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虫害防治-昆虫的形态识别.ppt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59449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7.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虫害防治-昆虫的形态识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园艺虫害防治-昆虫的形态识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园艺虫害防治-昆虫的形态识别.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园艺虫害防治-昆虫的形态识别.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园艺虫害防治-昆虫的形态识别.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昆虫的形态识别,第一节 昆虫的外部形态识别,请大家想一想, 我们生活中的昆虫?,昆虫据今已有3.5亿年历史人类的出现100万年,马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模式昆虫 蝗虫,一、昆虫纲的特征,头、胸和腹三个体段。头部具有1 对触角、1 对复眼和03 个单眼。胸部具3 对足、常具2 对翅。腹部一般911节,有外生殖器, 有时还有1 对尾须。,头,胸,腹,昆虫体分三段,头部是取食与感觉的中心,胸部是运动的中心,腹部是新陈代谢与繁殖的中心,正面,侧面,后面,1.昆虫头部(蝗虫),唇基,上唇,头顶,额,颊,后头孔,后头孔,下唇,二 昆虫分类需要识别的外部特征,二 昆虫分类需要识别的外部特

2、征,1.昆虫的头部,2.昆虫的头式(口式),昆虫有三种形式:1 下口式:与身体纵轴成直角,大多见于植食性昆虫 ,如蝗虫、蟋蟀和鳞翅目的幼虫等。2 前口式:与身体纵轴近于一线,大多见于捕食性昆虫,如虎甲、步甲、草蛉等。3后口式:与身体纵轴成锐角,多见于刺吸植物汁液的昆虫,如蝽蟓、蚜虫、叶蝉等。,下口式,前口式(虎甲),后口式,3.昆虫的眼,种类:昆虫的眼有复眼和单眼两种。,复眼(家蝇),单眼,昆虫的单眼分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4.昆虫的触角,触角的功能和构造功能:感觉、嗅觉、听觉构造:触角由三节组成, 基部一节称柄节, 第二节称梗节, 以后许多节内部均无肌肉着生, 总称为鞭节,触角的类型:触角的

3、形状随昆虫的种类和性别而发生变化。其主要变化在于鞭节,常见的形状按其形状分成以下类型: (1)线状:除基部两节稍粗大外,其余各节大小相似,相连成细丝状,如蝗虫、蟋蟀 (2)念珠状:鞭节各节近似圆珠形,大小相似,相连如串珠,如白蚁,(3)锯齿状:鞭节各节近似三角形,向一侧做齿状突出,形似锯条,如锯天牛、叩头甲等 (4)羽状:鞭节各节向两侧作细枝状突出,形似鸟羽,如蛾类 (5)棒状:基部各节细长如杆,端部数节逐渐膨大,整体形似棍棒,如蝶类 (6)锤状:基部各节细长如杆,端部数节突然膨大似锤,如皮蠹 (7)环毛状:鞭节各节都具有1圈细毛,愈近基部的毛越长,如雄蚊,昆虫触角类型,A,B,C,D,昆虫触

4、角类型,E,F,H,I,J,K,昆虫触角类型,5 昆虫的口器,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 由于昆虫的种类、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 它们的口器在外形和构造上有各种不同的特化, 形成各种不同的口器类型。,蝗虫的咀嚼式口器构造,舌,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咀嚼式口器害虫的危害特点,对植物所造成的机械损伤明显。有的能把植物的叶片咬成缺刻或穿孔, 啃食叶肉仅留下叶脉, 甚至把叶全部吃光, 如金龟子和一些鳞翅目的幼虫。有的在果实或枝干内部钻蛀隧道, 取食危害, 如各种果实的食心虫和危害枝干的天牛、吉丁虫等。有的是潜入叶片上下表皮之间或果树表皮下潜食叶肉或皮层,,咀嚼式口器害虫危害状,咀嚼式口器害虫的防治,可将胃

