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0703 批次第 1 页 共 8 页试论李白个性的形成及其文学表现【摘要】: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唐代,已进入了诗歌的黄金时代 。其中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最杰出的代表。在思想上,李白儒道侠兼有,道教思想伴其一生,也影响其创作个性。李白的生活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思想等是对其个性形成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我从分析李白个性的形成入手,将其性格概括为乐观豪迈、天真浪漫和自我张扬三个方面。这种个性的形成使其诗歌在抒情方式、表现形式、创作手法,还是语言特征,谋篇布局上呈现出独具的个性化特点。【关键词】:李白、个性思想、文学表现【正文】: 晚唐诗人杜荀鹤曾在经谢公
2、青山吊李翰林一诗中的无限感叹:“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李白是时代的骄子,文学的巨擘。在中国古代社会,那种个性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乐观豪迈、天真浪漫和自我张扬的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也正是有了这样个性鲜明的李白,我们才看到了文辞粲然,雄奇瑰丽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一、李白生平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官至翰林待诏,称“李翰林” ,又有“诗仙”之称。其出身有许多疑点,其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迷:或说其族获罪,谪居条支(属于西域,今在伊拉克境内);或说在碎叶(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碎叶,今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陈寅恪李白氏族之疑问认为:李白父客,像是胡任到李唐经商而
3、取李姓。从其诗中可看出他曾在胡人聚居地生活过。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样,类胡人。白有许多习惯也很特别,如友人死,他为之剔骨而葬。其子女取名“颇黎”、“明月奴”。(一)读书与蜀中游历,25 岁之前。五岁随父到江油县,“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剑术”、“十五游神仙”、“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不到二十岁,苏颋见到李白,说他“天才英丽,可与相如比肩。”道教大师司马承祯说他有“仙风道骨”。(二)壮游与求仕,41 岁之前。李白不屑参加科举,希望通过漫游求得引荐的机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到湖北安陆时,与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在此约十余年。(三)长安三年,42-44。有人考证,李
4、白曾两入长安,开元后期一次,但无功而返。天宝元年可能由于玉真公主、吴筠、贺知章等人的推荐,召入长安作家供奉翰林。“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而李白自恃太高,无心理准备,依旧纵酒狂歌,桀骜不驯:“长安市中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后受排挤,赐金放还。两入长安对李白一生很重要,尤其其后的创作,有着更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四)再次游历,4555 岁。离开长安,李白又开始漫游。在洛阳遇到了去长安的杜甫,杜随白游历,二人有近一年的交游。李白有两诗与杜,杜有十二首诗赠白。之后,白与武后时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结婚。这期间,白受道箓,热衷于求仙访道。(五)安史之乱期,5662 岁。安史乱后,白隐居庐山。
5、玄宗奔蜀,马嵬后,肃宗在灵武继位。永王李璘在江陵招募将士数万人,经庐山辟李白为幕僚。作永王东巡歌:“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崩奔似永嘉;但永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肃宗以逆反镇压永王,白以“附逆”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正安县西)。 玄宗还都,大赦天下,白得还。据郭沫若考定“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诗即是李白听到遇赦而作。白 62 岁死于当涂,一说患腐胁疾而死,一说是因醉入水捞月而死。二、李白的个性的形成一个伟大作家的个性形成包含着时代的、历史的、家庭的、自身后天培养等诸多因素,这也就决定了伟大作家个性的多缘性和复杂性。李白的生活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思想等是对其个性形成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
