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47020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1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以及特点(一)多源发展:1.南北格局的起源:北方黄河流域;南方长江流域2.三个重心的演变:关中;黄河中下游(中原) ;江南意义:文明的标志;大国形成;以农为主体;造福苍生(二)多元结构1. 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三种类型:国有制,又分为奴隶社会土地国有(井田制)和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2.三种赋税:实物;劳役;货币纳税依据:人头;土地;资产;临时随意3.特色经济区:旱作农业;水田农业;畜牧业发展区4.多元形式:个体;庄园;官营;(三)主体特点1农业核心(饲养

2、业,家庭手工业)2技术更新缓慢3重农抑商4成就非凡5原因:地理;气候;大河贯穿;多源一体;政治模式渐趋统一;互补。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原因问题剖析1. 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1) 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2) 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3) 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4) 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5) 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6) 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7) 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2. 中国古代出现治世的原因:(1) 政策因素:农民战争的作用(农民起义

3、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2) 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间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强(3) 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4) 个体作用:杰出帝王将相的个人政治品质(5) 良好政风:吏治清明三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一)关中地区:原因:古代北方农业发源地(后稷)周秦时代的发展商鞅变法2 2长期政治中心地理条件地位:中国最早区域发达区政治文化中心区(中华文化的起源)周、秦、汉、唐的创建有赖于此表现:农业发源地(粟) ,炎黄,传播到中原(二)中原地区:原因:长期政治中心;地理条件:技术更新;生产关系的调整;汉唐时代安定;民族融合,尤其是南北朝时期状况:农业中心;大城市密集;工商业发达;西安、洛阳国际交流意义:

4、是汉唐文明的中心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儒家文明形成发展(三)三国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相同原因:政府政策;相对安定不同原因:具体措施:北方屯田恢复;蜀国发展水利;吴国促进山越进步历史因素不同:北方原来就发达;西南有一定优势;江南初步开发意义:北方恢复到汉末战乱以前;四川少数民族发展;长江中下游的开发开始了(四)经济中心南移:1 南方经济的发展过程(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5、。(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2 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时期(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

6、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

7、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3 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3 3(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4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 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2)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3)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其

8、他原因思考: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地理: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成的,结果造成水土流

9、失,土地面积减少。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5 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6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1)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2)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4)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5)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

10、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4 47 表格式理解:时期 内容 分析原因 备注东晋(317420)南朝(420589)时期内容:1、江南土地大量开垦。2、耕作技术进步。3、农田水利兴修较多。4、农作物品种增多。5、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区域: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1、北方大量人口南迁,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2、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3、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4、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

11、业发展的政策。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唐中期,安史之乱(755763)1、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2、放火烧山,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3、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4、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5、农田灌溉的发展大运河。6、农具的改进以水利为动力的灌溉工具筒车、江东地区曲辕犁。7、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茶成为生活必需品,唐中期,开始征收茶税。 首先,破坏了北方的经济。其次,中央集权大大削弱。第三,边防空虚。第四,北方人口的南移。主要迁到长江中下游。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的经济中心开

12、始南移。为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起了一定作用。 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907960)一、农业。南方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筑捍海塘,用以抵御钱塘江潮水的侵袭。粮食作物产量提高。南方普遍种植桑柘、茶树等经济作物。二、手工业。南方的丝织业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大。制茶业在南方各地都很普遍。造纸业和印刷业都很发达。三、商业。杭州、扬州等是商业繁荣的城市。南方各国贸易往来频繁。楚国的商业贸易收入为主要财政来源。 1、南方局势相对稳定,战争较少,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祸,大量南移,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3、南方许多国家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全国的经

13、济中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超过北方。 5 5南宋(11271276)一、农业有重大发展。北宋时,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南北农作物品种更多地得到交流,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强;辽、夏、金、元也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和规模有进一步发展。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三、商品经济活跃。宋代城市和商业兴盛,出现了纸币。四、对外贸易频繁。宋代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对外贸易。元朝时的外贸港口,在世界上都很有名。 1.农业: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经是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苏,湖成为天下粮仓;2.手工业:南方的棉纺织业,丝织业,制瓷业,造纸业,造船业在全国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3.商业:南方商

