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中产阶级的增长及其现状李春玲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经济改革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发展,一个被称之为中产阶级的社会群体逐步增长,尤其自本世纪开始以来,由于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在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中产人群,虽然人们对于中产人群的数量和构成以及是否形成了一个阶级或阶层等问题还有争论,但不论是学者专家、政府的政策制定者还是普通的社会公众,都不怀疑这一群体的存在,并且乐观地预期这一群体在未来的数年里的增长势头。尤其是最近三、四年期间,有关中产阶级的话题成为中国社会公众舆论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社会学研究领域,特别是社会
2、分层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不过,尽管有关中产阶级问题的讨论很多,但是对这一群体的专门研究或深入分析并不多,总体而言,对于中国中产阶级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者们还只是处在收集资料和了解基本情况的阶段。一方面,中国中产阶级刚刚兴起,其群体特征或阶级特性还在形成中,研究者们难以确定中产阶级的明确定义(谁是中产阶级) ,也难以描述中产阶级的确定特征(中产阶级是什么样的) ;另一方面,近年来这一群体的发展极为迅猛,研究者的调查研究工作往往赶不上实际状况的发展变化。因此,目前的研究重点还是要了解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本文利用已有调查数据资料,试图对中国中产阶级的基本状况做一个概括性的描述。作者从
3、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国中产阶级的现状:1)数量规模及增长速度;2)收入和消费;3)社会政治态度。本文的数据资料来源于多种渠道。1)国家统计局收集的人口普查数据(1982;1990;2000)和 1%人口抽样数据(2005) ;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收集的中国城市家庭户收入调查(1988;1995;2002) ,样本规模分别为 31827、21696 和206321;3)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收集的社会结构变迁及国情调查(GSS)全国抽样调查数据(2001;2006) ,样本规模分别为 6193 和 70612;4)北京市中产阶级调查1关于此数据的调查方法及数据基本情况的说明请参见 Bj
4、orn Gustafsson, Li Shi & Terry Sicular (eds) Income Inequality and Public Policy in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P.337.2 关于此数据的调查方法及数据基本情况的说明请参见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2007) ,样本规模为 4503;5)约 500 个个案访谈资料。本文在分析中产阶级的收入和消费特征及社会政治态度时所采用的阶级分类框架是由萧新煌(Hsin-Huang Michael Hsiao)和苏耀昌(Alvin Y. So)在
5、EAMC 项目(东亚中产阶级比较研究)中提出的六分类框架 4(Hisao,1999,P.9 )企业主阶级、新中产阶级、老中产阶级、边缘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本文重点关注的是新中产阶级。同时,作者根据各类调查数据所提供的信息的差异和局限,也采用一些别的分类方法作为辅助性的分析。一、中产阶级的数量规模及增长速度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到底有多少人是中产阶级?这一问题是目前中国中产阶级研究中讨论最多也是争论最大的问题,而不同的中产阶级概念定义和划分指标所估计出的数字差异很大。1、对中产阶级数据规模的各种估计表 1 列出了近年来研究者估计的中产阶级数量和选择的划分指标。从表 1 显示的情况来看,社会学
6、家在选择划分中产阶级的指标上较为接近,主要的指标是职业、收入、文化水平、消费和主观认同等,但依据这些划分指标估计的中产阶级数量差异很大,所估计出的全国范围的中产阶级比例从 3.1%到 25%,城市中产阶级比例从 8%到 48.5%。一般来说,主观估计的中产阶级比例较高,这可能是由于人们主观上强烈感受到当前中国中产阶层在迅速崛起。另外,采用单一指标特别是职业标准分类中产阶级,其比例估计较高,而以多元指标来估计的比例则较低。不过,其中几个数据质量较高和估计方法较精细的比例估计比较接近(李培林,2006;牛津分析,2003;李春玲,2001;周晓虹,2001) ,这几个数据估计结果是,从全国范围来看
