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与文化.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523138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泉青瓷与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龙泉青瓷与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龙泉青瓷与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龙泉青瓷与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龙泉青瓷与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分 数:_教师签名:_陶瓷考古作业题目:龙泉青瓷与文化年级: 2011 级 专业: 历史学院考古班 姓名: 孙溢旋 学号: 20113820110 时间: 2012 年 12 月 27 日 2龙泉青瓷与文化内容提要:龙泉窑是我国瓷器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她以青瓷而闻名于世,以其独有的瓷器文化感动着世人。关键词:龙泉窑 青瓷 文化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 4500 年至前 2500 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

2、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青瓷,是中国瓷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瓷器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龙泉青瓷更是青瓷史上的一颗明珠。在浙江省龙泉县,随着越窑的没落,宋后龙泉窑在南方兴起,属于南方青瓷系统。龙泉窑创始于北宋,南宋鼎盛。龙泉窑址广泛地分布在浙江南部的龙泉、庆元、云和、景宁、丽水、遂昌、松阳、缙云、武义、青田、永嘉、文成、泰顺等县市及福建的浦城、松溪等县。现已发现各时期的龙泉窑址五百多处,形成一个窑场众多、分布范围很广的瓷窑体系。 历代窑工们通过巧夺天工的艺术创造和科学合理的精心设计, 使龙泉青瓷具有物

3、质和精神的双重文化特征。 在其初期瓷器胎体粗厚,釉面较薄,釉色淡青。器形以盘、碗、壶为主。纹饰有团花纹、蕉叶纹,由于受到越窑的影响而以刻花为主,但刻花浅显,以端庄典雅为特色,刀法含蓄、细腻,刀痕深处的釉肥厚,色泽深澈,而刀痕浅处色泽渐淡,富于变化,在静谧之中又多了些动感,正所谓“林之无鸟不静” ,与北方刻花之层清晰,黑白分明,具有浮雕感大有不同。北宋中期后,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炉,有三足炉、葱管炉、四足炉等。瓶也有多种,有鹅颈瓶、堆贴龙虎瓶(肩部堆贴有龙、虎) 、梅瓶(口部很小,白瓷也有) 、玉壶春瓶等。纹饰多采用刻花、划花,表现多种花卉、鱼等有乡土气息的纹饰,但划花不如耀州窑细腻、明快。龙泉青瓷

4、分两类:一类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的黑胎开片瓷器 ;另一类釉面无3纹片,胎白质细,底足及露胎处呈朱红色,称“朱砂底” ,釉色青翠滋润,宛如翡翠。 无论是黑胎开片瓷器还是白胎厚釉瓷器都具有“青色”釉特征。青瓷釉色的微妙之处是难以言传的,所以古人常常用借物、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如唐诗人陆龟蒙在题秘色越瓷中有这样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以此来形容秘色瓷的釉色之美。这种釉色应是偏绿的青色,如同在深山幽谷中,给人以满目青翠的润透清新之感,这类偏淡碧色的釉还应包括“葱翠” 、 “梅子青” 、 “豆青”等。另外,人们还称汝器那种青中偏蓝的釉色为“雨

5、过天青” ,而汝器之所贵,也正在于这种青蓝色的闲澹之中,含有深远无穷之味。这种釉色还有“卵青” 、“粉青” 、 “灰青”等,每种青色之间都有所差异,但都略偏蓝色。青瓷釉色之微妙不但在于有冷暖之变幻,还因窑焰而有浓淡之差异,像不同季节里的天空、山川、湖水一样,又如同中国人的性情含蓄、玄妙而灵动。到南宋中期,因宋人对清幽隽永的文人气息的提倡,以及青釉瓷器烧造技术的提高,使龙泉窑出现了质的飞跃。要提高龙泉青瓷的水平,关键在于突出一个“青”字。此时龙泉窑调动一切技术力量解决“青”的呈色问题,经过改革,由原来的厚胎薄釉改为薄胎厚釉,最终烧制出粉青、梅子青两种代表性的精品,它们以不同凡响的青色釉而独树一帜

