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警惕阅读教学中的假热闹七年级第一学期某班语文课。师生学习周国平的人生寓言落难的王子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 老师要求学生先自由朗读再讨论,并给出讨论王子形象的格式:“我觉得这是一位_的王子” 。 文章篇幅短小,过了三四分钟,举手的同学渐多。首先发言的同学认为这是一位“坚强”的王子。老师表示肯定后,学生更是争着发言,课堂气氛也趋于热烈;有高举手臂争抢发言权的,有脱口而出先说而后快的。发言的内容也丰富多彩:有说勇敢的,有说顽强拼搏的,也有的说不记仇,宽宏大量的;同时还都能找出只言片语作为证据。老师显得挺满意,对学生一一加以肯定的评价。这时教师分明注意到一位坐在靠后墙的搞小动作的男
2、生,就提问他以示警告。不料那同学胸有成竹的说:“我觉得这是一个讲不怕困难的故事,就是相当于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那种。 ”说完,一脸的得意,同学们也情不自禁的报以掌声。自然,教师也一脸轻松,连似听非听的学生都能回答到这个份上,课哪有不成功之理? 于是顺理成章的转入到第二个环节:“面对困难,你准备好了吗”的自由畅谈。 这样热闹的课,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课后,我故意落在后面,问了这位搞小动作的学生:明明没有投入的朗读,何以回答得理直气壮?他很直爽,甚至有点不屑:“嘿!这类课文讲的都差不多一个意思,看2看题目就知道。落难嘛,就说明他遇到了困难啊挫折啊什么的,然后就保准写他怎样克服之类的,总要表现什
3、么勇敢坚强之类的啦。 ”“是的。这些我们读小学时就知道了。比如写太阳花的,一般就是追求光明向往美好事物之类的。反正都差不多。 ”边上的几个同学也都围上来插话,显得很老练。 哦,原来课堂上的这种争着发言的现象看起来虽然很热闹,但实际上是一个“假”字!是假理解,假阅读导致的假热闹。 学生与文本没有真正沟通,只是对文本作先入为主的随意解读。由于长期的受概念化、标签化阅读教学影响,我们的一些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容易产生一元的思考路径。譬如看到写鸽子的就认为是反映和平主题的,如果碰到是写动物受害的就认为是呼吁动物保护的等等。这正如这些学生所言的主题都“差不多”一样。这大概就是海德格尔说的“前理解”在起
4、作用,只是起了制约作用,影响了对课文的认真阅读。记得李清良先生在他的中国阐释学一书中提到:理解能够发生,归根结底,就是理解者和被理解者具备了关于某一意义承担者相同的阐释语境。 可惜的是我们的教师不但没有引起重视,反而“随波逐流” 。 学生一旦陷入了这种定势,容易自以为是,接触新作品时就没有了沉到作品的字里行间里去的耐心,没有了细细的去分析体会“此”作品与“彼”作品的差异,而是简单而幼稚的作出似是而非的结论。长此以往,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轻视文章的心理,对老师和同学的分析产生逆反,从而轻视语文课,还影响学风。教师自身一旦陷入被学生无意或有意营3造的错误的场中,势必对文本出现错误的解读和引导;对学生
5、的错误理解不敏感,甚至被学生的似是而非的理解牵制。 所以当课堂环节过分顺风顺水时,教师要提高警惕。当出现这种假热闹假阅读的现象时,教师必须积极干预,通过点拨引导,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本身。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与“个性化” 、 “多元化”解读,“学生思维活跃,有想法” 不是一个概念。否则,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就很难有作为,阅读效率也就可想而知。 教师首先必须明确这样一个阅读规则:好作品永远是“这一个的” ,它需要我们的咀嚼。阅读作品不同于解数学题目,只要抓住规律,用同类的公式去套就差不多了。如果阅读时也先入为主,单是拿已知的阅读经验去套,那么希望通过阅读来丰富人生体验的目的是实现不了的。譬
6、如这位王子留给我们的就不是勇敢的英雄形象,而是一个面对苦难能够去承受苦难的形象。文章反复出现的“受得了” 、 “受不了”就是解读的钥匙。还有,如果我们细细体会一下,比如“坚忍”与“坚强” ,表达的意味就一不样;而且还会发现这篇文章压根儿就不是传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道理的。可是在课堂上师生们都没有静下来,静静的沉入到周国平的落难的王子这篇人生寓言的字里行间,去细细体会作者借“这个”落难王子传达出的别样感受,结果导致整个课堂就像一辆失控的车:刚启程就已经偏离方向,却还加速的向前奔驰。 总之,倘若任凭这种不重视甚至无视作品本身,只凭原有阅读经验并无限放大这种自以为是的经验的读书态度,即先入为主的假阅读态度蔓延,那么必将妨碍阅读能力的提高,妨碍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也就4丧失了和作品展开精神对话获得审美体验的机会。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教师提高警惕,尤其在课堂上出现“森林一片”的“繁荣”景象时。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白云学校) 责编 / 郑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