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力舟:伏尔加勇士的遗憾.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47097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力舟:伏尔加勇士的遗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孙力舟:伏尔加勇士的遗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孙力舟:伏尔加勇士的遗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孙力舟:伏尔加勇士的遗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孙力舟:伏尔加勇士的遗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伏尔加勇士的遗憾清王朝在土尔扈特东归前后的决策失误孙力舟作者简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外交史方向博士研究生, 兵器知识 B(防务观察家) 专栏作者, 青年参考报特约记者, 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特约撰稿,英汉-汉英口译员概要:18 世纪 70 年代,土尔扈特部起义反抗沙俄压迫,万里东归祖国的壮举震惊世界,也成为世代传颂的英雄史诗,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中。本文力图从国际关系的角度重新考察这一事件,提出清王朝在土尔扈特东归前后三大决策失误:一是没有能够抓住向欧洲扩张的历史机遇,失去牵制俄罗斯扩张的地缘政治桥头堡;二是在土尔扈特东归过程中未能做出得力的外交与军事配合,既增大了土尔扈特部

2、众的伤亡,又损害了清朝在中亚各部中的威信;三是在土尔扈特归国之后,没有对这些在欧洲生活 100 多年,拥有先进军事技能和丰富外交经验等优势的土尔扈特部族做出合理的安置,丧失了近代化的一次机遇。本文随后分析了清王朝出现战略失误的主要原因:并非由于国力缺乏或政府动员力较弱,也不是因为缺乏信息,而主要在于当时清王朝决策层安全观念的特点,即 “持盈保泰” 、 不求进取。这一案例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的启示是,必须深入研究每个国家、每个时期的决策层的安全观念,才能理解他们做出的决策。关键词:土尔扈特 清朝 俄罗斯 决策 安全观念 引子:研究的缘起和意义“土尔扈特东归” 在中国是个广为人知,但绝大多数人知之不祥

3、的事件。自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土尔扈特东归的英雄壮举就进入了高中历史教科书,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部分。土尔扈特东归,具有对内政治和对外关系的两重性。这一事件的内政属性,主要表现在土尔扈特部是蒙古族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土尔扈2特的东归和清王朝的安置从本质上说,都是中国的内政;这一事件的对外关系属性主要表现在东归的过程直接牵涉到清朝与俄罗斯的关系、与中亚诸部的关系,在东归之后清朝的安置措施,也直接影响到此后中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长期以来土尔扈特东归主要被纳入中国国内民族关系史的研究领域,所以从对外关系的视角来看待这一事件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于土

4、尔扈特东归中清王朝决策的研究,基本还是一片空白,仅在东归事件涉及中俄外交交涉的部分,有部分外交档案的梳理。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希望引用各方材料,尽可能地还原土尔扈特东归前后的历史真实,并以此为基础,归纳以乾隆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对土尔扈特东归的政策,评析这一政策的利弊得失,并初步探讨其在对外关系决策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意义。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疆域最广阔、经济总量最多的清帝国,在有利扩张的情况下却没有向西扩张,仅此一点就足以对现有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理论构成挑战,然而这已经是一个需要单独再写文章研究的大问题了,本文仍然重在决策的分析。一、涉及土尔扈特东归事件的各方文献、主要争论及

5、研究中的空白点1771年土尔扈特东归之后不久,就有各种文字的记述问世,凸现出这一问题的国际性。土尔扈特部使用的西蒙文(即托沁文) ,是卫拉特蒙古(漠西蒙古)诸部的通用文字。与东归相关的托沁文文献包括史书土尔扈特诸汗史 、 乌讷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与青塞特奇勒图新土尔扈特诸汗诺颜之世系表和小说色特尔扎布传等 1,这些文献体现了土尔扈特本族人在回归后的约20年中,对在欧洲生活时代和东归前后历程的回顾。这些资料是研究土尔扈特东归动因和东归中情况的重要依据。乾隆皇帝与当时新疆最高军政长官伊犁将军之间的交流主要使用满文,当时清朝与俄国的外交文书一般也只使用满文、俄文和拉丁文,而不用汉文。1大约成书于 1

