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91823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作者简介:范婷雅,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现任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类辅导员,长期从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及相关研究.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但是高校资助体系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随之所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当前现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进行思考,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资助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202-02? 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工作重点,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是实现重要任务的两大重要保证。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奖、贷、勤、补、减”的资助体系,确保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不因经济原因辍学,体现了尊重人、培养人和发展人的人本理念。近年来,伴随着高2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的增多以及学生自身利益需求的多样化,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如资助资源分配的均衡性问题、经济困难学生受助过

3、程中其他合法权益的维护等问题。因而,科学审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一、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助资源相对不足,分配不均衡 ?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的比重和人数也逐年递增。而这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凭借自身的力量很难顺利的完成学业,必须依靠国家政府以及相关的机构扶持和帮助,通过资助的方式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难题,但目前的状况是日益增长的家庭困难学生人数和有限的资助资源的矛盾。同时,资助资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地区间、学校间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4、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例,经办银行出于规避经营风险的考虑,倾向于将国家助学贷款向信誉好、资金较为雄厚的重点院校和经济较为发达地区配置。一般是东部沿海地区高校比西部高校得到的贷款多,重点高校比一般高校多,部属院校比地方院校多。而西部高校、一般高校、地方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往往要高于东部高校、重点高校和部属院校。 ?2、资助经费少且来源单一 3?薄?学金的来源主要有国家拨款、学费提成、社会捐助及助学贷款四个途径。近年来招生规模基本稳定,学校资助这条渠道不会发生大变化;而在社会资助方面,我国的社会资助主要集中在重点名牌大学,普通高等学校很难获得长期稳定的资助资金,而为普通高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多以体

5、力劳动主,数量不足,技术含量低,渠道不广,工资偏低。因此,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讲,获得社会资助是很困难的。助学贷款难以保证,现在商业银行助学贷款的门槛相当高,每年都有一大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不符合助学贷款申请的条件而被拒之门外,目前只有政府投入适当增长还可以保证。 ?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不合理,认定过程不科学 ?紫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的认定缺乏可靠依据。大多数学校只凭借学生填写的表格、家庭所在地所开证明作为认定依据,这种方法就使得想要得到高校资助的学生都尽可能少报家庭收入。使得家庭经济背景的真实性难以判断、准确性难以把握,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一些

6、高校采取以名额限制为前提、以主观印象评议的方法评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样势必容易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从而使有些确实贫困的学生失去机会。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假贫困”现象。 ?壳昂芏喔咝诩彝?济困难学生认定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认定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多依据学生原籍地所开具的贫困证明和学生的经济情况调查表,由于各地4民政部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标准不同,人均收入的不真实性和难统计性、学生家庭情况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认定难以保证科学性。第二,认定标准缺乏动态考量,往往出现一次认定,适用多年的情况,难以动态关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状况。第三,认定程序不规范,

7、出现了凭感觉或感情主观认定以及“一刀切”的做法。这导致两种不良后果:一是部分学生弄虚作假、投机取巧,骗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恶意侵占资助资源。二是不考虑学生个体状况的实际差异,对助学资源采取“一刀切”的平均主义做法。 ?4、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确保每一名经济困难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大部分高校还设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助学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却不断出现诸如受助生弄虚作假、背信弃义、借贷不还的诸多现象,造成资助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大量浪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和感恩意识的缺失成为高校学生资助中的突出问题。 ? 二、完善贫困生资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

8、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学校积极配合的多元资助体系 ?紫?,政府要扮演好“主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一是针对当前教育经费不足,教育成本增加的现实,政府要在资助资金的构成上占绝5对优势。通过财政支持、生源地贷款、鼓励国家助学贷款等方式解决贫困生资助问题。二是抓好制度建设,加强对资助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监督。一方面,确保资金的投放方向,增加对中西部,特别是老少边穷、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引导、风险保障等制度措施,监督制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同时,大力营造捐资助学的舆论氛围,通过财政、税收、价格等措施,积极整合社会资助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贫困生资助工作。其

9、次,银行要协调好“经济人”和“社会人”的角色冲突。银行既有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特质,又是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履行公益责任的“社会人” 。经办银行要按照机会均等和差别待遇原则,合理配置国家助学贷款,防止“扶贫”中的“贫富分化” 。同时,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催缴制度、个人信用档案制度、违约学生曝光制度、建立银校联动机制等,防化经营风险。再次,各高校要扮演好“执行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各高校要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通过规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建立违约学生惩戒制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切实保证资助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积极扩展勤工助学岗位、吸纳社会性资助等措施,增加对家庭经济困难学