6、/本科毕业论文/0703 批次第 2 页 共 8 页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我将其性格概括为乐观豪迈、天真浪漫和自我张扬三个方面。(一)生活时代背景造成李白的个性中充满乐观豪迈。李白的英雄气质源于他生活的时代。盛唐时期的强大国力对士人心灵的感召,最重要的是造就了一代文人开阔的襟怀和宏大的抱负以及对国运前程的坚定信念。他们面对盛世油然而生“公侯皆我辈”的宏愿,正如李白诗云:“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李白古风一)可以说,这是一个充满着霸气和英雄意识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冲天豪气和骨子里的自信自傲。有人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 (注 1)这是
7、因为在李白身上集中体现了盛唐的时代精神,即唐人所独有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为实现他的英雄抱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寄崔侍御 ) ,他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做一番安邦定国的宏图伟业,使得“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 ;他确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 ;他坚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他深信“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时代的孕育让李白唱出了地道的大唐帝国的盛世之音。(二)生活经历让李白的个性中充满天真浪漫。李白一生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1.信道求仙。他常梦见与仙人交游,对长生飞仙,深
8、信不疑。“白举行入道仪式,疑有两次”。(注 2)。如西岳莲花山、梦游天姥吟留别。2.隐居游历。天下山水,白游历十之七八。他广交天下友。3.仗义行侠,嗜酒终身。他剑不离手,欲如项羽学万人敌。他挥金如土,讲义气,重然诺。自称“酒中仙”。4.求仕为官。白任情使性,不懂政治。虽为官很短,但影响其一生。大量研究表明李白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漫游生活中度过的。他二十五岁时,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去国长如不系舟 ”(寄崔侍御 ) 。离家之后,他到处漂流,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客死于当涂李阳冰处,以漫游终其一生。他的游迹所到之处很广很远, “南穷苍悟,东涉溟海”,北抵燕赵,西历歧邠,至于宛洛、吴越,更是多次
9、重游,名山大川,古迹胜地,无不亲临其境,所谓“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境,终年不移”(范传正李公新墓碑 ) 。在这种漫游生活中,游目骋怀,抒情遣兴,产生了众多流传千古的瑰丽篇章。李白的游历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创作,更使得他在心灵上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的李白对山川美景有着特殊的感情,长江、黄河、峨眉、庐山、天姥、天门,所到未到的名山大川无一不被他摄入笔端。另外魏晋时代精神的影响也对李白个性中的天真浪漫起了作用。中国人主体意识的觉醒在魏晋时代。生活和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艺术上的生命意味和宇宙意识,是魏晋时代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
10、魏晋之美体现在生活与人格上即是追求个性的艺术态度,亲和自然的自由精神。在李白身上,魏晋的主体精神在生活中和人格上都有充分体现,在艺术上又多方面地体现出自由解放的审美精神。这些主要体现在李白的仙游之作中。它们继承了魏晋的人生态度,表现出对生命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超越人生束缚的心灵遨游。如“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常周旋。常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我知尔游心无穷。 ”(元丹丘歌 )同时,李白表现出对把握现实的生命意义的感悟,对生命赋予自然永恒存在的真诚呼唤:“白日与明月,昼夜尚不闲。况尔悠悠人,安得久世间。传闻海水上,乃有蓬莱山。玉树生绿叶,灵芝每登攀。一食驻玄发,再食留红颜。
11、吾欲从此去,去之无时还。 ”(杂诗 )(三)李白一生的思想对其个性影响最大,李白的思想对其个性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我们先看看李白的思想特征:在思想上,李白儒道侠兼有,道教思想伴其一生,也影响其创作个性。他在政治上极端自负,想有所作为:“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但他又以谢安自喻,追求功成身退:“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救苍生应为晚。”儒道兼重,又加上极度自负,政治上的无能,他的一生充满矛盾和痛苦。1.儒家思想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0703 批次第 3 页 共 8 页我认为着重一点就是在李白一生中,儒家思想在各类思想中,始终占主导地
