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物理学会电子显微镜分会 2003 年工作总结前 言“中国物理学会电子显微镜分会” (对外称“中国电镜学会” )自 1980 年成立以来,已经过 23 年。目前已发展成为有两千多会员,涵盖近 800 个实验室(或研究组)的学术团体。学会逢双年举办全国性的学术大会,逢单年与其他学会联合举办“国际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BCEIA),另外还有各下属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学术会议,以促进本领域的学术交流。学会承办的“电子显微学报”为双月刊,是国内在本学科领域的唯一学术刊物。2003 年电镜分会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一、 举办了“材料科学中先进显微学中英双边会议暨 BCEIA 2003电镜分会)
2、”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的喜庆日子里, “第十届国际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 ”(The 10th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n Instrumental Analysis) (以下简称BCEIA 2003)也胜利闭幕了。国际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是由国家科技部主办、联合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等 8 个全国性学会由中国分析测试学会承办的国际会议,也是从 1985 起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例会。BCEIA 2003 会议在 10 月 13 日-16 日期间在北京中箢宾
3、馆举行。会议除安排半天的大会邀请报告之外,分多个分会,同时分别举办电子显微学、质谱学、光谱学、色谱学、波谱学、电化学、生命科学及环境分析等领域的专业学术报告会。论文报展与报告会同时进行,以便充分交流、讨论。现任国际电子显微学联合会(IFSEM)主席、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电子显微学者、牛津大学 David Cockayne 教授应邀作为四个大会特邀报告之一,在 10 月 13 日大会上作了题为“在纳米世界中的电子显微学”的报告。他的报告深入浅出,资料翔实,画面生动,吸引了全体与会者的注意力,取得成功。电镜分会的学术报告在紧张而有序的组织安排下顺利进行,成功结束。本次电镜分组会议在中国电镜学会理
4、事长叶恒强院士及学会秘书长李斗星教授亲临指导下,是以叶恒强院士和 David Cockayne 教授共同发起组织的 BCEIA2003“会内会”“材料科学中的先进显微学中英联合讨论会(China-UK Joint Symposium on Advanced Microscopy in Materials Science) ”的扩大形式进行的。本次会议邀请的境外特邀报告者包括著名科学家、电镜界泰斗、前国际电子显微学联合会主席、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 Archie Howie 教授和牛津大学 David Cockayne 教授,以及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里兹(Leeds)大
5、学、布里斯托 (Bristol)大学、格拉斯哥(Glasgow)大学的 10 名著名科学家。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典等国的大学及研究所的十多位国际知名的电子显微学专家。这些科学家能够在中国经受“非典” (SARS)影响之后如期来到中国参加会议实属对我们友好和可贵的支持。境内邀请报告者是朱静院士、张泽院士、王仁卉、彭练矛、袁俊、顾辉教授等共9 名。另外还有来自北京、沈阳、上海、南京、武汉、合肥、太原、南宁等全国著名大学和研究所的众多电镜及材料科学工作者。此外,每次也有数十人参加旁听,平均到会人员约百人。电镜分会在北京中苑宾馆中苑厅举行。本次会议分口头报告和报展两2部分,
6、共安排口头报告 32 篇,其中特邀报告 19 篇,报展 42 篇。会议的报告精彩,提问踊跃,讨论热烈,学术气氛十分浓厚。会议报展在会场外走廊展出,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均有很大提高。通过本届会议,与会者普遍反映收获很大。一方面进一步了解当前材料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前沿工作,另一方面也了解当前电子显微镜及相关分析设备及方法的发展动态。同时,让老一辈科学家们感受到新一代的逐步成熟,也让年青一代领悟老一辈的科研精神。另外,也给中外科学家一起相识机会,以期待他们之间的进一步合作与交流。中国电镜学会在 BCEIA 会议期间,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双边会议”或“多边会议” ,如 1995 年的“材料中的表面与界面
7、国际会议” ,1997 年的“中德双边会议” ,1999 年的“中一比利时、荷兰三边会议” ,2001 年的“中美双边会议” ,2003 年的“中英双边会议”等。这是提高我国的学术水平、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很好的模式。因此为了组织此会议,虽然中国电镜学会付出一定的经费,但能有效地提高学术会议的档次,提高我国学术水平,扩大国际、国内影响,增强学术凝聚力等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 2005 年举办的 BCEIA 期间,再次举办“双边会议”很有必要。本届 BCEIA 电镜分组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和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的经费资助。二
