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比赛赛后电视现场报道刍议.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6325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比赛赛后电视现场报道刍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体育比赛赛后电视现场报道刍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体育比赛赛后电视现场报道刍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体育比赛赛后电视现场报道刍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体育比赛赛后电视现场报道刍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体育比赛赛后电视现场报道刍议当雅典奥运会中国军团频频告捷之时,中国媒体也取得了很多突破和创新,比如“51”中国网络媒体雅典奥运报道网站联盟、由前奥运冠军组成的前线报道团等新形式纷纷出现。此次奥运会不仅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之前的练兵,同时也是媒体对北京奥运会报道的一次实战演习。央视派出了一支 160 余人的前方报道队伍,这比 4年前悉尼奥运会多出了 50 多人,在后方则有 450 余人参与制作报道。这样庞大的报道队伍,第一时间的赛事消息、夺金健儿的特写、演播室内冠军家人作为嘉宾等等形式,给后方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但是,这次奥运报道值得反思的地方也不少,其中一个突出的情

2、况,也最为观众指责的就是电视直播的赛后现场报道。 赛后现场报道意义重大 赛后现场报道是体育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记者新闻敏感、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的综合体现,也是对媒体综合协调反应能力的一大考验。能否在第一时间将现场情况、运动员夺奖后的风采和感言传达给受众,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信息获取的满足,是受众满意度高低的一个标准。 2首先,赛后现场报道是媒体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如何在众多的参赛选手中选择可能的夺金点,从而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如何在第一时间联络到夺奖健儿并使其接受采访?如何在出现“黑马”时迅速组织采访力量?这些不是单个现场记者所能把握的,必须得到媒体的全方位协调和配合。如果能在激烈

3、赛事后复杂环境中展开井然有序的赛后现场报道,就足见这家媒体在信息搜集、人员调配和专业能力方面有过人之处。 其次,赛后现场报道是记者个人素质的考验。优秀的媒体依靠优秀的职业记者的支撑,作为派驻现场的记者,除了过硬的体育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拥有面对镜头直播和即兴采访的能力。央视某记者在直播开始后面对镜头超过 1 分钟的失语,只能说他们在选人方面出现了问题。通过赛后现场报道的实际考验挑选优秀的体育记者,这对于媒体培养 2008 年奥运会报道人才是个有效途径。 再次,赛后现场报道是观众评价媒体的重要指标。运动员夺金常常能激起观众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观众在观看赛事时也较一般的电视收视行为有更

4、大的参与感,因此观众在赛后信息获取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滞后的、拙劣的现场采访将使观众对媒体报道满意度大幅降低,参照“木桶原理” ,媒体在其他方面作出的种种努力可能因为这一块木板而前功尽弃。奥运期间网络上对于记者赛后采访的种种失误的讨论,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3最后,赛后现场报道是媒体竞争的激烈领域。2008 年奥运会不仅是中国体育界的一大机会,更是中国新闻界全面提升自身影响力的良机,当然也是巨大的挑战。金牌选手是各大媒体的争夺目标,到 2008 年中国观众可能接触到的境外媒体或港澳台媒体增多,可选择的机会增大,赛后报道的软肋的确有可能成为媒体的致命伤。 赛后现场报道的误区 此次雅典奥运会,

5、央视赛事报道形成了全方位的立体报道模式,这无疑是一大突破,但赛后现场报道水平却仍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 第一,专业知识欠缺。记者对获奖运动员的采访集中于得奖心情,提问千篇一律,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交流。类似“请问你此时此刻心情怎么样” 、 “你对自己夺得金牌怎么想” 、 “有什么话要对全国人民说” ,甚至“你激动吗”等这种开放式问题,既缺乏有效信息,又容易将运动员的回答带入一种预设答案中,甚至使采访对象觉得为难、尴尬、乏味。直播中常常出现记者、运动员都没有话说的空场局面,这种失误都是不应该的。实际上,现场记者完全可以从现场气氛、赛事分析和竞争对手情况的几个方面的闭合式提问中获得有效信息,迅速

