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市企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会计专业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634275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上市企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会计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上市企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会计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上市企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会计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上市企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会计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上市企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会计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上市企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摘要】: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完善,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还很年轻,在成功推出创业板之后,必须考虑如何对这一全新市场的风险加以防范。在审计研究中,审计风险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领域。那么审计风险是如何形成的呢?该如何避免风险,减少投资者和相关利益集团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审计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审计产生环境的角度来探讨了审计风险的形成因素,并且对于降低审计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关键词】审计风险;形成原因; 防范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风险的加剧,社会审计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风险日益突出,如何加

2、强审计风险管理和采取控制防范对策,有效控制和避免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职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只有对此进行全面、深刻地认识,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进行风险的预测和识别。风险的预测和识别是指审计人员对企业所面临的以及潜存的风险加以分析、判断、归类和风险性质予以鉴定过程,确定企业正在或将要面临哪些风险。一、审计风险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一)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审计风险由两方面风险构成:一方面是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

3、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审计人员审计后表示该报表并不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也就是说,审计风险是客观的存在和主观的努力的结合:客观存在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调节,但主观努力又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因而审计风险具有下面三种具体表现形式。(二)审计风险的性质审计风险的性质总表现为某些特质或特征。审计风险的性质一般应考虑以下几点:第一、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和有效程度;健全有效程度越高则审计风险越低。第二、审计涉及的样本规模和风险承受度;规模越大,风险越大;承受度越高,风险也会越大。第三、审计人员职业素养和获取外部信息的可能性。第四、审计可调动资源的多少?主要是人力与时间,即审计成本。审计活动作为经济生

4、活中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法律赋予审计部门权利的同时,也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审计责任的扩展是产生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越发展,国家、社会对审计的要求就越高,审计对象从受托的财务责任扩展到经营责任、管理责任;审计范围从会计记录扩展到经营活动;审计职能从经济监督演变为以监督为基础的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从检查帐表的正确性扩展到证明被审查的经营活动是否有重大舞弊行为,是否有重大损失浪费问题等。审计承担的责任越多,审计风险就越大(三)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 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1、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在设计审计程序以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

5、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会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等层次考虑错报风险。2、检查风险指的是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错报,这种情况由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审计程序,控制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模型中,审计人员只能控制其检查风险,不能控制重大错报风险,然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之前应当获取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便在完成审计工作时,能够以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关系可

6、表达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检查风险二、上市公司容易遇到的风险(一)财务报告风险财务报告没有正确编制,不符合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财务报告常见的重大风险:(1)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违反会计法律规和国家统计的会计准则制度,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遭受损失和声誉受损。(2)企业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造成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失误,干扰市场秩序。(3)企业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报告,难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还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风险失控。(二)财务风险公司面临严重财务困难,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甚至失去持续经营的能力。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可分为:筹

7、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上市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有两点;(1)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三)欺诈风险就一个企业来说,欺诈风险多种多样;重点有财务报表欺诈风险、税务欺诈风险和产品欺诈风险。上市企业常见的严重欺诈、违法行为有:(1)明知违背现行规章制度,却采取弄虚作假手法、虚报费用。(2)利用自己经营财务的职务之便,进行贪污盗窃的行为。(3)对企业的收入采取少计售价、不开

8、发票、收到款不入账等方式。将收入直接吞为己有。三、审计风险的特征(一)审计风险的普遍性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它普遍存在于所有审计项目和整个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导致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出现偏差,形成审计风险。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从总体上来看,可能形成风险的因素有:内部控制结构控制力差、重要的数字遗漏、对项目的错误的评价和虚假注释、项目的流动性强、项目的交易量大、经济萧条、财务状况不佳、抽样技术局限性差等。(二)审计风险的客观性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所谓客观性是指审计风险独立于审计人员的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的,审计人员不能完全消灭它;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采用

9、抽样审计的方法,而抽样审计又存在审计风险,所以说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审计人员如何努力,审计风险也绝对不会守到为零的控制。这说明的是:审计风险的发生是必然的,我们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尽管如此,但是审计人员在不能完全消除工作中审计风险的同时,却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的发生的条件和风险的存在率,从而可以达到降低审计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减少企业利益受到的损失。因此,风险总是存在于审计活动过程中,只是这些风险有时并未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或对审计人员并未构成实质性的损失而已;也就是说,通过审计风险的研究和估计,人们只能认识和控制审计风险,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和风险的存在率,从

10、而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的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三)审计风险的潜在性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它只有在错误形成并经过证实后才会体现出来的,所以潜在性是指一种损失的可能性。并不是所有的审计风险都转化为实际的损失,这一点从审计风险的概念中可以看出来。审计人员在拥有执行责任的同时也是要担负审计责任的。假如审计人员在执业审计业务时不受任何约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不承担任何责任,那么就不会形成审计风险,这就决定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审计风险是在错误形成以后经过验证才会体现出来,假如这种错误被人们无意中接受,即不再进行验证,则由此而应承担的责任或遭受的损失实际没有成为现实。所以,审计

11、风险只是一种可能的风险,它对审计人员构成某种损失有一个显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因审计风险的内容、审计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客户、社会公众对审计风险的认识程度而异。(四)审计风险的可控性审计风险具有可控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对审计风险进行的预防和控制,如果审计风险是不可控的,那也就没有研究它的必要。上市企业中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贯穿于审计项目和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只要发生审计风险就会给审计人员带来名誉及经济损失,但是这并不代表审计人员在审计风险面前无能为力,他们是可以控制审计风险发生的。审计人员必须保持职业操守谨慎,职业判断准确,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并实施合

