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控制-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58406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7.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控制-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风险控制-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风险控制-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风险控制-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风险控制-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培训,主讲人:王雁萍2010年4月,风险控制-提出(质量)安全对策措施,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学习目标知识要求能力要求注意事项,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掌握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知识,能够对单元及其配套(辅助)工程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知识要求,一、安全对策措施基本要求和原则二、安全对策措施基本知识,一、安全对策措施基本要求和原则,1、木桶原理一个评价系统好比一个大木桶,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就是要放进桶内的液体,每一项针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安全设施(措施)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不可缺少的木板,安全设施(措施)的完备性象征木板的长短。液体总是从最短的木

2、板处溢出,所以危险和有害因素总是从安全设施缺陷处而形成事故隐患。整个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往往不是取决于某项先进的安全设施,而是取决于这个系统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安全设施不到位的突出的薄弱环节。,1、木桶原理,“危险识别”就是测量液体的容积;“安全评价”就是测量各木板的长度,找出最短得木板。因为,此处溢出液体的风险最大;某块木板太短阻挡不住液体溢出,就是“事故隐患”,可以采取的“安全对策”有两种:一是增长较短的木板,二是减少液体的量。,对于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防范,安全设施(措施)必须达到防止危险和有害因素构成事故隐患的要求。但安全对策措施并不是越优越好,过优则可能造成浪费,某一项安全措施特别优质并不

3、能使整个系统更安全。,1、木桶原理,2、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3、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应遵循的原则,(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2)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原则(3)安全技术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直接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

4、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2)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原则,消除 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告,(3)安全技术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针对性:是指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和评价得到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其后果,提出对策措施。可操作性:提出的对策措施是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设计、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因而对策措施应在经济、技术、时间上是可行的,能够落实和实施。此外,应尽可能具体指明对策措施所依据的法规、标准,说明应采取的具体的对策措施,以便于应用和操作,不宜笼统地以“按某某标准有关规定执行”作为对策措施提出。经

5、济合理性:是指不应超越国家及建设项目、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技术水平,按过高的安全要求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即在采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考虑到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以安全法规、标准和规范为依据,结合评价对象的经济、技术状况,使安全技术装备水平与工艺装备水平相适应,求得经济、技术、安全的合理统一。对策措施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及设计规范的规定,在安全评价时,针对已辨识出来的危险源(危险和有害因素),严格按国家有关法规、安全标准和行业设计的安全要求,对照分析;对不符合安全指标的危险源,要指出“事故隐患”并附相关依据的条文;提出设置或改进“安全措施”的安全对策措施。,二、安全对策措施基本知识,安全对策措施的对

6、象是“事故隐患”系统中存在危险和有害因素,而原有安全设施(措施)的防范功能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就会出现“事故隐患”。“事故隐患”经常具有不稳定性,隐患如果不消除极易转变为事故。,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一般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减少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数量,使原有的安全设施(措施)体现出防范功能;二是提高安全设施(措施)的防范功能等级,能满足控制现存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要求。,安全对策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一类是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主要是指:安全管理网络、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等。,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主要是指:安全设施,包括:防止事故

7、发生的措施(如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等);改善劳动生产条件防止职业病发生的措施(如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防噪声、防振动、防辐射及通风等)。,特别说明:,不能以安全管理代替安全设施。,2、安全对策措施的重点是“安全设施”,当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之后,安全评价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安全设施”的评价,考察“安全设施”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是否能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如果“安全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不能有效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可判断其存在“事故隐患”。,2、安全对策措施的重点是“安全设施”,对于系统,危险和有害因素是否配套安全设施,安全设施是否到位,才是关键。配套安全设施符合标准,就不能构成事

8、故隐患。没有安全设施或配套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物质或能量)才构成事故隐患。安全评价的关键(本质)是通过评价安全设施来说明危险有害因素是否构成事故隐患。,2、安全对策措施的重点是“安全设施”,构成事故隐患,在安全评价中必须要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安全对策措施的对象是“事故隐患”,重点在“安全设施”。,3、安全设施的种类,安全设施是指将危险和有害因素控制(预防、减少、消除)在安全状态的设备(装置)和措施。可分为“预防事故设施”、“控制事故设施”、“减少事故影响设施”三大类。,(1)预防事故设施,检测设施。包括压力计、真空计、温度计、液位计、流量计等各种检测报警设施;分析仪器;可燃气