5、毒剂、触杀剂、微 生物农药喷撒在植物体上或做成毒饵,使其和食物一起被昆虫食入消化道,即可引起中毒和致病死亡。,(2)刺吸式口器,(2) 刺吸式口器,为害:吸取植物的汁液, 造成病理的或生理的伤害, 使被害植物呈现褪色的斑点、卷曲、皱缩、枯萎或畸形, 或因部分组织受唾液的刺激, 使细胞增生, 形成膨大的虫瘿。多数刺吸式口器的昆虫还可以传播病害, 如蚜虫、叶蝉、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危害状,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防治:对剌吸式口器的害虫的防治,只有用内吸剂、触杀剂和熏蒸剂才有防治效果,而胃毒剂防治则无效。,(3)虹吸式口器,喙,下唇须,复眼,虹吸式口器,(4)锉吸式口器,(二)昆虫的胸部,构造

6、:前胸、中胸和后胸前足,中足,后足前翅和后翅背板,侧板,腹板。,1. 胸部的基本构造,(1)胸足构造:,昆虫足的类型,胸足的类型和功能 A:步行足:一般较细长,适于行走,没有显著的特化现象,是最常见的胸足类型,但在功能上仍表现出一些差异。如步甲 B:跳跃足:腿节特别发达,胫节健壮,用于跳跃。如蝗虫 C:开掘足:胫节和跗节常宽扁,外缘具齿,适于开挖。如蝼蛄和金龟子前足 D:捕捉足;基节常特别延长,腿节和胫节的相对面上有齿,而形成一个捕捉构造。如螳螂前足,螳螂捕捉足,蝼蛄开掘足,E:携粉足:后足胫节宽扁,两侧有长毛,构成携带花粉的花粉篮;基跗节长扁,内侧约有10排毛刷,用以梳集花粉,叫花粉刷。如蜜

7、蜂的后足 F:游泳足:足扁平桨状,生有较长的缘毛,适于划水。如龙虱等水生昆虫的足。 G:抱握足:较粗短,跗节特别膨大且具吸盘状结构,在交配时能抱持雌虫。如雄性龙虱的前足。 H:攀握足:各节较粗短,胫节端部有一指状突,与跗节及呈弯爪状的前跗节构成钳状构造,能牢牢夹住寄主的毛发。如生活于毛发上的虱类昆虫的足。,3. 昆虫的翅,翅的基本构造:昆虫的翅通常呈三角形,具有3边和3角3边:前缘,后缘或内缘,外缘。3角:肩角,顶角,臀角。臀前区,臀区,轭区,腋区。,翅展开时,靠近头部的一边,称为前缘;靠近尾部的一边,称为内缘;在前缘与内缘之间, 同翅基部相对的一边,称为外缘。前缘与内缘间的夹角,称为肩角;前

8、缘与外缘间的夹角,称为顶角;外缘与内缘间的夹角,称为臀角。,分区,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翔的动物,也是动物界中最早出现翅的类群。翅的获得不仅扩大了昆虫活动和分布的范围,也加强了昆虫活动的速度,使昆虫在觅食、求偶、寻找产卵和越冬越夏场所以及逃避敌害等多方面获得了优越和竞争能力,是昆虫纲成为最繁荣的生物类群的重要条件之一。,脉序,昆虫翅的两层薄膜之间还常有纵横行走向的翅脉。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称为脉序或脉相。脉序在不同种类间变化很大,常作为分类的依据。,2)模式脉相:翅面在有气管的部位加厚,就形成了昆虫的翅脉。翅脉的主要作用是加固翅膜。其分支与排列形式称为脉序或脉相。昆虫的脉序是分类鉴定的重

9、要依据,还可以通过脉序的比较追溯昆虫的演化关系。,假想脉序,昆虫学家根据对多种昆虫(包括化石昆虫) 的比较, 以及对翅发生学的研究等, 假想出一种原始的脉序, 这种脉序虽然不是实际存在的, 但它却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 现已普遍被昆虫学者所采用。假想脉序的翅脉分为纵脉和横脉两类, 它们各有一定的名称和缩写方法。,较通用的假想脉序,3)翅的质地与变异 A:膜翅其质地为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明显可见。如蜂、蜻蜓的前后翅;甲虫、蝗虫等的后翅,膜翅是飞行翅。 B:鳞翅膜质,翅面上密被鳞片,外观不透明。如蛾、蝶类的前后翅均为鳞翅,故称鳞翅目。鳞翅是飞行翅。 C:毛翅膜质,翅面上被有毛,多不透明或半透明。如

