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情人》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86728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魔鬼情人》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魔鬼情人》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魔鬼情人》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魔鬼情人》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魔鬼情人》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魔鬼情人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一、引言 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1 鲍恩的短篇小说魔鬼情人正体现了这么一种人文主义思想:作者描绘了挣扎在战争阴影下一位平凡女性复杂异化的内心世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争下异化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这个异化世界中,女主角杜路沃太太的情人变成嗜血的魔鬼情人,成为战争的隐喻;杜路沃太太在男性和战争的双重阴影下失却了心灵,精神和情感的依托,再也找寻不到失却的家园和归属。人文精神倡导把情感看作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社会要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避

2、免人的异化。2魔鬼情人中,战争剥夺了女主角及其情人的一切情感需求,仅剩的肉体存在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鲍恩用较为温和而平静的白描来展现战争下异化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从男性主义作为整片文章的契机和着入点,体现了她对战争下异化的英国社会深切的人文关怀。 二、男性主义 魔鬼情人的故事发生于 1941 年 8 月末的一天,以德国飞机轰炸下的伦敦作为背景。作者伊丽莎白?鲍恩采用了倒叙的形式纪录了杜路沃太太在二十五年前(1916 年)和情人告别时的情景。无论是 1941 年的 8 月,还是 1916 年 8 月,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都席卷欧洲, 所到之处文明倾废,城2市沦陷,留下一片焦土。下面我们来分析

3、研究,小说中的魔鬼情人,如何以其男性中心主义的意象, 成为战争的隐喻。 杜路沃太太回忆起二十五年前他和情人在花园里告别的情景时,“他紧紧扣住她的手腕,弄得她很疼。 ”3 临行前,他不是把她拥进怀里,而是粗暴地将她推开,幽灵般的目光死死盯着她,看得她恨不得尽快逃回到母亲的臂弯。二十五年后,杜路沃太太想到这一情景还是会不寒而栗。魔鬼情人带着他二十五年前的盟誓与情人相约,表面上看,魔鬼情人忠贞坚定,至死也不愿与爱人分离;实质上,“暴力,激情和爱融合在一起,上演了一部男性迫害女性的戏剧。 ”4 男性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认为:男性是坚定的,他抵制了种种诱惑,回到爱人身边;女性却不能忍受寂寞,投入了别人的怀

4、抱。男性是女性的身体和灵魂的所有者,即使他离开了人世,也不肯放松对她的控制;女性由于背叛了承诺,应当受到惩罚。拥有顽强意志的男性本来就是软弱女性命运的主宰。情人性格偏执, 态度强硬,丝毫不考虑二十五年时间过去,杜路沃太太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生活得平静而幸福,而一意孤行闯入她的生活,坚持要她信守承诺。对魔鬼情人来说,女友的幸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能被背叛,占有才是他的终极目的。鲍恩在魔鬼情人中突出了男性对女性所构成的威胁,从根本上批判了这种凌驾于女性之上的男性中心主义权利体制。 战争的逻辑是男性中心主义的逻辑。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夏?帕?吉尔曼在 20 世纪初我们的男性中心主义文化中作出了这样

5、的论断:“男性好争斗, 好吹嘘, 要战败对手,获得猎物这是他之为男性的原因。男子气意味着战争。 ”5 在小说中,魔鬼情人的形象始终和战争联系在3一起。在和女主人公恋爱时, 他是一名军人,随英国军队远赴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 他消失了踪影。1940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次年他即像幽灵一样重新出现在女主人公的生活中。战争崇尚强权,以征服、占有、掠夺为目的。小说中魔鬼情人的行为准则也是征服与占有, 征服与占有是男性不容侵犯的强权意志。战争机器是冷酷的,充满暴力,带来死亡的,小说中的魔鬼情人也是冷酷的、残暴的,不懂得温柔怜悯。战争是胁迫性的,它用炸弹炸开人们赖以遮风挡雨的家。小说的

6、情人也是胁迫性的,不经允许闯入了杜路沃太太的住宅, 其后又用暴力将她劫持。因此,小说中的魔鬼情人, 以其男性中心主义的意象, 成为战争的隐喻。 三、人文主义 杜路沃太太的遭遇是生活在危城中的伦敦居民的一个缩影。根据史料记载,1940 年 9 月 7 日到 11 月 2 日,伦敦每天都会受到德国飞机的轰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一共有 350 万栋住宅倒塌。(Taylor:502) 作者鲍恩在伦敦的家于 1940 年和 1944 年两次受到轰炸, 在第二次袭击中,房屋受到严重损毁,鲍恩及家人险些丧生。一般而言, 士兵奔赴前线, 妇女、老人和儿童可以安居后方,受到“家”的保护。但德国以制空权为主

7、的战争方式, 让伦敦暴露在炮火之下,后方(home front) 是家,也是烽火前线,像杜路沃太太这样的平民直接受到了战争暴力机器的碾压。打开家门, 家在失去了主人以后变得空空荡荡,“多年来的笑语喧哗,日常习惯, 杂沓脚步, 都成了一场幻梦。 ”6 草坪上的草没有了人的照顾 , 疯长成一片,残垣断壁矗立着, 诡异得仿佛也有了生命:“她不时望望对面的空屋, 残破的屋子也死死瞪着她。 ”华灯初上, 伦敦这个繁华都市却死寂4得像一个巨大的坟墓。无论是家、街道、广场直至整个城市,都笼罩在暴力和死亡的阴影之下。对于像杜路沃太太这样的伦敦人来说,他们不仅失去了遮风挡雨的屏障,也失去了心理的依托。 “家”丧

