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论宋词中“功用性亭”意象的抒情内涵及其艺术营构 王慧敏 1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苏州 215104) 内容摘要: “ 亭”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与功能的建筑形式,它凝缩了我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形式美的精华,集实用价值与观赏性能于一体,因而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长期的文学实践中,“亭”逐渐变成一种具有独特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的意象。宋代词人频繁地以“功用性亭”意象入词,并以之为核心载体,巧妙灵活地组合诸多传统意象,或写离别之痛;或诉相思之苦;或抒羁旅思乡之愁;或道行人不归之怨,营构出 了种种凄婉动人的词境,展示出了丰富的悲剧美学内涵,从而使宋词更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关键
2、词: 宋词; 功用性亭; 意象; 抒情内涵; 艺术营构 一、“亭”意象在宋词中频频出现的原因 “亭”在唐五代诗词中已经是一个常常出现的意象:“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 菩萨蛮)、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李白劳劳亭)、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杜牧 题齐安城楼 )、 “嫩草如烟。石榴花发 海南天。日暮江亭春影渌。鸳鸯浴。水远山长看不足”(欧阳炯南乡子)、“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含情无语倚楼西”(张泌浣溪沙)、“轻轻制舞衣,小小裁歌扇。三月柳浓时,又向津亭见。(牛希济生查子)
3、、“暖傍离亭静拂桥。入流穿槛绿摇摇。不知落日谁相送,魂断千条与万条”(孙鲂杨柳枝) “ 亭”意象在宋词中更是频频出现,除了有具体名字的亭以外,还有诸如“长亭”、“短亭”、“离亭”、 “旗亭”、“津亭”、“邮亭”、“驿亭” “风亭”、 “危亭”、“江亭”、“小亭”、“虚亭”、“水亭”、“池亭”、“石亭”、 “野亭”、“溪亭”、“闲亭”、“幽亭”、“凉亭”、“茅亭”、“梅亭”、“山亭”、“园亭”、“竹亭”、“林亭”、“草亭” 等等,宋代词人为何这么垂青“亭”意象呢?简言之, 亭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与功能的建筑形式,它凝缩了我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形式美的精华,集实用价值与观赏性能于一体,因而与文
4、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长期的文学实践中,亭逐渐变成一种具有独特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的意象,它不仅点缀着真实世界的人文景观,也映衬了文学的优美境界,真可谓赏心悦目、怡情怡性。 作者简介: 王慧敏( 1974 ),女,山东菏泽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语文教学与唐宋 文学研究。 2 具体说来,亭是最能代表中国建筑特征的一种建筑形式,也 是中国人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建筑形式。 而且,“ 在所有的园林建筑中,亭最平民化、最具亲和性。十里长亭,不管贫贱富贵都可以在那里惜别;山道路亭,无论樵夫骚客都可以在其中赏景。亭既可以尊贵地跻身于皇家园林中,又可以娴雅地伫立于文人园里,更可以朴素地散布于山野村郭。” 1(明)
5、计成园冶 亭 中说:“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说明亭是供人歇息游览的地方。实际上,这种 现代意义上作为游览和观赏的亭,大致是魏晋南北朝才出现的,在此之前,亭的基本形制尚未成熟。据覃力先生亭史综述 2一文介绍,亭最早作为国防军事建 筑,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皆设于边疆要塞,作用有监视敌情、传递烽火。秦汉时代,亭发展成一种多用途、实用性很强的建筑形象的统称。按其功能可分为四类:一、城市中的亭:如街亭、市亭、都亭、旗亭等。这种亭非常近于城观,与后来的市楼、樵楼、金井楼等,亦有许多相似之处。二、基层行政单位的亭:按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由负责维护法律和秩序的亭长管理。汉书百官公卿表注曰:“亭
6、有两卒,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 史记就记载刘邦“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三、边防报警的亭:是在边防城墙、要塞处 设置的亭侯、亭障、亭燧等。除了以上三种功能的亭以外,对文学来说,更重要的是第四种功能的亭,即“驿亭”,或称“邮亭”:它们设于交通要道,兼有邮递、驿站和旅社等作用,所以又称作“亭传”。汉代以后,随着私营的逆旅出现,亭传逐渐废弃,但 民间仍有在交通要道和村口、路旁筑亭的习俗,以作为旅途歇息之用和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和离人、乡思、旅愁相联系的富有感伤色彩的象征性的建筑。而离情别绪,羁旅闲愁以及思乡怀人等内容又是宋词中重要的抒情主题,故而词