10、石蛾的前后翅均为毛翅,故称毛翅目。毛翅是飞行翅。 D:缨翅膜质,狭长,透明,翅脉退化,翅缘有长缨毛。如蓟马的前后翅均为缨翅,故称缨翅目。缨翅是飞行翅。,3)翅的质地与变异,E:覆翅前翅加厚变为革质栖息时覆盖后翅上,仍保留 翅脉 F:鞘翅 前翅骨化如角质,翅脉消失,栖息时两翅相接于背中线上G:半鞘翅:又叫半翅。翅的基半部角质,翅脉一般不可见;端半部膜质,翅脉清晰可见。如蝽类的前翅为半翅,故称半翅目。这种翅有飞行功能。H:平衡棒:呈棍棒状,能起感觉和平衡体躯的作用。如双翅目昆虫和介壳虫雄虫的后翅,以及捻翅目雄虫的前翅,昆虫翅的类型,翅僵连锁,4)翅的连锁昆虫的前后翅具有3种常见的连锁方式以形成飞行

11、中的连动装置,翅轭连锁,翅钩连锁,前翅后缘基部有一个指状突起,翅轭,伸在后翅前缘的反面,前翅臀区覆盖在后翅前缘,使前后翅连接起来,(三)昆虫的腹部,1. 构造:9 11 节组成具有尾须和外生殖器背板,腹板, 侧膜节与节间有节间膜相连18节两侧各有气门一对,(三)昆虫的腹部,2. 外生殖器.昆虫的外生殖器是昆虫生殖系统的体外部分,是用以交配、授精和产卵的器官统称,主要由腹部生殖节上的附肢特化而成。雌性外生殖器 产卵器, 位于腹部第8 、9节的腹面, 由3 对产卵瓣组成, 第1 对称腹产卵瓣, 第2对称内产卵瓣, 第3 对称背产卵瓣。生殖孔开口于第8 、9 腹节之间。,昆虫雌性外生殖器构造1雌虫产

12、卵器 2雌天牛的伪产卵器,(三)昆虫的腹部 2.外生殖器,产卵器有很多变化:蝗虫的产卵器短小呈瓣状; 蟋蟀的产卵器剑状; 姬蜂的产卵器细长, 有的可为体长的数倍; 蜜蜂的产卵器则特化为螫针; 在植物组织内产卵的昆虫, 其产卵器往往成锯齿状(如叶蜂和蓟马)或为刀状(如蝉、叶蝉); 有些昆虫如蝶、蛾类、蝇类和甲虫, 它们的腹末几节逐渐变细, 互相套叠, 可以伸缩, 形成能够伸缩的伪产卵器。,大青叶蝉产卵,锯状产卵器,蛾产卵,伪产卵器,蜜蜂的产卵器变异,螯针,(三)昆虫的腹部 2. 外生殖器,雄性外生殖器-称交配器或称交尾器。主要包括一个阳茎和一对抱握器。每一种昆虫的雄性外生殖器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的稳

13、定性, 因此在分类上常作为最后鉴别种类的重要依据。,雄性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1侧面观 2后面观,(2) 尾须,着生于腹部第11节两侧的一对须状物,是由第11腹节附肢演化而成的分节或不分节,长短不一, 存在于部分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中蜉蝣目、蜻蜓目、直翅类及革翅目等较低等的昆虫中,尾须的形状变化较大。尾须上着生有许多感觉毛,主要司感觉作用。,(四)昆虫的体壁,昆虫的体壁是体躯外表的组织构造,是身体的最外层,是由外胚层发育而来。1.体壁的功能起外骨骼的作用,维持体形,昆虫的千变万化全是由体壁决定的。保护虫体免受外来微生物和其他物质的侵入,并且保持体内的水份不外散和外部的水份不进入。运动的肌肉均着生在体

