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菌药物简介,抗菌药物简介,目录,一、抗菌药物的定义及一些基本概念二、抗菌药物的分类三、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一、抗菌药物的定义,抗菌药物是指由生物包括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植物和动物在内,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得抑制或者影响其他生物功能的有机物质-抗生素及由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类化学药物的总称。抗菌药物属于抗微生物药物。下面是一些与抗菌药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抗菌活性,最低抑制浓度(MIC)指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最低杀菌浓度(MBC)指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抑菌剂:速效抑菌剂(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与大环内酯
2、类)和慢效抑菌剂(磺胺类)。杀菌剂:繁殖期或速效杀菌剂(青霉菌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和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基本概念2.抗菌谱,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有窄谱抗菌药(异烟肼仅对结核杆菌有效)和广谱抗菌药(四环素、氯霉素等)。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是它们的治疗作用对象,是临床选药的基础。,基本概念3.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效应(PAE)是指细菌短暂接触抗菌药物后,虽然抗菌药物血清浓度将至最低抑制浓度以下或者消失,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持续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PAE。,二、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药物分为喹诺酮类、磺胺类、内酰胺类(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内
3、酰胺类等)、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四环素类等类别。,各类药物所包含的常见药物,喹诺酮类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磺胺类有:磺胺异恶唑,磺胺嘧啶等;内酰胺类有青霉素及1到4代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等;大环内酯类有红霉素、阿奇霉素、麦迪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有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等;四环素类有土霉素、多西环素等。,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作用机制相同的同一类药物的合用疗效并不增强,甚至可能相互增加毒性,如氨基糖苷类间彼此相互不合用。联合用药可能使药物毒性增加或者极大增加。如万古霉素与氨基糖苷类合用时,可使氨基糖苷类毒性增大。联合用药过程中还应注意药物理化性质方
4、面的配伍禁忌。,各类药物的结构式,喹诺酮类,喹诺酮类结构式,磺胺类,磺胺类结构式,各类药物的结构式,内酰胺类,内酰胺类结构式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大环内酯类结构式有14环的红霉素,15环的阿奇霉素及16环的麦迪霉素、吉他霉素等。(下为红霉素),各类药物的结构式,四环素类结构式,三、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胞膜通透性、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核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机理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这类药物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杆菌肽、万古霉素和磷霉素。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构成。细菌细胞壁除具有维持细
5、菌的正常形态和物质交换功能外,主要以保持菌体内高渗透压,使其不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一些抗菌药物可以使细菌细胞壁缺损,菌体内的高渗透压在等渗环境中因水分不断渗入,致使细菌膨胀变形,加上激活自溶酶,使细菌破裂溶解而死亡。,机理2.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这类药物包括多粘菌素B及E(有五种),两性霉素B及制霉菌素。细菌的细胞膜主要由类脂双分子层和蛋白构成的半透膜,具有渗透屏障及物质交换功能。它们可以破坏脂质双分子层结构或者使膜的通透性增加内容物(氨基酸、蛋白等)外漏而死亡。,机理3.阻碍蛋白质的合成,这类药物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其核糖体为70S(核糖
6、体按沉降系数分为两类,一类(70S)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中,另一类(80S)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由30S和50S亚基组成。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可逆性得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氨基糖苷类与30S结合(能影响蛋白合成的多个环节,故不是抑菌而是杀菌)。,机理4.影响叶酸的代谢,这类药物有磺胺类,甲氧苄啶。它们分别抑制二氢蝶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叶酸代谢,阻碍核酸前提物嘌呤、嘧啶的合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机理5.抑制核酸代谢,这类药物抑制DNA合成的有喹诺酮类,影响RNA合成的有利福平。喹诺酮类抑制DNA回旋酶及拓扑异构酶4,阻碍敏感细菌DNA的复制。利福平抑制DNA依赖的RNA聚合酶,阻碍mRNA的合成。,谢谢!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