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让爱成为一种习惯巡游第二天, “慈善万人行与博爱文化”座谈会在中山市政府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就中山慈善万人行如何做得更好、更持久,进行了广泛讨论。 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丘树宏: 慈善万人行已成为城市新名片 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是中山市最具代表的公益、文化活动,模式由以前的民间发动转为现在的政府主导,由单一的慈善活动转为民俗文化、产业文化、校园文化、华侨文化、慈善文化等的结合体。慈善万人行对提升城市的文化建设、市民素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中山城市的新民俗和新名片。 中山市副市长殷昭举: 万人行给企业回报社会提供了平台 中山市通过万人行活动及时传达了政府关注
2、民生、执政为民的理念,拉近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联系。万人行所倡导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唤起了中山人、外来建设者、以及中山乡亲建设中山的美好愿望。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山企业,而且也为中山企业回报社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化平台。22 年来中山累计捐款已经超过了 6 亿,今年在经济波动的2情况下,企业还愿意把更多的钱拿出来,体现了中山企业的信心。 为了更好地开展万人行活动,要丰富活动的内涵,在活动形式上进行丰富创新。活动不仅要继承好的精华,还要有新的形式出现,进一步加大推广品牌的影响力,总结经验,挖掘万人行理论成果。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 万人行正在由一种流行变成一种习惯 一个城市的
3、男女老幼都来参与慈善活动,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感动,切身体会到中山的博爱精神。但是万人行是否成为中山的一种新风俗,我认为还不能这么说。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我认为这个风。只是一种流行,流行一般都是比较短暂的,但是俗就成为一种习惯,要把流行的风,变为人民的一种习惯、一种信仰规范的俗。我认为万人行成风是不成问题了,但是否能成为俗,还需要考证。万人行仅仅才有 22 年的时间,22 年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像传统的春节,有过两千年的历史,才成为一种风俗。 “慈善万人行”与民俗活动结合非常好,通过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表现出来,把民俗的文化融合到里面来,我认为这值得向全国各地推广。当我们
4、再举行第 2 个 22 年的时候,我们的眼光应该要看得更远,让它真正成为一种风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梁力生: 慈善是感染人的,不需要加附 3中山的博爱精神是一种文化传统,是中国几千年的一种优良的文化传统的延续。在提法上怎样与活动的精神相符?是提文化品牌好,还是别的一些提法更好呢?如果作为品牌提,我们知道是品牌就具有一定的商业气息,而且全国各地都打旅游品牌、文化品牌,品牌容易给人一种误解。万人行是一种义举、善举,如何用一种更加恰当的提法称呼,是否可以考虑。 慈善活动的推广、倡导、弘扬是应该的,这是一种社会的需要、人文的需要,是我们中华民俗优良传统,当今社会处在我
5、们中国经济转型,走向世界的特殊时期,应该大歌大颂这种精神。怎么推广,也需要思考。慈善是用自己的精神去感染人,带动人,不需要去加附给别人,在推广的方式上,怎么样去做更符合这种慈善的内涵,也是要研究的。 在活动的方式上,一年一度的万人行巡游是一个坚持,一个持续,反过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压力。每年要越做越大,就会越做越难做,那么是否考虑一年一小做,五年一大做,在方式上有聚有散,呈现出一种波浪式的推进,持续不断地一波接一波,把活动推向更高处更深处。在形式上是否可以考虑广场式的,就是领导群众大家聚在一起,用轻松、欢乐、祥和的氛围来进行,不要仅仅就是一种巡游的方式。 我认为在巡游的途中氛围的营造上还不够,不能
6、就是介绍企业的捐款数目。我认为这样不能把慈善、博爱的精神给表达出来。应该考虑怎样把一种博爱、关爱的情怀给表达出来。还有就是互动性,行走的人和围观人怎样互动起来,整个游行队伍与围观的人,本身就是围绕这个活动聚在一起,但是,巡游的隔离所产生的两种位置和距离,使其慈善、4博爱的思想隔离开来,不能很好融合在一起。 在今后的巡游表演中,应该调动镇区和社区的力量,让老百姓参与到其中,这样政府的压力也会少很多。比如今年给某个区来承办,那么这个区就会发动最大的能动性来围绕这个主题,做好这个活动,下一年就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来举行。中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节目非常有特点,如何在民俗文化上挖掘博爱的文化,这也是我们
7、可以去探讨的。 广东省群艺馆前馆长杨明敬: 万人行应该往市民容易参与的方向发展 中山“慈善万人行”坚持了 22 年是非常不容易的,22 年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但是对于人来说,22 年至少是一般人的人生的 1/4。在现在的社会太需要提倡这种纯真的博爱精神。钱不在多少,形式不在大小,只要人人都参与到里面来,这份心就是最好的。 “慈善万人行”在形式上需要创新,不是在规模上越搞越大,捐款数目越来越多,而是应该在怎么样让市民越来越容易参与进来的方向发展,形式上应该化小。农村很多的习俗都是没有政府主导的,但是为什么就传承下来了。主要是老百姓能接受、能参与。善款怎样使用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钱是捐出来了,但
8、是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在当地应该有一种非常好的监管机制。 中国民间民艺家协会副主席刘铁梁: 慈善是一种情感交流的需要 5“慈善万人行”既是传统又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建构。我在参与到巡游中,看到围观的人在挥舞旗帜,在挥手,我们也感觉到亲情的流动。慈善是一种情感交流的需要。 “慈善万人行”不是我们 22 年的作为。很可能是我们继承了中山的地方传统或是中华民俗千年文化的传统,才创造出来的。中山有客家人、广府人、潮汕人以及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我们族群是这么多样,这也反映出岭南文化的多样性,这样一种精神是天下为公的精神。大家要有公民意识,这个公民是指大家的博爱情怀。应该更多给民间、社区参与的机会,多宽容一些,应该是多种声音在歌唱,而不是一种声音在掌管,这样才会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 中山大学教授李宗桂: 我赞成搞成文化嘉年华的形式 “慈善万人行”需要高度弘扬中山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文化包容上应该更宽一些,内容更丰富一些。我赞成搞成文化嘉年华的形式,要坚持现有的特点和其博爱的核心部分,核心的价值追求。希望“慈善万人行”成为广东省的文化名片,成为广东文化的特点和标志,成为新型发展观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