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郭昊龙.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36052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之道-郭昊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之道-郭昊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之道-郭昊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学之道 与中国人的修养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郭昊龙课程意义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钱学森之问 蔡元培时期的北大 西南联大的启示 西方文艺复兴 犹太民族的启示 大和民族的启示课程意义二、认识你自己 心与物的不均衡发展 现代化的忧思:科学化、功利化、体制化 内圣与外王:产品与人品,事业与心胸,德行 与能力 人生与事业的成功是基本价值信仰的成功 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态度决定一切 找到你生命的根基根深而叶茂, 根深而叶茂,本立而道生君子务本梁漱溟:知识技能是生活的工具,是死的;只 有生命本身才是活的。必待活泼的生命去进求, 而后知识技能才得有;必待活泼的生命去运用, 而后

2、其功乃著中国学术除非不复兴盛则已, 如其兴也,必自人生问题之讨究入手,乃引起 其他一切若近若远之科学研究;抑必将始终以 人生问题为中心而发展一切学术焉。君子务本1935 年 11 月,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 一文中这样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 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 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 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 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君子务本1937 年 9 月的一封信中,爱因斯坦说:“我们 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 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 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 现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

3、和耶稣对 人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 取得的一切成就。 ”君子务本1940 年 9 月,爱因斯坦在在科学与宗教一 文中指出:“如果没有活生生的精神作依托, 所有的手段都只不过是迟钝的工具。但如果实 现这一目标的渴望有力地存于我们的内心,我 们将不会缺乏力量找到实现该目标并使其成为 现实的手段。 ”历史与文化背景什么是传统文化:民族性,时代性,继承性 轴心时代与科学时代 什么是经典,各民族之基本经典 中西古今的冲突历史与文化背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之三阶段 我国学习西方文化的三个阶段 问题: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文传统断裂分离 二十一世纪是谁的世纪?历史与文化背景孔子与儒家 曾子与大学

4、大学之地位和意义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孔 子曾子与大学大学之道大学与小学 内圣外王:内证与外证,知与觉,信解行 证 “道”与“德” 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大、天、夫、春、 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 善止于至善以外在知识为中心(外王) , 从客观(现象界)深入: 注意技术细节,精益求精(局部观,角度) 以内在生命为中心(内圣) , 从主观(本体界)深入: 注意战略方向,提升境界(整体观,高度)止于至善中国人的修养=内圣外王之道 =极高明而道中庸 =顶天立地(王与聖) =高度文化+深度实践 =安身立命+经纶济世 =修心炼性+习惯养成 =精神境界+思维方式止于至善主观与客观的

5、统一: 下学上达,内圣外王,体中用和 儒、释、道三家之至善观: 上善若水(为学与为道) 君子时中(内圣与外王) 不二法门(缘起与性空)止于至善儒家的中庸之道:致中和 至善三阶段:保和、中和、太和 宏观(静态):性格之至善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止, 定,静,安,虑,得 微观(动态):行动之至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一切从“我”开始我年少时,意气风发,当时曾梦想要改 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发觉自己根本 无力改变世界,于是决定改变自己的国家。 但这个目标我还是无法实现。步入中年之 后,我试着改变自己身边最亲密的人。但 是,他们个个维持原状。当我垂垂老矣, 终于顿悟

6、了一件事:我应该改变自己,以 身作则影响家人。若我能为家人作榜样, 也许下一步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 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谁知道呢? 英国主教的墓志铭“内圣外王”之道生命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修心炼性过程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 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 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至诚无息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 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7、,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 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 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 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 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志于道,据于德 依于仁,游于艺涵养须用敬 进学在致知止于至善当今时代,是一个“为学日益”的时代,知识爆炸,竞争激烈。而近百年内忧外患,传统断裂,使我们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心性之学,失去了中国人的精神命脉,视野偏狭,迷心逐物,沉浮于专业化、科学化、信息化、功利化的浪潮中;因而,如何在大学阶段明确生命方向,提升精神境界,完善独立人格,就成为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与重要使命。 大学是四书之首,是儒家传统入德之根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本课将程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回顾历史,反思生命,以大学为契入点,贯穿四书 ,旁证佛老,提纲契领、简易平实地阐明大学“内圣外王”的心性修养工夫,强调知行合一,体用合一,从而为大学生的人生与事业发展奠定一个安身立命的根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