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色小镇,或许99%的人都理解错了.doc

上传人:您的****手 文档编号:3593775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特色小镇,或许99%的人都理解错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关于特色小镇,或许99%的人都理解错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关于特色小镇,或许99%的人都理解错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关于特色小镇,或许99%的人都理解错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关于特色小镇,或许99%的人都理解错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特色小镇,或许 99%的人都理解错了关于特色小镇的文章可选的精品少之又少,大家一窝蜂地投入到建设工作中去,搞旅游的忙着宣传,搞产业的忙着招商,不亦乐乎,其他的事情根本无暇顾及。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客观看待小镇在发展中的是是非非。而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则是一篇难得一见的精品,从宏观战略层面全面分析了特色小镇的大是大非,绝对值得一读。正文:作者:王兴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教授)来源:迈点网我们做了一个研究报告,这个报告里面讲:特色小镇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载体,也应该成为中国新时期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之一。有些人不太认可这个结论,认为把

2、特色小镇的定位抬得太高。因为一想到特色小镇,大部分还是想到的欧陆风情或者江南水乡。但特色景观只是特色小镇“特”的一个方面,而且是次要方面,真正重要的还是产业。发达国家,他们的很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就是聚集在小镇而不是中心城市的。比如美国,大家都知道,它最有竞争力的产业主要是两个:一是金融,二是高科技。金融方面,有格林尼治的对冲基金小镇,一个镇上就聚集了五百多家对冲基金,对冲基金规模就占了全美国的差不多三分之一;加州的门罗帕克小镇,这个镇是美国风险投资基金聚集地,纳斯达克一半以上的高科技公司都是这个镇上的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的。至于高科技方面,美国的硅谷,其实就是一连串小镇聚集而成的。斯坦福大学

3、附近的帕罗奥图,除去大学校区也就几个平方公里,是硅谷的孵化中心;苹果公司所在的库比蒂诺人口五万多;英特尔总部所在的山景城也就七万多人口。在欧洲,英国的剑桥大学就在剑桥镇,距离伦敦 80 公里,人口不到十万,我骑车十五分钟即可横穿主镇区,这里是英国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心。英国目前最先进的产业是它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世界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公司罗伊斯罗尔斯总部就在距离德比市中心大约四公里的 Sinfin 小镇上。而德比市也不过是一个总人口二十来万的小城,距离伦敦 180 公里。下面这张图的就是罗伊斯罗尔斯总部所在的 Sinfin 小镇,中间是办公和核心工厂,周边是绿地和低密度住宅区。这地方看起来很普通,却能

4、生产出我们举国之力研发数十年都还未能生产的高端航空发动机。德国的汽车制造业领先全球,著名的高端汽车品牌奥迪的全球总部和欧洲工厂都集中在一个叫英戈尔斯塔特的小镇,距离慕尼黑60 公里,这个小镇也因此被叫做“奥迪之城 ”。该地区总人口也不过十二万,其中奥迪总部所在的英戈尔斯塔特的传统镇区人口则只有两三万人。目前来看,中国的高级人才和高端产业主要都集中在大中城市,鲜有集中到小镇的。但这种情况一定会很快改变。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高端产业并不一定要集中在大城市,高端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也并不是全都喜欢居住在大城市。人才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他们有的喜欢居住在繁华的大都市,有的则喜欢安逸宁静、风光宜

5、人同时生活也足够便利的小镇。这是经济水平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结果。以前高端产业和高级人才都往中心城市聚集,是因为小城镇交通条件和服务配套不够好。经过几十年发展,小城镇的生活设施和交通便利程度有了极大改善,特别是网络通讯和购物体系的完善,使得居住在小城镇完全可以享受到跟大城市差不多的生活便利性;而中心城市经过集聚发展,房价高企、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大城市病”日渐突出,原本优越的公共品质量大打折扣。小城镇的生活确实还有一些劣势,诸如参加一些大型活动诸如演唱会、学术研讨等不如中心城市方便等等,但它的优势同样显而易见,包括房价便宜、环境舒适、空气宜人等。这个优劣势的偏好是因人而异的,值得

6、权衡选择,不像以前那样如果不住在中心城市就很难谋求自身的发展,没得选。总之,高端产业在大中城市和特色小镇共同发展,是一个成熟大国的必然选择。这种城镇化与产业的多元结合方式,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模式,也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选择方案。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色小镇一定会成为高端产业发展、高级人才聚集的一个重要空间载体,与大中城市形成协作互补的产业链关系,这里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投资机会。在当前特色小镇的研究热潮之下,有一些研究者总结了诸如“欧洲十大特色小镇”之类的材料,选择的都是以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或者葡萄酒庄等农副食品加工为特色的旅游小镇。这样的小镇其实中国已经有

7、很多了,再多建一百个两百个,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如果我们搞出来一百个类似于英国的剑桥、Sinfin、美国的帕罗奥图、门罗帕克、德国的英戈尔斯塔特这样的特色小镇,那中国的经济竞争力和产业结构,就一定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我们认为,特色小镇建设的主流方向,不应该是旅游小镇,而应该是产业小镇,而且是高端产业小镇,在高等教育、科研、金融、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都要有所布局。中国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一定要去占领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不能按照城镇体系的分工,就给中心城市做配套,承接中心城区淘汰出来的落后产能。如果这样做,那特色小镇建设就失去了意义。特色小镇一定需要“旅游和产业双