9、体、有毒有害气体、氧气检测报警等设施。组分控制设施。包括气体、液体物料组分控制设施;以及防止助燃物混入、掺入惰性气体等设施。防护设施。包括防护罩、防护屏、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制动设施、限速设施、电器过载保护设施、防静电设施、防雷设施、防噪声设施、防暑降温设施、通风除尘排毒设施以及防辐射设施、传动设备安全锁闭设施、防护栏(网)等。电器防爆设施。各种防爆电机、防爆仪表、防爆通信器材、防爆工器具等。个体防护器材。头、眼、耳、手、面部、呼吸、脚、全身防护器具等。安全标志、标识。,(2)控制事故设施,泄压设施。包括安全阀、爆破片、呼吸阀、放空阀(放空管)、回流阀、逆止阀、减压阀等,低压真空系统的密封

10、设施,排气设施、吸收设施等。紧急处理设施。包括紧急切断/投用电源、紧急切断阀、紧急分流、紧急排放及紧急吸收设施、紧急冷却、紧急通入惰性气体、紧急加入反应抑制剂、仪表联锁等设施;自动控制及紧急停车系统(如SIS、ESD、FSC系统);火炬排放设施。,(3)减少事故影响设施,防止火灾蔓延设施。包括阻火器、安全水封、回火防止器、防油(火)堤、防火墙、防爆墙、蒸汽幕、水幕、防火门等。灭火设施。包括自动水喷淋设施、消火栓、泡沫灭火设施、惰性气体灭火设施、蒸汽灭火设施,高压水枪和水炮、消防车、消防水收集处理设施、消防水管网及稳(临时)高压系统,消防站等。紧急个体处置逃生设施。洗眼器、喷淋器、逃生器、逃生索

11、、应急照明等。应急救援设施。应急救援工程抢险装备、应急救援现场医疗抢救装备。避难设施。安全避难所(带空呼系统)、避难信号、逃生及避难指示标志、避难安全通道等。,4、安全对策措施重点,评价单元是为方便安全评价系统按一定规则进行划分的结果,安全对策措施要满足评价单元的特点和要求,其重点归纳如下:评价单元的技术、布局、工艺、方式和设施、设备、装置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评价单元配套和辅助工程的安全对策措施。评价单元制定应急救援措施的要求。,休息10分钟!,能力要求,一、提出评价单元的技术、布局、工艺、方式和设施、设备、装置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二、提出评价单元配套和辅助工程的安全对策措施三、提出制订评价单元

12、应急救援措施的技术要点四、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一、提出评价单元的技术、布局、工艺、方式和设施、设备、装置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1、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的一般步骤2、评价单元的技术、布局、工艺、方式的安全对策措施3、评价单元的设施、设备、装置的安全对策措施,1、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的一般步骤,(1)分析评价单元的特点主要反映在对被评价对象主体的界定及确定评价单元所涉及的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和工厂范围。关系到安全对策措施的全面性、准确性。划分评价单元的方法不同,同一评价对象所涉及的内容也不同。因此,在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前,应根据所选择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对评价特点进行分析。,(2)确定评价单元所固有的危险和有害因

13、素及其可接受程度,并按其风险大小排序,安全对策措施主要作用是指导被评价单位针对所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改进,以降低评价对象的运行风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常所说的容易造成较大事故后果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如火灾、爆炸等在被评价单位采取一些必要的技术措施后,其风险程度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些行业的自身特点也决定了其火灾爆炸风险较低,如机械行业。此时,所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的重点就不应该放在防火防爆上,而是应该根据亟须解决的风险程度较高的其他危险有害因素上。因此,在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前,应充分考虑评价单元的结论内容,使对策措施更有针对性。,(3)制定符合性检查表,在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前,制定一个详尽的符合性检查

14、表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使评价人员对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相关要求及事故发生的预防方法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对策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性评价检查表制定的依据,包括:被评价单元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及风险程度。被评价单元的安全管理现状。与被评价单元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事故案例。,(4)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根据符合性检查表的内容与被评价单元所采取的安全措施进行对照比较,查出不足之处,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所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应当把存在的隐患指出,按照直接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的顺序,结合经济性,技术现状,提出科学、可行且又经济的

