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国道 毁灭与抢通.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86293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3国道 毁灭与抢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13国道 毁灭与抢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13国道 毁灭与抢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13国道 毁灭与抢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13国道 毁灭与抢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国道 毁灭与抢通都江堰至汶川的公路在地震后最初的“黄金 72 小时”里成了使全中国揪心的一条生命之路,它因穿过震中,而集各种罕见地质灾害于一身,遭受到毁灭性打击。三个月后这条公路被奇迹般地抢通。举世空前的经历,使它当然地拥有了遗产价值,成为一条地震遗迹与地震文化之路,记载着人类在与次生地质灾害的博弈中以性命换得的真知。 我从没想过,花费了 7 年时间修通,试通车不足半年的 213 国道成都至汶川路段,居然在几分钟内就被毁于一旦。还记得通车时欣喜的心情,毕竟从前期设计到施工图,甚至从踏勘到交工我都参与了,付出了很多心血与努力,可以说每一米路我都用脚走过不止一次。 我还记得很清楚,2008 年

2、5 月 12 日,那天天气非常好,这在盆地地形区是不常见到的,没有了雾气腾腾的感觉,能看到透亮的蓝天。自从07 年底成都到汶川路段通车之后我就忙于其他工作,很少去现场,也没看到整体竣工后的路容效果。那天因公要去马尔康,正是从都汶路上走。带着种要看看自己孩子的心情,早上 9 点,我和总工办的杨总加上一个司机离开成都上路了。 2在映秀通过跨江大桥,就是二级路的起点,看着路流畅地蜿蜒着,心情非常好,这是我们设计的!这种骄傲的心情一直持续着,路基形成的弧线非常漂亮。这条路属于二级,路基 8.5 米宽,设计速度每小时 40公里,实际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 60 公里。从 90 年代开始,一直到 2000年我

3、们都在这里做踏勘工作。所谓的踏勘就是用脚来一步步走,平均每20 米打一个木桩做标号,随时记录周围地形地质等情况,这样在设计公路的时候才能针对环境条件设置不同路段的方案,岷江两岸的近万个木桩都是我们一个个打出来的。 一路上阳光普照,我不断停下来拍上几张照片。在绵褫吃了午饭,买点水果。水果摊贩很热情,说“这是你们修的路啊,修得很好啊!要是没有这条路我们就不能把水果快快拉出去啦!”在我们漂亮的 213 新线对面是蜿蜒交错的老路,时常堵车、事故频发,路基狭窄,坡陡弯急,平均时速仅能达到每小时二三十公里,从都江堰到汶川不堵车就得花三四个小时。阿坝州是国际有名的旅游区,藏羌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物资及西北

4、军事保障物资运输也从这里走,交通量极大,原先的老路不堪重负,可重新修路又要保证不断道,结果,新的 213 线就在不干扰老路保通的前提下,在对岸架设起来,成为进入 21 世纪西南西北地区交通国道主干线必须疏通的重要工程。美国樱桃就是在我们 07 年通车之前当地人引种的,全靠新路把它们运输出去,别说,这些樱桃还真是又大又甜。 到汶川时,我们查看了汶川大滑坡,这是著名的老滑坡,在进行路段设计的时候就下了不少心思。不知道是不是地震的前兆,那个滑坡32007 年又活动了,一大块滑坡体坍塌下来,我们路过时,一些工人正在施工搞边坡处置。大滑坡高 500-700 米,直接威胁到对面的阿坝州师专,如果山体继续向

5、下,堵塞岷江,就会把阿坝师专整体淹没,进而危及到汶川县城。因为这条路是通往九寨沟的,客流量相当大,为了不影响通行,我们在治理滑坡体时,另外建了一座便桥跨过岷江绕过了滑坡。前几年,汶川大滑坡段的公路边坡就碎落不断,路基也出现变形现象,地方部门跟踪监测后,从 2006 年底开始一直在进行治理。 过了汶川,我们继续往理县走。路边有一个叫毕棚沟的景区刚开发,传说里面有些景色不亚于九寨沟,我们打算在沟里稍微转一下再走。那个深入毕棚沟的路口并不起眼,因为不认路,车一下冲了过去,只好倒转车头往回走。蓝天白云,两边是陡峭的山壁,上面全是绿生生的植被。可刚走了两三百米,转过一个山口,车就开始抖起来,我以为是路面

