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 学 院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二一八年六月目 录物理学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光学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0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9物理学 学科学术 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7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8数 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46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55附件 1:理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创新实践学分审核与认定细则 .62附件 2:理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大纲及考核标准、评分细则 .67附件 3:理学院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细则 .701物理学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702
2、)一、学科概况长春理工大学物理学学科始建于 1958 年建校时的应用光学专业,1981 年获首批光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 年获光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 年获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 年设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18 年获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自1989 年以来一直为省级重点学科,2008 年被国防科工局评为国防特色学科,2011 年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2013 年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2017 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 B-。学科现设有光学、超快光物理、凝聚态物理、理论与计算物理 4 个研究方向,拥有国家外专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德国洪堡学者、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等一批国家和省部级人才,拥有高能固体激光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吉林省飞秒激光研究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吉林省固体激光技术与应用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吉林省纳米光子学与纳米技术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吉林省纳米材料生物传感与检测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吉林省超快非线性成丝光学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吉林省新型固体激光器及应用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吉林省激光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高校创新团队、吉林省光谱探测技术及应用高校创新团队、吉林省高强度飞秒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高校创新团队等多支国家和省部级优秀科研团队,建有纳米生物光子学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吉
4、林省固体激光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研究中心、吉林省超快光学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光谱探测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省高等学校光电子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吉林省激光技术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国际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联合研究中心等多个学科支撑平台。近年来,依托学科人才、团队及平台的优势力量,本学科不断深化前沿性和前瞻性研究,承担了国防 973、863 专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高层次科研课题,年均发表高水平 SCI、EI 学术论文近百篇,培养了一批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二、培养目标着重
5、培养光学、超快光物理、凝聚态物理、理论与计算物理等物理学科方向品德高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广博、科研素质一流、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术作风,具有较高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素养。2、掌握本学科相关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背景知识、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3、全面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及前沿研究动态,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相2关领域或跨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基础性、应用基础性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的研发上取得创新性成果。4、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
6、熟练阅读本学科相关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强的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5、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需要,胜任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及本学科相关领域科研、教学、研发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三、研究方向1、光学围绕激光物理、高能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固体激光技术、导波光学、微纳光子学等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2、超快光物理围绕超快等离激元、飞秒激光成丝及应用、超快激光微纳加工、超快极紫外光谱、飞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散射光谱理论与技术等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3、凝聚态物理围绕纳米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纳米光子学、生物光子学等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4、理论与计算物理围绕非线性物理、
7、量子信息物理、计算电磁学、电磁功能材料与器件等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四、学制与学分1、学制与修业年限博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制为五年。博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硕博连读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七年。2、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 18 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 12 学分,必修实践环节 6 学分(含校规校纪与学术道德规范 1 学分、创新实践类 3 学分、导师方向课 2 学分) 。硕博连读生包括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两部分,需完成硕士阶段课程学分、博士阶段课程学分、博士阶段实践学分。五、培养方式博士研究生的日常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本学院