6、打开受访对象的“话匣子” ,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 第二,心理把握失真。记者与采访对象要形成有效的沟通必须建立4在双方理解的基础上,而我们很多记者大概是准备功夫做得不足、对赛事不了解的原因,常常会产生一种心理预设,比如某记者采访银牌得主李杰,问了些不痛不痒的诸如紧不紧张之类的话,然后问:“李杰,请问你得银牌高兴吗?”李杰当时愣了好一会儿,十分无奈地说:“高兴” 。其他经常被问到的问题“获得你激动吗?” “比赛的时候紧不紧张”等,这种无效的对话充斥在赛后采访中,根本无法捕捉受访对象真实心理。或者故意拔高话题的层次,企图套出对方的“豪言壮语” ,其实这种典型人物采访中使用的诱导式提问模

7、式应该摈弃了。 第三,人文关怀缺位。比赛是充满意外和悬念的过程,追求胜利是人类的本性,也是运动员的期望,意外的失利必然会有遗憾,而日常训练中的艰辛和牺牲也应该为人们所理解。但一些记者缺乏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在冼东妹得冠军后,记者采访教练,居然问“你们放弃了亲情值得吗?”教练当时就哭了,背过头半天也没再回答。女排姑娘夺冠后,现场记者问王丽娜:“我想你这样是最后一次进我们的国家队了吧?”这种非人性化的采访是对采访对象的一种伤害,也引起观众的极大不满。第四,直播能力不足。现场直播报道对于记者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是一大考验,鲍勃?阿亚认为,在电视现场报道中,必须做到“播送时要自信,事实必须准确,表情要恰

8、当,令人感到可信可靠,同时还要确保内容简洁透彻。 ”从这次奥运报道中记者现场的情况看,采访的能力5确实有待提高。赛后现场采访的时间极其宝贵,记者的迟疑和不清晰的表达很容易丧失采访机会,造成尴尬场面。此外直播中最重要的是对现场环境的把握和观察,记者在赛后采访中能否充分利用环境因素,让观众感受现场气氛,同时通过现场观察提取有价值的问题是报道成功的又一关键。 赛后现场报道的提升 如何有效提升电视的赛后现场报道水平?可否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确立做专业报道的观念。这不仅体现在全面掌握赛事信息和运动员资料,了解采访对象的特点,还必须作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这样才能在十分短暂的时间内与尚处于比赛紧张气

9、氛中,甚至还在气喘吁吁的运动员形成有效的对话。全面掌握信息还能避免“漏点” ,体育竞赛虽然充满意外,经常有“黑马”产生,但如果赛前分析预测做得充分一点,就可以主动一点。像女子万米大赛邢慧娜取得冠军后,因为赛前预计不足,居然没有任何记者在现场采访,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在采访技巧方面,除了一般的开放式提问外,应该提倡记者多利用闭合式提问,这样在短暂的时间和运动员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更容易取得良好效果。6其次,调整自身定位和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为何在记者的采访中经常出现诱导式提问?关键原因在于记者自身定位不明确。记者在采访中可能有三重定位:首先,他是一个有着强烈集体荣誉感的中国人;其次,他代表全国观众在提

10、问;最后,他还是一个专业记者。这三重身份在采访中均有用武之处,可以使记者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处理与采访对象关系时,记者要充分理解对方在经过多年艰苦训练获得成功后的激动心情,将采访对象视作“常人” ,融入更多的人性化因素。这要求记者的准备功夫不仅要充足,不仅要了解运动员的个人经历,对他(她)的性格特征也有所掌握。 再次,提高现场直播采访的应变能力。赛后现场报道属于直播报道的一部分,要求记者有良好的直播能力,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观察细致,能从多变、庞杂的比赛现场搜集第一手资料;2、随机应变,迅速获取采访机会;3、善于捕捉,能从采访对象的话语、神情中找出突破口。赛后现场采访时机稍纵即逝,又是直播的形式,不容许出现大的纰漏。记者的失语、慌乱、提问不当等等失误造成的影响是很难挽回和弥补的。因此必须在平时多加训练,不断现场直播采访的能力,使直播报道不至于成为赛事报道的一大软肋。 综上所述,体育比赛赛后现场报道既是体育赛事报道的一大重点,也是目前国内电视的弱点之一。如何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强化这方面的能力应该成为各大电视媒体认真探讨的问题,这对于提升体育赛事报道在7观众心中的满意度是大有益处的。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鲍勃?阿亚:直播前 30 秒第 14 页,新华出版社 2000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