7、,中产阶级所占比例在 4%-5%之间;在城市,中产阶级所占比例大约在 10%左右;在大城市,中产阶级所占比例大约在 12%-15%之间。这样的估计比例可能较符合公众心目中的中产阶级数量规模,不过,最近两、三年中产阶级的数量应该有明显增长,实际比例应该会高于上述估计。阶层分化实证分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第 17-18 页和李培林主编 社会稳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3 此调查是在北京市 7 个区的 15 个中高档商品房社区中随机抽取 450 户家庭进行调查。4 具体的分类方法参见本文后面部分的说明。表1 中产阶级比例估计及划分标准年代 著者 论著发表处 全国中产阶级比
8、例城市中产阶级比例划分指标 调查数据及估计方法1997 张建明 洪大用 等“中国城市中间阶层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1998 年第 5 期 48.5%(北京市) 社会经济指数(文化水平、收入和职业)北京市抽样调查,数据统计估计1999 陆学艺 “社 科 院 学 者 称 2020 年 中 国 人 三 分 之 一 是 “中 产 ” 环 球 2007年 6 月15% 职业 无调查数据,主观估计2000 肖文涛 “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 3 期20%-25% 收入及家庭金融资产 无调查数据,主观估计2001 周晓虹 “中国中产阶级:现实抑或幻象” 天津社会科学
9、2006年第 2 期 11.9%(大城市) 经济条件、职业和文化水平五大城市电话调查数据,数据统计估计2001 李春玲 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1% 12%(大城市) 职业、收入、消费和主观认同全国抽样调查,数据统计估计2003 牛津分析 “中国:中产阶级” 财经界2005 年 4 月) 4.5% 8% 收入及实际购买力 全国抽样调查,数据统计估计2004 刘毅 “中产阶层的界定方法及实证测度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开放时代2006 年第 4 期 23.7%(珠江三角洲城镇家庭)收入、职业和消费 珠江三角洲抽样调查,数据统计估计2005 李强 “关
10、于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状” 社会2005(1) 15% 职业 无调查数据,主观估计2006 李培林 “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和认同” ,中国社会学会 2007 年年会“中产阶级国际比较论坛”论文集核心中产阶级 3.1%半 核 心 中 产 阶 级 8.9%边缘中产阶级 20.9% 职业、收入和文化水平 全国抽样调查,数据统计估计2007 陆学艺 “社 科 院 学 者 称 2020 年 中 国 人 三 分 之 一 是 “中 产 ” 环 球 2007年 6 月22%-23% 职业 无调查数据,主观估计2、基于 EAMC 阶级分类所估计的中产阶级数量比例及增长趋势在当前国际社会学领域,埃里克奥林赖特的新马克
11、思主义阶级分类框架和约翰戈德索普的新韦伯主义阶级分类框架是中产阶级划分最常采用的分类标准。东亚的一批社会学家(“东亚中产阶级比较研究项目”EAMC Project)在比较了上述两种阶级分类框架以后,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东亚新兴工业化社会的中产阶级划分模式,即 EAMC 阶级分类,这一中产阶级分类模式在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的中产阶级比较研究中被广泛采纳(Hisao ,1999;2001;2006 ) 。EAMC 阶级分类是在约翰 戈德索普(John Goldthorpe)的阶级分类框架基本上做了进一步的中产阶级划分,它共划分出六个阶级:1)资产阶级或企业家阶级(雇佣 20 人以上的企业主) ;2)新中产
12、阶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老中产阶级(雇佣 20 人以下的小雇主和不雇佣他人的小业主) ;4)边缘中产阶级(普通办公人员和非体力的商业服务业人员) ;5)工人阶级(技术人员、监工人员、技术工人、半技术和非技术工人) ;6)农业劳动者。具体的分类方法参见表 2。表 2 戈德索普的阶级分类与 EAMC 项目阶级分类的对应戈德索普的阶级分类 EAMC 项目阶级分类I 较高级等级专业人员II 较低等级专业人员资产阶级(雇佣 20 人或以上)新中产阶级IVa 雇佣他人的小雇主IVb 不雇佣他人的小雇主老中产阶级IIIa 普通办公人员IIIb 非体力的商服人员边缘中产阶级V 技术人员和监管人员
13、VIa 技术 工人VIIa 半技术或非技术工人工人阶级IVc 农场 主VIIb 农业工人农业劳动者EAMC 项目的中产阶级划分大体上是以职业为基本分类标准,再加上雇佣状态的区分(是雇主还是受雇者) ,来界定中产阶级概念。在其具体分类中:“资产阶级”是指雇佣工人 20 人以上的企业主;新中产阶级是指中高层白领(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老中产阶级是指雇佣工人 20 人以下的小企业主以及不雇佣工人的小业主(也称之为自雇者) ;边缘中产阶级是指低层白领(普通文职人员) 。这样的分类隐含着两种中产阶级的概念界定,一种是广义上的中产阶级大中产阶级概念,它包括了新中产阶级、老中产阶级和边缘中产阶级;一种是狭
