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81569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七河流域的草原 2009 年 5月去哈萨克斯坦参加会议。时间太紧,在北京办签证又遇到一些麻烦,后来总算在同胞阿依勒吉斯妹妹热情无私的帮助下顺利办成。我和哈萨克学者夏德曼约好在阿拉木图会面。 凌晨到阿拉木图后,遇到一个叫阿里木江的热情的维吾尔人,他说他是上个世纪 60年代从固勒札(新疆伊犁的另一名称)迁到这里的。他帮我用他的电话联系到了我的朋友贾尼木汗,贾尼木汗像往常一样开车到机场来接我。然后我们和前一天到达的夏德曼父子会合,夏德曼父子是哈萨克瓦克部落的人。几个小时后我们告别贾尼木汗前往阿拉木图以北的塔尔迪库尔干省。 阿拉木图省和塔尔迪库尔干省属于著名的七河地区,就是流入巴尔

2、喀什湖的七条河的流域,我国史料中曾从俄文译为“谢米列契”地区。也是古代的塞人、月氏、乌孙、匈奴、柔然、突厥、回鹘和蒙古人交替生活过的草原,公元 13世纪以后是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的封地。 夏德曼的朋友哈马泰开着车。车开出阿拉木图后,很快在辽阔的草地上飞奔,自由起伏的绿色丘陵、一株株一丛丛柳林。哈马泰剽悍英俊,冷峻的眼神和面孔,他出身大名鼎鼎的克烈部落。他从新疆迁到哈萨克斯坦有十多年了。 2车停在一个长满高大白杨的村庄,是从前的集体农庄,推开漆成绿色的栅栏门进了院子。我们在门口脱了鞋子进入房子后,就听到房子里的哭声,亲人去世,两个女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夏德曼父子和两个哭着的妇女相互安慰着,拥抱着。

3、一个年龄稍长的妇女便哭便诉说着。和煦的阳光照着静静的院落,高大的杨树上斑鸠在不停地叫着,也像是在哭着人间的事。看门狗在时不时地吠叫着。 在挂着华丽挂毯的房子里我们盘腿坐好后。主人端来了羊肉、馕、包尔萨克饼、奶油、果浆和奶茶,一个老者进来了,一一拥抱了我们每一个人,他身上有我熟悉的淡淡的草原劳动者的气味,和我父亲的身上的气味一样。 一行人从高高的草丛中走向墓地,很多的墓碑几乎都是优美的艺术品,已故者穿着西装领带的肖像镶嵌在墓碑上,下面是哈萨克文的名字和生卒年月等。艾草、野燕麦在阳光明媚的草地上轻轻地摇曳或是静静地低着头。几个人跪在墓前祈祷着。对我来说,不管哪个民族的先辈,他们和我自己的先辈是一样

4、的,我在感情上对他们一视同仁地尊敬和怀念,尽管我们素不相识并且有着不同信仰。 草原舒缓辽阔而温暖,没有一块铁丝围栏来切割的草原让我惊喜交集,尽管在资料上看到过这些。坐着哈马泰的汽车在伊犁河中游的草原上飞驰。湛蓝的卡普恰克水库(钦察水库)在低矮的丘陵间静静地躺着,弯曲的水积聚在山峦间。裸露的山岩上写满了哈文和俄文。这是苏联时期建成的著名水库。草原上看不到多少人和牲畜,绿草丛中开满了鲜红的野郁金香,他们叫克孜俄勒达。这在我的家乡青藏高原边缘草原和蒙古草原都没有3见过。让眼睛享受着窗外七河流域的草原,听着哈马泰和夏德曼父子谈论着成吉思汗、阿布莱、噶尔丹策零、奥斯曼、乔依巴山、王震 我们不断地说起年轻

5、勇敢而智慧的乔坎?钦吉斯诺维奇?瓦力汗诺夫,阿布莱汗的曾孙,成吉思汗的后裔。上世纪初亚洲杰出的哈萨克学者和探险家。 我们谈论着蒙古和哈萨克部落的名字。说起了清朝血腥屠杀准噶尔蒙古时,大量卫拉特蒙古人逃亡到哈萨克人中生活,后来渐渐融入哈萨克人的历史。 数千年来,蒙古高原的游牧人基本上都是在自己强大之后翻越阿尔泰到这一片肥沃的中亚草原,然后马不停蹄地到东欧和中欧,几乎是亚欧大陆游牧民族的惯例。而吉祥的鄂尔浑河及于都斤山是亚欧大草原游牧民的源头,他们都像是一条大河从这里起源,然后流向西向东向南,往往主要是往西方。 七河地区的草原有札拉亦儿、弘吉拉特、蔑儿乞、克烈、乃曼等在公元 13世纪跟随成吉思汗来