10、生的资助力度。此外,学校要挖掘资助工作的教育内涵,通过开展诚信教育、丰富教学内容、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救助等措施,积极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培养学生的义务意识和诚信意识。 ?2.合理架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保证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 ?鞲咝?结合实际,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6相统一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应综合考虑高校所在地和学生生源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自然资源状况等共有性指标,还应着重考察是否孤残子女、烈士子女等特殊情况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状况、消费情况以及遵规守纪等方面的因素。要坚持规范性与民主性相统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该程序包括个人申

11、请、贫困举证、信誉承诺、资格审查、提出建议名单、班级评议、异议与申诉、公示和建档、动态调档等环节。改变资助权一次认定、多年使用的状况,在综合考量家庭状况、受助情况、民主评议结果等因素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等级与类别,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3.加强资助工作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救助 ?咝枰?公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的,要注意 公示的内容和方式。一般只可以公示学生的班级、姓名、籍贯等信息,对涉及贫困生父母婚姻状况、家族病史、生理和心理缺陷等情况属于贫困生的绝对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披露、传播和使用。对社会组织和个人或新闻媒体等,要按照“公共利益”和“必要知情权需要”的原则,严格限制

12、信息披露的内容和知情者范围。新闻媒体、学校或社会组织个人,为宣传其先进事迹,弘扬高尚社会道德风尚,可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合理使用。该类信息必须直接关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以及各类资助服务的提供。在披露、使用、传播相关信息时,必须征得受助者本人同意。要规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披露方式,可以通过书面、网络、赋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委托代理申请权等方式获取相7关信息。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资助时,不能限制、剥夺他们的正常合理的消费权。学生偶然的休闲消费和“高档消费”,以及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需要进行的消费,如求职购买新衣、手机等行为,不应视为不合理消费。此外,要关注家庭经济

13、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开展相关心理资助。积极搭建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 ?4.畅通资助的利益表达渠道,完善监督机制 ?诩彝?济困难学生资助法规、政策出台或发生变化时,可通过举行政策说明会,建立公示栏、借助网络媒体等宣传相关前,要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建议,可通过举行听证会、座谈会、吸纳部分学生代表参与等形式,保证制度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完善利益纠纷解决机制。通过开设贫困生信箱、举行学生代表大会等形式,赋予学生异议权与申诉权,及时受理学生的异议和申诉。 ?5.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诚信教育 ?帮助我国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14、经过有关部门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和高等学校的积极探索,到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贷、勤、助、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但是有一些受助大学生,他们视社会的资助、学校的扶持为理所当然,情感冷漠感恩意识严重缺失,并已造成道德和人格的缺陷。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出现弄虚作假、背信弃义、借贷不8还的不诚信做法,所以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加强感恩和诚信教育势在必行。首先应该将感恩和诚信教育引进课堂,以达到进大学生头脑的效果。同时要把感恩教育和学生资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确保高校感恩诚信教育的实效,必须要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组织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扩宽活动面,也可以

15、组织全校受国家资助的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感恩学校和社会的活动。 ?6.加强资助后的监督管理 ?芏嘌?校认为将奖、助学金发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手里就完成了资助工作,学校不应该关注同学们把奖、助学金用于什么了,而且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该会好好支配奖、助学金的。学校应该在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向其发放奖学金及助学金之后设立一个完备的监督机制来监督学生在获得奖、助学金后的消费情况,一旦发现其有不正当的消费,立即取消奖、助学金。 ?7.建立多渠道的社会资助网络 ?紫纫?鼓励社会上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行为,开展社会互助、扶贫济困活动,引领社会和企业资金进入高校领域,建立各种形式的助学基金和专业学术基金及各种

16、奖学金。其次,学校也可以将勤工助学岗位拓展到校外的企业中,这样既可以解决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缺的问题,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会的多的接触社机会;最后,倡议企业、社会团体等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对口支援”关系,这不仅9可以保障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也为企业培养人才,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慰嘉南祝? ?1鸿 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再思考J.江苏高教, 2006, (6). ?2冯 涛,杨莉莉.高校困难学生资助新政策评析J.理工高教研究, 2007, (6) ?3高 磊.从国家助学贷款谈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迫切性J.高校教育研究,2007, (17). ?4李 照.论和谐校园背景下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5康 琼,王 ?r.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塑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