8、、举办了“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会议”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于 2003 年 11 月 3-6 日在广东省珠海市望海楼酒店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和参展公司人员共计 155 人出席了会议。参展公司12 个。大会由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常务理事马洪骏教授主持,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常务理事姚骏恩院士致了开幕词。会议安排了 4 个大会特邀报告,如中国地质科学院周 剑 雄 教授作了关于扫描电镜中 X 射线能谱定量分析的几个问题讨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丁泽军教授作了关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在扫描电子显微学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徐洮教授作了关于SEM、AFM 在摩擦
9、学研究中的应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张德添教授作了关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与电镜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结合应用的报告。报告涉及的内容包括了扫描电镜、能谱仪、原子力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设备在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最新进展,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会议论文集发表在中国电子显微学报2003 年 22 卷第6 期上。此次会议共发表论文 131 篇,其中材料科学 100 篇,生命科学 31 篇。会议论文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金属、陶瓷、矿物、半导体、复合材料、纳米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各种功能材料、生物医学、神
10、经干细胞克隆内细胞技术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新颖、有创新特点。不少文章讨论了扫描电镜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代表们希望加强全国各地区及部门之间电镜工作者的学术交流,互相交流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国电镜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为祖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次会议也是三届扫描电镜会议参展公司最多的一次,共有 12 个公司参加。各公司都把自己最新的产品及其优越的性能向与会的代表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讲解,使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能充分了解到当今国内外电镜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各公司的最新产品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本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去。3这次会议的突出特点是“三多”:文章多、代表多、参展公司多。会议之所以开的比较
11、成功,是全体与会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的体会是三条:地点合适、组织有力、大家支持。同时,通过举办这次会议也加强了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与广东省电镜分会之间的联系,此次会议得到了广东省电镜分会的支持和帮助。三、举办国际会议和国内高级学习班暨研讨会因“非典”很多人放弃了出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除上述两个大型会议外,我会会员还举办了多次国际会议。如叶恒强理事长和张泽院士负责,于 2003 年 8 月 21-23 日在北京举办了“2003 北京电子显微学研讨会”及“颂贺郭可信院士八十华诞活动” ,来自中、美、英、德、俄、荷、瑞典、日本等七国及台湾、香港地区的学者 80 人与会。王仁卉常务理事于 2003
12、 年 10 月 17 日-21 日在武汉举办了“先进电子显微学武汉国际研讨会” 。第十五届国际电子显微学联合会主席 A. Howie 等来自中、英、美、加拿大、法、荷、香港等 7 个国家和地区的 30 余名学者与会。此外,每次也有数十人参加旁听,平均与会人员达 70 名以上。此外,于 12 月 22 日-24 日在北京举办了“电子能量损失谱培训班” ,由朱静院士、张泽院士、袁俊教授、顾辉研究员讲课,参加培训班的人数限额为 50 名。四、学报工作进展为了符合国际期刊的标准,从 2002 年起改为大 16 开版。改用高质量的纸章,提高了学报印刷质量。据 2003 年 12 月 9 日“中国科技论文
13、统计结果发布会”的情况,电子显微学报按影响因子总排序:在全国 1534 种来源期刊中列第 352 名;电子显微学报按影响因子分类排序:在全国电子通讯类 53 种来源期刊中列第 6 名;电子显微学报按被引频次总排序:在全国 1534 种来源期刊中列第 591 名;电子显微学报按被引频次分类排序:在全国电子通讯类 53 种来源期刊中列第 15 名。五、其它因“非典”的影响,电镜学会在 4-7 月期间取消了学会的各类活动。因此本年度仅召开了两次“常务理事会会议” ,取消了原定于 2003 年 8 月初举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电子显微学研讨会” 。六、2004 年学术会议的安排1)将于 2004 年 8
