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doc

上传人:您的****手 文档编号:3593448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胡联,王娜,汪三贵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摘 要:精准扶贫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反贫困理论的最新发展。精准扶贫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在融合国内外减贫理论精髓基础上得出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发展成果。精准扶贫理论作为先进的国际减贫理念,从理论上探讨如何规避精英俘获,将为世界反贫困理论与实践贡献中国智慧。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准扶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英俘获“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 1990 到 2011 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由 19.2 亿下降到 10.1 亿

2、,减少了 9.1 亿,其中 6 亿多来自中国,即中国极端贫困人口减少数量占全球减贫数量的 2/3。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目前贫困形势依旧严峻,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要解决现有标准下剩余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仍然面临诸多困难。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之后经过进一步阐述,形成了精准扶贫理论。精准扶贫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制度贫困论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发展成果。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的精准扶贫理论作为先进国际减贫理念,将为世界反贫困理论与实践贡献中国智慧。本

3、文的研究及创新点主要有: 一是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精准扶贫理论的科学性;二是对精准扶贫理论的国际贡献进行理论阐释。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贫困的理论论述贫困作为一个经济学问题纳入理论范畴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之后,马尔萨斯站在为资产阶级辩护的立场上,将贫困归结为人口呈几何级数的增长。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进行了批判,但主要是基于现象揭露和道德批判,缺乏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入分析。马克思则对此进行了科学分析。1、 马克思的制度贫困论对于贫困问题,马克思做了专门研究。马克思贫困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背景下,从制度分析视角对阶级贫困的性质进行了深入分析。马克思资本论中深刻地揭示了资本

4、主义制度下资本和劳动的阶级对立,资本增殖的秘密就在于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不仅可以收回购买该商品时所支付的价值,而且还能够得到剩余价值。其实质就是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劳动力生产的剩余价值积累财富,而劳动者只能获得其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这种占有并不是短期一次性的榨取,资本主义制度得以持续,还需要通过资本再生产过程继续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劳动,以增殖资本价值,扩大资本规模,进行资本积累。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逐渐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反而日益贫困。在资本主义社会,产业后备军会同财富一起增长。与现役劳动军相比,后备军越多,

5、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劳动折磨成正比。所以,雇佣工人阶级中的这个贫苦阶层越大 ,该规律的结果就是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两级分化越大,资本积累的一端是财富的积累,另一端则是贫困、奴役、劳动折磨等等的积累,这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趋势。因此,在马克思的贫困理论中,资本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是贫困的基础,资本主义为了再生产而进行的资本积累是贫困的源泉,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雇佣劳动制度和私有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存,正如恩格斯所言“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欺压现象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马克思的贫困理论产生于 19

6、 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时期,其解释了机器大工业时期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代表了处于弱势地位的工人阶级利益。经过长期的发展,虽然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分化仍然存在,资本和劳动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马克思的贫困理论仍具有指导意义。但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没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贫困问题进行分析。所以,社会主义国家的贫困和反贫困问题对马克思贫困理论提出了挑战。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反贫困理论改革开放前,由于受到传统理论的影响,中国认为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并按劳分配,因此不存在贫困问题。即使一些经济落后地区有贫困现象,也被视为

7、旧时代的产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最终消除贫困。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原有贫困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新的贫困形式又开始出现。对此,中共中央开始正视贫困问题,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既然在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也会发生贫困,我们就要与贫困做长期的斗争,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反贫困理论。上世纪 90 年代,邓小平将反贫困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尽管落后国家建设

8、社会主义过程中仍然存在贫困问题,但是消除贫困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特别是邓小平意识到发展市场经济可能带来贫富差距。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中国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避免两级分化,这不仅是中国发展市场经济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也是评价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历届领导集体都重视贫困问题。江泽民指出,到本世纪末我们解决了8000 万人的温饱问题,这将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胡锦涛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认为“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9、并进一步把到 2020 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的制度贫困论,并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二、中国反贫困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中国经济增长和有效反贫困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20 世纪末,中国用了将近 20 年的时间,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问题。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全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在抓整村扶贫。中国农村地区正在逐步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新时期。农村贫困人口数量显著下降,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居民

10、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表 1) ,1978 年,中国农村居民贫困发生率为 97.5%,有 7.7 亿农村贫困人口; 2014 年中国有 7017 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 7.2%。从 1978 年到 2014 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 7 亿,年均减少贫困人口 1945 万人; 贫困人口年均减少 6.4%。2014 年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6610 元,是全国同口径的 65.3%,比 2011 年提高了 8.2 个百分点。中国的减贫成绩令世界瞩目。表 2 显示: 以每天生活消费 1.25 美元的标准衡量,中国贫困人口比重在 1990 年为 60.7

11、%,1990-2011 年下降了 54.4%; 1990 年贫困人口规模为 6.89 亿,1990-2011 年减少了 6.05 亿,减少 87.8%,远远超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的“极端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表 3 显示,2011 年全球每天消费在 1.25 美元以下的极端贫困人口比重是 14.5%,每天消费 2 美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比重在 30%左右。中国贫困化程度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略低于亚太发展中国家水平。从 1990-2011 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从 19.2 亿下降到 10.1 亿,减少 9.1 亿,其中 6 亿多来自中国。中国极端贫困人口减少数量占全球减贫数量的 2/3。新时期

12、中国的扶贫工作仍然面临着众多考验和挑战,全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凸出,深层矛盾依旧制约贫困地区发展,扶贫任务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全国贫困问题仍然突出,如表 1 所示,2014 年底全国还有 7017 万贫困人口,反贫困形势依然严峻。在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完全依靠经济增长和区域开发到 2020 年几乎不可能使得 7017 万“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国年均需要减少 1200 万贫困人口,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中国反贫困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不能再沿用“灌水式”的传统扶贫模式。精准扶贫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在思维方式和实践方略

13、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工作深入,中国贫困人口分布逐步从全国性的“面”向“带”再向“点”的形态游离,扶贫工作任务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整体推进到 80 年代末的整区推进,从八七攻坚的整县推进到新世纪的整村推进,目标越来越集中。针对新阶段呈现出点面结合的“片”区深层贫困,中央适时提出区域发展和精准到户两轮驱动战略。实施精准扶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确抉择。三、精准扶贫理论是中国扶贫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发展成果精准扶贫理论是中国扶贫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发展成果,理由如下:1、 精准扶贫理论是对马克思主

14、义制度贫困论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的制度贫困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是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消除贫困的根本手段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贫困做深入研究,而中国又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实现了社会主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建国后为了迅速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中国形成了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二元的土地、就业、社保等体制成为中国农村消除贫困的主要障碍。因此,要消除贫困,仍需从制度入手,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推动扶贫体制创新。2015 年4 月习近平( 2015)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在农村贫困地区。所以,我们务必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动力,让广大农民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把扶贫开发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扶贫攻坚已经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推动了扶贫机制创新取得突破进展。国家层面加大了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支持力度,对扶贫开发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在政策扶持、资金安排、资源调配上采取力度更大和针对性更强的措施。如表 4 所示,中央财政 2015 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460.90 亿元,同比增长 8.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党群管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