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曲黎敏学养生智慧之【黄帝内经】.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517062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238 大小:2.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跟曲黎敏学养生智慧之【黄帝内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8页
跟曲黎敏学养生智慧之【黄帝内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8页
跟曲黎敏学养生智慧之【黄帝内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8页
跟曲黎敏学养生智慧之【黄帝内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8页
跟曲黎敏学养生智慧之【黄帝内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跟曲黎敏学养生智慧之【黄帝内经】曲黎敏 著目 录第1部分 曲黎敏简介 6第2部分 黄帝内经简介 7第3部分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名家论坛) 103.1 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103.2 中医与日常生活 153.3 十二时辰的养生(子-卯) 213.4 十二时辰的养生(辰申) 263.5 十二时辰的养生(酉亥) 313.6 十二时辰的养生(亥) 373.7 黄帝内经第一篇到底讲什么(上) 423.8 黄帝内经第一篇到底讲什么(下) 483.9 阴阳的本性 543.10 四季养生四气调神大论 593.11 食物的意义 653.12 食物的偏性 703.13 四季养生(上) 76第4部分 黄帝内经与智

2、慧养生学习笔记 824.1 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824.2 中医与日常生活 844.3 十二时辰的养生(子卯) 864.3.1 丑时(夜里13点) 874.3.2 卯时(早晨57点) 894.4 十二时辰的养生(辰申) 894.4.1 辰时(上午79点) 894.4.2 巳时(上午911点) 904.4.3 午时(上午1113点) 914.4.4 未时(下午1315点) 924.4.5 申时(下午1517点) 924.5 十二时辰的养生(酉亥) 934.5.1 酉时(下午17-19点) 934.5.2 戌时(晚上1921点) 954.6 十二时辰的养生(亥) 964.6.1 亥时(晚上21-

3、23点) 964.7 黄帝内经第一篇到底讲什么(上) 984.8 黄帝内经第一篇到底讲什么(下) 1014.9 阴阳的本性 1044.10 四季养生四气调神大论 1074.11 食物的意义 1094.12 食物的偏性 1114.13 四季养生(上) 1144.14 四季养生(下) 1174.15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184.16 情志病 1204.17 百病生于气 1234.18 中医如何对治亚健康 126第5部分 养生大智慧 1295.1 养生大智慧第一集起死回生 1295.2 养生大智慧第二集望闻问切 1355.3 养生大智慧第三集对症下“药” 1405.4 养生大智慧第四集医生六不治

4、1465.5 养生大智慧第五集病有十不治 1495.6 养生大智慧第六集扁鹊行医悟养生 151第6部分 养生十二说 1546.1 什么是养生 1586.2 睡觉门道 1636.3 清晨说道 1686.4 脾胃之说 1736.5 养生十二说之午未申时养生 1776.6 酉时养生 1826.7 戌亥养生 187第7部分 讲座讲稿:黄帝内经与中医养生 1947.1 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1947.2 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和意义 1957.3 中医与日常生活 1977.4 一天当中,人的养生法则 199第8部分 曲黎敏文集 2128.1 曲黎敏相关文章 2128.1.1 让中医在传统文化中升华

5、-访北曲黎敏副教授 2128.1.2 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涵评曲黎敏的中医与传统文化 2158.2 曲黎敏学术文章 2178.2.1 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观 2178.2.2 天人合一的科学内涵 2238.2.3 天人合一的医学内涵 2268.2.4 论儒释道生死观 2338.2.5 五运六气与流行病相关问题研究 2368.2.6 瘟疫,中医的抗争 2398.2.7 试论三阴三阳 2458.2.8 从“左肝右肺” 看中医文化 2508.2.9 中医为什么产生在东方? 254第第第 1部分部分部分 曲黎敏简介曲黎敏简介曲黎敏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

6、医文化专家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特聘顾问个人专著: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研究领域:中医与传统文化、周易与中医学 曲黎敏副教授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和传统医学,又兼通西方人类学。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在大学里主讲“中华文化与黄帝内经 ”、 “周易与中医学”、 “道家思想研究” 、 “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同时在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高校循环讲演,她的讲演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每一位受众既能领略中华远古盛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曲黎敏副教授主张从生命之道来解读文化和科学,她认为:中国文化之“道”

7、只有落实到“人”的层面才有意义。她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编著的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 中医与传统文化 、 中华养生智慧 、 易学气功养生等多部医学专著受到广泛好评。第第第 2部分部分部分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简介简介简介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温病条辨 ) ,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 “脉象学说 ”“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 “病因学说”“ 病机学说” 、