6、8 世纪末,作者佚名。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以和鄂尔勒克、书岱尔岱青、朋楚克、阿玉奇、策凌敦多克、敦多克鄂木布、敦多克达什等土尔扈特诸汗的事迹为主,按年代顺序记载了自 1680 到 1755年土尔扈特部的历史活动,这是研究土尔扈特在伏尔加时期的政治、军事、宗教、法律和内外关系的重要史料。 世系表作者是土尔扈特部僧人鄂哲,这是土尔扈特贵族的一部较完整的世系表,阐明兄弟齐心则兴旺发达的道理。参见蒙古民族通史 ,第 4 卷,第 439 页。 色特尔扎布传作者为佚名的土尔扈特文人,讲述 18 世纪上半叶土尔扈特与准噶尔的关系。见上书 412-413 页。3因此,深入研究东归问题,就不能不使用满文资料。好

7、在清史研究人员已经把有关土尔扈特的重要清宫档案翻译为汉文,编入满文土尔扈特档案 。关于东归的较早的汉文资料包括康熙时期出使俄罗斯与土尔扈特的图里琛所著异域录 、乾隆的汉文谕旨、承德避暑山庄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记 、汉族大臣关于此事的上书、廷议记录、在新疆的满汉知识分子所撰野史,新疆地方官府所修地方志等;稍晚的有清朝皇家编写的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中的土尔扈特部总传 、魏源的圣武记 、李文田的朔方备乘札记等。在俄文资料中,土尔扈特一般称为“卡尔梅克” 。早期俄文资料包括土尔扈特与俄罗斯帝国之间的外交文书,土尔扈特名义臣服俄国时期的誓词,东归起义发生后女皇与地方总督之间的训令,俄罗

8、斯向清朝的交涉文书等。其中只有极少部分能找到汉文译本。较晚进的俄文资料,最重要的是卡尔梅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史纲和卡尔梅克族在俄国境内时期历史概况 ,后者有中译本。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在努力摒除大俄罗斯主义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新观点,已经由中国社科院的学者部分的介绍到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最早研究土尔扈特在伏尔加流域历史的是在俄罗斯帝国科学院任职的德籍学者帕拉斯,他在土尔扈特东归之后5年,就用德文撰写了内陆亚洲厄鲁特历史资料 ,这部著作是根据作者在伏尔加土尔扈特东归前和东归后两次历时数年的考察写成的。此外,20世纪早期法国东方学专家伯希和的卡尔梅克史评注

9、 ,从欧洲视角梳理了汉文和蒙文史料。 关于土尔扈特问题,还没有出现价值高的英文著作。从 1771 年土尔扈特东归事件发生开始,对这一事件的研究和评价就带有高度的政治性,这一点在各方对于事件的不同称谓中就有鲜明体现。清朝称为“归顺” ,新中国称为“东归” ,俄国和苏联称为“叛逃” ,其他国家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般称为“反叛” ,当代的俄罗斯卡尔梅克族历史学家则用中性的“离开”形容此事。当时,俄罗斯帝国政府内部、清朝政府内部及俄罗斯与清朝之间,就对这一事件争议不休,而二百多年来的各国学术界对于土尔扈特东归问题的争议4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尔扈特离开俄罗斯的原因,是汗王和贵族的利益受到威胁还是全