12、位。李白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就是积极从政的出仕思想。李白的儒家思想主要体现在儒家最可贵的那部分,即积极入世,追求建功立业。他始终以“经济”、 “经纶”、 “济世”、 “济时” 自负,而且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实现这些政治理想.儒家的“达则兼善天下”在李白心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他自幼诵读诗书,观览百家, “常横经借书,制作不倦”(上安州裴长史书 ) ,对轩辕以来的历史,也非常熟悉。李白很早就立下了建功立业、治国安邦之志,他高唱:“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上安州裴长史书 )而且一直渴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行路难 ),希冀在轰轰烈烈的政治生活中建立殊勋。李
13、白对自己在政治生活上的极大期望,正是儒家所提倡的热情而执着的入世精神。正是这种执着的济世热忱使他自信豪迈,勇于进取,洋溢着浓厚的英雄意识。2.道教思想道教思想对李白独特个性和诗歌独特风貌的形成,影响非常大,甚至有人认为李白是“道教徒诗人” 。道教思想孕育了李白蔑视权势富贵,反抗礼法束缚,追求生活自由,张扬个人品性的思想性格。作为深受道教思想影响的李白,自然形成了他追求生活自在,思想自由,不为权势富贵所迫,不为世俗名利所累的个性。李白有安社稷、济苍生的宏愿:“终与安社稷” (赠韦秘书子春 ) ,“谈笑安黎元” (书情赠蔡舍人 ) ,就是这种意愿的写照。李白也曾得玄宗礼遇,但他得不到重用,并不得志
14、。而李白平交王侯,傲视群小,终于招来嫉恨,屡遭谗毁、排挤和打击。依他的个性,自然不会违己心志,屈从权贵,而是更强烈的追求自由。李白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表现了他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和对权贵的无比蔑视;一句“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表现了李白对权势富贵的轻视,对封建礼法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的批判。3.游侠思想李白的任侠,与他积极用世的人生观密切相关;李白的任侠,最能展示他反叛传统的叛逆精神和冲决罗网争取解放的自由个性。李白的游侠思想体现在:重然诺,轻生死,仗义疏才,急人之难,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 ;存交重义,结纳豪俊,豪饮好剑,如“仗
15、剑去国,辞亲远游”(寄崔侍御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 。还有一点是李白的叛逆精神与英雄主义。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 。从李白所接受的各种思想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东西,即李白对自我、个体的看重。他受到了儒、道、侠、纵横等诸家的影响,但是他的思想又不属于某一家,而更多的是对它们的超越,形成了独特的对自我个性的张扬。儒家将其注重个体的思想特征纳入人格修养之中,道家将其纳入个性自由之中,纵横、任侠将其纳入个人英雄主义之中实际上,李白对个体的看重远不是上述诸家所能包括的。李白的个体精神是自我张扬的,它区别于儒家的,在于个体对李
16、白来说是最终的目的,而对儒家来说只是手段;区别于道家的,在于李白的个体是外向的、张扬的,是与政治紧密联系的,道家则是回避政治的;至于纵横、任侠等不过是李白发扬个体精神的方式。三、李白的思想个性在文学中的表现俗话说:文如其人。个性极其鲜明的李白,其文学创作也必然非常的个性化,无论是李白诗歌的抒情方式、表现形式、创作手法,还是语言特征,谋篇布局,都体现了李白自信豪迈、天真浪漫和自我张扬的个性特点,正是这种李白式的文学表现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留下了一座瑰丽的艺术高峰。(一)在抒情方式上,李白的诗歌中充满强烈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所表现的情感中流露出天真浪漫和自然真实。1. 强烈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李白不是一
17、个“万事不关心”的诗人,相反,他似乎什么都关心,很多生活他都体验过,表现过。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他满足,但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他要入京求官,就宣称:“仰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0703 批次第 4 页 共 8 页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政治失意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他要控诉自己的冤曲,就说:“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他想念长安,就是:“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他登上太白峰,就让“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抚我顶,
18、结发受长生” 。他要饮酒,就有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他悼念宣城善酿纪叟,就问:“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从艺术效果来说,有的地方使诗歌增加了一种排山倒海而来的气势,先声夺人的力量;有的地方又让人读来感到热情亲切。和上述特点相适应,他的诗歌也重在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李白毕生追求个人的独立自由以及个性的自我张扬。 “他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 (注 3)他的大部分诗作都是诗人直接介入,具有相当浓厚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读其诗如见其人,表现出极其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为了表明自己有才能而清高,他就说:“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