8、轮驱动”吗?现在特色小镇建设在旅游方面做的比较多,而对产业的关注则明显不足。有一些名义上叫产业的,本质上还是旅游。比如健康养生、会议培训、婚纱摄影、手工艺品生产和体验之类的,从产业分类的角度来看,都属于大旅游产业或者叫“旅游+”产业的范围,属于旅游业的衍生或配套服务。广义的讲,旅游以及与之相关的健康养生、会议培训、民俗工艺品等也都是一种产业,但它们主要是“富民产业” ,老百姓、开发商、乡镇政府可以从中赚到钱,对国家的经济竞争力贡献不大,与金融、制造、物流、科教等不可同日而语。产业和旅游真正融合发展得比较好的案例,国外也有,比如丹麦的比隆镇,这里是世界第五大玩具厂商乐高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它的主导

9、产业本来是玩具设计和制造,但后来政府和乐高公司联合开发了乐高乐园项目,建了乐高微缩景观和游乐园,很受游客欢迎,现在已经成为欧洲著名的游乐目的地。这算是产业和旅游双轮驱动了。但这种案例并不多,乐高公司的产品玩具跟旅游休闲还算是相关性很高的,所以才能成功。在大多数情况下,旅游和产业发展更多的是存在冲突而不是融合。比如,美国的格林尼治对冲基金小镇。这里聚集了数百家掌握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美元的基金,咖啡馆里喝咖啡的大都是年薪百万美元以上基金交易员。小镇的设施主要就是办公楼和住宅,以及一些高端生活配套,没有什么可旅游的。高收入的小镇居民对安全的要求非常苛刻,警察和摄像头都很多,物价水平比大城市还要贵很多,

10、因此这个小镇既不欢迎游客,游客也不会有兴趣跑到格林尼治去住宿消费。愿意离开大城市到小镇工作居住的金融、科技、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一般都不会喜欢小镇变得闹哄哄的,更不会喜欢每天来一群陌生人对着自己家房子拍照。像 Sinfin 这种地方,一台 Trent900 航空发动机就要卖 3000 万美元,而且这个产业还涉及到技术秘密和安全生产,小镇的管理方当然不会再去想如何从旅游上赚点钱,而是希望陌生游客越少越好。大多数认为特色小镇要产业和旅游双轮驱动的人,实际上的混淆了两对概念。第一对是“大旅游”和产业的概念。这一点前面已经区分过了。发展旅游的同时搞点健康养生、民俗工艺品制作、会议培训只能算旅游业的深化

11、或者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不能算“旅游和产业双轮驱动” 。第二对容易被混淆的就是旅游休闲和宜居宜业的概念。适合旅游的地方不一定宜居,宜居的地方不一定适合旅游。旅游是“游” ,是外来游客的流动,从观光旅游到休闲旅游再到会议养生等“大旅游” ,可以延长游客在某一景区的停留时间,但总体而言都还是短期停留。统计意义上一般把在一个地区停留六个月以内的叫流动人口,超过六个月的才叫常住人口,没有什么旅游项目能让游客在一个地区停留这么长的时间。旅游的核心是消费,尽可能的吸引有“财”的人来流动消费,花完钱就走人;产业发展的核心的生产,是尽可能的吸引有“才”的人来创业就业,长期定居。二者发展路径截然不同,所需要的区位

12、条件、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盈利模式也都差异巨大。比如,同样是居住功能,要发展旅游就应该多建酒店、民宿或度假别墅;要发展产业,就应该多建人才公寓。旅游目的地对医疗教育设施几乎没有要求,即使是发展“旅游+健康 ”也是以康复疗养设施为主;而产业聚集区要促进人才聚集,则需要配套幼儿园、小学,以及功能相对齐全的医院。而且,就开发模式来讲,旅游景区修建配套设施是为了赚钱,通过住宿、餐饮和各种服务收费把投资在景点建设的钱挣回来;而产业聚集区的配套设施投资则不应该赚钱,而是通过配套设施吸引人才和企业,再通过产业税收把建配套的钱挣回来,这是两个正好相反的投资收益模式。浙江在特色小镇建设标准里面,要求旅游小镇按照

13、 5A 级景区的标准建设,产业小镇按照 3A 级景区的标准建设。还有好多省也据此办理。依我看,这样的标准恐怕有失偏颇。旅游小镇按照 5A 级建设当然没有问题,但产业小镇按照 3A 级景区建设恐怕要有所选择。比如 3A 级景区标准里面要求必须在交通要道上设立游客服务中心,还要配备合格的服务人员和导游,要有较多珍稀物种或者景观奇特,而且每年接待游客 30 万人次以上。产业小镇需要去追求这些东西吗?我看不见得。我理解政策制定者的意图,是要把产业小镇也建设的漂漂亮亮、舒适宜居,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生态环境相互融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借用一些 3A 景区的标准。这样的出发点当然是对的。但 3A 级景区标准是为了旅游而设立的,除了多出来一些产业小镇不必要的标准(如上一段所列举)以外,还少了很多应该有的宜居的标准。前面我讲了,产业小镇要吸引高级人才,一定要舒适宜居,宜居和宜游的标准差别很多。宜游主要是景观和短期体验,宜居则要求医疗、子女教育、社区文体设施、交际空间等立足于长期生活的的设施,这些东西,在 3A 级景区标准里面又是找不到的。所以,为了促进产业小镇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硬拉一个 3A 景区标准来对标,我认为存在着目标和手段的错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