作,也是他成功的代表作。作品以其古典而浪漫的民族情怀为新诗谱曲,其新颖别致的曲式、美声唱法等特性体现出了当时新型抒情歌曲之雅,1934 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进步影片女儿经曾以此歌为插曲。 郭沫若的诗剧湘累最初发表于 1920 年 12 月。其特点与当时音乐界受德奥艺术歌曲影响的风气相类似,注重在丰富的情感表达中充满着对未来理想的渴望与要求。在诗剧湘累里,郭沫若用贯穿整个诗剧的“娥皇、女英的哀歌”渲染气氛,抒发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正是借鉴了歌德运用“天使之合唱” 、 “精灵合唱”来抒情和议论的
3、手法。 2湘累剧中的主人公是楚国伟大的诗人、政治家屈原的亡灵。古文中指不因判罪而死叫“累” 。屈原自沉湖南汨罗江,所以称他为“湘累”。主人公有着丰盈的思想和情感,却备受压抑而内心充满愤怒,欲回归而不被接纳,愿受招魂却无处可归。插曲通过湖中仙女怀念她们的爱人,唱出了屈原(包括作者在内)在漫长的放逐中,对自己乃至对祖国和民族的忧虑和期望。故事发生在早秋黄昏时分的洞庭湖边,两位妙龄女子,并坐在岸边岩石上,互相偎依,在这浩淼迷茫的地方,一个吹箫,一个唱歌: “我们从春望到秋,从秋望到夏。 望到海枯石烂了,爱人呀!还不回来呀?” 屈原的内心独白与歌曲遥相呼应:“前面是什么歌声,可是谁在替我招魂吗?”并在
4、此迸发出心底的呐喊:“我创造风云雷雨,我萃之虽仅限于我一身,放之则可泛滥乎宇宙。 ”歌唱又响起: “九嶷山上的白云有聚有散,洞庭湖中的流水有汐有潮, 我们心中的愁云呀!我们眼中的泪涛呀! 永远不能消!永远只是潮!” 在歌曲中段,作者把自己对“爱人”的思念而产生的“愁云”和“泪涛”比作“层层锁着的九嶷山上的白云”和“微微波着的洞庭湖中的流水” 。而且进一步以“永远不能消!永远只是潮!”来强调这种永恒的悲痛。 诗剧湘累中充满了主张个性解放,要求冲决一切封建束缚的反抗精神。作者之所以要用气魄如此巨大、情感如此强烈的笔调来写这种3对“爱人”的哀恸,正是要借思念爱人的形式来表达自己这种强烈的激情,这里所
5、说的“爱人”并非一般爱情生活中的“情人” ,而是指处于苦难岁月里人民对能够挽救民族的唯一希望革命。其中蕴涵着高亢、悲壮、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这种思想感情自然与一般爱情歌曲的意义不同。 歌曲湘累在剧中是分为三段插在三个不同的地方演唱的,作为完整的独唱歌曲,则是将这三者加以连缀为一体的。多段歌词使用了基本相同的旋律材料,旋律适应了多段词的词意和音韵。三个段落衔接流畅并且分合自如,又有起承转合的逻辑结构。在歌曲的中段,可以看到戏曲青衣唱腔的影响,作曲家巧妙地把近似昆曲的典雅风格和富于浪漫主义激情的音乐语言结合起来,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通过核心音调的贯穿发展来塑造音乐形象,使原诗中那种一往情深的思念和望眼欲穿的等待都得到细腻的刻画。作品可唱可诵,如泣如诉,从而增强了歌曲的个性。 这一深情的呼唤,既是整首旋律的核心动机,也是贯穿乐曲始终的主脉。 歌曲在配合诗剧演出时没有使用钢琴,而是用中国笛伴奏,旋律便担当了全部的音乐责任,在演唱上可自由发挥的空间相当大。当它被合并为一首独立的歌曲时,钢琴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 湘累又成了一首按照特定的诗歌来谋篇布局、音乐贯串发展、细致入微地刻画形象的艺术歌曲。 湘累的朴实、优美、深情的旋律及鲜明浓郁的民族风格,将人4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挚爱和“五四”中国知识分子那种强烈渴求自由解放的心态,做了生动而真切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