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宁静如青瓷.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479353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宁静如青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命宁静如青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命宁静如青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命宁静如青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命宁静如青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生命宁静如青瓷观赏陈爱明的陶瓷作品是一种享受。有人说,看他的作品就像见到他的故乡龙泉一样,那些缥缈或笃定的釉色、纹饰以及落落斑痕,完全就是龙泉的晴光水色、天上人间。 “来过龙泉你就会知道,青瓷就是龙泉的颜色,是这里的青山绿水。 ”而我在他的作品里则读出了宁静。这种宁静来自于自然,宽大,平和,来自于内心的质朴和远离世俗杂念的一种含蓄。他的青瓷作品追求平和、含蓄,技法上力求精湛、完美。其青瓷“跳刀纹”装饰、 “印叶纹”装饰与铜红绞泥、流绞泥技法、以及自然灰釉在青瓷中的开发和运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陈爱明 1962 年生于浙江龙泉,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协

2、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副会长、龙泉青瓷协会副会长。龙泉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第七届政协常委。陈爱明结缘青瓷三十年,致力于青瓷艺术的创新与推广,深入研究传统青瓷制作的各种工艺技法。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中国美术馆、北京人民大会堂、英国珍宝博物馆等收藏。 大师收徒,别具一格 也许,一些成功的开始都源于琐碎或者平常,陈爱明的陶艺之路的起步看起来也非常的普通。17 岁高中毕业那年,正逢 1979 年,改革开放刚2刚开始,陈爱明在龙泉一家国营青瓷工厂上班,十多年后,工厂发生了一些变化,他的一位亲戚接管了这家厂子。然后,陈爱明被安排进入了设计室,并去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回来后,他碰见了影响他

3、一生的中央美院教授高峰。当时,高峰正在给一个瓷器拉胚。陈爱明在一边看得入了迷。他在心里惊叹,陶瓷怎么可以被这样赋予意义呢!高峰见他看得痴迷,也有意要收他为徒。但徒弟并不是那么容易收的,高峰先要考考他。 考试的题目非常有意思,高峰让陈爱明打扫整个设计室的卫生。打扫卫生么,不是很简单么?陈爱明拿起扫帚就干起来了。很快,就打扫了个遍。高峰看后不言语,接着又发出了指令:“打扫卫生。 ”又是打扫卫生?陈爱明心里有点犯嘀咕,不过还是拿起了笤帚打扫了一遍。结束后,向高峰作了汇报,没料想,高峰再度命令:还是打扫卫生。这下陈爱明嘀咕的更厉害了,不过呢,人家是艺术家,教授,这么做总有理由的。于是,高峰这次不拿笤帚

4、了,而是拿起了一把制瓷的小刷子和一把毛笔,把房间每一处角落都打扫得一尘不染。这次,高峰终于点了下头。高峰后来告诉陈爱明,别小看打扫卫生这件小事,这是做陶瓷以及做一切事情的一个基础。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啊!”而这次考试,陈爱明的表现让高峰比较满意,就收下了这个徒弟。 跟着高峰学了一个月之后,高教授要回北京办点事。等高峰回来,一件让他大为称奇的事儿摆在了他的眼前。那就是,他的徒弟陈爱明居然在他回北京那几天拉出了一只直径四十多公分宽的大盘子。这不仅对于刚刚学艺满一年的学徒来说,即便是对于一般陶艺家而言也是一件高水平的作品。于是,高峰对他的爱徒刮目相看,也更悉心的教授,并将传统手拉坯3和“跳刀”纹

5、饰等技艺教授给了陈爱明。而陈爱明在多次交往切磋中,他开始意识到工与艺的玄妙差别。随后他又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为师。开始精研龙泉窑传统神髓,这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名师出高徒。通过多年的钻研,目前陈爱明的青瓷艺术已炉火纯青,成为中国青瓷界的顶级高手。业内人士评价,他的陶瓷艺术是中国青瓷界最具有装饰语言的艺术。 结缘陶瓷 20 多年,陈爱明几乎干过青瓷生产的所有工艺,从瓷土的粉碎、陈炼到釉料的配制,从制坯、上釉到装窑、烧窑,甚至质检、包装。其中有很多工作是极其繁重的体力劳动。就是这种年复一年的劳作,建立了他与青瓷的血脉关系,成就了他淳厚沉静的艺术品格。 天人合一,炉火纯青 俗话

