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孔子的娱乐化孔子在中国的命运很坎坷,从古代的万世师表,到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 ,再到文革时期的全民挞伐,一度跌到谷底。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日益关注,孔子和他的思想又重新成为人人争说的热门话题。 电影版 Vs 网络版 孔子热起来,不能不说得益于于丹在电视上通俗地讲论语 。 “孔子”由此热络到千家万户,一度还被文青画上“孔子很生气”的 T 恤。最近,胡玫导演又立意将孔子搬上银幕。 即将开拍的电影孔子投资号称高达 1.5 亿元,计划 2009 年 10月上映。影片内容不外乎坊间传播的孔子故事:东周末年,诸侯国相互征战,孔子为了理想奔走在列国之间,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
2、国的历史进程。他却数度被乱军围困而断粮,也曾被卷入阴谋的漩涡,甚至被世人误解。 与此同时,以独立为旗帜的一部 DV 电影孔子秘密档案正在网络迅速走红。该片把孔子故事放在当代环境中加以演绎,将春秋列国想象成一个居民小区,将孔子流放成一个新村广播员:他先是遭人利用,被逐出新村,又用朗诵征服了听众,开始商业做秀,最终,孔子逃离了广2播站,以不合作的态度应对这个功利的世界。短短几日内,已经有超过数万人次下载。其走红速度,直追胡戈当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 该片由部分草根电影人自筹资金,拍摄于 2006 年,经过近两年艰苦的后期制作,于今年 5 月最终完成,由新锐小说家孙健敏任导演兼编剧,背后的技术支持
3、团队则来自贾樟柯的御用班底,著名诗人、北大教授胡旭东友情出演“恶搞版”董仲舒。 颠覆性的故事情节,无厘头的表演,使该片受到网友的追捧。不少网友表示,尽管成本低廉,片中的很多场景制作不够细致,但孔子秘密档案的许多段落都“相当好玩” 。 去“圣”乃得真孔子? 1.5 亿元的正规戏说和 30 万元的正经恶搞,究竟谁更孔子?有网文认为,现实中的孔子一剧与圣贤毫不相干,不会“视金钱为粪土” ,不仅要大捞票房,还要冲击 2010 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名和利都要一把抓。 作为一部带有浓重传记色彩的电影, 孔子给人的最大担心是思想性过重,娱乐性不够。但孔子的编剧陈汗称,这部戏是文戏武戏并重,不会充斥很多说教
4、的内容。据说,戏中揉入了若干成分的武打和情感戏,甚至因为孔子与麒麟的关系,剧本本身也带着一些魔幻色彩。 陈汗认为,在片中加武戏绝不是恶搞或为娱乐而娱乐, “孔子的一生非常跌宕,非常坎坷,一个穷孩子在贵族垄断的情况下能够读书很难,3而整个春秋时期,战争频发,打打杀杀必不可少” 。导演胡玫也认可,不论是从商业运作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尊重史实的角度考虑,武戏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孔子秘密档案中,孔子的娱乐成分更多。孔子的扮演者王志勇来自于北影,而女主角的扮演者张凡 2006 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他们把“孔子”的情感生活演绎得毫不隐讳。 孔子秘密档案导演孙建敏是北大的科班生,该电影启动时,于丹还没有在百
5、家讲坛说孔子。最初,他也想拍古代版的孔子,但是资金不允许。他表示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他的思想上,虽然胡孜对孔子的定位是“高大、英俊” ,但关于孔子的真实形象与生活,学界始终没有定论。 “我们所了解的孔子是经过不同人的理解和解读构建出来的,因此,我只能去创造一个我愿意相信的孔子。 ” 用喜剧的方式去描绘孔子,孙建敏并不觉得自己是在恶搞圣人。他称自己从心里很尊敬孔子,孔子实践了教育普及这件事,影响很大。 “这部电影里的孔子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但内心深处他却有个始终不曾动摇过的信念,那就是一个人应该去遵循自己的良知。 ” 孔子是橡皮泥? 说孔子、写孔子、拍孔子近年来,新一轮“吃
6、孔子”大宴已经在社会诸多领域展开。孔子话题之热,冲破了严肃而概念化的学问范畴,如今的孔子已经通俗化、娱乐化、大众化。 4五花八门、形象迥异的孔子思想,都被主张者认定是正根,而他人的则是谬误,有人说,孔子仿佛是一团橡皮泥,任凭人们按照自己的理解,捏成或尖或方、或扁或圆的形状。 一段时间,于丹的孔子像一道心灵鸡汤,把高深的学说普及到了百姓之家,一个普通教师的“个人心得”成了中国学术界传播最广、赚钱最多、名气最大的事件。热捧者将其奉为传播圣学;挑毛病,找硬伤者则将其比作“借壳上市” 。于丹描绘的孔子,在尊孔的饱学之士看来,离真正的孔子及儒学,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是,喜欢于丹的人认为,她所描绘的孔子,是
7、一个离人们很近的亲切形象,因为她的宣说,重新引起了人们对孔子的兴趣。 在网易上, 孔子开机的消息引来千余条跟帖,有的打诨十足:“这一帮骚客终于向孔夫子下手了。 ”“等了好久,孔子也排队了好久,终于轮上了。 ”网友的担忧、不满和莫衷一是溢于言表。 孔子一片,胡玫邀请深知奥斯卡口味的摄影师鲍德熹和美术指导奚仲文,要着力打造一个“梦之队” 。网友担心,这一切,是为了一个最终的目标火爆的票房和奥斯卡小金人。鲍和奚都是和奥斯卡交过手的人物,深知奥斯卡的指向,他们的风格可以去迎合奥斯卡评委,却很容易导致另外一个问题:奥斯卡的孔子和国人心目中的孔子会不会一样?如果走形,那又将重复近几年传统大片的套路:观众在骂,票房在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