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一、本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已经掌握了“个” 、 “十” 、 “百” 、“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会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本单元教材在上述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亿” 。因为在多位数中最常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生掌握了亿以内的读、写方法,以后遇到再大的数的读、写,就可以依此类推了。教材先通过数数扩展计数单位到亿,再分别学习万级数的读法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万级数的写法和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最后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本单元以教学万级数的读、写法为重
2、点,关键是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因为掌握了万级数的读、写法,含有两级的数的读、写法只要按级读、写就可以了。 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地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 2、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体会用“万”或“亿”作单位计数的简捷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 ,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在建立数的概念的过程中,发展迁移能力和推想能力;能自觉与
3、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万以上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四、单元教学策略: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产生学习需要。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3、重视发展估计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估计意识、发展数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五、教学课时分配:1、信息窗(一)万以上数的读法.2 课时 2、信息窗(二)万以上数的写法 .2 课时 3、信息窗(三)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和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2 课时 4、信息窗(四)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 课时 5、拓展平台 数字编码.2 课时第二单元、繁忙的工地线和角一、本单元
4、教材分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初步认识角,学习了锐角、钝角、直角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后面继续学习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安排画一画、比一比、做一做、量一量等丰富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知道角的特征;学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认识周角和平角,知道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的大小关系。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观
5、察、想象、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情感。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角,认识平角和周角,学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平角和周角,学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四、教学课时分配:1、信息窗(一)认识射线和直线和角认识平角和周角 .2 课时 2、信息窗(二)比较角的大小用量角器测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 .2 课时 3、我学会了吗? .2 课时 五、单元教学策略:1、灵活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学生喜欢的现实情境。2、重视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表现,发展空间观念。3、给学
6、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4、以原有的认知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建构新的认知。第三单元、保护大天鹅三位数乘两位数一、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积小于 100) 、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积的变化规律以及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本单元知识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部分。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后面学习小数乘法的重要基础。学生学完本单元的知识以后,应对整数乘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
7、估算和笔算,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估算和笔算。2、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进行三步的四则混合运算。 3、再发现、提出并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应用意识;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四、单元教学策略:1、注重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掌握运算规律和方法。2、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重视基本
8、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4、重视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规律的能力。五、教学课时分配:信息窗 1 整百数与整十数的乘法口算 2 课时 信息窗 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3 课时 信息窗 3 积的变化规律 2 课时回顾整理、 我学会了吗? 2 课时 综合应用: 荡秋千 1 课时第四单元、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一、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以及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础。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直观操作活动,可以有效地
9、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 ,能用工具画出一组平行线和已知直线的垂线。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 ,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初步体会平行线和垂线的一些特征。3、在知识探究活动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于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难点: 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几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四、教学课时分配:信息窗一 1 课时 信息窗二 2 课时信息窗三 1 课时五、单元教学策略:
10、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同一平面内两条线 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 能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做平行与互相垂直,让学生通过一定的 工具画平行线及过一点画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 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 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第五单元、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简单口算、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
11、,为后面学习四则运算和小数除法打下基础。为了让学生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本单元教材选取了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素材来研究除法计算。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 教材把知识融入现实问题之中,给学生以广阔的探索空间,让他们结合实际运用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练习的编排一方面注重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注重了与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能比较熟练地估算、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
12、法;理解和掌握商的不变的性质;初步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在探索除法算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的学习的能力。 3、经历探索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难点: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四、教学课时分配:信息窗 1 2 课时 信息窗 2 3 课时信息窗 3 2 课时 相关链接 1 课时 回顾整理 1 课时 我学会了么 1 课时 综合应用 3 课时五、单元教学策略:1 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与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应用知
13、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4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一、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计算和对速度、时间、路程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用车数量日益增多,大部分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车辆行驶速度、行驶时间所行路程的生活经验。教材在此基础上建构“ 速度 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的模型,并应用这个模型引入解决相遇问题。二、单元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以及数量关系。2、运用模拟演示和画线段图等方法理解数量关系,初步构
14、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生活经验。4、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构建其数学模型。难点: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构建数学模型“ 速度时间=路程”和“路程+ 路程 =总路程 ”四、教学课时分配:4 课时五、单元教学策略:1、经历探索过程:学生对数学探索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2、在活动中体验:让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回顾,对解决策略和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归纳、整理和优化,让学生经历“感悟方法、
15、体悟思想”的学习体验。第七单元、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一、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方法,会解答两步混合运算题目的基础上,学习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2、单元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2、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认识中括号,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和数学符号的普遍性,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感情。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理解含有两级运算和带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难点:
16、带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四、教学课时分配:信息窗 1 2 课时 信息窗 2 3 课时我学会了么 1 课时 安全自驾游 1 课时4 课时五、单元教学策略: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购物情境,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2、要将混合运算与解决问题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创新意识。第八单元、新校服条形统计图1、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第一段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是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系统的学习,知道 1 格可以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是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系统学习统计图知识的基础。本单元安排了两个信
17、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班级做新校服的情境,借助“全班校服的尺码情况怎样呢?”的问题,引入对条形统计图的学习,让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体验条形统计图的优越性。信息窗二姨对话的形式呈现了学生交流本校服的尺码情况,借助“全年级的校服尺码情况怎样呢?的问题,引入对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知识的学习。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的特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2、能根据统计图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能根据数据做出合理性的判断和预测,感受数据所蕴含的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3、在与同伴合作进行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3、本单元教学重重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难点:理解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四、教学课时分配:信息窗 1 2 课时 信息窗 2 1 课时我学会了么 1 课时 智慧广场 2 课时五、单元教学策略:1、组织统计活动,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2、注重数据分析3、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