6、到这里的蒙古高原游牧部落。 准噶尔阿拉套山脉出现在眼前,我们在一座独山下停了车,哈马泰说这是成吉思汗扎过大纛的山,叫做阿尔俄勒,这个奇异的山冈呈平顶,像是一截蜡烛。山脚下的草丛中满是从山上滚落下来的碎屑石子。据说大汗在这里将整个欧亚大草原做了划分,把从蒙古高原带来的许多部落分配到了中亚各地。 哈马泰冷冷地讲述着。他还告诉我他自迁到哈萨克斯坦后有十五年没有讲汉语了。 4七河地区的阳光、鲜花和草原。一个走累了的司机在路旁边的草地上裹着毛毯呼呼大睡,鼾声如雷。他的车停在路旁。 翻过山后,我们在库克苏神泉旁边的草地上,在一座洁白的毡房和一颗柳树旁边喝了马奶子、吃了香甜无比的奶食,这都是我最喜欢的食物。

7、 塔尔迪库尔干市是个干净优美的小城。下雨了,我们前往准噶尔阿拉套山中一个小城太开勒。苏联时期是一个重要的铅矿区。我们迷路了,一个热心的俄罗斯胖司机花了很长时间带我们找到了要去的地方,可以看的出这样的事对他是很自然的。临别时我们和他照了像。哈马泰感叹地说“伟大的民族有一个伟大的胸怀” 。晚上住在夏德曼的朋友叶尔兰家。 二战时期的很多子弹是在这里制造的。当时有很多德意志工人和技术员,他们来自伏尔加河畔的德意志共和国(属于俄罗斯联邦)和一部分二战时期的德军战俘。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他们迁到伏尔加河畔的德意志人居住区或德国去了。一夜之间,空了的楼房和设施遭到了当地人的抢劫,后来当局控制了抢劫,空

8、楼房向外出售。叶尔兰在这里买了七套房,一个一个地在装修。很多来自中国新疆的哈萨克人都用很便宜的价格在这里卖了废弃的空楼房,这些楼房质量很好,装修后再用几十年没有任何问。 一条河从城中间穿过,树林中有许多小巧幽静的别墅。葱郁的树木都是苏联时期的工人们种下的。远山一片碧绿,那里有条叫胡热的山谷,从那里只走八十多公里就可以到中国那边的阿尔山,现在太开勒大约五万人左右。城市的标志是一只昂首挺胸的大角天山羚羊(也叫北山羊)挺立在5雪山之颠。太开就是公山羊之意。在中亚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远东和北极冻土地一带类似太开勒一样被废弃的工业城市很多,多一半都已经成为空城。 太开勒附近有个村庄叫萨日木白特,据说这是

9、一个叫萨日木白特的哈萨克英雄的故乡,是准噶尔战争时期的。苏联时期这里是个以德意志人为主的集体农庄,那时这个地名曾改称德力曼。现在居住的是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这里的八十多户居民是从中国迁来的哈萨克人。我听见主人家的姑娘在用汉语唱歌“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 。也许她是有意让我听。他们一家也是从新疆迁来的。 村庄、高大的杨树、绿草地、栅栏旁边的积水、骑马的人、安详地卧在密密的绿草丛中的小牛犊。我们去的哈萨克人家都是热情接待,肥美的羊肉和面、奶茶、馕、奶油和果浆。尤其是待人接物时的周到细致又从容自然的礼节,让我这个不同民族的游牧人肃然起敬。我感觉到他们这里遗留了更多我们阿尔泰游牧民族先辈们的遗风。

10、 艾达尔讲的故事 半夜里夏德曼父子、亚森和我几人乘火车离开了突厥斯坦市。 火车自南向北行驶。起伏的丘陵,绿色的谷地,树荫中白色或蓝色的房屋。进入了著名的塔拉斯河谷,山脉间是宽阔舒适的绿色川地。有些地方已经被开垦,鲜艳夺目的红色哈孜俄勒达开满了原野。远山覆着雪,笼6罩着云雾。这里曾是突厥和蒙古王公们的最佳住跸地、夏营地。贴木儿大帝就是在远征途中去世在这里的。 茫茫的哈萨克丘陵,铁路四周是骑在马上的牧人,骑手的姿势依然是很地道而考究的。旁边的牛群马群和羊群,看到这些我的心总是充满了兴奋之情,好像是看到了我的兄弟姐妹。车窗上流着雨水,披着雨衣的牧人站在一群杂色的牛群旁边。雨水从山坡上流下,沟中流着浑

