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报纸舆论监督权的有效行使.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80667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报纸舆论监督权的有效行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报纸舆论监督权的有效行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报纸舆论监督权的有效行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报纸舆论监督权的有效行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报纸舆论监督权的有效行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试论报纸舆论监督权的有效行使近年来,由于民众的权利觉醒及新媒体对民间舆论的承载和表达,使舆论监督形成民意与新老媒体的合流,进入了民间舆论发力、新兴媒体强化、传统媒体助攻跟进的立体舆论监督新时代。但在可喜的新形势下,传统媒体本身却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媒体环境。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出必须要“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中“实效性”是“舆论引导”的关节点和落脚点。因此,如何能够扬长避短、专业地、创新地有效行使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权,是传统媒体在繁杂信息环境中,保证其权威、主导地位的关键。 在上海迎世博 600 天之际,东方早报“啄木鸟行动” “迎世博挑刺

2、上海”报道率先启动,在此后 100 天的时间里,整个专题策划共刊登超过 50 个版体量的舆论监督报道,主要针对各行业服务窗口和各部门管理水平等扎实的选题,进行创新性的“体验式”报道。一时间激发了市民热议,更促使很多重要服务窗口、职能部门面对舆论监督进行审慎反思、快速改进。 一、规模化、专业化、客观平衡的监督报道 1.发挥报纸深度挖掘优势,专题范围覆盖广泛 舆论监督的效能首先要有质和量的基本保证。很难想象肤浅、片面、2零碎的报道能有效承担舆论监督的职能,因为不同于一般的民生新闻,舆论监督报道相对来说需要更加严肃的事实呈现、更有逻辑的深度思考和更有体系的脉络梳理。因此,只有兼具深度与广度的选题策划

3、,才能保证舆论监督权利的有效行使。 从学理上讲,报纸的“深度”表达原本也与舆论监督报道具有很强的契合性。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相对于电视、广播等电子媒体,在时效性、现场还原能力等方面虽有明显缺陷,但其线性、可反复阅读的接受方式,及便于保留的纸质载体,都决定了报纸在媒介特性上对内容“深度”的挖掘和广泛的呈现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先天优势。 东方早报此次最大限度发挥报纸的“深度”优势,在足够充裕的时间维度和版面容量上,保证了舆论监督权利的有效行使。回顾“啄木鸟行动”的百日历程,行动小组先后以“浦江游览拉客乱象” 、 “八区办事窗口整体规范但少见笑脸” 、 “节后上班首日:一路不文明” 、 “中午 7

4、0 多人排队,银行 16 个窗口只开 4 个”等 21 个主题进行审慎策划,先以市民身份暗访体验,再以客观视角进行详细的监督报道。选题涉及港口、交通、医院、银行等多个领域,行政办公、公共设施、生活规范等多个层面,其中仅针对交通一个主题,就先后进行了公交服务、出租车和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等具体的监督指向,这种前所未有的持续性、规模化、多层次的监督报道,拓展了报纸充分行使舆论监督权的广阔空间。 2.创造“立体化”的平面报道,营造强于报纸的“现场感” 有效传播是传、受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舆论监督的有效性不仅在于媒体能否真正实施有影响、有价值的舆论监督,还体现在受众是否能有效3接收报纸传递出的信息。尽管舆

5、论监督的深与广是报纸的优势,但传统图文阅读在影像时代有着明显的弱点。因此,如何不断改革创新,创造性地改进报道方式,尽可能地增加报道的现场感,对增强舆论监督的真实可信,解决读者有效阅读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对此,“啄木鸟行动”小组创造性地提出“立体化”的平面报道的方式:选择暗访或体验式报道的方式,以求在自然状态下,捕捉公共设施、服务窗口的真实服务水平,采访所得不做修饰、和盘托出根据原始录音和同步拍摄的照片,营造类似电视同期声的“立体化”效果,使读者仿佛身历其境,与记者行动小组一同感受亟需改进的城市角落。 例如,“给八个区办事窗口挑刺”的报道中,记者最后问“你们这里有没有微笑服务的规定,要求你们

6、尽量微笑?”对方回答更加出人意料,“没有,暂时还没有。 ”一问一答旁,配有工作人员始终低着头的同期照片,工作中的冷漠态度和亟需改进的状况由此跃入读者眼帘。 此外,编辑还将上述感性采访实录报道与理性的逐条逻辑分析、读者来信、部门反馈等元素相互配合,这些报道、编排方式虽不是舆论监督的核心,但却从细节上对监督的可读性、可信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3.监督理念客观平衡,兼顾“挑刺”和“表扬” 除传受效果外,有效性还体现在监督的客观平衡上。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舆论监督与西方的“揭丑报道”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是代表群众声音的大众媒体针对代表群众利益的公共设施和行政部门进行的监督,具有高度的利益一致性。最终目的是为