15、解决方案。所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要分清轻重缓急,按照单元评价结论所给出的隐患风险程度的顺序提出,使被评价单位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时能够先解决必须解决的隐患。在措辞上要慎重,特别在使用“必须”“禁止”这样的词汇提出对策措施时更要慎之又慎。对于国家标准、法规中无强制规定而由事故案例和经验所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一般不要使用“必须、严禁、应、不得”等强制性词汇。,2、评价单元的技术、布局、工艺、方式的安全对策措施,(1)评价单元的技术对策措施(2)评价单元的布局对策措施(3)评价单元的工艺对策措施(4)评价单元的方式对策措施,(1)评价单元的技术对策措施,本质安全技术对策措施。(限制有关因素的物理量 、避

16、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 、安全距离的原则 ) 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对策措施。(操作自动化 、装卸搬运机械化 ) 调整、维修的安全。(在设计机器时,应尽量考虑将一些易损而需经常更换的零部件设计得便于装卸和更换;提供安全接近或站立措施(梯子、平台、通道);锁定切断的动力;机器的调试、润滑、维修等操作点应布置在危险区外,这样可减少操作者进入危险区,从而也减少操作者面临危险的概率。) 代替技术对策措施。(尽可能以无毒或低毒的工艺和物料代替有毒、高毒的工艺和物料,是防毒的根本性措施。生产装置应密闭化、管道化,尽可能实现负压生产,防止有毒物质泄漏、外逸。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序化和自动控制,可使作业人员不接触或

17、少接触有毒物质,防止误操作造成的中毒事故。 ),(2)评价单元的布局对策措施,一般可从风向、安全(防火)距离等方面考虑。1)功能分区的布局。(将生产区、辅助区(含动力区、储运区等)、管理区和生活区按功能相对集中分别布置。管理区、生活区一般应布置在全年或是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侧或是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2)危险和有害设施的布局。(评价单元中可能泄漏或是散发易燃、易爆、腐蚀、有毒、有害介质(气体、液体、粉尘等)的生产、储存和装卸设施(包括锅炉房、污水处理设施等)、有害废弃物堆场等的布局应符合标准要求。例如:远离管理区、生活区、中央实(化)验室、仪表修理间,尽可能露天,半封闭布置;不得布置在窝

18、风低洼地段;剧毒物品远离人员集中场所,宜以围墙与其他设施隔开;腐蚀性物质布置在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的下游,并考虑地下水位和流向;易燃易爆区应与厂内外居住区、人员集中场所、主要人流出入口、铁路、道路干线和产生明火地点保持安全距离;辐射源(装置)应设在僻静的区域,与居住区、人员集中场所、人流密集区和交通主干道、主要人行道保持安全距离等。),(2)评价单元的布局对策措施,3)火灾危险性生产及储存设施布局。(根据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生产的或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GB5016019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同样以使用、生产或储存的物质的危险性进行火

19、灾危险性分类。根据火灾危险性不同,可从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容许层数、安全疏散、消防灭火设施等方面提出防止和限制火灾爆炸的要求和措施。) 4)建筑物得耐火等级。(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里,将建筑物分为4个耐火等级。对于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如承重墙、梁、柱、楼板等的耐火性能均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建筑设计时对那些火灾危险性比较大的,使用大量可燃物质和贵重器材设备的建筑,在容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的采用耐火等级较高的建筑材料施工。在确定耐火等级时,各构件的耐火极限应全部达到要求。厂房的层数及面积、耐火等级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的要求。),(2)评价单元的布局对策措施,5)防火间距的布局。(评价单元在总

20、平面布局时,应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应满足GB5016019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GBJ391990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防火间距原则上要求:发生火灾时,相邻的装置或设施不会受到火焰加热;邻近装置中的可燃物(或厂房),不会被辐射热引燃;燃烧的液体从火灾地点不能流到火飞散到附近建筑设施。)6)噪声源和振动源的布局。(评价单元中的强噪声源应远离厂内外要求安静的区域,宜相对集中、低位布置;高噪声厂房与低噪声厂房应分开布置,其周围宜布置对噪声非敏感设施(如辅助车间、仓库、堆场等)和较高大、朝向有利于隔声的建(构)筑物作为缓冲带;交通干线应与管

21、理区、生活区保持适当距离。噪声源应符合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及其测量方法、GBJ8719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强振动源(保括锻锤、空压机、压缩机、振动落沙机、重型冲压设备等生产装置、发动机实验台和铁路、通行重型汽车的道路等)应与管理区、生活区和对其敏感的作业区(如实验室、超精加工、精密仪器等)之间保持防振距离。),(3)评价单元的工艺对策措施,1)防火防爆工艺对策措施。生产过程中存在易燃、易爆炸危险的原材料、中间物料、成品及危险物料(包括各种杂质),应列出其主要的化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如爆炸极限、密度、闪点、自燃点、引燃