6、说,师傅领进门,修行还是要靠自身。南宋瓷器简洁、大气的造型,与陈爱明内向的性格比较吻合,小件器皿细腻精到的处理,也比较适合他。因而他的作品,口沿、底足,早早在坯胎初成时,就已工艺到位,甚至内壁,也完全呈现出与外观一致的润泽秀美。他不强调突出造型的新奇,而是将大部分的心力,注入进釉色及技法上的千奇组合,以此达到或皎美或奇诡的装饰效果。跳刀、刻划花、灰釉以及铜红绞泥,参差交互,是他最擅长的独门秘技。 陈爱明常常试图透过陶土将自我融入到自然之中,并把自然之美和陶瓷之美看作同种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 。 陈爱明喜欢“跳刀”纹装饰4技法,常常沉醉于自然优美的“跳刀”纹理和“跳刀”声音之中。他说,当修坯刀

7、在半干的坯体上飞快的跳动时,你不妨也静静的用耳朵、用心去听, 陈爱明的作品“泉”釉色纯净而清爽,跳刀技艺的运用,让整件作品犹如汩汩清泉涌出地面。这件带着大山和流水的气息的作品,很好地阐释了水与青瓷的关系。作品因其单纯而淡远的独特魅力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作品灰釉“跳刀”纹大盆遥远的记忆,采用手工拉坯成型方法制作完成,而且器物尺寸较大,为跳刀纹的展示提供宽敞的空间。作品通体施灰釉,也是为了更加突出作品含蓄深沉的审美气质。跳刀纹的肌理,使灰釉的色调产生深浅变化,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语言。灰釉与“跳刀”纹在色与质两个方面烘托出作品的创作主题。刻划花装饰也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重要装饰技法。陈爱明的作品弦纹荷

8、花双鱼洗运用了青瓷这美如碧玉的釉色,那晶莹柔润的绿色分外令人悦目惬意,具有一种柔和、含蓄、像丝绸般柔和而闪烁的光泽。作品造型端庄、结构严谨注重传统陶瓷技法的运用。作品的外壁采用了弦纹装饰,简洁大方、明快流畅。弦纹在施釉烧成后青釉积于弦纹深处,形成了一条条珠绿的积釉带。弦纹之间的菱线自然呈现出莹白的“出筋”装饰效果,就像那寂静的湖面上荡漾起水痕,飘摇起波光粼粼。作品的内部以鱼、荷花为装饰带。鱼在中国图案上是一种流传极广、传为佳话的装饰形象。而鱼与余同音,故在传统习俗中它又被视为吉祥物,常用来比喻富裕、吉庆和幸运。 作品采用熟练的半刀泥手法雕刻,纹样轮廓清晰,刻出了纹样的层次,再加上雨点式的“跳刀

9、纹”缔造出毛毛细雨洒落水面,一对鱼儿在荷叶之间穿梭嬉戏,自5由而欢快跳跃不时溅起细碎的水花,掀起层层涟漪。画面层次丰富、栩栩如生、耐人寻味,达到了青瓷自身审美特征与对山水之美的内在和谐。 推陈出新,风云变幻 陈爱明在自我不断提升中,从古艺中汲取营养,并力求不断突破自己,让青瓷技术、技艺上的活学创新永不停歇。所谓“紫口铁足”,在陈爱明一手烧造的青瓷器上,也开始有了新鲜面目。由于作品往往用弟窑的白胎,大多上粉青釉,于是早期实践中,器皿口沿的釉色易向下漫流,而最后烧好的沿口常常露白,因此而稍嫌轻浮,缺少一点体量厚重。后来陈爱明干脆将哥窑的技法取来,在白胎粉青釉的口沿,用笔细细描上紫金土,再经高温中烧

10、造釉流后,颜色就变得非白非紫,恰好发出浅显的红色,与粉青的颜色相配搭,娟丽秀美,也衬得器皿体量十足。从 2007 年下半年始,这种技法已趋成熟,他的青瓷刻花牡丹纹瓶,就是改良之后的翘楚之作。 陈爱明说,结缘青瓷三十年,技艺上不断老招新用,想法上不停推陈出新,在艺术上始终追求一种平和、含蓄的美感,情感上也始究表达家乡龙泉的水木清华。 作品如人,青瓷大雅。大雅的艺术,需要大雅的境界。而陈爱明早已将自己的气质、为人完整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那是一种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淡泊、含蓄、内敛之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一位教授说,欣赏陈爱明的青瓷作品,不论你盯着它看多久,你的眼睛都不会感到疲累;而你的心情,也会越来越平静。而这一点,正是陈爱明一直所追求的。他认为,6一件精美的作品,摆放在那里,观赏者不必言,作品本身就蕴涵着浑厚的艺术气息。这种艺术气息就像古代精美瓷器经过历史沉淀后自然透出的声音,美丽而舒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