8、 “病症” 、 “诊法”、论治及“养生学” 、 “运气学 ”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

9、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 。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 ,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 ,晋皇甫谧撰 针灸甲乙经 时,称“ 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 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 。至宋,史嵩献家藏 灵枢经并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 、 针经 、 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 素问 、 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1 成书年代和组成内容关于探讨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问题,早经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过考证,一般都认为写成于战国时期,加上“黄帝“ 的名字,不过是后人的伪托而已。在它汇编成书以后,又经过两汉时代或更晚一些时期的学者作了修订和补

10、充。黄帝内经这部书名,最早见载录在汉书艺文志里面。今天所说的黄帝内经 ,它的组成包括了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l篇,内容非常广泛,有生理、病理、解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医学思想等各个方面。 汉书艺文志载录的书目,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和黄帘外经三十七卷。外经至今没有发现,似乎早已散佚。当时也没有提到素问和灵抠的名称。到了晋代,学者皇甫谧( 公元215-282 年)著甲乙经的序文中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咸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 也。“后世多数学者也承认皇甫谧所提到的咸经,便是灵抠的别名。因为在灵枢九缄十二原中写着:“欲以微缄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

11、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咸经“。这就是说,要用微小的针,刺入肌肤里去,借以疏通经络,调和血气,使气血能往来出入的会合,并且循行畅通无阻,为了要把这种疗法流传到后世去,必须明确地制定出方法来,使它永远不会涅没,经久而不失传,这个方法还应该是容易运用而不容易忘记的,在安排这个方法的时候,要分清章节,里里外外,从头到尾,一切都要交待清楚,首先写成一部咸经 。所以咸经和灵枢是同书异名,是有它的依据的。1 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古代人民对各种自然现象,经过长期的观察,认

12、识到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可以用“阴阳“ 这两个字来概括,例如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动的为阳、静的为阴,兴奋的为阳、抑制的为阴,功能性的为阳、物质性的为阴,亢进的为阳、衰退的为阴,热的为阳、寒的为阴。阴阳既是代表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某些意义上来讲,阴阳学说是符合辩证法的。阴阳学说与医学的结合,在黄帝内经里面直截了当地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治病必求于本“ 。要求我们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上都不能离开阴阳这个 “纲纪”。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一部古书左传中就记

13、载着:“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里虽然没有用上“五行” 两字,但显然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材料而言,并且说明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非常朴素,一点也没有神秘的色彩。在它渗透到医学领域以后,首先是用来和人体的五脏相配合,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脏中的一脏和其他四脏的关系,比拟五行中的一行对其他四行的关系。例如肝和心、脾、肺、肾之间的关系,是以木和火、土、金、水之间的关系来比拟的。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之间有相互推动的作用,就是所谓“五行相生“ ;同时也有相互制约的作用,这就是所谓“五行相克“。它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运用,在说明人体内部脏器的联系时,

14、当正常的生理状况下,便是有规律性的活动;当病理的状况下,便是正常规律性的破坏。从而以明阳五行学说为凭借,成了论证事物和事物之间有联系的概念,具有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是表现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1 【丛书分类】黄帝内经简称内经 ,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 ;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 ,唐以后被称为灵枢 ,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每部分各为81篇,共162篇.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素问 ,在汉魏、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传本。为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王焘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齐梁

15、间(公元6世纪)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当时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实际只有八卷。这个传本先后被唐王冰、宋林亿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后失传。 (2)唐、王冰注本,唐宝应元年(762) ,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 ,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称得自其师秘藏的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雕版刊行,而定型。灵枢 ,亦称九卷 、 针经 、 九灵 、 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同的祖本。但与南宋史崧发现的

16、灵枢传本(即现存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史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今无书可证。至南宋初期。 灵枢和针经各种传本均失传。绍兴二十五年(1155) ,史崧半其家藏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附加音释,镂版刊行。至此, 灵枢传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生病,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及疾病的预防,反对迷信鬼神。全面总结了秦汉

17、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该书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部分内容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第第第 3部分部分部分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养生智慧(名第养生智慧(名第养生智慧(名第 4部分部分部分 家论坛)家论坛)家论坛)4.1 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学习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实际上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它几乎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古代文化当中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那么圣人为什么重医药,这个圣字又怎么讲呢?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够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