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之豆不可食.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479193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古之豆不可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上古之豆不可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上古之豆不可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上古之豆不可食提起“豆” ,人们都非常熟悉,也吃过各种各样的“豆”:黄豆、绿豆、蚕豆、豌豆、芸豆、篇豆,等等。豆类品种繁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以制成各类食品,供人们享用,是人类喜爱的食物。但这些都是汉代以后的情况,在汉之前的上古时期却并非如此,因为那时的“豆”是不能食用的,谁也不会去吃它,即使是再馋再饿的人。 那么,上古时期的“豆”是什么东西呢?原来,上古的“豆”并不属于植物类,而属于工具类,是人们盛食物的一种器皿,主要用作食器、礼器(祭器)等。这种豆器形似高脚盘,上部呈圆盘状,盘下有柄,柄下有圈足,后世一般称为高足豆。已经出土的春秋时期的楚国曾侯乙高足豆,较为有名,上面还配有盖子,可视

2、为豆器的典型形制。 “豆”为什么会是上古食器、礼器类的名称呢?原来, “豆”在甲骨文里是个象形字,像古代一种下有高固足的盛食物的盘子,本义是指一种高足盘,既可用来作食器(主要装肉食),也可用来作礼器(祭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豆,古食肉器也。 ”这种器皿一般为陶制,也有青铜制或竹制、木制的。豆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夏、商和西周,盛行于春秋和战国时期。古典文献中常有关于这种豆器的记载。例如食器方面, 国语?吴语:“觞酒豆肉箪食。 ”周礼?考工记:“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 ”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班固汉书?地理志下:“其田民饮食以笾豆。 ”再2如礼器(祭

3、器)方面, 诗经?大雅?生民:“口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诗经?鲁颂?s 宫:“笾豆大房,万舞洋洋。 ”豆器根据不同的材质,有时各有不同的名称, 尔雅?释器云:“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器谓之登。 ”豆器作为礼器常与鼎、壶等配套使用,构成一套原始礼器的基本组合,成为随葬的主要器类,并常以偶数组合使用,故礼法上有“鼎俎奇而笾豆偶”的规定;另外,用豆数量还有等级区分,据周礼?掌客载:“凡诸侯之礼,上公豆四十,侯伯豆三十有二,子男豆二十有四。 ”由于“豆”是盛食物的容器,所以上古时期又作为容量的单位。 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 ”小尔雅:“一

4、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四谓之豆。 ”仪礼?士丧礼:“稻米一豆实于筐。 ”后来由容量单位又转化为重量单位,其具体情形据刘向说苑?辨物考证为:“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 ” 显而易见,以上这些“豆”无论作为食器,还是作为容量和重量的单位,没有一样是能吃的。到了汉代以后, “豆”逐渐变得能吃了,因为其身份逐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盛食物的器皿变成了一种能吃的植物豆类作物。那么,汉代以前,难道没有豆类作物吗?有!但其名称不叫豆而叫菽。许慎说文:“菽,豆也。 ”诗经?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汉代以后,豆才渐渐取代了菽,成了豆类作物的名称。正如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所言:“古语但

5、称菽,汉以后方称豆。 ”于是,汉代及其以后文献中提到的“豆”大部分都是能吃的东西了, “豆”也走到了诗人词家的笔下。例如流传很广的三国曹植的3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东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南宋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豆类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属于“五谷”的范畴,是华夏先民赖以生存的主粮之一。 后汉书?冯异传讲了一个“豆粥救主”的故事,说的是光武帝刘秀当初打天下时,有一次被强敌追击,逃亡途中遭遇饥寒交迫,多亏部下冯异(字公孙)及时献上豆粥,才免于冻饿而死。书中云:“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 ” “豆”由器皿名称变成植物名称,是文字使用上的假借现象。其假借义与本义之间毫无联系,只是“依声托事”(许慎语)而已。这是一个有趣的,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现象。所以,对于上古时期,特别是汉以前文献里提及的“豆” ,读者千万不能以今度古,一定要仔细辨别,那究竟是能吃还是不能吃。 (作者:河南省固始县教师进修学校湖北省武汉市湖北大学古籍所硕士研究生,邮编 465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