7、人们便常常不约而同地选择“亭”这一意象来抒情达意。 魏晋 以后,随着园林建筑的发展,亭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其功用性减弱,逐渐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三国孙吴定都建业修建的劳劳亭,亦名新亭,已是一座带有游览性质的亭。世说新语记载曰:“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宴饮。”而晋时会稽山阴的兰亭就完全是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了。据 ( 魏)郦道元撰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中记载: “ 浙江又东与兰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上里。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焉。吴郡太守谢勖,封兰亭侯,盖取此亭以为封号也。太守王廙之移亭在水中;晋司空何无忌之临 郡也,起亭于山椒,极高尽眺矣。”由此
8、看来,兰亭最初不过是一座建于湖口处“兰上里”村头的路亭,只是为了更好地观赏湖光山色,才由太守王廙之移至水中,起筑山巅,由“ 功用性的亭”3 转变为“观赏性的亭”。 而王羲之等人于 永和九年 (公元 353年)在兰亭举行的一次规模巨大的文朋诗友盛会,已传为文坛佳话。这次文人聚会,共成诗 37首,编为兰亭集。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或直接抒发玄理,表现了文人们 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兰亭”也成了宴饮聚会的代名词。而在宋代享乐之风盛行的大背景下,词人也多数具有追求宴饮之 乐的文化心理,因而,“兰亭”便成为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意象频频出现在宋词中。隋唐之后,亭就作为一种景观建筑常
9、常出现于园林或风景名胜处。 而且,“建筑艺术是空间艺术,亭的妙处就在于虚,在于空。它四面空灵,却将其 虚空的内部与周围的空间环境紧密相连,纳周围如画景物入亭中,使人来到亭内,仿佛置身于画廊一般,因而从有限的空间进入了无限的空间。虚空纳万境。 ”3( 明)计成在 园治中说:“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清人许承祖在咏曲院风荷一诗中亦说:“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 。”都形象地描绘了亭的空灵意境。 无怪乎 张宣在他的溪亭山色图诗中写到: “ 石滑岩前雨,泉香树杪风,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 ” 苏轼也有“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象得天全”(涵虚亭)的感叹。 正是因为亭这种
10、虚空、灵逸的特征,可以说是闲适、淡泊、超脱境界的象征,这正迎合了宋代部分词人追求淡泊隐逸以求自适的心理,因而宋代词人便爱在词中运用“亭”意象来言志抒怀。 二、宋词中“功用性亭”意象的抒情内涵以及巧妙的艺术营构 正如上文所述,亭是一种集 实用价值与观赏性能于一体的建筑,故 宋词中的“亭”意象按其性质也可分为 “功用性亭”意象和“观赏性亭”意象两种。前者一般用于抒发离愁别恨、 羁旅闲愁和思乡怀人之情绪 ;后者则主要服务于宴饮唱和、咏物写景,闲适隐逸之内容。下面主要来探讨宋词中“功用性亭”意象的抒情内涵及其艺术营构。 宋词中 “功用性亭”意象包括“长亭”、“短亭”、“离亭”、 “旗亭”、“津亭”、“
11、邮亭”、“驿亭”等,现实中的这类亭一般用于 旅途歇息或者作为迎宾送客的场所,故宋词中这类亭往往和行人、倦客、离人、游子、思妇等联系在一起,词人借助于这类“亭”意象,或写离别之痛;或诉相思之苦;或抒羁旅思乡之愁;或发行人不归 之怨传达出种种“ 特地魂销”(欧阳修浪淘沙五首之二)的 愁苦之情,从而使宋词产生了令人黯然销魂的艺术魅力。 我们知道,好的诗词作品之所以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除了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情感特质以外,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作家通过若干意象的精心选择和巧妙组合,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意象体系,进而由意象体系的综合效应产生了象外4 之象、味外之旨 意境。” 4因而宋代词人除
