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做足、做准、做活、做新【本文提要】 教育新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它在所有新闻中的分量和比重有增加的趋势,然而也有其动态少、资源稀、专业强的特点,依然存在着总量不足、题材陈旧、深度不够的突出问题。 对教育新闻进行“推陈出新”的改造,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可作为当前发展、深化教育新闻的一条途径。 “推陈出新” ,是教育新闻由少变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此及彼的正确选择,也是在目前教育新闻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新闻扩张的必由之路。 捕捉教育新闻,需要记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在战略上要有意识,在战术上要有技巧。要把握教育新闻“推陈出新”的时机,掌握“推陈出新”的基本方法。 教育新
2、闻,由于受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催化和人们对素质提高的青睐,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它在所有新闻中的分量和比重有增加的趋势。 教育新闻,从广义上说,是教育传媒的一种。按传统说法,教育媒体,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承载和传递教育信息的媒体” ,而教育新闻的传播,其范围也许不仅局限在教育过程,其受众面极大,影响也会是深远的。 然而,教育新闻相对其他一些热门行业新闻来说,具有动态少、资2源稀、专业强的特点。面对动态少而出现的报道弱势,资源稀而出现的素材不足,专业强而出现的趣味不够,教育新闻在供需双方追求平衡的新形势下如何推陈出新,是一个大有探索余地的新课题。 本文愿就此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教育新闻面临的困
3、境 教育新闻,从总体看,目前依然存在着总量不足、题材陈旧、深度不够的突出问题。 总量不足,是指相对新闻总量来说,教育新闻在一些媒体上仍然是点缀品。全国现有 2000 余种报纸,教育类的报纸与经济、金融类报纸相比,数量并不多,所占比例较小。即使以报道文化教育科技内容为主的文汇报为例,教育新闻虽比一般报纸多,但教育、科技和卫生新闻每周一至五组合在三分之二的版面,教育新闻刊出的量还是嫌少。 题材陈旧,是指相对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实际变化的教育过程而言,教育新闻的“四季歌”仍占了不少篇幅。课堂、书本、作业,似乎是永恒的“脚本” 。年复一年,周期性、季节性、重复性的新闻从内容到形式颇有似曾相识之感。 深度不
4、够,是指一些教育新闻陷在纯“事务”堆里,见事不见人,陈述有余,思索不足,读者拿到报纸一看标题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缺少内涵的演绎,犹如白开水一杯淡而无味,甚至有的如坠雾里。 说实在的,现在教育新闻的“老化”现象也较为突出。一些报道以3教育新闻静态居多为由,而使这种“老化”变成“僵化” ,缺乏新意;一些报道以教育人人能评说但未必到位为藉口,而使这种“老化”变成“俗化” ,程式老套;一些报道以教育专业性强为挡箭牌,而使这种“老化”变成“行化” ,曲高和寡。说到底,教育新闻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变得与人们的需求不相吻合的“弱化” 。 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教育新闻的“弱化”又与在内容上狭窄与形式上的单
5、调有关。走不出单一的教育领域,不善于提炼,不从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等边缘领域“牵手”找题材,就事论事;不研究表现教育发展的报道形式,不注重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教育报道就缺少演绎与突破。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教育新闻进行“推陈出新”的改造,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可作为当前发展、深化教育新闻的一条途径。 “推陈出新”是活力之源 单就教育新闻的行业特点而言,确实是静态多、程式化的多、重复性的多,它不可能像城市建设那样,可以年年“日新月异” ,处处“千姿百态” ,事事“新鲜有趣” 。但这并不是说,教育新闻没有潜力可挖,没有文章可做的。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教育新闻同样应该创
6、新。最近,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又提出“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 。而对教育新闻来说,除了加强报道4之外,其本身也应该进行创新。所以对教育新闻进行“推陈出新”的思考,便是创新的实际步骤。 “推陈出新” ,是教育新闻由少变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此及彼的正确选择,也是在目前教育新闻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新闻扩张的必由之路,更是新闻工作者的大有用武之地。 1.要有“推陈出新”的潜意识。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 ”教育是有规律的,教育现象也是事出有因的。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是要人们墨守成规。而是要在认清