14、业发展水平,总体上超过了北方;4.财政: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所占比重超过北方,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结果: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移到南方。四 教材基本线索(一)经济史基本内容:1.中国原始农耕:诞生时间:距今 1 万年标志:农耕和驯化-粟 稻 黍 稷 豆 意义:同时出现 南北并立 历史悠久 影响生活 影响文明发展姜寨特点:同一血缘 共同耕作 平均分配 布局整齐早期农业特征-农耕聚落产生的原因:农业发展,生产力提高,人口增加2.夏朝经济:公天下化为家天下二里头文化中的私有制、居民经济生活:宫殿式建筑 分化 农业为主 饲养 礼仪 3.商朝青铜制造业: 工艺成熟 数量庞大 造型独特 4.春

15、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商鞅变法 铁器农耕技术 奖励农耕 世风 各国政风 兼并天下5.秦中央集权制和秦的灭亡6.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原因:黄老思想 以农为本政策 社会风气 安定 状况:吏安其官 民乐其业 影响:社会稳定 经济恢复 文化也发展起来 豪族势力发展 王国势力发展 汉武帝时代:发达的农业(工具 技术经验 产量)7.光武中兴与东汉豪强:柔道治天下 政风 税制 文教治国 -繁荣安定结果: 庄园与豪强8.三国时期区域经济发展:6 6北人南移曹操:民屯 军屯诸葛亮经济发展举措:水利 屯田 手工业 少数民族交通 孙权开发江南:地理环境 山越 9.南朝经济发展 北方-胡文化影响 南方-江浙、湘赣、巴蜀农

16、业区(技术,手工业,城市,海外贸易,民族经济)10.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内容:贞观之治-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 民族和谐开元盛世:清明宽容,重视生产,缓解矛盾,社会安定,高度繁荣原因:继承;法制;行政效率;减免赋税;缓解矛盾; 11.丝绸之路:起因;状况;意义12.经济中心南移的完成时间:南宋时期原因:民间商品经济;国内外贸易;北人南迁;历史因素;人口压力;北方战乱农业手工业表现:农业(水田农具,耕作技术,稻麦轮作,产量荒地,苏湖) ,经济作物(棉花,茶叶) ;手工业(纺织、制瓷、造船;官府;江浙私人机户;海南岛棉纺技术;景德镇;)外贸港口(广州、泉州、明州)13.海上丝绸之路:起因;状

17、况;意义;遗憾14 元世祖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措施:农业-禁圈地,劝农桑,编农书大都的商业地位15.明朝中后期统治危机:内忧外困16.康乾盛世社会经济的繁荣:种植业:粮食生产-双季稻,高产外来作物,经济作物(桑茶棉甘蔗烟草蓝靛)农村家庭手工业-纺织(江南)湖州丝,松江布。手工作坊,商业和城市:城市恢复(南京广州佛山厦门)商品集散地(汉口船码头、镇江银码头、无锡布码头)17.朝贡贸易的特点:官方控制和垄断;贡物以及货物;监督以及具体规定;不征税18.明清民间海外贸易:海禁时期形成武装走私集团;倭患;民生社会经济摧残;开放海禁(广州宁波市舶司,漳州月港)商品性农业手工业发展以澳门为中心的转口贸易,

18、以马尼拉为中转的太平洋丝路,形成丝银对流的格局,影响了中国和世界。但中国退出了整个商业活动。港口:澳门 马尼拉 主要商品:生丝、丝织品、蔗糖、瓷器19.从海禁到闭关的原因和表现:原因:隔离反清武装实行迁移;一度取消设广州、宁波、漳州、云台山海关;以后的戒备、自大到康熙晚年走上闭关-收缩外贸;广州 13 行;限制外商来华。(二)思想文化史线索:儒家文化-科技-出版-艺术 1.中华文明创世的集体记忆:2.青铜文化:司母戊鼎青铜器特征甲骨文3.礼乐文化的内容7 74.百家争鸣5.黄老思想到独尊儒术6.司马迁与史记7.东亚文化圈8刘知几史通:三长:才 学 识9.宋朝辉煌的思想、科技、史学成就:朱熹新儒

19、学活字印刷:创制 传播沈括与梦溪笔谈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0.康乾盛世文化古今图书集成类书四库全书丛书章学诚文史通义:经世致用;史德11. 西学东渐起因:新航路;传教士;开放海禁;军事斗争需要史实:利玛窦;徐光启;科技文化内容作用:中西文化第一次交流12.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儒家演变:周公礼乐制度 春秋 战国 西汉 宋明理学 近代冲击儒家影响:家族制度 君主政治 以理入法 道德教化 礼制规范 对外传播 (东亚,西方)五中国古代热点分析和阶段分析:(一)热点分析1政治史专题近几年高考对古代政治史的考查起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受现实政治的影响,特别是现在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遇到的许多问题实际上是旧的历