19、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 ) ,这首诗以战国齐人鲁仲连的典故,突出地表现出诗人的恃才傲物。当被诏入京,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和得意,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 ,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的狂喜和豪情,那种孩童般的毫不掩饰的情态跃然纸上。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别内赴征 )此诗以诙谐的语气,反映了一种春风得意的心情。 上李邕篇中以大鹏自比,除了表现远大的抱负之外,那种蔑视一切世俗的气概以及他自信、洒脱和历经坎坷而毫不气馁的风姿,读来犹如亲眼目睹:“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当他对现实不满时,就异想
20、天开地“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登太白峰 ) ,表现了自己意欲远离世俗尘嚣的愿望和美好憧憬。他还常常自命不凡,喜欢自我表现,情感表达率真,丝毫不加掩饰。他倾诉“人生在世不称意”,想“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李白追求人生的快意,讲求生活的尽兴,让生命之流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 。这种气势无疑源自于诗人自信豪迈和自我张扬的个性,是生命在自由地奔放。正是因为李白敏锐把握并准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 情感中流露出天真浪漫和自然真实。李白的天真浪漫是有其丰富生活为基础的。他的诗歌往往呈现感情充沛,瞬息万变的特色。他的
21、名作将进酒也是这方面非常突出的例子。在诗里,他正在劝人开怀痛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好象他很安于颓废享乐的生活,但是,他那象黄河一样奔腾跳动的感情是这样变化莫测,他突然又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强烈的信心转眼又代替了消极的悲叹。李白还有一部分诗歌,读来总会有一种如临其境、如置其身的感觉,并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每个人都曾经历又没能好好体味的天真纯洁、百无禁忌、如梦似幻的美好世界。闻一多先生曾一语破的,别出心裁地指出:“他( 李白) 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时的天真,那神秘的怅惘,圣睿的憧憬,无边际的企慕,无涯岸的艳羡,便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 ” (注 4)也许做个诗人比
22、较容易,但做个真实的诗人却很难。李白天真自然的个性使他的感情世界洋溢着童趣和童真,他把自己的诗美泼洒人间,使人间有了亮丽的风景。比如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邕(氵邕)湖:“剪落青梧枝,邕湖坐可窥。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这是一幅十分淡雅的水墨画。诗人锐敏地抓住邕湖雨后新霁的动人景色,加以细致的描绘。 “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用“ 净” 概括雨后秋山,用 “滋”形容林光澹碧,的确是神来之笔,用词异常精妙。他不仅写出了眼前动人的风景,而且巧妙地渗透了诗人的感受,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在空气清新林花芬芳下的愉悦和陶醉的心情。 “水闲明镜转,
23、云绕画屏移”,以“明镜”喻湖水,以“ 画屏”比林山,更用“转”“ 移 ”这两个字写出的了湖光山色流动变幻的状态,写出了邕湖一带的山水之美。诗人观察精细,感受深切,使这首诗秀丽而不落于纤巧,意工而不伤于雕琢,确是一首自然清新玲珑剔透的好诗。一首“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成了千古绝唱,自然天成,深深打动了多少思乡人的心灵。这种超凡脱俗的童趣绝对是他成为诗仙的内在动力。同样是喝酒,作为一个酒仙,李白就有奇思妙想。请看天,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请看地,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他的结论是:“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 月下独酌之二)同样是赏
