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熊丙奇:能否让孩子做“在路边鼓掌的人”http:/ 2012 年 05 月 28 日 11:42 新京报微博 专家观点孩子年少时,父母对他们寄予厚望,让他们学这学那,但孩子实在难以承受,于是父母很失望,家庭很焦虑。最后无奈地接受“不成才”、“ 就是一个普通人” 的现实。而为了得到这个结果,父母和孩子已经拼得遍体鳞伤。“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网上一篇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的短文,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但这篇短文,说的其实是很基本的道理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人生选择,不要逼迫他们成龙成凤,逼迫的结果,其实大多孩子也不能成龙成凤,倒是最终让他们的人生充满不堪。不是吗?我们很多家
2、长 (微博) ,从小就给孩子树立远大理想,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模式奋斗,要他们长大后当官发财,做科学家、文学家,可最终大官的官位只有那么一些,富豪榜的 TOP100,也就 100位,至于科学家、文学家,也是凤毛麟角,根据基本的常识,绝大多数人会成为“普通人”,要么服务员,要么开出租车,还有的会当清洁工。很多家庭的故事,情节很雷同,基本上是孩子年少时,父母对他们寄予厚望,让他们学这学那,但孩子实在难以承受,于是父母很失望,家庭很焦虑。最后无奈地接受“不成才”、“就是一个普通人”的现实。而为了得到这个结果,父母和孩子已经拼得遍体鳞伤。其实,不少家长已经清晰地认识到,无论如何,整个社会只有 10%的
3、精英,何苦要求孩子不切实际地争取成为 10%呢?所以,他们倡导个性化教育,发展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数学学得好是人才,做手工做得好也是人才。在许多国家,没有像中国一样的升学考试制度,中小学的教学就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包括允许不选高难度的数学,而学习音乐、美术、手工、烹饪;在这些国家,也没有太大的行业差别,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每个人享有的社会福利是一样的,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劳动没有高低贵贱。在一家宾馆做厨师,与在哈佛大学做一名教授,得到的社会尊重是一样的。大家毫不掩饰对自己工作的喜爱,哪怕是做一名园丁。大多数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成为“普通人”,是因为普通人在社会上意味着地位低、得
4、不到足够的尊重。或是因为“面子 ”,我们渴求别人对自己的精彩喝彩,却忽视了做最好的自己。所以,对于这篇短文,也就止于“共鸣”与感慨,感慨之外,还是继续送孩子上特长班,要孩子考各种证书。90% 的孩子的快乐就被这样葬送在追逐 10%的成功几率中。这故事道出了父母的心声,无论是期待、努力、纠结,还是豁然开朗如何才是“教子有方”呢? 希望自己可以坚持这个价值观直到最后!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经典文摘(作者:寒心)我那上国中的女儿,她同学都管叫她 23 号。她的班上总共有 50 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 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
5、受。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 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 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唯有我们家的 23 号女生,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因此, 他一看到娱乐节目那些才艺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两眼放光。 后来,看到一则九岁孩子上大学的报导,他很受伤地问女儿:孩子,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女儿说:因为我爸爸不是神父啊! 老公无言以对,我不禁笑出声来。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一个宽大的包厢。 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 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电视的
6、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 15 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大家忽然想起,只剩她没说了。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 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 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老公的神情,极为尴尬。回家后,他叹着气说:你还真打算让女儿将来当个幼儿园老师?我们难道真的眼睁睁地看着她当中等生? 其实,我们也动过很多脑筋。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
7、各样的资料。孩子也蛮懂事,漫画书不看了,剪纸班退出了,周末的懒觉放弃了。像一只疲惫的小鸟,她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卷子,练习册,一沓沓地做。但到底是个孩子,身体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吊着点滴,在病床上,她还坚持写作业,最后引发了肺炎。病好后,孩子的脸小了一圈。可期末考试的成绩,仍然是让我们哭笑不得的 23 名。后来,我们也曾试过增加营养、物质激励等等,几次三番地折腾下来,女儿的小脸越来越苍白。而且,一说要考试,她就开始厌食,失眠,冒虚汗,再接着,考出了令我们瞠目结舌的 33 名。我和老公,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恢复了她正常的作息时间,还给她画漫画的权利,允许她继续订儿童幽默
8、之类的书报,家中安稳了很久。 我们对女儿,是心疼的,可面对她的成绩,又有说不出的困惑。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带着老公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松了的瓶盖拧紧,流出的菜汁擦净。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野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两个小男孩,一个数理天才,一个英语高手,两人同时夹住盘子上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丰盛的美食,源源不断地摆上来,他们看都不看。大人们又笑又叹,连劝带哄,可怎么都不管用。最后,还是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
9、,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直到下车,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首先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他从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见这种事。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上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班主任还说:很多
10、同学建议,由她来担任班长。 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普通,可是做人,实在很优秀!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她安静地织着绒线,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上,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 我心上,竟是蓦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打动了。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中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
11、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长大成人后,她一定会成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甚至,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何况她是班上 50 名之中的 23 名,我们还不庆幸,还不满足? 还想要更高人一等,更出人头地!那后面还有 27 名半数以上的孩子呢?如果我是她们的父母,我要如何自处呢?在那些漫长的岁月,她都能安然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又没学坏,我作为身教言教的父母,能教养孩子长大成人,并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就可告慰先祖,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美好的未来? 就算她将来能当上司法官,能考上建筑师,若她心术不正、口是心非,那又有何用?读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有感发表于:2011-03-
12、22 查看:2863 评论:0 其实,反观很多成功人士,在读书期间学业成绩并不突出,可是他们往往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品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超出常人的眼光和魄力获得了成功。换句话说,一个人能不能成功,或者说能不能获得幸福,起决定性因素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文章中的女孩,虽然她没有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英雄,也就是精英这样高的层次上,但是只要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她还能保持那种可贵的品质,她就能获得幸福,并且很有可能在事业上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就像我的一个邻居,他有三个女儿,大女儿成绩平平,但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最有奉献精神,是父母亲的好帮手, 当初父母最担心她以后的出路。其他两个女儿成绩都很好,小女儿
13、还读了医学博士。而现在干得最好,在常人眼里最有出息的却是大女儿,她现在已经是一家著名餐饮公司的老总。这样的例子在我的身边比比皆是。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认识到孩子的智商,孩子的学业真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的人格和人品。和很多朋友聊天,普遍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没有责任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做事往往眼高手低,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为什么这样,这就是中国教育出了问题,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人来培养。教育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萎缩、矮化为狭隘的、急功近利的文化知识或技术工艺的机械传授,至于如何做人这一最根本最基础的建构,则被严重忽视。看到这篇文章,使我坚定了过去培养孩子的想法,不管别人怎么做,我要做的是让我的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人,仅此而已。再次感谢周老师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