8、失了所本该有的熟悉感和安全感。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指出, 每个人居住的家不只是一个空间概念, 更代表着居住者的自我,是“精神的完整性的一种象征”7。社会学家也指出,“家满足了多重需要:家是自我的表达,记忆的承载体,抵御外部世界的避难所,让我们体会到呵护关爱,是可以让我们放下戒备的巢。 ”8 在魔鬼情人中,杜路沃太太的家也是这样一个心灵与自我的栖息之所, 女主人公自结婚以后就搬到了这幢房子里, 在这里生活了近十二个年头。“在这幢房子里,岁月积累,孩子们在这里出生,在这里生活。 ”9 这幢房子见证了她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经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记忆都来自于这里, 房子已经融入她的生活, 成为她主体的一个

9、部分。然而,战争投下的炸弹却将她赶出了伦敦的家。这种被迫与家园分离的方式, 让杜路沃太太失去了归属感, 对自我身份产生了怀疑:“她婚后生活的伦敦的家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只裂了缝的杯子, 挥发了或者说是漏光了让人心神安宁的记忆, 她体会到了危机感。 ”10 魔鬼情人的影子使杜路沃太太更受威胁:鬼气森森的旧居,天边翻卷的乌云,杜路沃太太读信的时候倾盆而至的大雨,入夜之后黑暗寂静的小路,充斥着诡异迷离的气氛。出租车司机的出现把家园意向彻底击碎即使逃离了家,马路,广场也不安全,拦车逃跑却发现司机就是嗜血的战争恶魔两次世界大战炮弹轰炸下的伦敦人们无处可逃。如果没有战争,杜路沃太太会依然和亲人生活在一起, 有

10、丈夫和孩子5围绕身边, 魔鬼情人大概很难如此顺利地将她带走。 鲍恩完全避开了战争正面的激烈场面,选择了大后方这样一个场景,用较为温和而平静的方式诠释(下转第 69 页)(上接第 68 页)了她对战争下异化世界的关怀。这样一种较为平和的叙述语言,使我们能够借助女主角杜路沃太太的眼睛, 看到战时伦敦的荒败景象, 同时有机会深入她的内心,感应她复杂异化的内心世界。杜路沃太太在男性和战争的双重阴影下失却了心灵,精神和情感的依托,再也找寻不到失却的家园和归属。人文精神倡导把情感看作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社会要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避免人的异化。11魔鬼情人中,战争剥夺了女主角及其情人的一切情感需求,仅

11、剩的肉体存在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杜路沃太太异化的人生表面是由魔鬼情人造成的,其实是由战争带来的,因为魔鬼情人是男性中心主义的体现,是战争的隐喻;鲍恩在魔鬼情人中把她的人文精神寄托在杜路沃太太和魔鬼情人身上,同时折射了战争时代这一背景,战争这一背景赋予了魔鬼情人更加浓重的人文色彩。鲍恩用较为温和而平静的白描来抨击凌驾于女性之上的男性中心主义权利体制,展现了她对战争下的英国社会中异化人们深切的人文关怀。 四、结语 鲍恩在谈到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的小说时曾经说过,她并不打算写战争小说,她想纪录的是“战争背景下的一幅幅孤立凌乱的快照”; 她并不想聚焦“痛不欲生的受难者”,她要描绘的是像杜路沃太太

12、这样的普通人。12 因此, 在魔鬼情人中,我们看不到炮火连天,听不到警报长鸣,没有眼泪和鲜血,杜路沃太太一家搬到乡下,平安躲过了空袭。然而,在6作者不动声色的白描下,我们还是能够看到战争留下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创伤:“实在的物体被狂暴地摧毁了,附着在我们的身体上的名声、权力和永恒感等幻象被炸得粉碎, 我们每一个人都体会到了失去平衡的眩晕, 脱离了肉身的空虚。 ”13 鲍恩的魔鬼情人从战争隐喻和家园意象两个方面着手,突出了男性对女性所构成的威胁,从根本上批判了这种凌驾于女性之上的男性主义权利体制。人文精神倡导把情感看作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社会要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避免人的异化。14 参考文献

13、 1邱燕:应用写作,2002 年第 7 期http:/ 2同上 3张建萍(编著):英国短篇小说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487 页。 4此处译文为笔者所译,原文详见 Reed, Toni. Demon Lovers and Their Victims in British Fiction, Lexington: U P of Kentucky, 1988, p.472. 5此处译文为笔者所译,原文详见 Gilman, Charlotte Perkins. Our Andocentric Culture: http:/ / www. gutenberg.org/etext/3

14、015. 6张建萍(编著):英国短篇小说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489 页。 7荣格:荣格自传,刘国斌、杨德友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7司,2005。第 39 页。 8Marcus, Clare Cooper. House as a Mirror of Self: Exploring the Deeper Meaning of Home. Berkeley: Conari Press, 1997. p.2 9张建萍(编著):英国短篇小说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489 页。 10同上,第 490 页。 11邱燕:应用写作,2002 年第 7 期http:/ 12Bowen, Elizabeth. The Mulberry Tree: Writings of Elizabeth Bowen. New York: Harcourt , 1987, p.98. 13 同上,p.95. 14邱燕:应用写作,2002 年第 7 期http:/ 注:本论文系上海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16-0103-10-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