24、月,他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凌丹阙,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0703 批次第 5 页 共 8 页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当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月光皎洁,照亮了中国文学的殿堂,而中国文学的殿堂,也因了李白的把酒问月显得更加金碧辉煌。再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的神似,“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25、(独坐敬亭山 )的超然淡泊,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的清新自然。李白个性的天真自然使他的诗作也充满了与杜甫沉郁顿挫之老境美不同的飘逸奇放之美。唯有李白这样一个拥有独特个性的诗人才能面对自然,面对社会,仍不懈地追求本真自我,追求飒爽飘逸。(二)在表现形式及创作手法上,李白的诗中充满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还对乐府民歌有大量的借鉴。1.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李白创作手法上的显著特征即想象丰富惊人,夸张极为大胆奇特,这正是李白豪迈狂放的个性所要求的。他在诗歌中熔铸神话传说,借神仙、借大鹏、借天马、借历史人物、借酒抒发喷薄而出的激情,形象鲜明,
26、奔放无比,有着神奇的魅力。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赞曰:“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 (注 5)比如秋浦歌之白发三千丈:“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白发三千丈”一句,传诵千古,使历代多少诗才出众的诗人为之叹服倾倒。此诗之妙,不仅是因为成功地运用了夸张格的修辞手法,使感情表现得十分强烈,而且在构图设计上也别具匠心,表现得十分巧妙。 “白发三千丈 ”这起句突兀得令人吃惊,破空而来,无法诠释,接着用“缘愁似个长”补充和阐释首句。因为愁而生白发,不仅满头白发,而且竟有“三千丈”之长,可见忧愁之深广。 “不知明镜里
27、,何处得秋霜”,诗人用镜子一照,满头白发,恰似落了厚厚的一层白霜。用反问句紧扣首句,用秋霜作比,使诗意加深。再比如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诗人驰骋想象,运用夸张,借古代神话传说, “云台阁道连窈暝,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和雄奇。当想象、夸张不足以表达其奔放激越的情感时,李白便借助于富有浪漫色彩的梦。他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便是以梦游来驰骋想象,梦中的神仙世界,绚丽多彩,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奇情奇景,令人神往。而梦醒后梦境与现实的比较,使他不由得感慨万分,引出结尾
28、两句点题之笔,“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蔑视权贵的铮铮铁骨和热爱自由的人生追求。还有他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 、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都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对长安和诗友的怀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李白的笔下,各种事物通过想象、夸张等手法,仿佛可以任意扩大,幻化万千。这是李白的大胆创新,更是他对生活深刻感悟的结果,而他的个性才情也在这些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2.对乐府民歌的借鉴他写有大量的乐府诗,几乎占全部诗歌的四分之一,是唐代写乐府诗最多的诗人。他
29、最擅长的七言歌行,其渊源本起自乐府;而用为唐代乐府的绝句也正是李白所运用自如的。这一切都说明李白的诗具有接近于歌谣的特点,实际上也就是使诗歌语言更多地从新鲜活泼的生活语言中得到充实和丰富,并加以提炼、升华。乐府诗自初唐以来没有多大发展,李白则融古朴森茂的汉魏乐府和清新明丽的六朝乐府为一炉,以其俊逸的才气创造了新鲜的诗歌语言。他有很多诗篇的用语就是直接从乐府民歌中点化而来的,如静夜思系从子夜秋歌 “秋风入窗里”一篇化出;而他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
30、吟留别 )等,又显然受到南朝乐府西洲曲里“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启发。他的上三峡诗则是以古代民歌三峡谣为张本改造而成。歌谣原词为:“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李白诗云:“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还有许多诗篇,虽然不是直接由民歌改造而来,却在语言风格上保持了率真自然、明朗流转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0703 批次第 6 页 共 8 页的风格,深得民歌韵味。如: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宣城见杜鹃花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
31、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但是,并不是说李白的诗歌语言局限在乐府民歌的范围,实际上,他也广泛汲取了前代文人诗歌的精华,形成通俗而又精炼,明朗而又含蓄,清新而又明丽的风格特色。他的“自然”并不仅仅是除去雕饰,浅显明白,而且是语近情遥,具有丰富的意味。(三)在语言特征上,李白的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另外很多诗的创作上很具爆发力,起句先声夺人1.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的语言以及民歌化、口语化的语言表现形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这两句诗是他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李白的诗歌语言所以能达到这样理想的朴素自然境界,是和他认真学