12、了运用“功用性亭”意象为背景和布景来展开词意外,还巧妙地组合其它意象,如“柳”、“草”、 “酒”、“舟”、“泪”、“月”、“ 蝉”“雨”等,来构筑出种种凄美婉约的词境,给人以艺术美感。下面来看几种意象组合。 1、亭与柳的组合 柳”与“留”谐音,其长条依依的体形又是天生一副款款惜别的姿态,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言:“一棵垂柳之所以看上去是悲哀的,并不是因为它看上去像是一个悲哀的人,而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 5因而古人在送行时往往要折柳赠别,久之便成为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始于汉代,据三辅黄图柳记载 :“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
13、折柳赠别。”到了唐宋,折柳赠别 的风尚大为流行,唐释慕幽柳诗云 :“今古凭君一赠行 ,几回折尽复重生。”宋晁端礼朝中措词亦云 : “短亭杨柳接长亭。攀折赠君行。”正因为古人有这种折柳送别的传统习俗,因此文人们就很自然地把柳和离愁结合起来,并成为渲染离情别恨的最佳意象之一。那么,柳与作为具有送别等功能的亭相结合,便构成了更具丰富内涵的抒情意象,不仅使离情之苦传达得更为淋漓尽致,词境也构筑得更为凄美缠绵。如“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周邦彦兰陵 王) 词一上来便写柳阴、写柳丝、写柳絮、写柳条,先将离愁
14、别绪借着柳树渲染了一番,然后是虚写, 词人设想,长亭路上的柔条年复一年地被人攀折,实是在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词人组合亭、柳意象,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得情深意挚,耐人寻味。 又如“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 (惠洪青玉案 )在槐柳成荫,如烟雾笼罩的长亭驿道上,远行之人即将别去,一片离愁别恨,在长亭和烟柳的衬托下,更显情思婉约,凄切感人。另如“轻轻制舞衣,小小裁歌扇。三月柳浓时,又向津亭见。”(晏几道 生查子)、“柳丝挽得秋光住。肠断驿亭离别处。斜阳一片水边楼,红叶满天江上路。”(陈允平玉楼春)、 “莫折长亭柳。折尽愁依旧。只有醉如狂。人
15、生空断肠。”(舒亶菩萨蛮)等等,皆通过亭与柳的组合,营构出凄美缠绵的词境。 2、亭与草的组合 芳草萋萋,弥漫无边,芳草亦常与离情别绪连在一起。自从屈原在楚辞招隐士中写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一借春草抒写离情的名句后,在诗人笔下,5 就常常以芳草的萋萋绿色,写照离人的别恨悠悠;以芳草的连绵不断 ,象征离愁的无穷无尽。“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 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草)、“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秦观八六子),总之,草已被普遍用作伤离惜别的意象,它一经与“亭”意象组合,词人的生命空间也染上了凄婉柔美的感伤基
16、调。宋词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又是离歌,一阙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林逋点绛唇)、“绿杨芳草恨绵绵。长亭路,何处认征鞍”(蔡伸小重山)、“碧草绿杨岐路。况是长亭暮”(梅尧臣桃源忆故人)、“芳草遍长亭。东风吹恨生”(刘翰菩萨蛮)、“灯火 雨中船。客思绵绵。离亭春草又秋烟”(吴文英浪淘沙) 3、亭与雨的组合 雨,是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然而“雨这种自然现象,常会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感受,细雨如温柔的倾诉;暴雨象痛快的渲泄;烟雨蒙蒙,使人仿佛置身梦中,雨前压抑、雨时舒心、雨后明净。进入古典诗词中的雨,已不是简单的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它已成为诗人某些情感信息的载体。”
17、 6因而,雨一旦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便表现出或喜或悲的不同的审美内涵。正如康德所说 :“审美意象是一种想象力所形成的形象显现,它从属于某一种概念,但由于想象 力的自由运用,它又丰富多样,很难找出它所表现的是某一确定的概念。” 7但是雨意象多数情况下还是代表着无尽的离愁和缠绵的情思,这和“功能性亭”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是相通的,因而亭和雨组合,离别之愁、相思之苦自然倍增,非单个意象可比。如“宴阕。散津亭鼓吹扁舟发。离魂黯、隐隐阳关彻。更风愁雨细添凄切。”(朱敦儒踏歌)津亭处,扁舟催发,已经令人黯然销魂,此时更兼 潇潇 风雨,其境自是凄苦异常。另有“ 饮散短亭人欲去。留不住。黄昏更下萧萧雨”(晏
18、殊渔家傲)、“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裛。弹在 罗衣,图得见时说。”(苏轼醉落魄忆别)、“风萧萧。雨萧萧。相送津亭折柳条。春愁不自聊。”(刘克庄长相思饯别)等等,皆意境凄迷,基调伤婉。 值得注意的是,词人们还往往将这类“亭”意象和上述众多意象自由灵活地组合在同一首词里,柳永的雨霖铃堪称这方面成功的典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6 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 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为抒写离
