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492530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历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摘要:开放性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是突出学生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手段。历史教学的开放性包括教学环境、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通过建立新的师生关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多元评价制度,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改革;历史课堂;开放性 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必然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改革浪潮中,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种教育教学模式争相而出,呈现一片“百家争鸣”的开放景象。在纷纭的教学探索中, “开放性”历史教学已逐渐成为教育届的共识。下面简单介绍我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 一、历史课堂教学开放性的内涵 传统历史课堂教

2、学存在一系列缺陷,主要是重视理论与知识的单向灌输,强调死记硬背,而且传授理论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强调统一性,标准性,忽视了学生个体体验;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单一,压抑学生个性等等,历史课堂开放性教学旨在探讨加强历史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联系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2这里的开放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环境的开放性。 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包括物理环境开放和心理环境的开放。物理环境开放指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教学时间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 45 钟,教学空间也扩展到教室、学校之外,走向学生的生活与社会生活,心理环境的开放指教学中创设出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

3、,师生平等对话和交流,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有选择学习方法的机会。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指教学中充分重视理论和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需要、个性差异等。教学事例的选择体现时代气息,方法的运用科学合理,重视发挥电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三)教学形式的开放性。 教学形式的开放性是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情况,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教学评价的开放性是指评价标准不是单一的考试成绩,它更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的考查,重视结论

4、,但更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学3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不用统一、单一的标准衡量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个性的发挥,不但考查学生现在,更重视了解学生自身的前后变化。 二、历史课堂教学开放性的实践形式 开放性的历史课堂教学是将原来静止的统一模式的“封闭性”教学变为动态的形式多样的“开放”教学。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历史学科的“开放性”教学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粗浅的做法。(一)更新教育观念是前提。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传统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新的教育实践必须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否则就谈不上改革和创新。因此,实施“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指

5、导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活动,自觉地进行开放性历史教学。 1 倡导师生互教互学、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新课程观要求历史课堂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重复与再现,而是在新的理念下,教师引导学生在不断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新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再生。新课改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友好合作与亲密交流,倡导建立互教互学、互学互帮、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和学习共同体。 2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中师4生双方应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这

6、个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 “教学民主是创造力形成的阳光、雨露和沃土” 。这样只有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的智慧之门才能开启,创新的灵感才能产生。 (二)探索开放式课堂教学形式是关键。 历史开放性课堂教学必须屏弃旧式的一言堂“填鸭”教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还学习主体于学生。 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动“群众”(学生),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自主性学习。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多问个为什么,敢于提出难题,敢于向“权威”挑战,形成探究性学习。为了解决发现的历史问题,教师组织学生

7、结成探究小组,收集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讨论、推理、交流、相互补充,从而得出问题的结论,形成合作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某些不足之处给予指导性的意见让学生去领悟。必要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在课堂中演出历史小短剧(如反映北宋社会发展的清明上河图),以直观的手法,让学生在表演和观看中学习历史、感悟历史。实践证明,活跃的课堂氛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5教学效果。如教学“都江堰”中,学生主动联系本地实际,提出了很多解决东江河道不畅的方案,学活了历史,使历史学习得到了升华。 2 组织学生参加

8、社会实践活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基本上囿于课室范围之内,实质是封闭式教学表现之一。开放性历史教学要求打破封闭课堂空间的局限,走出课室,走进社会,走进家庭,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进互联网,使社会成为学习历史的大课堂。唯其如此,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3 师生关系的开放。历史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必须完全抛弃教师是主宰、不可侵犯的陈旧观念,强调师生是一种共同探究知识的平等的合作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创设一个开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核心。 旧的历史教学要求

9、“以纲为纲”和“以本为本” ,强调教学围绕教学大纲,忠于教材,实行“本本主义” ,教材就是“圣经” 。新的教育理念只是把教材当作知识的一种载体。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因此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开放教学内容,跳出教材的框框,让学生真正学到历史知识,而不是从教材中断章取义。 1 充实教材内涵。教材叙述的历史有很大的局限性,可以说是言简意骇,学生很难从中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布置学生搜集一些有关的历史资料,充实历史事件的过程,丰满历史人物的形象。62 拓展教材的外延。历史知识不是孤立的,历史内容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它涉及的学科知识非常广泛,仅强调历史知识的学习必然又会陷入封闭

10、教学的怪圈。因此,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与其他学 科紧密结合,特别是加强用社会科学中的政治、经济、地理等学科知识进行渗透和补充,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学习历史、了解历史、评价历史。 3 设计开放式教学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和引导学生解决开放性的问题,是历史课堂教学走向开放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解决途径,在评价方法上,不用统一的标准对待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过程中个性的发挥,在学生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极易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的开放是灵魂。 教学形式、内容的

11、的开放性,必然导致评价方式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历史教学要求评价也必须是客观的、开放的。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的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 。新的教育理念下的历史教学评价必须废除传统“唯分数论” 、 “一考定终生”的单一评价方式。 1 多角度评价学生。把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改革考试制度,开放考核方式,不断完善评价机制,以动态的眼光,多个方面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既注重7共性与结果,又重视个性与过程。 2 多元化评价学生。改变教师说了算的评价方式,以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组成评价小组,充分理解学生的情感

12、态度体验,以民主、自主、多元、开放的态度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评价学生,最终实现促进学生成长的教学目标。 3 注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开放性的学习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采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所以我们改过去终极性评价方式为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方式;由单一的知识评价变为知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历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是教师教学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的开放性的统一。其关键是变过去的单一、被动、封闭的学习为多样、主动、开放的学习,凸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本质上说,是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来实现学生学

13、习方式的转变,以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成开放的历史思维能力。在探索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认为更新教育观念是前提;探索开放式课堂教学形式是关键;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核心;教学评价的开放是灵魂。探索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不仅仅在于观念、形式、内容,更重要在于评价。在探索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关键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积极转变观念,走入新课改课堂。 参考文献: 8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编,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三联书店,2001 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3教育部基础司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著,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4李建平著, 聚焦新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5张昕、任奕奕主编, 新课程教学设计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