11、黄的小溪。山岬的岩石,弯曲的路和柳树、灌木。山冈上或山坡上像村落一样的墓地碑群。湿淋淋的会让站一闪而过,让人不由得想起吉尔吉斯作家艾特玛托夫著作中,对吉尔吉斯和哈萨克草原出色的描写。 傍晚,看见了夜幕中的巴尔喀什湖。火车在这个伟大的湖畔走了好几个小时。曲曲折折的湖岸和山岬、盐碱地、灯塔、渔村。从这一带绵延到里海的草原叫做萨日阿尔俄,就是著名的哈萨克丘陵。 苏联时期的旧火车上晚上很冷,裹紧毛毯也冷得发抖。 火车上有戴满勋章的卫国战争哈萨克老战士。还有用哈语唤我“巴拉,替我开一下箱子”,让我去帮助她们的两个老太婆。她们带着精制的小碗和奶茶壶。 西伯利亚地区,新首都阿斯塔纳,原来名字叫阿克莫拉。是古

12、代的军事要塞,公元 18世纪以来是亚洲商人和旅行者去欧洲的途中休息的地方。西伯利亚的第二大河流依希姆河从阿斯塔纳城中穿过。这里是公元13、14 世纪后成吉思汗的长子拙赤的子孙们为核心形成的“钦察草原的汗王们”的封地,他们的后裔主要包括哈萨克、塔塔儿和乌兹别克等,此外,蒙古帝国后裔在俄罗斯联邦境内还形成了许多民族。 7夏德曼的朋友,在外交部工作艾达尔来接站。艾达尔是哈萨克小玉兹的人,汉语说得很好。苏联时期,艾达尔参加苏军后曾在匈牙利服役,退役后他曾留学中国兰州大学,后来又在北京的哈萨克斯坦驻中国大使馆工作过七年。我们一行四人住在了艾达尔家里。高大健壮的艾达尔文雅、谦逊而有礼,是个内心精巧的人。每

13、天的饭食都很合我的口味,天下的游牧人口味差不多都是一样的。早餐是美味的奶茶、馕、面包、果酱和奶油等,晚餐是别西巴尔马克(手抓羊肉和面)、抓饭等,夏德曼父子不喝酒,我和艾达尔、亚森喝几杯伏特加。艾达尔 12岁的女儿要去阿拉木图上学,她一一拥抱我们和我们道别。 艾达尔的妻子认为中国人都喜欢吃米饭炒菜,就给我一人做了米饭和炒菜。我解释说我是游牧人,饮食口味和哈萨克人一样。好客和热情是哈萨克人的特点,也是所有游牧民族的古老的传统,文雅的艾达尔就是如此。游牧民族的耿直、随和的特点依旧在这些衣着整洁、文雅,思维和风俗习惯已很欧化的游牧人后裔们的身上保留着。他们不酗酒,有着合理的饮食和健康进取的风气。 总统

14、府、广场、土耳其建筑家设计的金字塔、纪念碑。引起我兴趣的是在广场上矗立着巨大的圆形陵墓,酷似在天山西部常见的古代乌孙墓。像一小山岗般的巨大陵墓上长着碧绿的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在那里嬉戏玩耍。这个巨大的陵墓是为纪念在斯大林时期的 1934-1938年的“大清洗”中被杀的成千上万的哈萨克知识分子而建的。 气候变冷了,白天雨横风狂,夜里风雪大作,这里是西西伯利亚的气候。原打算坐汽车通过塞梅伊州(旧译为塞米巴拉丁斯克)和东哈萨克州,然后8从中国塔城附近的巴克图口岸回国。那里有著名的成吉思汗山,而成吉思汗山就是哈萨克文学的三个巨人,阿拜、恰克里木和阿乌艾佐夫的出生地。塞梅伊还是俄罗斯文学大师陀斯妥耶

15、夫斯基被沙皇流放时生活过的地方。气候变化,加之夏德曼的父亲年纪已经大了,怕是身体受不了。所以从塞梅伊和东哈萨克洲回国的计划取消了,改乘飞机从阿斯塔纳回乌鲁木齐。 早晨我们要去库科舍套,艾达尔拿来了一大堆自己的衣服让我们穿上,因为早晨天还在飘雪,我穿了艾达尔的毛衣。艾达尔披着哈萨克式的长袍下楼来送我们。我觉得他仍然是个真正的哈萨克人,一点也都没有被异化。 我们租车往库科舍套,汽车在五月的雪原上、在泰加林中的弯曲公路上飞奔。开车司机也是从蒙古国迁居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人,健壮的身躯、一张饱经风霜的粗砺面孔和见过世面的冷峻眼神。他会哈萨克语、蒙古语、俄语、土耳其语和英语。车中播放的是蒙古歌曲,那是著名