6、。从工艺学角度来分析,粉青和梅子青釉是一种“石灰碱釉“ 。这种釉在高温中黏度较大,流动性较小,适宜挂厚釉。这种厚釉层中含有大量小气泡和未完全熔化的石英颗粒,当光线射入釉层时,釉面会使其发生强烈散射,呈现出一种柔和淡雅如冰似玉的美感,从而使龙泉青瓷达到最高的审美境界。为何龙泉青瓷能够如此备受推崇呢?这不仅是因为其高超的工艺,更因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青色怀有敬意。青色,在先民心目中意味着生机、宽广、正直、高尚。青瓷的出现恰恰暗合了中国人的这种敬天尚青的内在精神需要,因此在瓷器的釉色上有了以青为主的取向。重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大特点。中国传统瓷器集实用与功能于一体,它虽不属于纯

7、艺术,但作为文化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瓷器的外在形式为“器” ,而内在便“道” ,即是意识和精神。 这种“道器并重”的中和思想,发源于中国人历来提倡的“以德感人”的礼教宗旨。 然而,瓷器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这种“道4器并重”的思想是需要通过瓷器色彩、纹饰、材质、造型完美统一而形成的艺术风韵得以表现出来的。 而龙泉青瓷正是通过独特的釉色表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内涵。人们在赞美一件青瓷时,常常将其喻之为玉,如“越泥似玉之瓯” 、 “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 。瓷玉相通,瓷器追求温润莹澈的效果,一方面是中华农耕民族对土、石、玉的审美观的延展;另一方面,受到“君子比德于玉”思想的影响,是儒家把重礼、重德的精神贯

8、通于生活方方面面的具体体现。正所谓:“类冰比玉,以玉喻德” 。因此,瓷器以青色为取向,是从晋至宋的审美主流。青瓷的釉色是绿的,最美的绿色不过于翠玉之色,龙泉瓷器有着似玉般的釉色,中国传统文化也赋予它独特的含义。 玉作为珍贵的自然物质,受到古人特别的喜爱,并把它作为吉祥、美好、幸福的象征。历代瓷匠都竭力追求玉的美感,许多名窑生产的青色瓷都曾经获得文人雅士的称誉,但真正称得上似玉的惟有南宋龙泉窑的粉青、梅子青。儒教思想以玉比喻了人的许多美德。青色类玉, “以玉比德”思想,反映了玄学所宏扬的“清淡高逸的”审美风尚。青釉一方面符合中国传统崇尚人格品德的思想,另一方面玉色内蕴、含而不露,也符合中国人一贯

9、内向的民族心理特征。到了元代,龙泉青瓷烧造量大,风格与南宋迥异:器型高大、胎体厚重;胎色为白中带灰或淡黄;釉色为粉青带黄绿,光泽较强,釉层半透明;装饰手法多种多样,有刻、划、印、贴、塑等,以划花为主,花纹粗略,线条奔放,纹饰以云龙、飞凰、双鱼、八仙、八卦、牡丹、荷叶等为多见。此外,还大量出现汉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铭。明代龙泉青瓷走向衰弱,器物胎体厚重,制作粗糙,胎色为灰黄,釉层厚,透明度高,釉表光泽强,釉色有青灰、茶叶末、灰黄等几种,装饰以釉下刻花为主,亦有模印人物故事的装饰方法。洪武年间, 格古要论载:“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盛产处器(青瓷) 。 ”当时供奉皇宫、贵人用的器皿仍由“饶(景德

10、镇) 、处(丽水龙泉)等府烧造” 。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海外贸易促进青瓷生产,正统年间以著名匠师顾仕成为代表的作品,形制端正,釉厚色青,不少大型瓷品仍为车内外艺术鉴赏家所收藏。成化、弘治以后,青花瓷兴起,中国航海事业衰落,海上贸易之路变为西方殖民者少将侵略之路,明王朝实行海禁,青瓷外5销量锐减,大窑村、溪口村一带瓷窑纷纷关闭,大白岸村至安仁口村一带瓷窑改烧民间通用青瓷、造型、烧制都不及以前精致。窑数减至 160 多处。清初,窑声所剩无几。清中叶,仅剩南窖、瀑去埠头村、青溪水孙坑村等地 70 余座窑。产品胎质粗糙,釉色青中泛黄。唯孙坑村范姓窑技艺家传,坚持烧制至民国初期。盛极几个朝代的龙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龙泉青瓷是我国瓷器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体现,虽然龙泉窑在近代时期没落了,但是她历尽沧桑,最终以其累累硕果步入了新的世纪。植根于民族传统的当代龙泉青瓷艺术,在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意识融合交织中,以精湛绝妙的工艺、釉色厚如凝脂、青似美玉的美感而名震寰宇,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文化和世界艺术宝库,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