32、习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分不开的。他的乐府诗中拟古乐府之作很多,众所周知,不必举例。但他最得力于乐府民歌的地方,首先还是语言。他的长干行 、 子夜吴歌的语言,多么酷似孔雀东南飞 、 子夜歌和西洲曲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向青云端。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写得多么活泼自然,叫人一读难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学习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又是多么地青出于蓝。乐府诗自初唐以来没有多大发展,李白则融古朴森茂的汉魏乐府和清新明丽的六朝乐府为一炉,以其俊逸的才气创造了新鲜的诗歌语言。另外,李白的诗如行云
33、流水,非常自然,有民歌化和口语化的特征。 越女词之三写到“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诗歌活泼自然,语言质朴率真。 寄东鲁二稚子是李白思念寄居东鲁的儿女所作的,全诗如诉家常,娓娓道来,明白如话:“吴地桑叶落,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真挚的情感,都在平铺直叙中流淌。再看“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山中与幽人对酌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行 )同样语言率真,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痕迹。 “
3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两句则从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化出,语言更显得平淡直白。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难 )写得如家常话。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则是一句脱口而出的感慨,而且这一诗句在诗中再三出现,每一次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妙处。李白的绝句静夜思以极为浅近的语言,仅仅用四个诗句,却创造了一个鲜明的画面,开辟了一个深远的意境。诗句口语化的特征,是李白诗歌中的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在宣城见杜鹃花 、 观胡人吹笛 、 登金陵凤凰台 、 赠汪伦等许多作品中都可见到。李白在语言的运用上为了更真实、更直接、更迅捷地表达一时的情感与愿望,常将日常话语
35、信手拈来即入诗,有一种仿佛语言在说话而不是诗人在作诗的奇绝效果,让人感受到语言不仅仅具有交流工具的性质而且本身还具有活泼泼的生命特征。李白诗歌语言上的返朴归真,诗句的口语化、民歌化,不仅增强了其诗歌的表现力,而且无形之中平添了几分感染力。2.起句往往凭空而出,先声夺人李白是一个有着极度自我张扬个性的诗人,其在诗歌创作上自然是更具爆发力。这一点在语言表现上的第一个特征便是诗歌起句往往凭空而出,显得突兀、神奇莫测,一开始就以惊人的语句先声夺人。他的诗歌名篇蜀道难劈头就是连声惊叹, “噫吁戏,危呼高哉”, 就像是郁积已久的思想感情突然喷薄而出,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将进酒开端便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
36、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两组排比反问长句凭空而起,仿佛作者思从天外来,把那黄河之水写得来有气势,去得悲壮激昂。表现出一种完全超越了作者个人局限而上升为普遍意义上的人生 感叹,又迥然不同于孔子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语出论语子罕 )那种平和的境界,而让人感受到更多的伤感与无奈,读之使人喘不过气来,甚至有窒息的感觉。起句以其巨大张力令人呼吸不畅,根本不给读者留有吟咏、咀嚼的时间,使其难以在此逗留,不得不迅速往下读去以求舒展,获得了一石三鸟的艺术效果。这样的语言表达效果不仅完全符合李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0703 批次第 7 页
37、 共 8 页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语)的张扬个性,更在深层次上暗合了李白狂放不羁的思维模式。李白在流放夜郎途经三峡时所作的上三峡 ,迎面即是三峡之险:重峦叠嶂,遮天蔽日,山高水深,急流滚滚。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一个“ 夹 ”字就勾勒出山势的陡峭和水道的狭迫,连天空都已不再是往日那可以任由众鸟飞的天空。李白在读者由习惯和常规维系的日常生活世界之外,开辟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让人陌生、使人惊奇的诗意境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发端似乎是不着诗题就破空而至,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好似奇峰突起。这种开门见山,一开始就直泻心中烦忧的不同凡响的写法,显
