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试论素质教育和考试的关系自上世纪 90 年代,素质教育在全国推广。这种背离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从一出现便广泛的引起广大学者的兴趣,在教育界进行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的同时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凸显而出。有一部分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否定考试。针对素质教育和考试的关系,许多著名学者,教育者展开过研究。但这绝不是一个陈旧的课题。本年初胡锦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素质教育俨然成为了 21 世纪中国教育的主导理念,可见此项课题不是陈旧而是非常重要可行的新课题。科学的考试能促进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能完善考试制度。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与
2、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定义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要更加重视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因此,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 2(二)素质教育的特性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其要点一是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二是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需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2.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受教育者素质培养的基础性和整体性必须受到特别重视。 3.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素质教
3、育的核心和灵魂。主要包括三个要点,一是教师要尊重形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尊重和培养形式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尊重形式的人格,尊重学生人格和价值和独特品质,三是要把学生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4.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视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和个性的发展,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领域最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5.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教育内容要宽,有相应宽广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渠道。突破校内课堂内和书本的局限,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网络、教育内容、教育空间
4、、教育渠道具有开放性,以适应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3二、中美素质教育实施情况对比 (一)中国素质教育实施情况 我国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行困难,根本原因就是“一考定终身”的升学考试制度。为保证考试的效度和信度,实现考试的选拔功能,考试内容只能以客观题为主,而客观题所能考查的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命题难度来说。限时闭卷的统一书面考试,即使是主观题,也是容易考查学生的知识,而较难考查学生的素质。因此,这“一考”毫无疑问地把中小学生学习导向以知识为中心。在升学率几乎是学校质量唯一评价标准的条件下,中小学校不得不屈从于社会的强大压力,否则就会失去生存的空间。显然,
5、“一考定终身”的结果必然是,学校、学生及整个社会以牺牲素质教育为代价,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推向极端。形成所谓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为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教育主管部门曾多次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减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作业量。然而,随着减负的实施,游戏机室、录像厅的生意迅速火爆,周末班、假日班亦如雨后春笋。因此,每一次的减负都是虎头蛇尾。为推行素质教育,各学校纷纷开设一部分所谓素质教育课程。由于没有解决以知识取向为中心的问题,结果必然是加重学生的负担。现如今,社会用人机制还是唯学历论,社会条件制约着升学考试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出现以上问题是无法避免,不可回避的。 4(
6、二)素质教育在美国的实施 美国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 7 个多小时,学习时间被安排得相当紧凑。学生除上课以外。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课堂作业。放学后。学生也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家庭作业。美国中小学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课程门类很多。以中学为例,必修课中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应有尽有,选修课更是五花八门,如相对论等原属大学教学的内容也进入到高中教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早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知识性课程的作业有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此外不定期要做一个“项目(PROJECT)”类似于大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除了知识性课程以外,美国中小学还专门开设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如
7、果从学习负担来说,学生既要学习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又要培养各种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应当说负担是相当重的。但是。学生并不感到很累,因为这些作业是贯穿在活动之中,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美国的中小学能够实施素质教育与美国的升学考试制度有关。美国高中生上大学的必备条件是高中学段的总成绩。即各门课的平均成绩必须在 B 级以上。高中阶段每门课的成绩由 3 个部分组成:平时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占总分的 50;项目(PROJECT)考试占 25;段考和期考古 25。按照这一比例,学生的压力分散在平时作业和每一个项目之中。学生的平时作业和项目考试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和做大量的习题。考查5的重点是运用知
8、识的能力,学生的素质自然得以提高。每门课最后的分数不仅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美国的升学考试制度有其自身的社会基础。其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高等教育普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基本上不存在,任何一个适龄青年只要愿意就可上大学。第二,社会用人标准已从唯学历论转变到唯能力论。一个人即使没有学历,但只要他素质高、能力强,在美国照样有用武之地。 由此而见,素质教育的成功推广与可行的考试制度有很大关联。 三、素质教育与考试改革 (一)考试方法的多样化 1.以招生制度和考试制度改革为考试方法改革的突破口 考试方法是多样的,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种类:按考试形式可分
9、为口试、笔试和操作考试;按考试目的可分为诊断性考试、达标性(目标参照性)考试和选拔性(常模参照性)考试;按命题范围可分为学科考试和综合考试;按考试时间可分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按考试规模可分为全国性统考、地区性统考、校内班级考试等等。考试方法得当,能针对学科特点对号入座,才能更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2.实现考试方法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所谓考试方法的科学化,是指考试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要符合评价的6客观性、发展性、教育性和指导性等原则。在具体选用考试方法时须注意:考查与考试相结合;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形成性考试与总结性考试相结合;诊断性考试与达标性考试、选拔性考试相结合;评分、评级与评
10、语相结合。 考试方法的制度化,是指应严格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和根据新工时制调整后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计划关于考试科目、内容、次数、结果等的规定执行,保证考试为素质教育服务。 (二)考试命题的科学化 考试命题的科学化是考试制度改革的中心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要提倡加强对试卷的信度、效度、难易度及区分度的分析,尤其是校统考的课程,应使命题更贴合实际,更科学化,有利于加强学生们素质教育。 (三)学生学业评价的综合化 在考试制度改革中,要着力于建立一个科学、公平的学生学业的评价体系,改变仅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传统做法,才可能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评价
11、体系必须以多元智能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作出全面的综合评价,除了对考试成绩采用积点法或加权平均法外,要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比重,并对学生的创新、获奖、突出才能给予充分肯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突出才能的培养,鼓励学生“冒尖”7显示其聪明才干。 科学的教育改革,考试改革制度是素质教育的出路。素质教育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主要依靠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离不开教育评价。考试到目前为止依然是较好和公平的方法。因此,素质教育与考试并不矛盾,科学的考试能促进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发展。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能完善考试制度。只要科学的研究,事实考试。将考试与素质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就能做到二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