10、民族的生存受到威胁?俄罗斯学者的一般认为,汗王渥巴锡、上层贵族、高级喇嘛的利益受到俄罗斯加强对土尔扈特统治的威胁,因此他们联合策动举族叛逃;也有人认为,俄罗斯中央政府政策基本得当,但地方政府的贪婪暴虐逼迫土尔扈特人离开,俄国诗人普希金就持这种看法。中国学者的一般看法是,俄罗斯的残暴统治,特别是不断向土尔扈特征兵和宗教迫害,使得整个民族的生存受到威胁2、土尔扈特东归的目的,究竟是回归祖国还是抢占准噶尔故地独立?清代一些学者如斌春、魏源等认为土尔扈特密谋侵占清朝的西北边疆,建立独立政权,只是因为路途中损失太大,加之清朝已经有所防范,所以不得不在进入清朝疆界时自称前来归顺。而乾隆皇帝当时作出的判断是

11、,土尔扈特部真心归顺的可能性有八九成。对于土尔扈特东归和清王朝的安置措施,绝大多数新中国历史学家给与高度评价,认为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土尔扈特的东归是清朝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成果。 2 但是,上述这些研究和争论,主要围绕着土尔扈特部落东归的过程本身,都没有涉及在清朝对土尔扈特的根本政策是否得当。笔者试图回答东归中的三个重要问题:第一,清朝有没有可能主动向西扩张,支援土尔扈特部抵制俄罗斯的压迫?第二,清朝有没有可能在土尔扈特东归的过程中给予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减少土尔扈特的伤亡?第三,清朝对于土尔扈特的安置方针真的正确吗?这一方针是否既有利于土尔扈特的休养生息,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和平安宁,又

12、有利于全国的发展?当然,回答这三个问题,首先要尽量准确的还原历史真相。二、土尔扈特东归的历史概要1628 年,漠西蒙古(又称卫拉特) 3的一支的土尔扈特人从新疆西北部地区西迁,沿途征服了鞑靼各部族,1630 年到达伏尔加河下游,把诺盖人赶到对2 马大正先生在土尔扈特蒙古万里东归的启示 、 渥巴锡论兼论清朝政府的民族统治政策等论文中都体现了这一观点。3 17 早期世纪的卫拉特包括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辉特、厄鲁特、巴嘎图特等互不统属的部族。17 世纪后期逐渐合并为以今天新疆北部为中心的准噶尔、以今天的青海为中心的和硕特,以及控制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的土尔扈特三大部族。5岸,占据了从乌拉

13、尔河到伏尔加河、自阿斯特拉罕到萨玛尔河的辽阔土地,建立了土尔扈特汗国(欧洲人称之为卡尔梅克汗国) 。 4汗国在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三个大国之间纵横捭阖,一般与俄罗斯结盟,共同对付周边的其他游牧民族。在 18 世纪初阿玉奇汗统治时期,汗国达到鼎盛。阿玉奇去世后,汗国内部纷争加剧,逐渐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俄罗斯,但从 17 世纪中期到18 世纪后期的一百多年中,土尔扈特汗国一直向清朝称臣纳贡,多次遣使到北京;清朝皇帝也两次遣使到土尔扈特部。1762 年, 俄罗斯沙皇叶卡捷林娜二世修改了关于治理卡尔梅克汗国的大法典,最重要的改动就是改组“扎尔固” 5,从内部加强了对卡尔梅克汗的监督和控制。

14、同时,俄国不断从土尔扈特征兵,并进行宗教迫害。1770 年底,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率领大约 80%的土尔扈特人发动武装起义,高呼:“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祖国去” ,立即开始扶老携幼,举族东归 6。经过与俄罗斯军队、哥萨克、巴什基尔人的等敌对力量的连续战斗,土尔扈特部成功击溃了围追堵截的俄罗斯军事力量,并打了两次歼灭战。但在东归的后半段,疲惫不堪的土尔扈特人受到哈萨克人(或许还有吉尔吉斯人) 的不断袭击,人畜损失惨重。1771 年夏季,当土尔扈特人终于到达当时清朝的西部边界的时候,已从出发时的约 17 万人减少到 7 万人。乾隆皇帝决定接纳并救济土尔扈特部众,封赏土尔扈特首领