14、壁上。昆虫的抗张力,抗压力是由于体壁的作用,否则就象软体动物一样。昆虫的体色、保护色是通过体壁来形成的,(四)昆虫的体壁,1.体壁的功能各种感觉器官均由体壁特化而来。由皮细胞特化成各种腺体。信息素常由皮细胞特化的细胞来散发,如鳞翅目雌虫的香鳞。内寄生昆虫是通过表皮,而不是呼吸系统,如气门进行呼吸作用。在以上各种作用中,15项是表皮层的作用;68是皮细胞层的作用。其中骨架和保护作用是最主要的作用。,2.体壁的基本构造 体壁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从外向内分别是表皮层、皮细胞层和底膜。 1)表皮层:是由皮细胞向外分泌形成的、位于昆虫体壁最外面的几层性质很不相同的非细胞性组织。表皮层由内往外可以分为内表皮

15、、外表皮和上表皮三层,其中贯穿着许多连接皮细胞层与上表皮的细微管道。,底膜,孔道,皮细胞层,毛原细胞,感觉神经,毛,内表皮,外表皮,上表皮,1)上表皮 它是一个最薄的单层,一般为1m,最薄仅0.03m,最厚仅4m。它由化学成份和功能各不相同的若干亚层组成。是覆盖在外表皮外面的不含几丁质的薄层,是表皮层最外和最薄层,厚1m3m。上表皮虽薄,但由外往内一般还可分为护蜡层、蜡层和角质精层(壳质层), A 护蜡层 由皮细胞腺分泌,经孔道输送到蜡层表面而形成。厚度一般不超出0.1m,护蜡层主要含有脂类、鞣化蛋白和蜡质,具有保护蜡层和防止水分蒸发的功能。作用是保护其下的蜡层。,B蜡层 厚度为0.20.3m

16、 ,由皮细胞分泌形成,主要成分是脂类。这些构成蜡质的分子做定向排列,是一个很好的疏水层,防止体内水份的散失和外界水份的侵入。 C 角质精层 它可分为两层,最外面叫外表皮质层,它在脱皮过程中,最早形成,能抗各种酶的作用,重要成份为酯、鞣化蛋白和多元酚。内层叫内表皮质层,厚0.52m,由绛色细胞所分泌。,D 多元酚层 该层厚0.52m,由绛色细胞分泌形成,介于角质精层与蜡层之间。多元酚层主要成分是脂蛋白与多元酚的复合体,对表皮的鞣化和脂化起着重要作用。E 绛色细胞 是一种由皮细胞转化而来的细胞,一部分在皮细胞中,一部分游离在体腔中,多在气门周围,与中间代谢有关,表皮可分为靠近上表皮的外表皮和靠近皮

17、细胞的内表皮。内表皮 这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10200m.它由几丁质和一种可溶解于水中的蛋白质叫节肢蛋白及水所组成。其中水占3050%。 外表皮 昆虫体壁的硬化程度是由外表皮决定的。,2) 皮细胞层 是一单细胞层,其排列整齐,它来自外胚层的细胞层。皮细胞层有三个主要作用:1、在脱皮过程中,消化、吸收旧表皮,分泌新表皮。 2、一部分皮细胞分化形成了腺体如唾液腺、毒腺、脱皮腺等,统称皮细胞腺。3、特化、形成各种外长物如刚毛、鳞片、刺和距等等,以及感觉器官。,3) 底膜(基膜) 是紧贴在昆虫体壁皮细胞层下的一层薄膜,从而使皮细胞层与血腔隔开。厚度仅为0.5m,底膜由浆血细胞分泌形成,主要含有中性粘多糖。底膜有选择通透性,使血液中的部分化学物质和激素进入皮细胞。,由于昆虫体壁的特殊构造和性能,尤其是体壁上的被覆物和上表皮的蜡层和护蜡层,对杀虫剂的侵入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昆虫体壁的厚度随着虫龄而增加,因此高龄幼虫的抗药性强,故在低龄阶段(3龄)用药,防治效果更好。 上表皮:亲脂,疏水性 外表皮+内表皮:亲水性所以理想的触杀药剂既应具有一定的脂溶性,又必须具有一定的水溶性。,3.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1.试述昆虫口器的类型,触角的类型,胸足的类型,翅的类型并分别列举个典型代表体壁的功能,基本构造,它对害虫防治有何重要意义?,作 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