22、能量、燃烧速度、导电率、介电常数、腐蚀速度、毒性、热稳定性、反应热、反应速度、热容量等)及危险性(爆炸性、燃烧性、混合危险性等),并综合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对可能产生火灾爆炸的工艺流程,应针对正常开停车、正常操作、异常操作处理及紧急事故处理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工艺上要考虑安全泄压系统;监测仪表和自动控制回路要配套吹扫设施;工艺操作的计算机控制应考虑分散控制系统,确保发生火灾爆炸亦能正常操作;配置各种自控检测仪表、报警信号系统及自动和手动紧急泄压排放安全联锁设施;对非常危险的部分,工艺上应设置常规检测系统和异常监测系统的双重检测体系。,(3)评价单元的工艺对策措施,2)静电工艺控制

23、对策措施。从工艺流程等方面采取措施,减少、避免静电荷的产生和积累。对由于经常发生接触、摩擦、分离而起电的物料和生产设备,宜选用在静电起电极性序列表中位置相近的物质(或在生产设备内衬配与生产物料相同的材料层),或生产设备采取合理的物质组合使分别产生的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最终达到起电最小的目的。选用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可限制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在搅拌过程中,适当安排加料顺序和每次加料量,可降低静电电压。用金属齿轮传动代替带传动,采用导电带轮和导电性能较好的带(或带涂以导电性涂料),选择防静电运输带、抗静电滤料等。在生产工艺设计上,控制输送、卸料、搅拌速度,尽可能使有关物料接触压力较小、接触面积较小、接

24、触次数较少、运动和分离速度较慢。,(4)评价单元的方式对策措施,1)保险装置。2)通风换气。3)惰性气体保护。 4)隔离密封。 5)安全监测。,3、评价单元的设施、设备、装置的安全对策措施,(1)特种设备安全对策措施评价单元中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例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须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必须定期检测。,(2)设备防火、防爆对策措施,设备、机械种类繁多,以化工设备为例:可分为塔槽类、换热设备、反应器、分离器、加热炉和废热锅炉等,压力容器按工作压力不同,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4个等级。生产过

25、程中接触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物料,且生产工艺复杂,工艺条件苛刻,设备与机器的质量、材料等要求高,材料的正确选择是设备与机器优化设计得关键,必须全面考虑设备与机器的使用场合、结构形式、介质性质、工作特点、材料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合理性;设备与机器必须安全可靠,其选型、结构、技术参数等方面必须准确无误,并符合设计标准的要求。工艺提出的专业设计条件应准确无误(包括形式、结构、材料、压力、温度、介质、腐蚀性、安全附件、抗振、防静电、泄压、密封、接管、支座、保温、保冷、喷淋等设计参数),对于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储运机械设备,应符合有关安全标准要求。,(3)电气设备防火、防爆对策措施,评价单元中

26、的电气设备应按使用环境的等级、电气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条件来选择,所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该环境内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选用。当存在两种以上的爆炸性物质时,应按混合后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选用。如无据可查又不可能进行试验时,可按危险程度较高的级别和组别选用。爆炸危险环境内的电气设备,应能防止周围化学、机械、热和生物因素的危害,并与环境温度、空气湿度、海拔高度、日光照射、风沙、地震等环境条件相适应。其结构应满足电气设备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不会降低防爆性能的要求。,(4)屏护设施和安全距离,屏护设施指屏蔽和障碍,能防止人体有意或无意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的遮栏、护罩、护盖、箱闸等设

27、施,是将带电部位与外界隔离,防止人体误入带电间隔的简单、有效的安全装置。例如:开关盒、母线护网、高压设备的围栏、变配电设备的遮栏等。金属屏护装置必须零或接地。屏护的高度、最小安全距离、网眼直径和栅栏间距应满足GB/T81962003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的规定。屏护上应根据屏护对象特征挂有警示标志。必要时,还应设置声、光报警信号和联锁保护装置;当人体越过屏护装置、可能接近带电体时,声、光同时报警且被屏护的带电体自动断电。安全距离是指有关规程明确规定的、必须保持的带电部位与地面、建筑物、人体、其他设备、其他带电体、管道之间的最小电气安全空间距离;安全距离的大