7、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把“推陈出新”的信心建立起来,把“推陈出新”的意识强化起来,把“推陈出新”的概念深化起来。 在当前,素质教育是一大热点。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显然,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一贯主张,只是在目前形势下,更加强调了素质培养对青少年一代的重要性。如果从“推陈出新”考虑,我们就会去弄清楚如何从不同历史背景和时代要求出发,着手有分量的报道,在过去与现在的连接点上做文章。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工作者的意识决定了新闻是否有“意识” ,而“推陈出新”的新鲜出炉,则要从准备好了的“意识”开始“烹饪” 。 2要有“推陈出新”的深积累。
8、“推陈出新”并不是想当然, “推陈出新”要建立在大量掌握事实的基础上,要建立在横向联系、纵向贯通、立足教育、放眼社会的基点上,要建立在对教育规律的有所研究和有所5驾驭的基调上。文汇报 2001 年 1 月 28 日在头版上发表了上海部分中学实验设备“鸟枪换炮”的报道,文章是在了解中学实验室的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对积累的素材的梳理,从而归纳出实验室新特点的。 积累,是教育新闻“推陈出新”的必须条件,只有充分掌握“陈”的素材,并对“陈”的一切有所取舍,才可能在与过去的对接中实现出新。 3.要有“推陈出新”的活思维。有了意识,犹如有了方向。而思维方法就是划动智慧之船的双桨。要善于运用正向思维,顺着事物
9、发展的方向寻找“新”点;要敢于调动逆向思维,在有可能形成对事物进行反证的方向觅到“深”点;要勤于使用侧向思维,通过与周围条件的联系寻觅“多”点;要乐于拨动多向思维,在可能对事物形成包围圈中找到“沸”点。 “推陈出新”的门道 教育新闻的出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记者对教育新闻的捕捉则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在战略上要有意识,在战术上要有技巧。 1.把握教育新闻“推陈出新”的时机 这种时机,有客观与主观因素,关键是记者要有“事先”意识和即时捕捉能力。这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加以考虑: (1) “出”在旧问题的重复出现时。 “教育质量的提高有诸多因素的6制约,但说到底教师的质量是关键。 ”教师问题是
10、一个常在嘴边的话题,而且对教师的报道以提要求的居多,而对他们内心世界的苦恼却披露较少。文汇报从 2001 年 12 月 28 日起推出“教师的无奈”一组三篇报道,从一个小学 5 年级语文教师的工作量入手,具体道出了教师承受的工作压力,很具代表性。这种以反映教师心声和呼声的独家报道,口子小,角度新,内容实,图表与文字相结合,可读性和启示性俱佳。这是记者独具慧眼发现的一个新题材,反映了记者对全局的把握和对教师工作的细致了解。可见,从旧问题中找到具体的新现象,就会有报道可做。 (2) “出”在老问题的重新出现时。校庆,近年来屡见不鲜,但很少有从问题角度进行一番思索的。文汇报 2002 年 7 月 9
11、 日发表的莫让校庆变味这篇教育新观察,以敏锐的视角,触及了一个敏感的问题,而且为媒体同类报道所不多见,是具有教育报道特色的一篇很有力度和分量的警示性报道。显然,当老问题周而复始时,要有挖掘意识。 (3) “出”在新问题的初始出现时。教育,看似重复的多,但细细琢磨一下,有不少新的现象值得探讨。 “研究型课程”没那么简单 ,是文汇报在 2001 年 10 月 30 日刊登的一篇时评。这是近年来触及教育敏感问题的最有震动力的一篇。这篇时评,对时下流行的“研究型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作了十分冷静而又全面的思考,指出的问题切中时弊,很见分量。作者没有被轰轰烈烈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在采访中十分注重深层次的了
12、解和分析,材料很充分,提出的问题很善意,能为大家所接受。 72.掌握“推陈出新”的基本方法 要缓解教育新闻的短缺,除了开拓题材外,从本身内部中找出路,也是一种思路与视野。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1)从“旧闻”中找到“新闻” 。事实上, “旧闻”往往是“新闻”的辅垫。改革开放后,外籍人员不断涌入,切实解决他们子女的就学问题,这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同时就教育而言是一个相对的“旧问题” 。但是“旧闻”是会随着条件改善而变化发展的。这就需要有敏锐的嗅觉。 上海 71 所中小学接受“小老外” ,就是一篇善于抓住“旧”题材进行跟踪报道的独家新闻。原来国外来沪工作的外籍人员的子女,只能进入
13、由国外在沪开办的国际学校和上海个别学校开办的国际部就读,现在能同中国学生“同校” 、 “同桌” 、 “同学” ,这是前所未有的,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上海教育的开放度和优化程度。记者认为,尽管国外孩子在沪就读已不是新闻,但本地学校经批准能接收国外孩子就读,这是新闻。记者还进行了多方面的了解,后来刊出的新闻与图表式的政策对答,足见记者的采访深入和构思有方。显然,换个角度、挑个时间看“旧闻” ,也许会有新的报道线索。 (2)从“静态”中找到“动态” 。教育科研往往静态的多,动态的少,但静态并非没有报道的题材,关键是要从“静”中找到变化的“动” 。文汇报 2001 年 2 月 21 日的教育科研切忌空泛,
