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数学动力型学困生的学习动机.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480018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激发数学动力型学困生的学习动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激发数学动力型学困生的学习动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激发数学动力型学困生的学习动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激发数学动力型学困生的学习动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激发数学动力型学困生的学习动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如何激发数学动力型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所谓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在初中数学学困生中,有的数学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水平都不低,只是目前成绩较差,这类学生我们称之为“暂时性学困生” ;有的数学学习能力不低,而学习动力不足,我们称之为“动力型学困生” ;有的智力因素尚可,但数学学习能力较低,我们称之为“能力型学困生” ;还有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动力都处于较低水平,属于“整体型学困生” 。 根据本校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全校 292 名数学学困生中,属于动力型学困生的有 169 名,占全校数学学困生的 57.9%,是学困生中的“大户”。这部分学生在学习

2、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更多的是被动机不足所抑制。因此,教育上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其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途径大致可分为外部动机激发和内部动机激发两类。 一、外部动机激发 (一)采用情感激励,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 众所周知的“皮革马利翁效应”证明,教师真实的爱通过眼神、笑2貌、嗓音和动作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激发起幸福、欢乐、开朗和奋发求知的热情。相反,教师的嫌恶、冷漠将导致学生精神不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心理合作,要信任、赞赏、耐心地对待学生。在

3、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眼光注视全体学生,以信任的语气布置大家去探寻问题的答案;在讨论交流时,要相信学生具备解答任何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意见,绝对不要只关注几个“得意门生” 。凡是正确的解答,特别是有创见的看法,我们都要表示赞赏,因为那是学生智慧的火花在闪亮,教师的赞赏会使这火花持续不灭,并越来越亮。学生在思考、讨论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我们认为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未必简单。我们备的是自己的课,自然十分熟悉,甚至很有研究;学生学的课程近十门,不能期望学生单靠十几分钟就会深入领会课文内容。如果我们缺乏耐心,一见某个学生答不到正点上,马上就打断他的回答,如“坐下去,这么

4、简单的问题也答不出来” ,这类批评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创伤,反感情绪油然而生,学习动机也就无从谈起。 (二)淡化竞争气氛,创设合作的学习环境 课堂学习环境是影响学困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目前的教学过于强调竞争,以为促进学生(包括学困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竞争。其实课堂竞争中优胜者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学生是竞争的失败者,竞争恰恰更容易诱发学困生的自卑、自弃心理。在以竞争为导向的课堂里,优胜者愈加对自己抱有信心,而学困生愈加对自己丧失信心。 与此相反,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淡化了竞争气氛,强调每个学生都3有成功和发展的机会,它旨在引导每个学生生成积极的动机模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分组讨论

5、式”数学教学实验中,我们把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组成异质组,同学之间互助与协作,不仅可以帮助学困生改进学业,也使助人的学习优良生进一步得到锻炼。在异质学习小组中,学困生并不完全是受助者,有时候也是助人者,在帮助人的过程中又能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也使他们体验到一种受人尊重与信任的情感。 应注意到,外部动机主要是由外在条件诱发而来的动机,一般来说推动力较小,持续时间也较短。外在条件一旦“消失” ,由外在条件激发起来的外部动机也会很快失去作用。当然,对于那些完全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利用外部动机引发其学习活动还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二、内部动机激发 (一)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习信心 自信心是动机模式中

6、的核心部分。要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困生由于经常性的学业失败而丧失自信,因此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动机激发途径。 学困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困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事实上大多数的学困生并非门门学科成绩都差,教师应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尽可能让他们在胜任的学科中充分体验和认识自己的4能力。如我班学困生顾,他在数学学习中代数部分困难较大,而几何部分并无多大的困难,且具有较强的空间判断能力。于是我在几何课上有意

7、识地对他多提问、让他多解题,为他创设较多的成功机会,使他获得了学习上的自信和胜任感,数学成绩进步很大。 (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其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因素。个体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陶行之先生说过, “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可见,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其内部学习动机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当呈现给学生的是与他们已有的知识体系相矛盾的现象,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

8、习积极性。学生们都想探究其原因,对解决这个问题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初三“圆的定义”的教学,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也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问学生“究竟什么叫做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设置“悬念” ,通过设疑,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或者以形象、生动的手段展示知识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趣味。 5(三)及时反馈评价,深化学习动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

9、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当动力型学困生学习受到挫折时,教师不应对他们的能力作出更多的评论,而要引导他们从失败中寻找可以改进的因素,从改进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师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及时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不断深化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比如:“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教学中,当发现学生对形如:am+an,a(m+n)+b(m+n)的多项式会分解以后,教师再提出新问题,形如:a(m-n)+b(n-m)的多项式如何利用提公因式的方法因式分解呢?只有这样才能使动力型学困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状态,才能真正地维持和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之,外部动机和内在动机在人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对行为起最佳的推动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和发展学困生的内在动机为主,适当利用其外部动机,这样才能激起、巩固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转化数学动力型学困生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梅堰中学) 责编 / 董 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