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算法”的探究性教学.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20926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斯算法”的探究性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斯算法”的探究性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斯算法”的探究性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斯算法”的探究性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斯算法”的探究性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初中数学论文“高斯算法”的探究性教学内容摘要:本文内容主要探究高斯算法1+2+3+4+n= (1)2n在具体题目中的作用,表现在数列方面和几何方面的探究。让学生学会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探索、归纳等能力。关键词:高斯算法 教学 探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P6的阅读材料上介绍了高斯关于1+2+3+4+100的算法,看了之后不少同学对高斯的发现非常佩服,很想自己也能有类似的发现。为此,我趁热打铁,专门安排了一堂课,组织学生对“ 高斯算法 ”进行挖掘、拓展、设计出了一个探究性的问题系列。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数学问题带来的快乐!探究1:(数与字母)数列2、4、6、8、10第n项(n为正整数)

2、是_,其和是_;数列1、6、11、16、21第n项(n为正整数)是_,其和是_;数列2、3、5、8、12第n项(n为正整数)是_,其和是_;对于数列,同学们不难发现这些数都是偶数,一切偶数总可以表示成2n的形式,所以第n项就是2n。关于其和的问题,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后,就有同学发现:其和用S表示则:S=21+22+23+24+2n=2(1+2+3+4+n)=2(n+1) 2n=n(n+1 )=n 2+n这位同学说得多好啊!是否还有其它算法吗?学生就沉入思考。过了一段时间,虽然学生想不出其它好的算法,我略作提示:此数列的和是从小到大的,能否从大到小的排列,比较并加以思考。在我的提示下,有同学发现

3、,回答:S=2+4+6+8+(2n2)+2nS=2n+(2n2)+8+6+4+2则: 2S=(2+2n)+(4+2n2)+(2n+2)=(2+2n)n所以: S= nn=(1+n)n=(1+n)n=n 2+n这位同学的回答着实让我兴奋。接着就问奇数列1、3、5、7、9呢?不到一分钟时间,同学们的答案就有了,第n项为2n1,其和S=n 2。2趁着同学们探究兴趣的来临,我就提出了数列。经过分组讨论后,发现相邻前后都相差5,故可以把此数列表示成:1,1+51,1+52,1+53,1+5(n1) ,这时第n项就是1+5(n1)=5n4,则其和S为:S=(514)+(524)+(53 4)+(5n4)=

4、5(1+2+3+4+n)4n=5 12nn4n=53题目在逐渐地加难,同学们探究的激情丝毫未减,我继续为其加油:“只要努力,高山也会变成滩途,数学会带给我们无限的乐趣。 ”这时我就鼓励他们继续观察数列 的特征。你们又能发现什么呢?实质上只不过后前相邻数依次多1的变化,于是我就对数据进行剖析:2=2,3=2+1,5=2+1+2,8=2+1+2+3,12=2+1+2+3+4,这样一提示,同学们就领悟到了数列的特征!那么第n项该怎样表示呢?就有同学举手发言:第n项应该是:2+1+2+3+4+(n1)=2+1+(n1) 12n= 2+2-n我又问:2008年我国将举办奥运会,若n=2008时,这一项又

5、是什么数据呢?这时同学们的计算器劈劈啪啪响个不停,答案一下子就出来了:2015030,那么其和呢?求和有一定的难度,解答如下:S=(2+21- )+(2+2- )+(2+23- )+(2+2n- )=2n+ ( 2+ + 23+ 2n)-1(1+2+3+n)=2n+1 )(6n- ()=3探究2:(数与几何)例1,已知:AOB内有n条射线OP 1,OP 2,OP 3这些射线连同OA、OB两条射线在内,能把AOB分成几个角(用字母P表示) 。分析:这个问题用一个一个地数看是很难完成的,而且容易重复或遗漏,所以我的处理方3式是:让同学自立画图实验,得到图1,图2,图3,图4,引导学生数出前四个图的

6、角的总数PAP1BO234图1 图2 图3 图4n=1时 n=2时 n=3时 n=4时P=3 P=6 P=10 P=15让同学猜想n=5、6、7,P是多少,实质就是探究数列3、6、10、15启发同学对上数列有何认识?是否类似于探究1中的问题呢?让同学们合作,剖析数列就不难发现:当n=1时 3=1+2当n=2时 6=1+2+3当n=3时 10=1+2+3+4当n=4时 15=1+2+3+4+5当有n条射线时,角的总数P=1+2+3+4+(n+1)= (1)2n例2:如图(5)是用小棒摆出的一系列三角形图案,按这种方式摆下去:A、当每边摆10(即n=10)时,则共有多少个最小的三角形。B、当第n个

7、图案时,则共有多少个最小的三角形(用S表示)如图(5)仔细数一数,再观察其图形从上到下一个一个地数三角形,就会发现其规律:当n=1时 S=1当n=2时 S=4=1+3A P1BOAO BP1P2 AO BP1P2P3 AO BP1P2P3P44当n=3时 S=9=1+3+5哈哈,这不就是奇数数列吗?所以,A、当n=10时,S=1+3+5+7=+19=10 2=100B、当n=n时,S=n 2进一步思考:A中需要的小棒总数为多少根?B中需要的小棒总数S与n的关系式又是什么?此时,同学们好像发现了规律似的:当n=1时 S=3当n=2时 S=9当n=3时 S=18当n=4时 S=30有人举手,这就是

8、探究数列:3、9、18、30。此数列是3的倍数,即31,33,36,310这样第n项的数据也就清楚了。也有人说:受原题的影响,小棒与数三角形个数有密切关系:当n=1时 相当于1个三角形当n=2时 相当于(1+2)个三角形当n=3时 相当于(1+2+3)个三角形当n=n时,相当于(1+2+3+n)个三角形所以,S=(1+2+3+n)3= (1).2n3= 23n随着上面问题的解决,我继续举出以下习题以巩固本堂课所学内容。有一种放铅笔的V型槽,第一层放1支,第二层放2支,依次增加一支问:A、第100层共放铅笔_支B、第n层时共放铅笔_支有一次晚会有50人参加,每两人握一次手,共有多少次握手?有n人

9、呢?若互相之间还要互赠贺卡,则n人会议共需多少张贺卡?通过以上问题的设计,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让同学们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后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激发同学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真正做到5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使同学们探究问题时有热情感、方向感和成功感。当然,作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具有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符合同学们的认知规律,并采用自立、合作、引导动手实践等探究方式,有目的地去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同学们的思维发散性、灵活性、流畅性和开放性等思维品质,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在认知中探究,在探究中进步,真正体验到探究数学问题带来的快乐。参考文献:1、 义务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师大2003年版2、金海强在变化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 , 中小学数学全国数学教研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中学)2006.83、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中国教育部制定,北师大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