16、的喀尔喀蒙古女歌手斯日吉玛的歌。 库科舍套山下有个叫做舒金斯克的小镇。进入针叶林、白桦、红桦和柳树密布的山区,梦幻般的布热巴依湖畔山崖重叠,松鼠、野鸭等各种种禽类自由生息。千奇百怪的风蚀和水蚀的山岩。湖畔林中是阿布莱汗召开会议的营地旧址。有哈萨克和俄罗斯的游客。夏德曼的父亲很快能和遇到的人聊起来,接着询问各自的部落等,热情自然。这是游牧人古老的传统。 关于库科舍套的传说是这样的,汗腾格里看到萨日阿日俄草原辽阔又9单调,就从天上抛下了库科舍套来装点萨日阿日俄。这和世界各地阿尔泰语系的民族对风光旖旎之地的传说大同小异。 从库科舍套回来就到了古突厥文专家哈拉朝拜家,他们一家都能说流利的蒙古语,说起蒙

17、古其亲切和思念之情自然地流露着,他们说在蒙古国有很多像库克舍套和布热巴依湖那样的地方,那里的水都是随便可以喝的。她说她的一个女儿在蒙古的乌兰巴托工作和生活。她常去蒙古,乘火车绕道俄罗斯去乌兰巴托。饭桌上是传统的沙拉、羊肉、伏特加。墙上挂着鄂尔浑河突厥石碑像。翌日,在阿斯塔纳的欧亚大学参加了纪念历史学家、作家 koyshikarasalgara先生诞生 70周年的研讨会,koyshikarasalgara先生和阿斯塔纳市的副市长都讲了话,哈拉朝拜先生介绍了古代突厥文,夏德曼介绍了尧熬尔人。将近 60岁的小个子的哈拉朝拜先生像是一头精悍的狼,灵敏、强壮又机智。 饭桌上,我们吃着肥美的马肠子,一边和

18、夏德曼的朋友聊着他 2008年到中国的事,他是去送哈萨克斯坦支援中国汶川地震的物资到天水市的见闻。 艾达尔说许多年前,他爷爷带领他爸爸去撒马尔汗,那时他爸爸才十岁,第一次见到俄罗斯人,惊讶俄罗斯人有那么白的皮肤。后来,爷爷希望艾达尔长大后去撒马尔汗的清真寺学习,成为一名神职人员。但后来事情朝着另一方向发展了。 晚上他给我放了他自己在撒马尔汗和土耳其拍摄的录像。内容主要是贴木尔大帝的陵墓,以及乌孜别克斯坦关于贴木儿大帝的轶事。上个世纪初,贴木儿的陵曾被苏联科学家挖掘出来,并依贴木尔的头骨复原画出10了贴木儿的头像。中亚地区传说成吉思汗和贴木尔是人间的战神,民间是忌讳触动战神的陵墓的,触犯了战神的

19、陵墓就会有战事爆发。结果贴木儿陵墓被挖出后时间不久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听说现在有美国科学家在寻找成吉思汗的陵,也认为犯了阿尔泰民族的民间大忌。 艾达尔还让我看了在土耳其生活的哈萨克人的舞蹈和风俗的录像。他还给我说到他有个哥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参加阿富汗战争,以及他哥和战友擅自炮击了一个阿富汗人的山谷,因为从那个山谷里不断地向他们打枪。结果他哥和战友在无意间将阿富汗游击队的一个军火库炸毁了,这个军火库一直被苏军寻找了多日。当时他们还曾在俘获的阿富汗游击队中看见一个没有胡须的人,这个人阿富汗语也说得不好,后来才知道是一个中国人。后来他哥哥在阿富汗受伤后去塔什干治疗,复原后住在阿拉木图。 他

20、耐心地给我讲述这些片断的时候是真诚而质朴的。 在艾达尔家住了整整四天。5 月 25日凌晨,我们告别他家。艾达尔开车送我们到了阿斯塔纳国际机场,他久久地看着我们消失在安检窗口的一个个弯曲处,我想起家乡的牧人们就是这样告别的。 这一段时间我渐渐听懂了一些哈萨克语。也是对突厥语世界的一次浮光掠影般的了解,在以后的岁月里也许我会渐渐忘记哈萨克语,但这些旅行和这些人是不会忘记的,他们像镜子一样让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民族、历史和生活,更加了解了自己,而这不同的文化参照将会影响我的一生。在历史上,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我的部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遥远的匈奴时代、柔然时代、突厥时代、回鹘时代和蒙古汗国时代,我们曾操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