8、推行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在博士研究生入学导引和学术前沿引领、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引导科学合理选题、训练科学研究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指导学位论文撰写等过程中发挥集体培养作用,博采众长,稳定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具体包括:1、入学导引和学术前沿引领。介绍博士研究生需要达到的学术层次,培养博士研究生3领悟和跟踪学科前沿知识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并能够批判性地思考。2、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导师(组)根据本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结合学科研究方向需求,指导博士研究生科学选课;新生入学后,结合博士研究生个人知识结构,指导博士研究生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人培养计划,并严格执行。3、引导科学合理选
9、题。立足学科研究方向,结合科研项目,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引导博士研究生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阅读、组内讨论和初步研究等方式深入调研和科学选题,并对选题的创新性、先进性及可行性给予方向性把关。4、训练科学研究能力。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在论文研究的方案设计、技术攻关、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等各环节给予充分指导,努力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5、提高综合素质。支持博士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定期组织学术讲座,拓展博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引入导师方向课和创新实践学分制,提升博士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6、指导学位论文撰写。要求博士研究生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诚信。 7
10、、在培养过程中,如导师因故不能履行职责,可变更导师。由博士研究生本人填写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转导师申请表 。六、课程学习1、课程设置物理学学科 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必修 /选修 备注B11990011 第一外国语(英、日、俄) 64 3 1 必修B1199002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2 2 1 必修公共必修课B11990041 非线性分析 48 3 1 必修必选B12010011 物理学前沿 16 1 1 必修 必选B12010021 高等量子光学 32 2 1 必修B12010031 超快光物理学 32 2 1 必修B12010041
11、高等凝聚态理论 32 2 1 必修B12010051 量子思维 32 2 1 必修学 位 课 专业基础课B12010061 高等电磁场理论 32 2 1 必修任选其一选修专业选B23010012 新型固体激光器件与技术 32 2 1 选修 至少选 1 门4B23010022 全固态激光及非线性光学频率变 换技术 32 2 1 选修B23010032 光波导器件物理 32 2 1 选修B23010042 光波导传输理论 32 2 1 选修B23010052 超快等离激元导论 32 2 1 选修B23010062 激光等离子体与极紫外辐射 32 2 1 选修B23010072 光电材料与器件 32
12、 2 1 选修B23010082 纳米光电子器件 32 2 1 选修B23010092 晶格振动光谱学 32 2 1 选修B23010102 生物医学光子学 32 2 1 选修B23010112 纳米生物光子学 32 2 1 选修B23010122 量子成像 32 2 1 选修B23010132 量子混沌 32 2 1 选修B23010142 高等非线性物理 32 2 1 选修B23010152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 32 2 1 选修B23010162 电磁场计算中的时域有限差分法 32 2 1 选修S11990041 数值分析 选修S12010031 高等量子力学 选修S12010041 高
13、等激光物理 选修S12010051 新型激光器原理 选修S12010071 超快光学原理 选修S12010081 凝聚态物理导论 选修课 修课S12010091 量子光学 选修跨学科选修课至少选 3 门(硕士课)B13010011 校规校纪与学术道德规范 1 分散 必修B13010021 创新实践 3 分散 必修 参见附件 1必修实践环节 B13010031 导师方向课 2 分散 必修5物理学学科 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英文)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必修 /选修 备注B11990011 64 3 1 必修B11990021 32 2 1 必修公共必修课B119900
14、41 Nonlinear Analysis 48 3 1 必修必选B12010011 Frontiers of Physics 16 1 1 必修 必选B12010021 Advanced Quantum Optics 32 2 1 必修B12010031 Ultrafast Optical Physics 32 2 1 必修B12010041 Theory of Advanced Condensed Matter 32 2 1 必修B12010051 Quantum Thinking 32 2 1 必修学 位 课 专业基础课B12010061 Theory of Advanced Elect
15、romagnetic Field 32 2 1 必修任选其一B23010012 New Types Solid State Laser Devices and Technology 32 2 1 选修B23010022All Solid State Laser and Nonlinear Optical Frequency Conversion Technology32 2 1 选修B23010032 Physics of Optical Waveguide Devices 32 2 1 选修B23010042 Theory of Light Propagation in Optical Wa
16、veguides 32 2 1 选修B23010052 Introduction to Plasmonics 32 2 1 选修B23010062 Laser Produced Plasma and EUV Emission from the Plasma 32 2 1 选修B23010072 Photoelectric Materials and Device 32 2 1 选修B23010082 Nanometer Photoelectronics Device 32 2 1 选修B23010092 Lattice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32 2 1 选修B23
17、010102 Biomedical Photonics 32 2 1 选修B23010112 Nanobiophotonics 32 2 1 选修选修课专业选修课B23010122 Quantum Imaging 32 2 1 选修至少选 1 门6B23010132 Quantum Chaos 32 2 1 选修B23010142 Advanced Nonlinear Physics 32 2 1 选修B23010152 Quantum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ing 32 2 1 选修B23010162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
18、hod in the Calcul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32 2 1 选修S11990041 Numerical Anylsis 选修S12010031 Advanced Quantum Mechanics 选修S12010041 Advanced Laser Physics 选修S12010051 Principle of New Types Laser 选修S12010071 Fundamental of Ultrafast Optics 选修S12010081 Introduction to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选修S1
19、2010091 Quantum Optics 选修跨学科选修课至少选 3 门(硕士课)B13010011 School Regulations and Academic Ethics 1 分散 必修B13010021 Innovative Practice 3 分散 必修 参见附件 1必修实践环节 B13010031 Doctoral Advisor Courses 2 分散 必修2、个人培养计划(1) 新生入学后,导师(组)根据本培养方案要求,结合博士研究生个人知识结构,指导博士研究生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人培养计划。(2) 个人培养计划经导师和学科负责人(或学院研究生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即在研究