14、义上的中产阶级核心中产阶级概念,它专指新中产阶级(它也被称之为现代中产阶级) 。本人认为,这样的中产阶级分类较为适合于东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亚洲“四小龙” )及近期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社会(如中国)的中产阶级状况分析 5。本文借用 EAMC 项目的中产阶级分类,采用作者现有的历年人口普查数据、1%人口抽样数据和其他统计数据以及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不同年代的城市中产阶级的增长状况,计算结果列于表 36。表 3 1982-2006 年城市中产阶级占 16-60 岁城市人口比例( EAMC 中产阶级分类) (%)年代 企业主阶级 新中产阶级 老中产阶级 边缘中产阶级 工人阶级1982 0
15、.0 13.9 0.1 19.7 66.31988 0.1 17.2 3.2 23.8 55.71990 0.5 19.6 2.2 19.9 57.81995 0.6 22.1 5.5 26.6 45.22001* 1.5 16.6 10.3 33.2 38.42002 1.1 23.6 11.1 29.1 35.12005 1.6 21.0 9.7 31.4 36.32006* 0.6 18.8 19.6 25.4 35.7注: 2001 和 2006 为城镇数据(新中产阶级比例较低而老中产阶级比例较高) ,其他数据都是城市数据。1982、1990 和 2000 年的五个阶级的比例分布是根据
16、人口普查数据及相应年份的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的统计数据推算出来的;2005 年的阶级分布比例是根据 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此数据包括了雇佣状态的信息) ;1988、1995 和 2002 年的各阶级分布比例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研究项目全国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出来;2001 和 2006年的比例分布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两次全国抽样调查数据(社会分层研究项目和 CGSS 调查)计算出来。尽管由于各类数据的分类指标不同而导致推算结果并不准确,但比较各年的数据还是反映出城市中产阶级增长的趋势。从 1982 到 2006 年的 24 年期间,城市新中产阶级增长约 10 个百
17、分点,老中产阶级在这 24 年当中几乎是从无到有,比例增长超过 10 个百分点。老中产阶级的数量增长迅速并保持相当规模,是中国中产阶级5 在大多数的发达社会,中产阶级已成为一个较为稳定的社会大众群体,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是中产阶级,即:既非资本家(他们在人口中所占比例极小)也非蓝领工人(其比例也下降到很低的程度)的人都可算是中产阶级,其中的老中产阶级的比例下降很快,在中产阶级中已不构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而新中产阶级(中高层白领)与边缘中产阶级(低层白领)的差异也并不是很突出。但在上述的东亚社会中,中产阶级仍处于形成和发展中,新中产阶级与老中产阶级、边缘中产阶级在许多阶级特性方面(如经济生活条
18、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政治态度等)存在着差异。不过,EAMC 阶级分类在有一点上不太适合中国的情况,资产阶级(企业主阶级)在 EAMC 阶级分类中归属于中产阶级之上的上层阶级,而中国目前的情况是,绝大多数人认为企业主阶级是中产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6 由于中国人口中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很高,如果把农村和城市样本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农业劳动者的比例会很高,而新中产阶级比较会比较低,另外也由于中产阶级现象主要还是存在于城市当中,因此本文在采用 EAMC 阶级分类时都排除的农村样本(农业劳动者) ,而只比较分析城市中的五类阶级。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大多数欧美国家,新中产阶级的数量增长往往伴随着老中产