15、。同年秋,渥巴锡等领导东归的首领在承德避暑山庄受到乾隆皇帝的接见。当年冬季,土尔扈特人被分为 6 个部分,分别安置在今天的新疆西北部、新疆南部和外蒙古西部地区。今天,东归的土尔扈特的后代,仍生活在中国新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地,我们在新疆和静县可以见到渥巴锡东归后建立的汗王府。从历史回顾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五个要点:一是土尔扈特不堪忍受俄罗斯的压迫并与清朝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是其领袖做出东归决策的直接原因;二是俄罗斯在土尔扈特居住区及其周边地区,统治薄弱,几乎一击即溃;三是土尔扈特遭受最大损失的地区是在俄罗斯境外的中亚地区;四是土尔扈特人具有4 蒙古民族通史 ,第 4 卷,

16、第 48-49 页5 “扎尔固”原本是由汗王任命的 7-8 名贵族和高级喇嘛组成的议事机构,是汗国的权力中心。1762 年,俄罗斯改组扎尔固,规定扎尔固成员不再由汗王任命,而是由汗国的各个区域和宗族推选产生;在扎尔固中的一切决定采用投票方式多数表决,汗王没有否决权;如果汗王对于扎尔固的决定有异议,必须提请莫斯科裁决;俄国派出一名军官,参与扎尔固的每次会议。6 (斯文赫定热河皇帝城 第页)6相当强的战斗力和高超的指挥水平,创造了史诗般的军事奇迹;五是东归后土尔扈特部全部被安置在西北边陲,没有人在清朝中央和祖国内地任职。这五点是下文中做出清朝决策失误结论的重要条件。三、 清朝对于土尔扈特东归事件的

17、政策由于清朝高度君主专权的政治体制和乾隆皇帝对于土尔扈特部东归的重视程度,乾隆皇帝是这一事件中清朝方面的唯一决策者。清王朝对土尔扈特东归的政策,体现在清朝当时的档案文献之中,可以归纳为 5 个主要方面:1、对土尔扈特人东归前的归顺和求援置之不理年(乾隆二十一年) ,土尔扈特汗王敦多克达什遣使吹札布等人觐见乾隆皇帝并参拜达赖喇嘛。使团冲破俄国的重重阻挠,历时 5 年才到达热河行宫朝觐乾隆,呈献贡品,乾隆派官员护送其到西藏拜谒达赖活佛 7。次年,吹札布返京,乾隆再次召见,并询问部落与俄国的关系及处境。吹札布详细标明土尔扈特部族的疆域,绘制草图献给乾隆帝。在东方文化中,献地图是明确的臣服表现。吹札布

18、向乾隆道:“俄曾经与雪西洋(瑞典)及西费雅斯克国(土耳其)战,土尔扈特部落出兵助俄,因而部落的实力被削弱,兵弱不足以抵沙俄压力,后才被沙俄控制,但附之,非降之也,非大皇帝有命,安敢为人臣仆” 8。由于听说清朝已经平定准噶尔,统一新疆,臣服土尔扈特部的东邻哈萨克诸部,吹札布建议清政府谕令哈萨克,以后土尔扈特部落途径哈萨克纳贡,不再假道俄国,免俄阻难。但是,查遍清朝相关档案,乾隆皇帝除好言宽慰土尔扈特使臣之外,并未向俄罗斯交涉土尔扈特部的归属问题,也没有谕令哈萨克与土尔扈特友好相处,并没有做军事支援土尔扈特在欧洲继续进行抗俄斗争的准备 。2、对东归途中的土尔扈特人无所作为年月,清政府从俄国政府的函