19、情别绪的名篇,也是柳永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尤其是词的上片写分别时的情景,通过“长亭”与“蝉”、“雨”、“舟”、“泪”以及“烟波”、“暮云”等一系列意象精巧有序地组接在一起,将词人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极富艺术感染力。又如 晏殊的采桑子词云: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词的上片以“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醉易醒”等感伤春日离愁;下片以梧桐西风、淡月孤雁等烘 托秋日别恨,意境优美凄切,读来哀婉动人。 概而述之,宋代词人频繁地以这类“功用性亭”意象入词,并以之为核心载体,巧妙灵活地组
20、合诸多传统意象,或写离别之痛;或诉相思之苦;或抒羁旅思乡之愁;或道行人不归之怨,营构出了种种凄婉动人的词境,展示出了丰富的悲剧美学内涵,从而使宋词更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张劲农 . 谈“亭” J. 广州:广东园林 2005,( 6) : 14. 2 覃力 . 亭史综述 J. 北京:中国园林 1992,( 4): 24 25. 3 翦秀何珊 . 古今亭话 J. 武汉:长江建设 1996,( 3): 44. 4 何春环 . 伤别词的意象艺术 J. 成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2):120. 5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等译 . 艺术与视知觉 M.
2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624. 6袁盾,杨恬 . 四季风烟中的雨意情 试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雨意象 J. 昆明: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8,( 4): 63. 7康德著,宗白华译 . 判断力批判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16. On the Lyrical Connotation and Art Construction of Functional Pavilions Imagery in Song Ci Wang Huimin (Suzhou Institute of Construc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uzhou, Jiangsu,
22、 215104, China) 7 Abstract: Pavilion, an unique and functional architectural form among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compresses the form beauty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integrates practicability and beauty. As a result, it gets closely related to literature and has graduall
23、y developed into a imagery provided with distinctive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symbolic significance during the long history of literary practice. The poets of Song dynasty frequently used the functional pavilion as the core carrier in their works., as well as ingeniously combining with various trad
24、itional imageries to created a variety of racking imageries, such as the pain of parting; the suffering of lo v es ic kn ess ; the sorrow of home-sickness; the resentment of pedestrians non-returning, which expresses affluent tragic aesthetics connotations and makes Song Ci possess more moving artistic charm. Key words: Song Ci; Functional pavilion ; Imagery; Lyrical connotation; Art 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童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