19、阶级的数量的大幅下降或衰亡。在东亚国家,新中产阶级的兴起并未导致老中产阶级数量的明显下降,老中产阶级数量一直维持着稳定的规模。而在中国,新中产阶级与老中产阶级在共同增长。从表 3 的数据来看,如果按照 EAMC 的中产阶级分类,当前城市中产阶级包括老中产和新中产的人数规模占城市人口(16-60 岁非学生人口)约三分之一左右。同时,边缘中产阶级的数量增长也很明显,24 年期间,边缘中产阶级的比例增长也大约是10 个百分点。边缘中产阶级是新中产阶级和老中产阶级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数量增长也预示着中产阶级数量还将持续增长。与此相应地结果是,工人阶级在城市人口中的比例持续下降。如果以 EAMC 项目的大
20、中产阶级和核心中产阶级这两个概念来估计中国城市中产阶级的数量规模的话,那么大中产阶级(包括新中产阶级、老中产阶级和边缘中产阶级)的比例大约在 60%左右,若排除城市社会中大约 5%的精英分子(他们应该是位于中产阶级之上的上层阶级) ,城市大中产阶级的比例大约为 55%。核心中产阶级(新中产阶级)的比例大约在 20%至 23%之间,若排除 5%的上层阶级,核心中产阶级的比例大约在 15%至 18%之间。如果我们再把 EAMC 项目的中产阶级分类推衍到全国范围,考虑大约 50%的农业人口,那么在全国范围,大中产阶级的比例大约是 30%,而核心中产阶级(新中产阶级)大约是8%至 9%。3、以收入标准
21、界定的中产阶级的数量规模及增长趋势虽然社会学家倾向于以职业或工作状态以及相关指标来划分中产阶级,但是当前有关中国中产阶级的讨论似乎更关注经济收入标准。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划分中产阶级的收入标准,学者专家和社会公众都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李培林设计出了一个划分中产阶级的收入标准 7,本文借用他所设计的收入标准,考查收入中产的增长趋势。李培林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2006 年全国抽样调查数据(CGSS 调查数据)计算出当年的人均收入,并确定人均收入的 2.5 倍作为划分“高收入者”收入指标,把人均收入平均线至平均线 2.5 倍之间的人群定义为“中等收入者” ,并把“高收入者”和“中等收入者”共
22、同归类为“收入中产阶级” 。收入标准只是李培林的中产阶级分类的三个指标之一,另外两个指标是职业和教育,即既达到了收入标准同时也符合职业和教育标准才被归类为中产阶级。本文在这里只是依据收入这一单指标来确定收入中产,而通常人们从收入7 关于这一收入标准的确定和计算参见李培林和张翼的论文“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和认同” ,中国社会学会 2007 年年会“中产阶级国际比较论坛”论文集。角度来确定中产阶级时,往往认为中产阶级是高收入人群,他们的收入水平足以维持体面而稳定的生活和较高水平的消费,因此,本文把李培林确定的“中等收入者”上限城镇人均收入的 2.5 倍作为划分收入中产阶级的标准。依据这一思路并采用
23、2006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的 CGSS 抽样调查数据计算结果,把城镇人均年收入的 2.5 倍(28272 元)设定为收入中产的标准线,以及以城镇家庭人均年收入的 2.5 倍(21715 元)设定为中产家庭标准线。也就是说,在 2006 年,个人年收入达到或超过 28272 元的人归类为中产阶级,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或超过 21715 元的家庭归类为中产家庭 8。以 2006 年的收入中产标准线为基准,并考虑历年的消费指数(实际购买力) ,推算历年的中产收入标准线,由此计算出:2001 年中产阶级的年收入标准线为 26964 元,中产家庭人均年收入标准线为 20715 元;1995 年中
24、产阶级的年收入标准线为 22476 元,中产家庭人均年收入标准线为 18542 元;1988 年中产阶级的年收入标准线为 13896 元,中产家庭人均年收入标准线为 8141 元。根据上述标准线,表 4 显示了各年份以收入标准定义的中产阶级所占比例。表 4 不同年份收入中产阶级和收入中产家庭所占比例(%)收入中产阶级 收入中产家庭年份城市/城镇 全国 城市/城镇 全国1988 0.5(城市) - 0.7(城市) -1995 0.8(城市) - 0.8(城市) -2001 3.4(城镇) 2.1 3.4(城镇) 1.72006 8.6(城镇) 4.6 5.8(城镇) 3.0表 4 数据显示出从
25、1988 至 2006 年收入中产数量增长十分明显,1988 年以目前收入标准定义的中产阶级在城市中所占比例不到 1%,而 2006 年达到这一收入水平的人在城镇中的比例接近 9%,这说明,在城市中这一比例应该超过 10%。同时,收入中产的增长速度自 2001 年以来似乎在加快,2001 至 2006 年的五年间,比例增加了 5 个百分点,即平均每年增长 1%。综合上述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中产阶级在中国社会获得了稳定的增长,不论采用哪种中产阶级的概念界定或分类标准,这一结论都是毫无疑问的。不过,各种比例估计的差异显示出,学者所谓的中产阶级概念(依据职业及相关指标所划