19、告中获悉,土尔扈特部众正在东返途中,当时清政府对土尔扈特东归的态度是:“若靠近边界,允许入界之,抚慰安置,若未至我边界,半途被俄罗斯追缉,发生冲突,则不可理” 9但对此,历史学家还存在争议,这里采用的只是通行的说法 10。东归完成后,乾隆表示,7 清高宗实录五二二页8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卷十三厄鲁特要略五9 清朝文献通考卷二九七、四斋考。10而根据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历史学家的研究,清朝政府曾经给哈萨克部写信,让其不得阻拦土尔扈特7对东归中的土尔扈特部与哈萨克部的冲突,不予追究。3、入境后的土尔扈特人接纳救济清朝对于是否全部接纳土尔扈特部,政策立场曾有转变过程。土尔扈特东归的领袖之一舍楞曾在清军

20、平定准噶尔的过程中投诚清军,后来又诱杀清军将领,外逃俄罗斯,因此受到清朝通缉。乾隆在得到舍楞等人的情报后认为其获罪远遁,岂敢重返,自投罗网。当确知土尔扈特东归人马中有舍楞等人后,清朝大臣们一时间“议论沸起” ,不少廷臣 “以舍楞同来情属叵测,而主张慎重行事” ,也大臣认为 “不宜收俄罗斯叛臣,虑启边衅 ”,还有的认为“舍楞系出尔反尔的奸诈之臣,应收尔诛之” 11。乾隆根据大多数大臣的意见提出:“若舍楞、劳章札布等前来,则酌情安置等属众,将尔等安抚诱来 12。 ”就是先以招抚手段把舍楞诱来,来了以后怎么处置,是赏是罚,待诱来再说。当乾隆得知舍楞的投诚的态度后,他的思想有了重大的变化,他认为“舍楞

21、一人,岂能耸动渥巴锡等全部,且俄罗斯亦大国也,彼既背弃而来,又扰我大国边界,进退无据,岂将焉往?” 乾隆进一步认识到, “此次伊等前来者,并非我以武力索取,乃是伊等自愿亲自乞来,反而将其治罪之理乎?” ,而应“ 往咎概不介意,前罪一律宽宥,还特加恩赐,照杜尔伯特之例,接济产业,分定游牧,伊之所属部众 ,仍归伊管辖尔等可进京入觐,分享圣主恩赐” 13对于土尔扈特部众,乾隆命舒赫德等大臣“分拨善地安置,乃购运牛羊粮食,以资养赡,置办衣裘庐帐,俾得御寒,并为筹其 久远资生之计,令皆全活安居,咸获得所 14。由陕西银库内拨银万两,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内蒙等地的,也以大量的物资供应土尔扈特,计有马、

22、牛、羊万头,米、麦万石,茶万余封,羊裘万多件,棉布万多匹,棉花万余斤,以及大量的 毡庐等 15。部东归。但这些都没有记述和推断都没有相应的档案文献的基础,只能作为参考。根据当时在西域的满族人椿园的记述,清朝的伊犁将军曾下令哈萨克部族拦击东归中土尔扈特部,见西域闻见录 。著名边疆史地学家马大正认为,此书所记讹传之事甚多,对土尔扈特东归的原因和历程的不少记述,很难经得起推敲。11 满文土尔扈特档案乾隆三十六年三月二十二日折,第一件12 满文土尔扈特档案乾隆三十六年三月二十二日折,第二十四件13满文土尔扈特档案乾隆三十六年四月十一日折,第二件14 清高宗实录卷八八九,三十六年辛酉15马汝珩、王思治土

23、尔扈特蒙古西迁及其反抗沙俄压迫重返祖国的斗争 ,见准噶尔史论文集第页,新疆人民出版社年版84、对归来的土尔扈特人的分而治之1771 年秋冬,清廷对土尔扈特分配牧地,进行安置。乾隆皇帝明确谕示:“指地安置伊等时,务以间隔而居之。我之将军、大臣等驻于其间,致使伊等断然不能互通音讯方善。其中之渥巴锡、策伯尔多尔济、舍楞等三人,更不得住于一处。 ”16清朝驻新疆和外蒙的统治机构,根据这一谕令,将土尔扈特分为新旧两部,分割安置。渥巴锡旧领土尔扈特称旧土尔扈特,划分为南北东西四路,分设四盟。舍楞所领称为新土尔扈特。乾隆对土尔扈特部安置的具体地点时,又指出:“ 土尔扈特、绰罗斯等,现宜指地令居,若指与伊犁之

