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郭沫若和范文澜都是中国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郭沫若认为春秋战国是奴隶封建社会分期,范文澜认为西周是奴隶封建社会分期,虽然毛泽东本人在历史分期问题上更倾向于郭沫若一些,但他确实不好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便认为解决历史问题还是自由争鸣为好。“百家争鸣”最初是毛泽东就中国历史问题的研究而提出的。,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上作“双百”方针的讲话,(2)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必要性,一.“双百”方针的提出,(3)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4)1956年1月14至20日,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
2、会议指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背景:,(1)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发生变化,2.“双百”方针的提出,(1)提出:1956.4,毛泽东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4)贯彻:,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3)长期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讨论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学派与李森科学派之争,第一个贯彻双百方针,文学领域的繁荣景象,(1)原因:贯彻执行双百方针;文学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2)成果:作品:老舍话剧茶馆;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等期刊:1
3、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有18种(3)意义: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二.曲折的年代,1.贯彻中出现的问题,受到了“左”的干扰和破坏,2.危害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的批判,作者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很大影响,科苑荒芜。,3.原因:(1)科学文化领域内受到前苏联在学术批评中的粗暴作风的影响(2)在长期的战争年代,党习惯于用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认识问题(3)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严重偏差,“左”倾思想日益严重,4.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文化事业的概况(1)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文化领导机构几乎瘫痪,
4、文化部门的领导权被林江反革命集团所把持;(2)报刊大部分停刊,出版业几乎停顿,造成人们精神食粮的匮乏;(3)文艺舞台上百花凋谢,万马齐喑,一片萧条残破景象,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江青等污蔑建国17年来文艺战线被修正主义文艺黑线专政,整个全国只有八个“样板戏”一统天下(4)以致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利亚电影莫明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三.文艺的春天,1.恢复“双百”方针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得到恢复2.清算“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
5、江的极“左”倾路线3.总结经验教训邓小平指出: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关系,以及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4.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加强纪律,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等。开展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5.呈现繁荣,(1)伤痕文学: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题材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2)改革实践、社会生活等文学作品(3)科学和文艺工作者迎来春天(4)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创作欣欣向荣,6.文化的多样化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人解放思想、努力探索、勇于创新,频繁和外国学者进行交流,中国吸收外来文化先进成分,中国文化也日益走向世界。,7. 认识 :,“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双百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