26、分的中产阶级)与公众印象中的中产阶级形象(依据收入或消费指标划分的中产阶级)是有很大差别的,在估计中国中产阶级的数量规模时,首先需要确定所要讨论的是哪种中产8 需要说明的是,中产阶级或中产家庭的收入标准线如何确定是一个复杂而且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只是初步设定一个标准线,以便于估计收入中产的增长趋势。阶级概念。多重的中产阶级概念也许正是中产阶级形成的初期阶段的特征,是高速经济增长、急剧社会变迁和多维度社会分化的后果,也许在未来的十年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社会财富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社会学家的中产阶级概念将会与公众的中产阶级印象逐渐吻合,这也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级的形成。本人认
27、为,在目前阶段,不同概念的中产阶级都值得加以认真分析,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中产阶级概念。如果关注的是市场消费问题或者是收入分配问题,就采用以收入指标或消费指标来定义的中产阶级概念;如果关注的是中产阶级的阶级特征特别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认同和社会态度,就应采用以职业及相关指标划分的中产阶级概念。本文重点关注的是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态度,尽管也考查了中产阶级的收入和消费变化情况,但其目的仍是想通过经济生活变化情况来解释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态度走向,因此,采用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中产阶级概念较为适合。另外,本文预先设定,在中产阶级形成的初期阶段,中产阶级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态度差异将是明显的,需要分别加
28、以分析,因此 EAMC 阶级分类较适用于本文的分析。同时,本文把新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核心部分看作为未来中产阶级的代表,因此下述分析的重点是新中产阶级。二、中产阶级的收入和消费在分析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态度之前,先考查中产阶级人群近年来的收入和消费变化情况,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们目前所采取的社会政治态度,因为经济生活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判断。1、中产阶级的收入增长表 5 列出不同年代各阶级的平均年收入和增长情况。表 5 上半部分的四行数据中,1988、1995、2002 年数据是全国城市抽样数据,2006 年数据是全国城镇抽样调查数据。表5 后半部分的八行数据(2000-2007
29、 )是北京市中产阶级调查数据。1988 年,普通“工薪阶层” (包括新中产阶级、边绝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收入差距不太大,但他们与企业主阶级和老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差距很大 9,企业主阶级的平均收入是工人阶级平均收入的 54 倍,而新中产阶级的平均收入只是工人阶级平均收入 1.3 倍。显然,新中产阶级在收入方面还没有从普通的“工薪阶层”中脱离出来,或者说中产阶级现象还没有出现。1995 和 2002 年, “工薪阶层”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新中产阶级的平均收入是工人阶9 当时在城市社会,企业主人数极少,个体户(老中产阶级)也很少,当时大部分个体户主要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级平均收入的 1.5 倍(1
30、995)和 1.7 倍(2002) 。到 2006 年,新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平均收入之比达到 2.3。与此同时,新中产阶级与企业主阶级 10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并且新中产阶级的平均收入超过了老中产阶级。就是在这一时期,新中产阶级开始脱离出普通“工薪阶层”的行列,并逐步地与中小企业主和部分收入较高的个体户共同构成了一个中高收入群体,这些人就是公众印象中的中产阶级。表 5 中产阶级的收入增长(城市/城镇)企业主阶级 新中产阶级 老中产阶级 边缘中产阶级 工人阶级年收入均值(元)增长率 年收入均 值 (元 )增长率 年收入均 值 (元 )增长率 年收入均 值 (元 )增长率 年收入均 值 (元 )
31、增长率1988 93725 - 2217 - 12993 - 1996 - 1732 -1995 12229 -87.0 7981 256.0 6969 -46.4 6395 220.4 5199 200.22002 19694 60.7 15531 94.6 10435 49.7 11945 86.8 9329 79.42006 46495 136.1 26422 70.1 18630 79.2 16971 42.1 11371 21.92000* 58000 - 42162 - 28027 - 19732 - 15824 -2001* 59600 2.8% 44398 5.3% 23934