6、情况不好,但是马上看到前面掉石头了。当时我就吼起来, “上面的施工单位太大胆了,下面没有安全哨就敢放炮开便道!”不过这句话还没说完就觉得不对,到处都在落石头!糟糕,地震了! 我们停车的地方,内侧山嘴的岩石相当完整,只有那个地方没有落石,前后几米的地方石头都在往下砸。我坐在前排副驾驶座上,本来还琢磨着瞅空从车里冲出去,结果没来得及打开车门,一块石头就砸到我4这边的踏板上,一下就把踏板砸掉了。实际上,落石头的声音哗哗的,最震撼人心的声音是从地底下来的,一种岩石互相挤压很沉闷的声音,又好像很遥远,鬼叫一样。不知为什么,所有人都觉得头晕,满山遍野冒出诡异的灰尘,也不知是哪儿冒出来的。 等了一分多钟,落

7、下来的石头稍微变小了一些,我们三人同时喊,开门!跑!我们所处的地方,左侧是河,右侧是山,路也比较窄,幸好旁边的山石比较完整还没掉下来,要不就真的没处躲没处藏了。四周只有河对岸有一些堆积平台,看来除了逃到那里就没别的出路了。幸好河上有个人形吊桥,我们迅速跑过对岸,就在这时发现,河里面突然没有水了!石头不断滚下来,在我们脚下滚来滚去,嗖嗖的,我们就一边喊叫一边蹦跳躲避着飞石埋头猛跑。 第一个反应就是我们这些筑路的可能得罪了天神,这次肯定完了,人在山里真是太渺小了。顺着岷江一路走来,只要有点落差的河流都在加大开发力度,一层层的梯级水电站。我们搞工程的有很多讲究,都是骑河不欺山,就是沿河走宁可架桥不开

8、挖边坡,尽量避免因为开挖扰动山体而造成水土流失、边坡失稳。即使如此,筑路还是免不了要挖山的,所以虽然不信鬼神,当时我也不由得这样想,完了,是遭报应了吧? 对面台地大概有 100 来米长的地方没怎么落石。坡脚处一个混凝土的民房挡住石头,后面就是山坡,我们躲在房子前面,不断听到石头砸在房子上的声音。一会儿功夫,前后就来了 16 个当地村民。我们拿出手机发现通讯中断了,老乡说水电也全部断了。在那儿坐了一个多小时,大家分析到底是哪儿地震。我说汶川到理县那段大滑坡本来就很多,经5常发生崩塌,有可能那儿是震中吧? 我从来没有遇过地震,同行的杨总在西藏呆过,有过不少类似的经历,他说这次地震没问题,我们最多

9、3 天就能出去了。关键是这次临近成都平原,有可能是因为龙门山断裂带。 到处都是灰尘,遮住了阳光,大概半个小时后天空飘起小雨,飘到脸上黑乎乎的,开始刮风,我们觉得冷了。本来嘛,那天天气很好,我们是出去开会的,大家都穿着短袖衬衣,现在一下就冷得全身发抖。不时地余震,山上不停地落石头,哗啦呼啦一直不断,这种声音一直延续到第二天。 雨后很冷。我们根本没有帐篷,民房已经开裂,有几间已经倒塌了,不敢进去住。房子前面有些砖头、木头,我们就招呼大家一起用木头支起三角架子,当地人找篷布、衣物被子来,花了两三个小时搭了一个 7米长 2 米宽的简易帐篷。我们常年跑野外累积的经验还真起了作用:在帐篷外围挖了水沟,里面

10、铺上砖块,隔层木板防潮,垫上烂棉絮后铺床单。大家也不分男女老少,16 个人全都挤在里面。老乡们从倒塌开裂的房子里抢出衣被,给我们披上,特别暖和! 就在这时,一个黑乎乎的人站到我们面前,是当地支书,他脚受伤了,从公路那边爬过来的。他告诉我们,这次地震是上下震动,大部分房子都是石块木头搭建的结构屋,虽然有些房子开裂倒塌,但死亡的比较少,附近大概一共死了 8 个人。支书 50 多岁,精神很好。他来的时候,6大家正在一起商量,觉得外面的人肯定非常担心我们,要尽可能把消息送出去,也有一些人的孩子在外面上学,无论如何都想出去找,至少得去摸摸情况。但是,长期的工程经验告诉我,震动需要很长时间衰减,这期间到处

