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者采访的常识与技巧采访中,记者应如何提问呢?提问又有哪些技巧呢?一、采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1、分析选题,确立要点采访选题确定后,记者要进行深入分析,挖掘选题的深刻内涵以及受众感兴趣的点,以确定采访要点,寻求切合的采访提问角度。这是记者采访前的基础性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记者需列出详细采访提纲,将要点事先记录下来。2、了解背景,深化主题背景材料是指一切与采访对象有关的非直接性资料,包括与选题相关的业务知识、政策法规等。记者采访前认真研究了解背景,能够丰富、加深对采访对象的认知,深化报道主题,拓展节目内容,引发观众收视兴趣。3、研究对象,以利交流采访中,记者要努力与采访对象缩短距离,加强沟通与交流
2、,增强采访对象的信任感,从而有效调动采访对象的积极性。同时,记者不仅要熟悉采访对象的生平事迹、职业特点、专业特长、文化素养,还要了解采访对象的性格、爱好、家庭、语言表达习惯等。笔者在援藏工作期间,曾采访了拉萨二中数学教师强珍。采访前,笔者了解到强珍老师不善言辞,所以没有一上来就提出问题,而是首先引导强珍老师谈谈自己的学生。一提起自己那些活泼可爱的学生,强珍老师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可以说是如数家珍,言谈话语之间流露出对学生们的一片真情。由于采访对象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所以那次采访非常顺利。二、针对采访对象不同,设计提问采访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一问一答,是人际之间思想感情的
3、交流。因此,记者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采访对象不同,提问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采访对象,记者要耐心进行启发,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于因初次接触而感觉有些难为情,显得有些腼腆的采访对象,记者不妨多与采访对象聊聊日常的生活、工作, “拉拉家常”;对于平时说话头头是道,口才很好,一旦面对话筒便张口结舌,显得非常紧张的采访对象,记者不妨先与采访对象聊一些轻松的话题,以缓解对方的紧张情绪,解除思想负担;而对于那些非常健谈,口若悬河,但却常常“所问非所答”的采访对象,记者要加强引导,选择时机插话,因势利导地切入主题。总之,采访中,记者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对此应不断总结经验,设计好每
4、一次的采访提问。三、提问技巧1、简单明了,开门见山记者的提问切忌笼统和概念化。有些记者常常会提出诸如“谈谈感想”、 “谈谈体会”、 “当时是怎么想的”等问题。事实证明,这些概念化的、貌似开门见山的提问,不仅无法引起采访对象的兴趣,反而会使采访对象感觉无从谈起,茫然不知所措。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直截了当地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人和事,通过对这些具体的人和事的讲述,自然而然地引出实践活动的收获、作用等内容。2、宜小不宜大,小中见大记者在设计采访提问内容时,一定要遵循以小见大的原则,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例如,笔者在对西藏农牧区开展推广普通话培训活动的采访报道中,设计了
5、这样的采访内容: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遇到这些困难时怎么办?学会说普通话后,对自己的生活有哪些好处?等等。这些具体的问题使采访对象感觉回答起来不费劲,因此乐于和记者交谈,使采访进行得非常顺利。3、层层深入,深化主题记者的提问的层层深入,力求使主题得到深化。例如,在报道高校贫困生受资助的情况时,记者对采访对象提出考试时家里是否支持参加高考?备考阶段记忆最深的事是什么?有哪些压力?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想到的是什么?现在的资助政策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今后有什么打算?等等。4、紧扣主题,兼顾其他记者在采访中,不仅要紧扣主题提出问题,还应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设计一些与此相关的
6、问题,以便使内容更加丰富,满足受众对信息了解的不同需求。例如,在报道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记者除了要提出活动的安排、计划、目的等问题外,还可问一些诸如目前当地的大学生志愿者一共有多少人?开展了哪些志愿服务项目?涉及了哪些地区、行业?志愿者工作今后有哪些新的计划?等等。5、贴近受众需求,引发受众兴趣记者在设计采访提问时,心里要时刻想着受众的需要,要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受众。例如,对于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的报道,可以设计以下一些问题:哪些岗位对学生的专业限制较少,门槛相对较低?求职者在求职时最看重的是什么?随着社会上就业压力的逐渐加大,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哪些趋势?用人单位最希望求职者具备哪些条件
7、和能力?哪些岗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要求?等等。6、引导受众,坚持正确导向由于角度的不同或没有深入了解,受众可能会对一些事件、活动产生误解,认识上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必须通过采访报道,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受众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例如,对于少儿珠心算比赛一事,孩子经过培训,可以通过心算,快速对加减乘除进行运算。因此,有些家长便因此认为,孩子如果学习了珠心算,脑子就会比其他孩子快,甚至可以因此成为“神童” 。针对这种偏见,记者应进行指导性报道,可以通过对有关专家的提问,解答“孩子学习珠心算能成为神童吗”、 “对于孩子学习珠心算有什么建议 ”、 “
8、学习珠心算对孩子有什么帮助”等受众急需了解的问题。四、解说与采访的有机衔接采访结束后,电视记者回到台里制作新闻节目时,还需为节目撰写解说词并搭配相关画面素材。解说词与采访内容如何衔接,才能使节目结构更加合理?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1、解说内容与采访内容必须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包括解释说明的关系、具体阐述的关系、概括和总结的关系等。2、解说内容切忌与采访内容毫无关联。3、解说内容与采访内容切忌雷同或重复。4、两个或多个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采访不能连用,中间必须加解说。5、两个或多个采访有并列关系时,要根据节目的节奏、时长,决定采访与采访之间是否要加解说。一般情况下,建议在采访与采访之间加解说,引出下一段采访。对于几个简短的且针对同一个问题、观点一致的采访,可以不加解说而直接连接使用。五、画面素材的运用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记者要根据采访内容合理插入素材画面,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篇幅较长的采访,可在采访中叙述事件、人物时,插入相关画面素材,以辅助说明情况,加深受众印象。2、当采访对象讲述数字等信息时,可插入相关图表、数字、柱状图等画面,以加深受众印象。3、合理利用反打、景别转换等手段,力求使采访画面变得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