28、小取决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和安装方式等因素,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安全距离;当无法达到时,还应采取其他安全技术措施。,(5)联锁保护,设置防止误操作、误入带电间隔等造成触电事故的安全联锁保护装置。例如:变电所的程序操作控制锁、双电源的自动切换联锁保护装置、打开高压危险设备的屏护时的报警和带电装置自动断电保护装置、电焊机空载断电或降低空载电压装置等。,二、提出评价单元配套和辅助工程的安全对策措施,评价单元配套和辅助工程设施的安全对策措施的提出,应与评价单元主体的安全对策措施提出所应考虑的方面相对应,也需要从平面布置、防火、防爆、电气安全、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安全色、安全标志、特种

29、设备安全、防尘、防毒、窒息、噪声和振动、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控制措施,以实现配套和辅助工程设施的本体安全性。,1、石油库安全对策措施,评价单元若涉及石油库,应按GB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由于石油库储存的易燃和可燃液体,属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所以,本着“安全可靠”的原则,对库址选择、平面布置、储运工艺、安全消防、给水排水、环境保护、供电配电、采暖通风均依据标准检查,着重对有关安全、消防问题提出安全对策,并注意“石油库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纺范围划分”。,2、氧气站安全对策措施,评价单元若涉及氧气站(含汽化站房、汇流排间),应按GB500301991氧气站设计规范提出安全对策

30、措施。安全评价应对氧气站的布置,工艺设备的选择,工艺布置,建筑和结构,电气和热工测量仪表,给水、排水和环境污保护,采暖和通风,管道等对照标准检查,不符合标准的问题,按标准提出安全对策措施。,3、压缩空气站安全对策措施,评价单元若涉及压缩空气站(包括离心空气缩机、螺杆压缩机、压缩空气干燥器、净化器),应按GB500292003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安全评价应对压缩空气站的布置,工艺系统,压缩空气站的组成和设备布置,土建、电气、热工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给水和排水采暖和通风,压缩空气管道等对照标准检查,不符合标准的问题,按标准提出安全对策措施。,4、乙炔站安全对策措施,评价单元若涉及乙

31、炔站(含乙炔汇流排间),应按GB500311991乙炔站设计规范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安全评价应对乙炔站的布置,工艺设备的选择,工艺布置,建筑和结构,电气和热工测量仪表,给水、排水和环境保护,采暖和通风,乙炔管道等对照标准检查,不符合标准的问题,按标准提、出安全对策措施。,5、氢氧站安全对策措施,评价单元若涉及氢氧站,应按GB501772005氢气站设计规范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安全评价应对站区布置、工艺系统、设备选择、工艺布置、建筑结构、电气及热工控制、防雷及接地、给水排水及消防、采暖和通风,管道等对照标准检查,不符合标准的问题,按标准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厂区、氢氧站及车间架空氢气管道与其他架空管线

32、之间的最小净距;厂区架空氢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净距;厂区直接埋地氢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净距;厂区直接埋地氢气管道与其他埋地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可查阅该标准附录。,6、锅炉房安全对策措施,评价单元若涉及锅炉房,应按GB500411992锅炉房设计规范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安全评价应对燃烧的设施、供热热水制备、锅炉房的布置、锅炉通风、除尘和噪声防治、锅炉给水设备和水处理、燃料和灰渣的储运、热工监测和控制、化验和检修设施、汽水管道、保温和防腐、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室水热力管首等对照标准检查,不符合标准的问题,按标准提出安全对策措施。,7、冷库安全对策措施,评价单元若涉及

33、冷库,应按GB50072-2001冷库设计规范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安全评价应对建筑、结构、制冷、电气、给水和排水、采暖通风和地面防冻等对照标准检查,不符合标准的问题,按标准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冷间设计温度和相对湿度;冷间围护结构总热阻R0确定方法;墙排管、顶排管的传热系数和换算系数;主要城市在面下3.2m深处历年最低两个月的土壤平均温度等可查阅该标准附录.,三、提出制订评价单元应急救援措施的技术要点,1、建立应急组织,明确各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2、灾情的发现与报告制度3、通信联络保障4、救灾器材与设备保障5、有关安全通道与安全出口的要求6、自救与救护的规定7、事故急救援预案的编制,1、建立应急组织