11、都会有崩塌、飞石,现在绝对不能出去!就在大家吵吵的时候,支书说, “你们不要动!不要走!有什么问题我来解决!这个点就由你们组织自救,外面很危险,千万别出去!”这句话在那一刻给大家的感觉无法形容,明明是不相识的人,因为突如其来的灾难走到一起,这个时候,能有这样有担当的人站出来,很多人一下子松了口气。 今年应该算是幸运的,雨水并不很多,即使这样,降雨仍然让岷江水位抬升不少,在堰塞湖坝体溃口的地方,水流更加湍急。直直的水流直接撞击在右岸原本就破碎的坡体上,很快右岸开始坍塌,再这样下去,我们在下游右岸开挖的唯一的施工便道就很危险了。 保证一条较长时间的通行道路,怎么实现?炸开坝体让水位降低好露出以前的

12、老路基?这个堰塞湖的坝体由山体塌方物质组成,相对松散,巨石林立,水面落差已经达到 30 米,要完全炸开坝体是不可能了,将蓄积起来的水全部释放出去不啻于一次山洪暴发的威力,下游的映秀镇就很危险。 我们尝试了强行填筑方案,希望能在堰塞湖里慢慢通过填筑各种水泥立方体、钢筋捆扎的巨石,硬造起来一截路基。可当起重机吊起几吨重的立方体放进水中时,我们都有点傻了,那么重的混凝土块一进水就像羽毛般轻飘,瞬间就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了。 7经过讨论,最后的方案是交通协调水利部门,舍弃被堰塞湖淹没的那段路,重新在左岸的新 213 线路基以上 20 米的岩壁上开挖出一条新路,同时想办法拓宽龙口,让堰塞湖的水位尽可能下落,

13、露出被淹的部分路基,同时也能保证新路的安全。 在山区修路有个规矩,就是 100 米长度的坡道,最多抬升 12 米垂直距离,否则载重型车辆的爬坡能力有限,在满负荷负重的情况下就无法通过了。现在的问题就是,就算在岩壁上重新开挖出一条新路来,毕竟比原先的路基高出 20 多米,要将这段新路与下游幸存的老路基连结起来,还要保证坡度不超标,就必须尽量拉大路线长度来减缓坡度。思来想去,我们只能在堰塞湖龙口以下的山壁上使用爆破手段,炸下一段山体,然后在山体上修出一道缓坡来解决这个问题。 时间不等人,通过协调,西南交大的爆破专家到场,设计方案是:在下游左侧岩体内挖一个 80 米长的炸药峒室,炸下岩体强行让河水改

14、道,再在塌方体上铺设便道。 7 月 20 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轻微的震动和一声闷响后,下游的山体爆破和龙口扩宽同时达成。虽然堰塞湖依然存在,龙口扩宽也没能达到交通部门期望的降低水面 7 米的要求,但山体爆破非常成功,既没有炸下过多山体,也没有因为爆破规模太小导致土方量不足。一周内,一条漂亮的便道已经在爆破下来的山体上铺出来了。依照现在的情况,这个堰塞湖的溃口最大泄洪量也能保证河流 20 年时间不再威胁通行,坝体也基本稳定。 原来中央给四川省政府的要求是,半年或者大半年时间抢通一条便8道。四川省委省政府贯彻指示精神,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提供一条更便捷通畅的道路,就这样,在老虎嘴关卡攻破之后,

15、省委省政府立刻调整目标,将原来的老路基尽可能挖出,将沿线能推通的都推通,现行的便道要硬化,安全标志等等都要明显。 从这儿我们能再次体会到老虎嘴的修通难度和重要意义。它不仅是映秀出来的第一个关口,更是这条生命线上决定全局的一个难题。在它身上,交通部门、水利部门、国土部门、地方、部队等都联动了起来,多部门的协调合作才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难关重重 抢通的这 110 天,每天晚上上了床就不想再起来,但是到了第二天还是马上蹦起来,脑子里想的第一要紧的事儿就是,可能哪个地方又要崩塌、发泥石流了!用提心吊胆来形容这段日子一点都不过分,参与抢通的各个队伍都是神经高度紧张。 从映秀到汶川,这段路原本多桥,达到