12、理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就可以达到降低审计风险至可接受的水平虽然审计要为其报告的正确性承担责任风险,但是只要审计人员正确认识审计风险的可控性有着重要意义,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仍然是可以对客户进行审计的。而且现代审计的指导思想从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审计,就是说明,审计职业界并未被越来越多的审计风险影响而停滞不前,而是变更为向主动控制审计风险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不必害怕审计风险,虽然审计人员的责任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但我们可以通过识别风险领域,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避免,没有必要因为风险的存在,而不敢承接客户。只要我们意识到了审计风险的可控性,说明审计风险是可以通过努力而降低其水平的,可以促使

13、我们研究审计理论,提高审计质量。四、我国上市公司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上市企业审计风险产生是审计环境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与审计活动相关的一切外部事物及其活动室密不可分的,其审计环境可分为:经济与社会环境、行业监管环境以及我国上市企业自身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一)经济与社会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和完善下,注册会计师本身发展还不完善,与审计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我国,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审计风险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社会审计成了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一种极为有效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所有者缺乏人格化的代表,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关系。第二、我国市场经济正向前

14、发展,企业经济规模也会随之扩展,这必将导致企业经济业务量的扩展,国有企业产权关系还不十分明确。现如今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审计风险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行业监管环境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单位经营的外部因素:1.国家对某一行业的企业是否有特殊的监管要求(如对银行、保险等行业的特殊监管要求);2.是否存在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如新出台的有关产品责任、劳动安全或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对被审计单位有何影响;3.国家货币、财政、税收和贸易等方面政策的变化是否会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4.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税务法规是否发生变化。(三)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公司治理主要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

15、内部治理机制两部分:上市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式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对企业管理者进行内部直接监控的机制。上市公司存在的治理结构的问题有:1、股权结构不合理,股份的公司治理机构的特点是,“股东大会中心主义”,股东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可选任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控制股东利用自身优势很可能损害国家、公司以及中小股东利益,即使在股东分散的情况下,也可能形成内部人控制的格局,进而损害公司、股东的利益,在激励约束乏力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出现决策不利的结国。2、监事会作用有限,虽然我国监事会与董事会在法律上属于平行的地位,但由于董事会具有决策权力,董事长是公司的法人代表,这就使得仅具有部分监督权的监事会实际上成

16、为了董事会之下的一个机构。因此,监事会的监督和控制作用没有在上市企业的管理层中得到普遍认同,事实上导致了监事会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代理人缺位,当前我国国有上市企业中的经理人员大部分都不是通过市场竞争所筛选和培养出来的,而是通过上级主管任命而产生的。虽然公司在名义上有了董事长、总经理,但仍改变不了他们是官员的事实。企业家需要的是在复杂市场竞争中的独立判断能力,尤其是拥有对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勇敢尝试能力,要敢于创新,并且是利润驱动的,以企业利润最大为目标;而官员则对政治斗争敏感,是政治权力驱动的,以个人和某个集团的升迁为主要目标的。因而,大多数的官员并不具备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五、我国上市公司

17、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一)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二是保护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密不可分的。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有效的内部控制是现代公司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二)健全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系统,其范围遍及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

18、个方面,其核心系统就是会计控制系统。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工作应做到规范化,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内部审计控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和内审人员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合格的、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良好的运行机制,完善内部的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审计机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减少舞弊、防范控制审计风险的有力保障。质量控制是审计机构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各审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质量的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严格审计质量考核办法、减少或消除人员误差、及时发现和解决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

19、题,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三)构建有效的法律制度体系构建有效的法律制度体系修改有关法律、法规,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会计师事务所聘任机制。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质量。加强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管理力度,完善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制度,制定严格的制度规范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此外,还应当制定完善的上市公司奖惩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惩罚力度,使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行为严格受到法律的约束,这样就直接降低了审计风险的发生。 提高执法质量。第一,提高执法者素质、对执法者给予有效的监督,对执法人员进行严格的筛选、定期培训。建立完善的执法监管体制,设立专

20、门的对国务院直接负责的独立的监管机构,对执法者的行为进行监督。第二,完善法律执行程序,重建经济审判庭,专司经济纠纷审判,建立专门适用于经济法诉讼的诉讼制度和程序,保障经济法的有效实施。第三,强化对执法机关的法律约束,完善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监察发等行政法案,强化对执法机关的约束,修订刑事诉讼法,细化检察机关、公安局和法院的相互制约和监督的相关规定,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四)深入了解委托单位,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在接受委托之前应当采取措施,一旦发现委托单位缺乏正直品格就应尽量拒绝接受;深入了解委托单位,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首先,应树立只与正直客户打交道的原则。客户如果对其顾客、职工、政府部门或其他方面没有正直的品格,则出现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就大。即使扩大审计测试的规模,审计人员也难以使总体审计风险的水平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程度内。参考文献:1 张小龙.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J.财经网,2011(4)2 殷裕品. 从中小企业投融资特点透视审计风险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10).3禹湘晖.浅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控制J.财会通讯,2008(8) 4丁瑞玲.审计学M.北京 200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