24、沙喇伯勒等处附近西边,易于逃窜;乌鲁木齐一带又距哈密、巴里坤卡路甚近, 朕意令居塔尔巴哈台,科布多西之额尔齐斯、博罗塔拉、额密勒、斋尔等处地方。 ”17清政府为尽快实现指地安置、间隔而居的意图,在年秋冬即根据首领的分封情况,进行了安置 18。俄罗斯方面对于清朝的安置措施也很快作了记载:“年夏天,队伍到达巴勒喀什淖尔,中国蒙古驻扎于湖边的军队收容了卡尔梅克人。从北京和恰克图穿来的消息说,代理汗渥巴锡和王公舍棱立刻就投靠了中国,是年就赴北京接受朝廷的恩典。据说这些王公的兀鲁思尽可能被分割后编入蒙古诸旗,穷人以农耕为业,王公则享有一些薪饷,以便尽可能消除他们日后反叛的隐患。一部分兀鲁思定居于阿尔泰山

25、区,另一些兀鲁思在戈壁草原的西部。 ”195、对俄罗斯的压力毫不退让1771 年 4 月,俄国枢密院致函清朝理藩院,称如果土尔扈特部叛逃大清,要求送还。乾隆回复:“此额鲁特,乌梁海等,亦为我之臣仆,前次尔等出奔,俄罗斯应遣还,反而接纳安置,实为不近情理耶,今尔等已向圣主求恩归顺,再无送还之理。 ”。理藩院在 1771 年 8 月致俄国枢密院的咨文中明确宣称:“土尔扈特渥巴锡等并非我们用武力征服归来我国的,也不是我们从俄罗斯设计骗来的,是他们居住在俄罗斯受不了你们俄国政府的压迫,希望得到我们皇帝的恩典,愿意做我国的臣民,精诚寻求来的,既然是如此恭敬顺从归附清朝,难16 满文土尔扈特等档,乾隆三十

26、六年九月十日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满文土尔扈特档案译编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年。17 清高宗实录卷,乾隆三十六年六月十八日18 满文土尔扈特档案乾隆三十六年九月十日折,第一 件19 内陆亚洲厄鲁特历史资料 ,第 9页。9道还有交给你们俄国治罪的道理吗?这是绝对不可行的事情” 20。年月日,俄国萨纳特衙门再次行文清政府理藩院,要求将土尔扈特部交予俄方,甚至以武力威胁。理藩院即于年月日复文,要点如下:第一,俄国来文称,邻近各国,都没有容留别国属民的例子,清政府不应容留土尔扈特人。清政府答复,土尔扈特渥巴锡等人,与你们国家

27、是不同的部落,原来就不属于你们国家的人,他们原来从准噶尔盆地进入你们国境,而你国征调土尔扈特部落的人民徭役繁重而残酷,他们不能忍受这沉重的负担和徭役,率领众人来投诚祖国。我皇上为天下的主人,抚养怜悯人民,难道愿意为我国人民,而我们有不愿接纳的道理吗?第二,俄国政府来文称,将俄国杜丁大尉等名俘虏放回。清政府答复,你国明明知道杜丁大尉等人已经在交战中死亡,土尔扈特部落人是没有的;你们希望得到俄罗斯几个人来顾全面子,这是花言巧语之词。第三,俄国政府来文称清政府如不满足俄国的要求,就是不信守和平友好的誓言,恐怕要战争不停,人民没有安宁定居的日子。清政府答复或者用战争,或者用和 平,我们清朝政府就看你们