20、史内容在现代条件下的翻版。从历史中考查得失,汲取,营养,以资借鉴,是当前政治家的责任,高考正是把现实性作为命题的原则之一。可以肯定,高考对政治史的考查明朗化,这就是要还原其在历史中应有的地位,纠正过分夸大或过分贬低两种错误倾向。从命题规律看,一是比较侧重于兴衰经验的总结,如朝代兴衰原因、用人政策、社会问题等;二是适度淡化了对农民战争史和民族关系史的考查;三是重视了政治与经济、文化结合的考查;四是新题型常出,成为新题型、新观念和新思维的试验场。例举: 对古代改革规律的把握和经验教训的总结。改革主要有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奴隶社会内部的富国强兵、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

21、先进文化和制度等改革,要从其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教训中知前世之兴替,铺后世之坦途。对中国古代一些重要制度的认识与评价。概括各种制度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分析其原因,清楚各种制度的继承关系和相互影响,要将各种制度放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评价,如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发展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现象。 国家的分裂与统一问题:在概括分裂与统一史实的基础上,要从以下角度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a总结多民族国家分裂和统一的规律,从原因、进程、影响等方面认识;b重视几个重要时期的比较:如魏晋南北朝和五代辽宋夏金两个分裂时期的比较和秦与隋、汉与唐、元与清等几个统一朝代的比较;c正确认识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从历史发展的

22、主流及原因,辩证地8 8分析分裂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注意一些局部性的统一;d对封建社会诸多政治问题的认识:如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朋党之争、吏治腐败、君权相权之争等,要在分析其出现的社会原因、历史影响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得出有益于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得人则昌,失贤则亡;安定团结;关注民生;减负;统一;关注社会问题)2经济史专题 经济史考查比例呈上升趋势,基本的命题规律是:比较重视对经济知识系列化能力的考查。所谓经济知识系列化指的是对同类型的经济现象进行归纳整理,理清其基本线索,概括其发展特点和规律,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一种能力;比较重视对典型经济政策及其影响的考查;重视对商品经济等特殊经济现象的考

23、查;重视对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文化现象等其他社会内容之间相互关系的考查。例举: 注意对古代经济知识的归类掌握,如国家经济政策出台的原因与实施结果,同时期经济重心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等,要分析经济发展与当时政治的关系,要从理论认识的高度着眼。要特别重视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形成的原因与影响。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着重分析演变的原因、发展趋势、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反映出的实质问题等,如赋税制度的变革与当时政治发展间的关系、与人口问题的关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对一些典型的经济现象的分析和认识:如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的变迁等,不单纯从这些经济现象的发展出发,而应该强化对这些现象出现原因、发展规律和

24、历史影响方面的认识。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认识,一个角度是横向的,即与西欧国家的重商主义政策比较;另个角度是纵向的,即概括这种政策的产生发展过程,从其消亡过程中得出正确认识。(反映了古人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对人、德、财关系的认识)。3文化史专题 文化史的考查是古代史中比重较大的。如对文化史的考查,是为了纠正重政治、轻文化的现象,也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是当代学术界文化史研究热点在高考中的必然反映,从命题的基本规律看,重视考查了文化现象与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的关系考查的角度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例举: 关于中国古代的思想史: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一是不同时期中国主流思想出现的背景和影响;

25、二是儒学控制中国几千年的原因探究;三是儒学在近代受到的冲击和寿终正寝;四是对古代思想的认识与评价。古代教育发展的规律认识,主要角度是从古代发展教育的途径、方式、目的人手,描绘其发展轨迹,探求它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其次是以典型时期如北宋、明等朝代的教育发展为例剖析;第三是对一些典型教育现象如古代书院的发展历程,做分析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并领先世界的原因和明清以后逐渐落伍的原因,要延伸到近代科技,加强与西方科技发展的比较。(竞争的利器,交流的核心)(二)阶段重点说明:1先秦阶段:通过考古材料、史籍考证、集体记忆的神话和传说说明以下内容:中华文明的发源;最早的农、工、商业以及城市;最早的国家;

26、第一次民族融合;农业技术定型;手工业分工和城市;重农抑商政策与观念形成;政治制度由来;中华传统文化风俗(与农业有关,与家族有关) ;通过社会史、风俗史来说明百家学派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儒家,道家、法家、文学家)2秦汉阶段:重点是从史料和地理的角度明确政治制度;次重点是经济文化通过各种材料来表现(画像砖,绘画,文学) ; 3三国两晋南北朝:与民族关系有关的政治史是重点;通过各种资料掌握南北朝时期三大经济特色:(1)政策重视;(2)重心南移;(3)经济变化引起政治文化变化,南北特色各异。4隋唐阶段:集中考察政治和文化。政治讲制度创新和治乱兴衰;文化讲东亚文化圈形成原因过程影响。9 95宋元阶段:宋元