20、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生效,博士研究生和导师均应严格执行。(3) 个人培养计划中所列的全部课程,均为完成学业所必须考核通过的课程,考核不合格的课程必须重修。(4) 初考、重修成绩,均将真实完整地记录到学生成绩单中。(5) 跨学科博士研究生需要按照要求完成跨学科选修课。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1) 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2) 考核方式: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参考学校规定。专业基础课必须为闭卷笔试考核。专业选修课可以采用大论文、设计报告、答辩等形式考核。考核记录由学院负责归档。七、必修实践环节1、校规校纪与学术道德规范7校规校纪与学术道德规范是博士研究生的必修环节,记 1 学分。校规校纪遵照学校相
21、关文件执行,学术道德规范遵照理学院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细则执行。2、创新实践:计 3 学分(研究生至少获得 3 学分) ,具体细则遵照理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创新实践学分审核与认定细则执行。3、导师方向课按照导师具体研究方向,增设方向课程,授课形式不局限于课堂,导师自行拟定,授课次数不少于 10 次,计 2 学分,全部完成后,成绩由导师直接评定,并附佐证材料导师方向课博士研究生总结报告 (详见研究生网站培养管理文件 长春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规定 (长理工研字201723 号)附件) 。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包括的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学术不端检测、评阅及答辩各环节,遵照长春理工大学博士
22、研究生培养管理规定 (长理工研字201723 号)执行。具体要求如下:1、学位论文开题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执行性。鼓励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的重点科研项目等相结合。学位论文开题在修得课程学分的基础上进行,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进行公开答辩,首次开题答辩时间为入学后第二学期,开题答辩前学院对开题信息予以网上公告并进行开题报告内容形式审查,形式审查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本次开题。答辩环节采用 PPT 汇报与专家问答相结合形式,答辩专家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主要评议论文选题是否恰当,研究设想是否合理、可行,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是否具有创新性、可行性,
23、前期是否已有一定研究基础,论文创新点是否支撑 SCI 论文发表,进度安排是否细致、合理等。给出是否通过的明确结论,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审定,审定结果录入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评议表、开题记录由学院负责归档,并作为博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的必备材料。开题报告主体内容应包括:(1)研究目的和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3)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及创新之处,(4)研究方案,(5)已具备完成可所需的条件,(6)已取得研究进展,(7)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措施,(8) 阶段进度计划。其中,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应列出相应参考文献,总篇数不少于 70 篇,外文
24、文献数量不少于 40篇,近 5 年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 30 篇,已取得研究进展应能够支撑开题报告中的一部分研究内容,阶段进度计划需要细化各节点工作,并具备可考核性。开题报告通过后,学位论文题目原则上不再变动。若确需改题,需重新开题,开题时间以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最后开题通过记录为准。开题报告评审要求、结果处理、分流机制等其它细则遵照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开题报告管理办法 (研院培养办20176 号)执行。2、学位论文中期检查8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是对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完成情况、学位论文进展情况、阶段成果取得情况、与开题报告的一致性、存在问题、下阶段工作进度安排以及预期完成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
25、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提供保障。开题完成半年后,各学科方向自行组织本学科方向下学位论文进展情况督导检查,针对学位论文进展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上报学院存档,这项内容作为中期答辩重点比对检查内容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答辩环节采用 PPT 汇报与专家问答相结合形式,答辩前学院对中期检查题目信息予以网上公告并进行中期报告内容形式审查,形式审查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本次中期答辩。中期检查的评审要求、结果处理、分流机制等其它细则遵照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管理办法 (研院培养办20177 号)执行。3、学位论文预答辩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十万字左
26、右,内容组织应具有学术性,格式应符合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后,经导师(组)审阅认可,由博士研究生填写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表 ,向学院提出申请,学院除对其开题、中期检查及发表学术成果等相关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外,还应组织专家对学位论文进行预评审,针对学位论文是否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内容组织是否具有学术性,是否符合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是否自行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及检测结果等给出明确意见,审查合格方可进行预答辩。学位论文预答辩时,博士研究生针对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的研究过程、完成情况、创新点及取得的成果进行详细陈述,专家组根据陈述和论文完成情况,对论文内容的理
27、论准确性、推导严谨性、数据可靠性、研究及分析深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是否通过的明确结论,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审定,审定结果报研究生院备案。预答辩通过者,根据专家组建议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经导师(组)审阅通过后,可申请学位论文评阅。预答辩未通过者,必须根据专家组意见,针对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在导师(组)指导下,作出实质性修改,十天后可再次提出学位论文预答辩申请。4、学术不端检测申请评阅的博士学位论文送审前必须参加学术不端检测,工作组织与实施、检测结果处理意见与认定程序等细则遵照关于采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的管理办法 (研院培养办20178号)执行。5、学位论文评阅博士学位论文由五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进行评阅,主要采取教育部平台专家盲评方式。具体细则遵照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管理办法执行。6、学位论文答辩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每年六月份、十二月份分两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