34、,明确各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建立坚强有力的应急组织是落实事故应急救援的关键。健全的应急组织应包括处理紧急事故的领导机构、专业和自愿救护队伍以医疗、后勤、保卫等其他必要的机构和人员。,2、灾情的发现与报告制度,应选择适合本企业情况的、准确可靠的监测和报警设备;布设地点既要照顾全局又要突出重点;应建立设备档案,绘制布设图板,以便于检修,并设专人管理,安检人员应熟知隐患的监察和位置,灾情的报告和治理方法。,3、通信联络保障,紧急状态下的通信联络系统应能够沟通救灾组织内部、救灾组织与遇险人员之间、救灾组织与上级领导和同级单位之间的信息。应对救灾组织各分支机构在紧急时刻的通信设备,通信线路以及通信方式

35、进行统一安排。同时应考虑当通信系统被破坏时,利用其他方法进行联络的可能性。,4、救灾器材与设备保障,救灾器材应可靠有效、操作简单、启用方便,应布设在不易被破坏又随手可得的明显之处,主要救灾物资及装备应有一定储备,布设和储备救灾器材、救灾物资的地点,应有明显标志并认真管理。,5、有关安全通道与安全出口的要求,对生产人员较多和危险较大的地点和工段的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应做统一设计并安设明显标志,每个生产者都熟悉其位置、掌握通道门的开闭。平时应严禁在安全通道堆放杂物,以保证其畅通无阻。对于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整改。,6、自救与救护的规定,为实现灾害时的自救,应考虑在各主要工作岗位安排

36、急救员。急救员应通晓常见外伤、休克的检查与诊断,熟练掌握外伤急救和抗休克等院前急救技术,还必须做到先抢救后转运的原则。急救员应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热爱救护工作,由经过培训后能掌握初级急救知识和救护技术工人担任。应明确指定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负责人,制订培训计划。除了培训急救员以外,还要对班组人员进行自救互救知识的教育,使工人们掌握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急救技术,了解在恶劣条件下求生待救的方法。,7、事故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针对可能造成本企业、本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灾害,如火灾、爆炸、毒气泄露等。事故应急

37、救援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补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受到伤害为首要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编制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对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应确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应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为重大危险设施维持安全运行状态的替代措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和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四、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安全管理是以保证建设项目建成以后生

38、产过程安全为目的的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其基本任务是发现、分析和清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和教育,防止发生事故和职业病,避免、减少损失。,四、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及安全操作规程。配备安全管理、检查、事故调查分析、检测检验部门,配备通信、检查车辆等设施设备。配备安全培训、教育的场所,制订安全培训的计划和制度。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应急救援演练。与外界相关安全部门建立紧密的联系,一旦发生事故,可立即动员各方力量进行救护。加强安全教育和检查,避免违章作业。督促和检查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并严格执行各项个体防

39、护的规章制度。对于特种设备必须严格管理,按规定进行检修。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安全措施,如女工保护,重大危险监控等。,休息10分钟!,注意事项,一、注意安全对策措施的针对性在安全评价实际工作中,不能将危险和有害因素对应的法规标准和安全要求完全照搬到安全对策措施中去,因为这样就失去安全评价的意义。项目设计阶段,设计单位依据相同的安全标准对危险和有害因素配置安全设施;项目进入运行阶段,这些安全设施已投入使用。因此,安全评价应该提出的是“补充安全对策措施”。为了使“补充安全对策措施”具有针对性,评价时先要识别危险和有害因素,再考察这些因素是否配

40、套了安全设施,还要继续考察安全设施是否完备、有效,对于满足安全要求的因素,不需再提安全对策。而对于某些不满足安全要求的因素,需要判断其是否属于失控,只有失控的危险有害因素才能确定为“事故隐患”。安全评价主要是对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补充安全对策措施”,所谓“安全对策措施的针对性”是针对消除“事故隐患”而言的,二、注意应急救援措施的有效性严格来说,应急救援措施是事故发生后才启动的措施,目的是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是“防”“控”“救”是最后一步,防止应急救援措施失效而加大损失。设想火灾时,应急通道被杂物堵死或通道的门锁打不开;灭火器设在火灾现场,救火的人无法进入火场取灭火器。为此,安全评价对应急措施(设施)的检查,不能只停在“有没有”,而应该检查其有效性。要求被评价单位按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打通应急救援流程,以保证应急救援措施的有效性。,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