14、治学重在指导实践 ,是一篇敢于反映教育领域的问题报道,是近期教育报道中鲜见的,给予头版头条的突出处理,加重了分量,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报道所披露的是一个敏感而又带有普遍性的尖锐问题,但记者不回避,在积累大量8素材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这还是一篇言之有物、分析到位的警示报道,归纳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即教育科研下移,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找答案,很有启示意义。 (3)从“相似”中找到“不同” 。常规性的约定俗成,似乎千篇一律。如果深入进去,也许会另有收获。文汇报 2002 年 2 月 5 日发表的城里娃没了虎气这篇独家报道提出了一个鲜明的问题,对学校和家庭中缺少
15、“勇敢”教育作了具体分析。报道很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在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采访时,当众多媒体从统一的报道口径出发,进行常规报道时,记者亲眼所见,发现了这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而着眼点则以小见大,以事实服人。这种别具慧眼的报道,跳出了一般报道的局限,具有深层次思想碰撞的火花。 (4)从“常规”中找到“变化” 。教育具有周期性的特点,但即使重复也不会是在同一个基点。比如,2001 年 8 月 16 日文汇报刊登的题为上海高教提前进入大众化的消息,以独特的视角,率先报道了上海高教提前实现大众化的信息,是该报的独家新闻。报道没有停留在一般层次的信息传递上,而是捕捉“新闻眼” ,从“求学大门大开”和
16、“考试不分季节”上挖掘内涵,做足文章,充分反映“文凭”和非学历教育的“证书”成为上海人提升综合素质的“身份证”的新鲜事实。 报道讲究写作手法,运用面上材料与点上细节相结合,以确凿数据和人物说话层层展开,耐读可信。 (5)从“共性”中找到“个性” 。有了“共性” ,也就有了“个性”的寻觅的可能。过去历来是成人向学生推荐值得一读的书,2002 年 6 月927 日文汇报上海中学生最喜爱哪十本书的“新闻点击”的新意在于,换了一个视角,由中学生自己评选出最喜欢的十本书,而且通过读书报告竞赛的形式,使这篇独家报道更具有可信性。 这是记者偶尔与一位图书馆老师交谈中发现的一个好题材,记者对此作了“有想法”的
17、处理。打头文章,侧重反映评选主要事实和概况,三大特点鲜明;一句话论读书,挑选学生的话扩充内容;5 校十佳书单,让读者品味,很有看头。整组报道,突出主题,互为辉映,很见匠心。 (6)从“全面”中找到“亮点” 。不求“全面”出新,但求“亮点”出奇,教育新闻需要有点“偏颇” 。2001 年 1 月 3 日文汇报洋教材引入中小学的独家报道,记者以敏锐的目光,将上海中小学引进“洋教材”放到上海对外开放的视野,很具有本地教育走向世界的意味。这是一则颇具分量和意义的教育新闻,它跳出了一般就教育谈教育的局限,从多角度报道了适应面向未来和社会需要上海中小学教材改革的趋势。这也是一篇言简意赅的特色新闻报道,突出教
18、育报道的特点:及时准确、有深度,既报道了引进、借鉴“洋教材”的最新情况,又披露了上海在此基础上的教材编写动态。由于教材引进政策性强,很敏感,因此记者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对报道的角度和叙述作了反复推敲,使之有新闻眼,又不悖政策,有看头,但不夸大。 (7)从“过程”中找到“新颖” 。关注过程,就是关注新闻新的增长点。文汇报曾发表过一篇有关小学生“识写分流”的报道,这篇报道以最快速度,率先披露了上海小学生识字的“革命” ,成为独家新闻,引人注目。报道采用专题的形式,详尽地介绍了目前进展的最新动态。报10道导语简练,一语中的,紧扣为学生、老师和家长关注的要点,言简意赅。文中的背景介绍提纲挈领,材料
19、辅垫到位,使报道的内涵增大。而转入后面版面的专题报道,作了有力的补充,给读者更多的信息和信心。(8)从“兴趣”中找到“卖点” 。自己觉得有兴趣的东西,才能吸引读者。2002 年 8 月 12 日解放日报刊登了“双胞胎”考分探趣的热点追踪,记者从本身很具有可看性的“双胞胎”身上,寻找到考分“双胞胎”分数:同为 479 分。然后,从智商、心灵感应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这篇报道抓住了人们的“眼球” ,读者会产生共同兴趣,从而使教育类报道有更多的“卖点” 。显然,记者多从读者兴趣角度出发,能得到报道的灵感。 教育家洛克指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教育新闻在保持准确性的前提下,“推陈出新”是最好的选择。在当前, “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可见,教育报道围绕素质教育,从更大的时空中去打开思路,是很能有所作为,推陈出新的。 注释: 教育大辞典第 233 页,上海教育出版社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 243 页,中央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