14、 月初在哈尔滨举办“第六届海峡两岸电子显微学研讨会” 。2)将于 2003 年 8 月 21-24 日在威海举办“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第三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 。3)将完成学会的换届工作。中国物理学会电子显微镜分会42003 年 12 月 18 日附件“材料科学中先进显微学中英双边会议暨 BCEIA 2003 电镜分会) ”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的喜庆日子里, “第十届国际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 ”(The 10th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15、 on Instrumental Analysis) (以下简称BCEIA 2003)也胜利闭幕了。国际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是由国家科技部主办、联合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等 8 个全国性学会由中国分析测试学会承办的国际会议,也是从 1985 起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例会。BCEIA 2003 会议在 10 月 13 日-16 日期间在北京中箢宾馆举行。会议除安排半天的大会邀请报告之外,分多个分会,同时分别举办电子显微学、质谱学、光谱学、色谱学、波谱学、电化学、生命科学及环境分析等领域的专业学术报告会。论文报展与报告会同时进行,以便充分交流、讨论。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展出了各国的最新分析测试
16、仪器,进行了现场演示。参加本届学术会议的代表来自 25 个国家和地区,共 435 名,其中外宾总人数是 123 名。参展厂商数为 230 多家,人员数为 1600 多人。现任国际电子显微学联合会(IFSEM)主席、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电子显微学者、牛津大学 David Cockayne 教授应邀作为四个大会特邀报告之一,在 10 月 13 日大会上作了题为“在纳米世界中的电子显微学”的报告。他的报告深入浅出,资料翔实,画面生动,吸引了全体与会者的注意力,取得成功。电镜分会的学术报告在紧张而有序的组织安排下顺利进行,成功结束。本次电镜分组会议在中国电镜学会理事长叶恒强院士及学会秘书长李斗星教授
17、亲临指导下,是以叶恒强院士和 David Cockayne 教授共同发起组织的 BCEIA2003“会内会”“材料科学中的先进显微学中英联合讨论会(China-UK Joint Symposium on Advanced Microscopy in Materials Science) ”的扩大形式进行的。本次会议邀请的境外特邀报告者包括著名科学家、电镜界泰斗、前国际电子显微学联合会主席、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 Archie Howie 教授和牛津大学 David Cockayne 教授,以及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里兹(Leeds)大学、布里斯托 (Bristol)大学
18、、格拉斯哥(Glasgow)大学的 10 名著名科学家。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典等国的大学及研究所的十多位国际知名的电子显微学专家。这些科学家能够在中国经受“非典” (SARS)影响之后如期来到中国参加会议实属对我们友好和可贵的支持。境内邀请报告者是朱静院士、张泽院士、王仁卉、彭练矛、袁俊、顾辉教授等共9 名。另外还有来自北京、沈阳、上海、南京、武汉、合肥、太原、南宁等全国著名大学和研究所的众多电镜及材料科学工作者。此外,每次也有数十人参加旁听,平均到会人员约百人。电镜分会在北京中苑宾馆中苑厅举行。本次会议分口头报告和报展两部分,共安排口头报告 32 篇,其中特邀报告
19、 19 篇,报展 42 篇。会议的报告精彩,提问踊跃,讨论热烈,学术气氛十分浓厚。会议报展在会场外走廊展出,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均有很大提高。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综合利用透射电子显微学的分析方法,可在原子尺度得到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含量、界面结构、缺陷结构与组态、能带结构和电子态、样品厚度和晶粒度等信息,以及在纳米尺度上对材料特别是对器件的微结构进行设计和组装以达到其具有独特的光、电、机械和量子特性。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着电子显微学及其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应用的最新进展为主线,6主要内容包括球差校正 TEM,Z 衬度像,EELS,EDS ,定量高分辨电子显微学(QHREM) ,定量会聚束电子衍射(QCBED
20、) ,三维原子探针等分析方法的进展及其在材料特别是纳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其中电镜界泰斗、英国剑桥大学 Archie Howie教授的报告 “Spatially resolved spectroscopy at very low energy losses”,讲述了扫描电子声学显微镜(SEAM)、无线电频透射电子显微学(RFTEM)、无线电频扫描隧道显微学(RFSTM)等与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及 EELS 谱的综合分析在非均质材料的低能量、高频、高空间分辨率的动态信息分析中的应用;英国牛津大学 David Cockayne 教授的报告“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morphou