38、示了诗人李白强烈的自我情绪宣泄。又如赠何七判官昌浩的“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更似无中生有,诗篇一上手,作者胸中的惆怅便有如游丝一般悄然侵入读者的心头,于无声无息更显得不同凡响,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四)李白的诗歌在谋篇布局上具有格局宏大、雄奇浑成的特点李白的自信豪迈使他的诗呈现出格局宏大,雄奇浑成的特点,像泰山的崔嵬,如大海的无涯,似天空的广阔,全然没有局迫的迹象。格局的宏大源于李白思想的无拘无束,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李白的诗歌运笔纵横捭阖,其挥洒自如恰似天马行空任我行,随心所欲。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系诗人寓居庐山时所作。诗的开头两句,作者以“楚狂接舆”自况,表面上看在嘲笑孔丘“知其
39、不可为而为之” ,这也是他心里想说的话;可“我本楚狂人”中的一个“本” 字,透露了另一层作者没有想到要说的意思, “本” 字的含义在这里是本来、原先,诗句实际上变成了自我解嘲。李白多年的求仕生涯,到头来却落得一场空,如果说孔丘的不识时务那是性情使然,而我生为豪迈之人,狂士本色,原不该重蹈孔丘覆辙,到如今真不知道应该是我笑他,还是他笑我?对自己政治前途的失望之余,李白蓦然回首,还是大自然好,接下来的四句表示自己要入名山求仙访道。 中间一大段是写景,其中有全写,也有特写;有鸟瞰,也有仰视。他对庐山的描写突出了一个“秀”字,及至“登高壮观天地间 ”以下忽然变成壮阔,写得风起云涌,仿佛诗人是在俯察地理
40、。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两句承上启下,引出感慨,表明自己修道成仙的心愿,最后又以仙人自谓,原先的狂人成了今日的神仙,与开头形成呼应,并邀请友人同游仙境扣题作结。全诗“使事用典,神采飞动,读者完全被诗人的豪情逸兴所感动,与诗人一起遨游庐山,神游太空去了”。 (注 6) 蜀道难竟从茫茫太古说起,把大自然、神话、历史与现实熔于一炉,在宏大的格局里,运笔纵横驰骋,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既描绘出蜀道上雄伟奇险的山川,又道尽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其它的如梁甫吟 、 梦游天姥吟留别 等长篇巨制,无不格局宏大, “感慨深沉,表现了他所特有的雄奇、奔放、壮丽、多变的艺术特征,自有英风豪气流贯其间,足以代表
41、盛唐的时代精神”。 (注 7)总之,李白的一生,首先是他诗歌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人格和非凡自信,狂放不拘的个性风采,以及那种天马行空、纵横恣肆的自由意志,那种与自然冥合为一的潇洒风神。其次是他诗歌的豪放飘逸、变化莫测的魅力,具有丰富而奇特想象力,超凡卓特的创造精神。除了最完美的浪漫主义诗篇外,就是其人格魅力。杨义李白的醉态诗学:“李白是中国最深入人心的伟大诗人之一。他最让人诗兴焕发,才华灵动,神气飘逸,心胸俊爽。这对于行为拘谨、思想沉重、顾虑重重的中国人,永远具有精神启蒙、净化和提升的价值。从这种意象上说,中国有李白,是中国文化的大幸。”引文注释:(注 1) 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 袁行霈著 文化遗产
42、 1986 年第一期(注 2) 李白的神仙道教信仰中国李白研究 罗宗强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年辑, (注 3) 李白和他的诗歌 胥树人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版 P205(注 4) 闻一多全集 (三) 闻一多著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1982 年版 P157-159(注 5) 瓯北诗话 赵翼著霍松林、胡主佑校点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P3(注 6) 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等著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年版P293-294(注 7) 唐代文学史 (上) 乔象钟、陈铁民等著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P461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0703 批次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文献:1.李太白全集(全三册) 清 王琦注 中华书局 1977 年版2.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詹鍈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6 年版。3.中国文学史(第二册) 游国恩等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年版5.李白年谱安旗 齐鲁出版社 1982 年版。4.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册) 郭预衡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6.李白研究王运熙 作家出版社 1962 年版。5.中国文学史(第二卷) 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7.李白与中国传统文化葛景春 台北群玉堂出版社 1991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