16、55 座,这次地震,应力让桥板左右严重错位,行车可能加剧错位形成掉梁断道。其中有 22 座需要重新复位加固, 3 座要重新架设。但施工过程中,落石情况很严重,无论是余震、雨情,甚至风吹草动很容易引起落石和崩塌,加大了施工难度。需要重新架桥的地方,必须要重新打桩,不能在原桩位上,跨度比9较小的地方主要用架设钢便桥的办法实现通行。 在“彻底关” ,我们的方案是设置了 57 米的钢便桥,是全国最大跨度的钢便桥。原桥垮掉了三段,这个地段水流量也很大,要重新开挖基础必须要围堰和设置导流坝,将水流引开才能重新灌注桥墩,这在雨季时候是不可能实施的,所以最后的方案转为架设便桥。钢便桥的好处就是便捷快速很快就能

17、架设起来,但是限重 20 吨,来往车辆在这里必须要分批缓慢通行,载重车辆可能需要在桥头卸下物资分次通过。同时岷江也不断给我们找麻烦,工程实施中,桥台经常被水流冲塌,只得不断增加加固措施。 在整个抢通道路的过程中,老虎嘴和彻底关大桥还只是其中的两个点。 次生灾害最凶的还有十几处,烧房沟、白云庵、麻柳湾、一碗水等等,每次下雨、余震都会有落石、泥石流、滑坡体下来。今年气候很反常,雨季后推。无论哪里,一垮我们就要马上清理。最多的一处可能反复了十次以上。地震以后整个山体都松动了,就处在一个临界点上,有一点点外力,甚至风大一些都可能掉下来。当时我们有三怕:一怕下雨,二怕余震,三怕风。风会先把小的石头、碎屑

18、吹落,慢慢堆积后,大的也动了,就哗啦啦下来了。那边的风还是挺大的,山口风大概能达到 6-7级吧。刮风就能看见冒烟,听见哗啦啦的滚石响声。 抢修保通最大的障碍还是垮方。那些清理的地方都是松散的,横坡陡峻,本来应该设法从顶部开始清理,而不是从脚下,施工单位无法上10到坡上作业,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只能从脚下掏,很容易就垮下来了。麻柳湾、白云庵、映电路段等就是塌方下来把施工机械都埋了。里面还有人呐,幸好土石比较松散,人从缝隙中跑了出来,而机械报废了。从其它各段反馈回来的信息估计,就因为这些次生灾害,沿线设备很多都有不同程度损坏。每 5 公里路段就配 3 套应急设备,实施突击挖掘、爆破等工作。 绕开的地

19、方有七八处。老虎嘴算一处,草坡、白云庵、罗圈湾等等,原来的路基都没了,只能绕开。所以你现在走那边就能看见,对面还有一条老公路就是还没清理的当时的路,实在修不通只能绕开了。 协同战斗 这几个月里,虽然守着条岷江,守着那么大的堰塞湖,河里的水却绝对不能喝,因为浑浊不堪而且上游的疫情不清楚。过去岷江的水还是很清凉的,很多农民在靠江的地方打井喝水,还有山泉水。而抢通的阶段,山泉水是绝对禁止饮用的,就怕山体上游发生疫情或者有动物尸体污染水源。映秀专门有人上山去调查可供饮用的水源,发现了一个。分时段,每个单位都有大车拉水。贴一个纸条, “仅供饮用” ,洗澡什么就别想了。而厕所更是特别,就是一个栅栏用彩条布围起来,中间挖掘机挖一个坑。那时疫情工作比较紧,每天都要撒石灰。在那个坑上蹲久了,鼻涕眼泪都会流下来,石灰撒太多了。而我们带的仪器设备,什么打印机等,6 月时候几乎都不能用了,纸怎么放都会受潮,进去就卡纸,没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