7、了城市的更好发展、社会的永续进步,也只有达到了这种目标,才能说舆论监督真正的有效。 4客观、平衡就需要报纸能够上升到更宏观的视角进行舆论监督,而不是纠缠于被监督对象的某一点错处穷追烂打。否则既不能满足读者的知情权、了解事情的全面信息,也因为采取了先入为主、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方式而有片面之嫌,不利于调动被监督对象的积极性,对问题的真正解决无益。因为从广义来讲,舆论监督并非为批评而批评,而是促进实际工作。 为实现监督的“有效性”,“啄木鸟行动”兼顾“挑刺”和“表扬”两个角度进行平衡的监督报道。几乎每篇体验报道都会有相当篇幅总结采访中发现的“亮点” 。比如对 8 个区办事窗口的暗访,既毫不留情地指出

8、“少见笑脸”,也客观地介绍“服务整体规范” 。正如该报在 2008 年 9月 19 日头版刊发的“编者按”中所言,当啄木鸟啄出你身边的优点时,让我们一起鼓掌;当啄木鸟啄出缺陷时,让我们共同反思改进。这种客观、平衡的舆论监督不但更能体现一个报纸具有的专业水准,也真正实现舆论监督权的有效行使。 二、突破“伪舆论监督”困局 当然,舆论监督在选题操作上的谋划与创新及理念上的客观、平衡,都只能从大方向上保证舆论监督的有效性。而具体的“有效”还应体现在舆论监督最终能否落到实处,这也是近些年提出的“伪舆论监督”中“伪”字的真正指向。 “伪舆论监督”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监督主体的有条件选择,不5敢触及权

9、力部门,捡软柿子捏;对监督效果的虎头蛇尾,把舆论监督只“秀”在文字上,不求实际效果,雷声大、雨点小;监督过程的形式化,民众、社会和被监督对象都无法与之平等对话,缺乏应有的互动,媒体一方唱独角戏。 想要真正发挥报纸舆论监督的威力,就需要用实际行动冲破以上的三大僵局,使舆论监督得以真正落到实处。 1.既打苍蝇又打老虎 任何一个公共话语空间的扩大,必然会影响某些人的既得利益。舆论监督作为一种充满风险的权利对权力的博弈,其“杀伤力”越大,采访报道的阻力也越大。 拣“硬钉子”碰,体现了“啄木鸟行动” “选准靶心”的坚定信念。以往城市文明的监督报道往往将板子单方面打在市民文明素质上,而此次“啄木鸟行动”不

10、仅关注市民文明,更多将“挑刺上海”的目标集中于各服务窗口行业和城市管理主要职能部门,并敢于犀利地曝光这些管理部门和服务窗口的不足。在“啄木鸟行动”全部 21 个监督报道中,有 16 个直接触及重要的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部门,涉及交通、市容、旅游、铁路、银行等多项服务。 为了防备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阻力,报社主要采用暗访的方式,这除了有利于检测到公共设施的真实服务状态外,其实更是一种面对实权部门的策略性手段,即可在被监督对象未及反应甚至阻挠前将报道发表。 2.及时反馈报道,将舆论监督落到实处 舆论监督的有效性归根到底还需要通过权力部门的配合与推动才能6实现。 “啄木鸟行动”对已报道过的舆论监督对象进

11、行及时迅速的反馈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职能部门“配合难”的问题。 东方早报首先通过暗访、报道,将问题公之于众,迫使有关部门和服务窗口在公众视线下面对自身的问题。然后积极与问题部门联系,将监督对象在报道之后做出的反应,快速、如实地公之于众,例如“啄木鸟行动”第一站曝光浦江游览市场混乱后,港口局迅速组织浦江游各公司负责人集体读报自查问题,并进行了火速整改。东方早报当日在“编者按”中称赞“这种快速负责任的态度,正是我们城市永续前进的动力” 。 3.在充分互动中调动舆论监督的最大动能 另外,舆论监督的效能还应包括:把社会上的各阶层都充分调动起来,共同形成舆论监督的合力,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发现

12、其背后的原因,并最终解决问题或改善不足,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而这些环节的有效施行有赖于社会各方的充分互动。 “啄木鸟行动”中,记者深入社会,在实地调查中发现问题,达成了媒体视角与社会现实的互动。部门和窗口看到媒体报道及时作出反馈或整改,他们解释问题的原委,对自身的不足加以矫正,媒体进而再迅速及时地反馈报道,则有效实现了媒体与职能部门的互动。 三、结语 尽管东方早报的“啄木鸟行动”在舆论监督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我们也应当客观地看到,这次行动是在上海市委、市政府迎7“世博”,加强城市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开展的,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是“带着镣铐跳舞”的舆论监督,是否具有可复制性以及能否长期坚持,还存在疑问。但是,通过这次舆论监督报道,起码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合理的媒体舆论监督并没有破坏社会稳定、损害政府形象,恰恰相反,它实际是完善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且,面对舆论监督,有关政府部门也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和善意,成为问题得到解决的关键因素。由这次“啄木鸟行动”的成功,我们有理由呼吁社会各方面给媒体舆论监督以更多的宽容度,共同促进社会和媒体的永续进步。 (作者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注释: 范以锦:立体式监督场彰显舆论监督强大力量,新闻与写作2009 年第 2 期 从伪舆论监督现象探析媒体生存路径,青年记者2008 年 5月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