21、s nanovolumes using RDF electron diffraction”,讲述了在材料中非晶的量少到纳米量级时(如晶间非晶膜等)无法用传统的 X 射线衍射和中子衍射测定小体积非晶的结构参数,而能量选择 RDF 电子衍射将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英国里兹大学 Rid Drydson 教授的报告“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 of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和英国格拉斯哥(Glasgow) 大学 Alan J. Craven 教授的报告“Application of ELN
22、ES to the nanoanalysis of particles and interfaces” ,均讲述了 EELS 分析在纳米结构材料的能带及电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Drydson 教授的另一篇报告“The super STEM: An aberration corrected analytical microscopy facility”, 讲述了用球差校正 STEM 获得的原子分辨率的原子序数衬度像及化学成分信息的分析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讨论了一些影响因数。英国牛津大学 George Smith 教授的报告“The three dimensional atom probe:
23、materials characterisation on the atomic scale”,讲述了三维原子探针的工作原理、设计及其在原子尺度表征材料的三维微结构特性方面的应用。英国剑桥大学 Colin Humphreys 教授的报告“Electron microscopy of localisation effects in quantum wells of InGaN in GaN”,讲述了 InGaN/GaN 量子阱在LEDS 和激光二极管中的应用,讨论了由各种因素诱发的 InGaN/GaN 量子阱中存在的位错、In 偏析和电子束辐照损伤及其对发光特性的影响。同时,朱静院士的报告“Im
24、aging and spectroscopy analysis of individual nanostructure”和王仁卉教授的报告,均讲述了用定量会聚束电子衍射测定晶体的原子和电子结构的方法。北京大学彭练矛教授报告了在纳米管和纳米线制备、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他的研究组在本次会议共投十篇文章,内容新颖,具有前瞻性,报展印刷质量很高、很漂亮。此外袁俊、顾辉、吴晓京和丁泽军教授及在读博士生张伟、唐春燕等的报告也很精彩,均报告了定量 EELS 分析、QHREM 及其在先进材料的微观结构演变尤其是纳米结构研究方面的应用,受到与会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在报展方面,本次报展从前期
25、准备还是会议展示期间,作者们都作了充分准备,讨论期间,气氛异常热烈,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并互留联系方式以备进一步交流。本次会议是在以电镜为平台,利用各种辅助分析手段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综合作用的一种突出展示,其内容新颖,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同时又显示其“前沿性” 。参加“材料科学中先进显微学中英双边会议”的英方特邀代表多数是国际电子显微学领域顶尖科学家,其中包括本届和上一届国际电子显微学联合会主席。中方特邀报告者均为在材料科学及电子显微学领域造诣很深的院士和各单位学术带头人或负责人,许多与会者又是国内外电镜界知名专家。由于会议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作了充分准备,报告日程安排合理,报告内容丰富新颖,会议讨论
26、热烈,会议气氛很活跃,所以本次会议的学术水平很高,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学术水平。由于口头报告均采用电脑多媒体投影技术,使会议方便快捷,报告精美、动画演示逼真,报告者易讲解,听者易理解,学术交流效果显著提高。7总之,通过本届会议,与会者普遍反映收获很大。一方面进一步了解当前材料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前沿工作,另一方面也了解当前电子显微镜及相关分析设备及方法的发展动态。同时,让老一辈科学家们感受到新一代的逐步成熟,也让年青一代领悟老一辈的科研精神。另外,也给中外科学家一起相识机会,以期待他们之间的进一步合作与交流。中国电镜学会在 BCEIA 会议期间,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双边会议”或“多边会议” ,如 1
27、995 年的“材料中的表面与界面国际会议” ,1997 年的“中德双边会议” ,1999 年的“中一比利时、荷兰三边会议” ,2001 年的“中美双边会议” ,2003 年的“中英双边会议”等。这是提高我国的学术水平、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很好的模式。因此为了组织此会议,虽然中国电镜学会付出一定的经费,但能有效地提高学术会议的档次,提高我国学术水平,扩大国际、国内影响,增强学术凝聚力等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 2005 年举办的 BCEIA 期间,再次举办“双边会议”很有必要。应当指出,本届 BCEIA 电镜分组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和沈