27、制度是重点(内容,地位) ;民族关系受关注;文化高峰形成的原因表现,没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原因。6明清阶段: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审视政治制度、经济和贸易政策、对外关系、文化政策与表现。六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中几个重点问题剖析:(一)中国古代四个文化典型:(1)夏商周文化是青铜与历法:青铜文明(2)秦汉文化是丝绸、冶铸与水利技术:农业文明(3)隋唐文化是博大精深,全面辉煌,中华文化圈完全形成:儒家文明(4)宋元文化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东方文明(二)文化发展的共同原因:(1) 继承性因素:前代文化成果的继承(2) 社会环境因素: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 社会大治(社会安定必然导致文化繁荣、兼收并蓄如两汉隋唐

28、)或者社会大乱(社会动荡必然导致思想冲突激烈、变化多端如春秋战国百家争鸣)(3) 政治因素: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4) 文化政策因素: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5) 文化交往因素:民族融合(民族融合交往是文化融合的主要途径);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来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具有补充和推动作用)(6) 群众作用:人民群众尤其是杰出文化人的努力(7)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条件)(三)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商路六次演变:(1)秦汉时期主要以陆路为主(2)隋唐时期既有陆路又有海路(3)两宋时期海路贸易发达(4)元朝时期陆路、海路、内河漕运并举(5)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远达东非、红

29、海,但中后期逐渐闭关(6)清朝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对外通商。(四)对外交往的途径和繁盛原因:1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途径:贸易,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官方互派使节、留学生宗教传播战争。2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1)国家强盛,经济文化各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2)海运交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3)王朝统治者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4)政局稳定。(五)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表现:原因:(1)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人们来说拥有土地可以榨取巨额财富,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2)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

30、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 ,而把商业(有时也包括手工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3)在封建帝王看来,私人工商业主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换与高利贷盘剥农民,另一方面商业活动丰厚的利益回报又吸引着相当一部分农民“舍本趋末” ,从而大大削弱了王朝的统治基础,关注于政治利益。(4) “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除了其经济原因或物质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文化方面10 10的原因,即“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儒家思想轻视商人影响了中国社会。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主要表现在: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二、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

31、固农业生产基础;三、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四、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等。评析: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不能富国,但可强国,即人口、兵源,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 (1) “重农抑商”政策也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

32、,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2)地主官僚集团经济上疯狂兼并土地,政治上也更加腐败。(4)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重农抑商政策使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也深刻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由对外开放转为闭关自守。 其它看法:重农抑商政策也有其明显的思想认识缺陷和政策缺陷,最突出的是它把农业与民间私营工商业,把本业和末业简单对立起来,认为多一人从事工商业,就等于少一人从事农业,把民

33、间私营工商业机械地看成是农业的危害和破坏力量,只看到了农业与民间私营工商业之间的矛盾对立,而没有看到农业与民间私营工商业之间的联系互补,没有看到民间私营工商业对农业的促进拉动作用。这种认识缺陷和政策缺陷,在中国封建帝制王朝时期长期没有得到修正,成为不少王朝推行抑商政策并严厉到了极端化的思想根源。也可以说,由于思想认识上只看到了民间私营工商业对农业的危害,并一味强调夸大了这种危害,所以许多王朝在推行抑商政策时往往会走向极端化。中国帝制王朝时期推行的禁榷政策,如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唐代刘晏的榷盐法以及宋元明清时期的盐茶专卖法等,都是极端化的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尤其是禁榷政策的推行,

34、严重干预和扭转了社会经济的运行态势和运行结构,到中国封建帝制社会后期时,严重摧残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重农抑商政策还规律性地呈现执行失效,无论重农政策,还是抑商政策,事实上都呈现出短期政策特征。任何一个王朝国家,都没有能够长期地有效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从整体上考查中国帝制王朝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可以发现,特别是由于政策目标上的财政目的,往往使王朝初期大力推行的重农政策不能持久,而呈现出一种短期性。大致说来,规律性演变的情况是,从一个王朝的中期开始,由于内事兴作、外事四夷、机构臃肿、官僚增多等原因,国家财政开支越来越大,致使王朝初期采取的扶助农业、轻徭薄赋政策执行失效,转而逐步加重对农民的赋役剥削并在王朝后期走向对农民敲骨吸髓式的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