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鲜电商进入“井喷期”VS 生鲜电商市场尚未成熟被喻为“最后一片蓝海”的生鲜电商,巨大的市场规模吸引着无数投资者的眼光。然而,一面是生鲜电商发展的繁荣景象,一边却是电商的纷纷倒闭。那么,生鲜电商的现实,到底是进入“井喷期”还是市场尚未成熟呢?生鲜电商进入“井喷期”有数据显示,在消费升级的带动下,国内生鲜电商市场近年来均高速增长:2015 年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为 497 亿元,2016年预计超过 900 亿元,到 2018 年,预计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 2365 亿元。而生鲜电商的渗透率还不到三成,生鲜电商依然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生鲜电商这块肥肉太过诱人,资本方也是蜂拥而入,并且战况激烈。以今
2、年生鲜电商蟹战为何,各大电商战况激烈。早在离阳澄湖大闸蟹开湖前一个半月,8 月 2 日,天猫平台就与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首次签署战略合作,通过“政府认定、协会推荐、平台管控”模式,开启互联网+阳澄湖大闸蟹新格局。京东生鲜则抢占今年阳澄湖新鲜出湖的“第一捞”,与此同时,今年京东生鲜专门在阳澄湖畔设立协同仓,通过缩短配送流程,实现了原产地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生鲜电商的电商渗透率已从初期的不到1%,到如今的 2-3%,年交易规模超 500 亿,预计未来 5 年可以轻松突破千亿规模。这一市场的持续增长有赖于三个方面的突破:提高仓储物流技术这一方面可以保证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可以降
3、低成本,形成相对于传统渠道的优势,尽管不断进步,但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仍是待解的难题;增加更多的高品质商品,尤其是引入国内农产品目前,国内生鲜电商的热销品类仍是进口水果、肉制品和海鲜制品,据笔者粗略估计,这些产品占据了半壁江山。究其原因,除了人们“崇洋”的消费心理外,主要还是因为国外农产品安全有保障、品质高,而且都是品牌化经营,在产品标准化、品质稳定性和售后服务上做得比较好。目前,国内农产品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是农业发展需要时间,要打造一个足够优秀的国产品牌,至少需要 3-5 年时间;生鲜电商的主要消费人群还是中产阶级据统计,目前国内的中产阶级约在 2 亿人左右,这看起来是个庞大的数
4、字,但多数是真实消费能力有限的“伪中产”。如果未来能逐步去“伪中产”化,市场会发展更快。然而,与这些火爆场面相反的是,电商倒闭潮的出现。生鲜电商市场是否已经成熟?一、“康庄大道”两侧哀鸿遍野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此前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在全国 4000 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1%实现盈利、4%持平、88%略亏、剩下的 7%出处于巨额亏损的状态。也就是说,95%比例生鲜电商都处于亏损状态。在这样的态势下,生鲜电商无论是死撑还是倒闭,似乎都“情有可原”。巨头还能靠着强大的实力、渠道和资源,拼命压缩成本,并死撑下去,希望尽早看到曙光。地区生鲜电商一个环节出错,就有可能倒闭,但又不甘心在看到希望前“死
5、去”,依然想搏一把。2016 年是中国生鲜电商的倒闭年和转型年,很多传统 B2C模式的生鲜电商遇到困境,这背后主要由于:一、生鲜产品非标;二、产品对冷链依赖度极强;三、产品对于时效性要求极高。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生鲜销售方式是通过不断压榨上游的利润来获得竞销差价,不是通过创造价值来获得成功的模式。众多生鲜电商陷入困境,首先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盲目烧钱忽视消费者需求。现在互联网是创业的风口,创业企业层出不穷,而且,有不少企业都被投资者看好。手里有了充足的资金,自然就想发展步伐快一些。但是从现状来看,有不少企业又走上了低价竞争的老路,可质量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生鲜电商运营同质化竞争严重除此以