28、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的经费资助。下一届 BCEIA 会议将在2005 年 10 月在北京举行。BCEIA 组委会将于 2004 年上半年发第一轮通知。没有参加本届会议,但对下一届 BCEIA 会议感兴趣的学者,请主动与电镜学会秘书处联系,以利于按时得到会议信息。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会议于 2003 年 11 月 3-6 日在广东省珠海市望海楼酒店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和参展公司人员共计 155 人出席了会议。参展公司 12 个。大会由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常务理事马洪骏教授主持,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常务理事姚骏恩院士致了开幕词。中国地质科学院周 剑 雄 教
29、授作了关于 扫描电镜中 X 射线能谱定量分析的几个问题讨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丁泽军教授作了关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在扫描电子显微学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徐洮教授作了关于SEM、AFM 在摩擦学研究中的应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张德添教授作了关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与电镜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结合应用等四位同志的大会专题报告。报告涉及的内容包括了扫描电镜、能谱仪、原子力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设备在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最新进展,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会议论文集发表在中国电子显微学报2003 年 22 卷
30、第6 期上。此次会议共发表论文 131 篇,其中材料科学 100 篇,生命科学 31 篇。会议论文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金属、陶瓷、矿物、半导体、复合材料、纳米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各种功能材料、生物医学、神经干细胞克隆内细胞技术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新颖、有创新特点。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丁泽军教授作的关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在扫描电子显微学中的应用” ,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的信号产生和发射过程,从而可以理解各种衬度形成的物理机制。如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徐洮教授作的关于“SEM、AFM在摩擦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单晶 Si 表面微观磨
31、损机理的研究,以及环境湿度对 SiO2 单晶摩擦学行为影响的研究中,都有新发现、新认识。如河北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张雷教授作的关于“猴左心室乳头肌工作心肌细胞间闰盘的立体结构与发育”文章中,利用锇酸镀膜,获得非常好的扫描电镜图象效果。广州暨南大学蔡继业教授及其研究8生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的相关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应用和研究工作,引起了扫描电镜生物医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张德添教授等关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与电镜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结合应用” ,把共聚焦显微术与电镜技术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不少文章讨论了扫描电镜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代表们希望加强全国各地区及部门之间电镜工作者的学术交流
32、,互相交流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国电镜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为祖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次会议也是三届扫描电镜会议参展公司最多的一次。共有 12 个公司参加。各公司都把自己最新的产品及其优越的性能向与会的代表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讲解,使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们能充分了解到当今国内外电镜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各公司的最新产品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本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去。这次会议的突出特点是“三多”:文章多、代表多、参展公司多。会议之所以开的比较成功,是全体与会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的体会是三条:地点合适、组织有力、大家支持。同时,通过举办这次会议也加强了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与广东省电镜分会之间的联系,此次会议得到了广东省电镜分会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