28、俄国政府自己拿主意了我们清朝大皇帝只有想安慰扶养人民大众,一定不肯轻信别人说什么废除和好的信约,你国如果想违背抛弃以前的协议,那就听便吧!”清朝的回文,表明清政府信守 1689 年的尼布楚条约和 1727 年的布连斯奇条约 ,但绝不会屈服于俄国的武力威胁。综合看来 ,在清王朝对土尔扈特部东归的五项基本政策中,接纳土尔扈特部并进行救济和抵制俄罗斯的压力这两项基本正确,也受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曾经对抗清军统一新疆的舍楞等人的宽恕和封赏,更体现了大国应有的气度与胸怀。此后,土尔扈特在历次反分裂反入侵战斗中都很坚定站在中央一边,在新疆增添了维护统一,巩固统治的力量。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中亚、东欧

29、各个政治行为体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联系到中外历史发展趋势加以分析,就可以做出另外三项政策(即对东归前土尔扈特部的求救置之不理,对东归中的土尔扈特部采取无所作为的态度,对东归后的土尔扈特部全部安置在新20 满文土尔扈特档案乾隆三十六年七月四日折。10疆,并且分割其部众的政策)存在很大失误的判断。下文将详细阐释上述三项政策为什么是错误的 四、清王朝的三大决策失误1、清朝没能抓住向东欧扩张的历史机遇1690 年(康熙 29 年) ,清朝拉开了对准噶尔统一战争的序幕,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努力,1758 年最终平定了准噶尔部,1759 年平定了回部贵族叛乱,完全统一新疆,清朝直接控制的地区达到巴

30、尔喀什湖。从这一年到土尔扈特部东归的 1771 年,是清朝向西扩张的窗口期。在这十几年中,中亚东欧的形势有利于清朝向西扩张,主要表现在 3 个方面:(1)中亚诸部族疏远俄国,倾向清朝18 世纪后期的中亚北部,从西向东依次是小账哈萨克、中帐哈萨克和大帐哈萨克,其中的中帐哈萨克位置偏北。这个哈萨克部族,在中国文献中常被称为小玉兹、中玉兹和大玉兹。乌兹别克等部族建立的几个汗国位于中亚南部:希瓦汗国在咸海附近,布哈拉汗国在阿姆河流域,浩罕汗国在费尔干纳盆地。再向南就是波斯、阿富汗和莫卧儿帝国反复争夺的地区。 21后来反复侵略新疆的浩罕汗国还刚刚建立,疆域狭小,对清朝极为恭顺。在清朝和沙俄对于中亚的地缘

31、政治争夺中,清朝一度占据上风,尽管清朝本意并非要进行这样的争夺。在清朝在平定准噶尔时展示的军事实力、在接待中亚各部使臣中展示的综合国力和对待中亚各部的怀柔政策,使得中亚各部一度心向东方。哈萨克大玉兹领地成为清朝实际管辖的区域,中玉兹一度摆脱沙俄的控制,小玉兹也和清朝建立了联系。大玉兹和中玉兹同列为清朝的外藩,称为“右部哈萨克”和“左部哈萨克” 。1738 年被迫宣誓臣服俄国的小玉兹,此时也和清朝建立了宗藩关系。1761 年,小玉兹努拉里汗的弟弟艾楚瓦克苏丹曾设想带领部分哈萨克人向中国边境迁移。1762 年,努拉里汗向清王朝派出了第一个师团,于 1763 年 2 月受到乾隆皇帝的接见。 221769 年,中玉兹阿布勒班毕特汗去世。两年后(1771 年) ,阿布赉得到清王朝的册封和批准,成为中玉21 见地图“17-18 世纪的北亚” , 法德阿托隆著,宝音布格历译:蒙古人远征记草原帝国争霸史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年 第 1 班,第 143 页。22 清高宗实录 ,卷 677,第 18 页,转引自中亚五国史纲 ,第 6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