6、外,同质化问题也影响着生鲜电商的发展。有机、原产地、可追溯每一家入局的生鲜电商都给自己打上了一个独有的标签。不过,众多华丽标签依旧掩盖不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生鲜电商运营模式存疑,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盈利者少之又少。生鲜电商商品同质化严重抑制了高毛利的可能,不仅生鲜电商之间同质化,线上生鲜和线下生鲜也同质化。通过玩差异化从而获取高毛利率其实很难,因为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而不是创造者。同行们在做差异化时不外乎以下几个路数:食品安全等级、包装新颖、设计感以及产地直采和独特的产区等概念。其实这只是在营销技巧上的创新,并不是真正的差异化战略,效果会越来越差。目前还真没发现哪个电商企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7、线上购物和线下购物的期望值也是不一样的。在实体店购买的商品出了问题,用户会认为是因为自己挑选不够小心仔细导致的而不会怪罪零售商。而线上则不同,用户对线上购买的生鲜商品期望值非常高,稍有毛病都会让他们觉得被坑了,利益受到了损害。而且,生鲜商品的非标准特性、交付环节太多、不可控因素太多,导致商品品质非常难控制。向导:风生水起的国外生鲜 O2O据统计,在美国已经有超过 150 家提供类似服务的企业。同时,CB Insights 提供的数据也显示, 2015 年第四季度该行业的风投基金高达 15 亿美元,创同期历史之最。相比国内的不成熟,国外的生鲜电商模式已初成规模。AmazonFresh 是美国自营
8、生鲜电商的代表,由于自营冷链物流的成本较高,AmazonFresh 选择了缓慢扩张,在一个城市发展建立完善,再进入下一个消费者相对集中的地区。我国生鲜电商,接下来怎么走?2016 年的生鲜电商市场变得步履维艰起来。随着“天天果园”、“果食帮”和“青年菜君”等品牌破产的破产、关店的关店,一场生鲜电商的死亡大潮似乎已经到来看起来很美的生鲜电商不再显得那样美好。很多生鲜电商退出市场的原因是由于资金链崩溃,这充分说明了成本的不能承受之重。同时,作为互联网经济的一个细分市场,生鲜电商也不可避免要用烧钱抢用户,这无疑又为企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相较于国外的生鲜电商的发展模式,确实有值得国内生鲜电商学习的地方
9、。国内生鲜电商如何才能求得发展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其一是关闭线下门店配送一直是生鲜电商最头痛的问题,为了解决物流配送问题,生鲜电商品牌做起了下门店,将门店视为城市与原产地之间的中转仓,尽可能提高配送效率,并降低运输造成的商品损毁。想法固然是美好的,但却被现实泼了冷水。当线上利润无法覆盖线下新增门店的成本时,线下门店必然是“亏本买卖”。其二是解决冷链物流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今冷链物流成本几乎占据了整个电商成本的 40%60%左右,据了解,一个 4000 平方米左右冷仓的建设成本就在 2000 万元以上,如此高昂的成本投入只有大资本才能玩得起。创业者可先考虑对从冷链物流依赖
10、较低的品类着手。而“最后一公里”则可以效仿 RelayFoods,先让用户在晚上在线购买想要的食品食材,第二天定时定点将食物送达给用户。其三是做小而美不做大而全对于大多数中小型生鲜电商企业来说,走小而美的路线或许是最理想的状态。在这方面,AmazonFresh 的案例或许可以提供借鉴。不盲目扩张,稳步发展。可以肯定的是,厮杀成一片的生鲜电商,前景肯定是有的,只是代价也绝对不低。想要淘到“真金”,玩家们不仅得准备好足够多的钱和时间,还得有一系列的套路才行,盲目跟风注定成炮灰。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生鲜电商还在起步阶段。想法是好的,前途也是光明的,但普遍问题是无法合理把握主线,合理控制规模,合理安排流畅稳定的全产业链,在品牌打造上,过于偏重的是渠道品牌而不重视产品品牌。生鲜电商,仍然是一片蓝海,需要我们合理的规划和发展,不盲目,不浮夸,不浮躁,才能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电商平台。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