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 31 溶解度【课 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课题 2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1)本课主要通过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的探究使学生了解相关概念的形成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是关于物质溶解问题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尝试和探索。(2)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是很少思考。虽然本课题的理论抽象成分比较大,但有了溶液的形成为基础,再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的活动探究和讨论,不但能使学生感悟相关科学知识,还能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了解定量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
2、教科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明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2)通过实验测定,加深对固体溶解度的认识,明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3)初步学习水浴加热实验操作。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初步学习测定固体溶解度的方法,进一步感受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2)实验探究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3)初步学习对实验数据的加工处理及表达。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科学探究的具体过程,发展严谨求实的思维品质,培养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2)通过探究、辨析,加深外因对内因影响的认识,以及对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认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建立饱和溶液与溶解度的
3、概念。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对实验数据的加工处理及表达。对于饱和溶液与溶解度等比较抽象的概念,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经历和感悟探究过程,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学生能力和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对于实验信息的分析、处理是初三学生很少见的,我先让学生采取最常用的表格法记录,分析说明问题,然后再让学生集思广益道出数据处理和表达的最佳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四、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情境引导。媒体:电脑、投影仪。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在一定温度下,物质能不能无限量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呢?实验探究:学生自选蔗糖、氢氧化钙、
4、硝酸钾进行探究。汇报交流:在一定温度下,物质不能无限量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当溶解了一定量的物质的时候,物质就不能再溶解了。此时的溶液就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否则就是不饱和溶液。创设情境:怎样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怎样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实验探究:学生自选氢氧化钙、硝酸钾进行探究。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幑幐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播放课件: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讨论交流:粗略比较相同条件下,相同质量的水里能够溶解氢氧化钙和硝酸钾的质量,并总结相同条件下比较固体物质溶解能力的方法。投影:固体溶解度概念。创设情境:为什么在描述溶解度时,一定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下”?讨论交流:生: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师
5、:温度升降对固体溶解度可能有何影响?生:()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温度降低,溶解度增大。讲解:若想知道物质究竟属于易溶、可溶、微溶、难溶,就必须知道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来的。接下来我们重点研究硝酸钾与溶解度的关系。实验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度的影响。课件:1. 各组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硝酸钾固体质量。组 别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E 组 F 组质量(g) 4.5 5.5 6.5 7.5 8.5 9.02. 用量筒量取 10mL 蒸馏水。3. 将称量的硝酸钾全部用纸槽送入大试管里,再向大试管中加入 10mL
6、蒸馏水。4. 组装水浴加热装置。5. 在水浴中加热试管,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至硝酸钾完全溶解。6. 从水浴中取出试管,插入一支干净的温度计,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同时观察温度计的温度。7. 当刚开始有晶体析出时,立即记下此温度。8. 计算出硝酸钾的溶解度。探究记录水的体积(mL) KNO3 质量(g ) 溶解度(g) 记录温度()10mL各组实验数据汇总表A 组 B 组 C 组 D 组 E 组 F 组温度()溶解度(g)汇报交流: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展示组表,汇成总表)创设情境:综合以上各组的实验数据,你认为温度对硝酸钾的溶解度有何影响?讨论交流: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创设情境:从各组的实验数据
7、表格中,我们能看出固体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你还能用哪些方式表达出温度对硝酸钾溶解度的影响?讨论交流:小组绘制表达方式,展示交流。(列表、曲线、条形图、面积图、饼图、圆形图、柱形图等表达方式)师生互动:1. 溶解度曲线。创设情境: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能否由此推出所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而增大?投影:多种物质溶解度曲线。投影:实际温度与记录温度对比。讨论交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从称量硝酸钾质量、量取水的体积等方面分析)创设情境: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些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讨论交流:通入空气、把水喷向空中、冬季在冰面打洞等。课堂小结:谈谈你的收获。点评:本课是刘浩天老师在长春市做的一节观摩课。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交流互动,很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溶解度概念的形成和实验数据的处理,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饱和溶液跟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变的探究,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十分有益。在教学实施上,摆正了教师的角色定位,构建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教学评价上,充分考虑了目标、过程、结果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