32、 -14.6% 21298 7.9% 34492 118%2002* 61600 3.4% 47219 6.4% 27053 13.0% 24404 14.6% 18058 -47.6%2003* 97600 58.4% 51228 7.8% 30244 11.8% 26958 9.5% 16440 -9.0%2004* 106000 8.6% 55434 8.2% 41605 37.6% 29629 9.9% 17435 6.1%2005* 116000 9.4% 58944 6.3% 37581 -9.7% 36508 23.2% 17778 2.0%2006* 142000 22.4%
33、67088 13.8% 43159 14.8% 45315 24.1% 22010 23.8%2007* 178000 25.4% 81411 21.4% 53122 23.1% 58457 29.0% 26480 20.3%注:带*号的数据为 2007 北京市中产阶级调查数据,其各年份收入数据是被调查者的追述记载,同时被调查者的阶级分类是依据 2007 年的职业和就业身份进行的划分(即不能保证 2007 年之前的职业和就业身份相同) ,此调查数据中的“工人阶级”是指居住于中产阶级社区的工人(多数情况下是家庭其他成员是中产阶级) 。另外,我们从北京市中产阶级调查数据中可以观察到本世纪开始以来(
34、大城市中的)中产阶级的收入增长情况。与其它阶级相比较,新中产阶级的收入增长是最为稳定的而且其增长速度在加快,边缘中产阶级的收入增长情况与新中产阶级类似,这意味着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经济收入方面正在接近新中产阶级。企业家阶级的收入增长率高于新中产阶级,但其年增长率似乎不太稳定。2、中产阶级的住房消费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上升以及达到中产阶级收入水平的人数增长随之在消费领域有所反映,特别是表现在住房消费方面。在当前的中国社会,拥有舒适、宽敞的住房是中产阶10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企业主人数稳步增长,但大企业主人数还是很少,抽样调查往往难以抽到企业主样本,因此表 5 显示的企业家阶级的收入数据应该只是
35、中小企业主的收入水平。级的最重要的身份标志。表 6 列出了不同年代拥有私有房产的比例。1988 年城市人口中拥有私有房产的比例仅为 13.7%,1995 年上升为 41.7%,到 2000 年此比例上升到 75.9%,而新中产阶级的私有房拥有率达到了 80.6%。从 2000 至 2005 年,私有房产的拥有率没有上升,这可能部分是由于房价的持续猛涨,抑制了人们的购房需求。不过,这五年期间,新中产阶级的商品房拥有率仍然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其商品房拥有率增长约 13 个百分点,边缘中产阶级的商品房拥有率上升了 6 个百分点,而工人阶级的商品房拥有率则只上升了 1个百分点。2006 年以来,商品房价
36、格出现了疯狂上涨,不仅工人阶级和边缘中产阶级买不起住房,甚至一些新中产阶级也买不起住房,而年轻白领们认为房价是他们成为中产阶级的最大阻碍,住房问题成为“中产阶级焦虑”的核心问题。表 6 历年私有房产拥有率(%)城市年代 类型 全国 城市企 业 主 阶 级 新 中 产 阶 级 老 中 产 阶 级 边 缘 中 产 阶 级 工 人 阶 级1988 拥有率 - 13.7 - - - - -1995 拥有率 - 41.7 - - - - -2000 拥有率其中:自建购商品房购公房86.372.75.68.075.931.215.629.1- 80.611.524.045.1- 68.319.918.23
37、0.270.228.214.028.02005 拥有率其中:自建购商品房购公房88.071.67.58.975.231.821.521.9- 80.614.836.729.1- 64.519.124.520.959.828.615.116.12007北京拥有一套拥 有 一 套 以 上- 100.060.082.721.971.423.157.66.5-3、中产阶级的汽车消费中青年中产阶级认为拥有私人轿车是中产阶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尽管有一部分较年长的中产阶级成员认为这一点并不重要。但最近几年,中老年的中产阶级也越来越多地考虑购买力私人轿车,而年青人则对拥有私人轿车越来越狂热。在当前的中国社会,拥有私家轿车是中产阶级身份的第二个重要标志。并且,随着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这一身份标志的标准也在上升,拥有小排量的、中低价位的汽车已经不能算是中产阶级了,只有中高档私人轿车才能配得上中产阶级的身份。表 7 列出了不同年代的私家车拥有率,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中国家庭的私家车拥有率还是很低的,2006 年仅为 2.5%。私家车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