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635295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 前言小额信贷起源于 70 年代孟加拉国,简称 G B 模式。在孟加拉的金融实践中,小额信贷是一种小额、短期信贷方式,不需要担保,直接贷款到户,手续简单方便易行。这一模式通过五至十家农户为一组的相互联保的方式发放小笔贷款。1小额贷款从不同发展模式看主要分福利型和制度型两种类型。社会福利的作用,以孟加拉乡村银行为代表。前者更强调小额信贷管理和目标设计中的机构可持续性。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对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既提出了重要命题,也提供了重大机遇。为了破解农村金融困境,从2004 年至 2006 年连续 3 个“一号文件”都提出要鼓励农村金融改革。2007 年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2、勾画了整个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既明确了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的目标,也对如何落实进行了具体部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以大篇幅文字“定调”农村金融改革框架。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正在大刀阔斧、如火如荼地进行,农村金融市场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1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时代背景 1.1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要求十七大报告在论述金融政策之外,专门就农村金融体制问题提出了“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任务。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至少包涵以下几种含义:第一,必须改变那种以农村资金支持城市发展的金融体制,通过一系列的金融制度创新,使农村资金能留在农村社会,并在此基础上,能通

3、过市场化的运作,吸引城市资金与海外资金进入农村,彻底改变现有的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从而达到以工业带动农业、城市推动农村发展的目的。第二,要使农村的资金留在农村并吸引外部资金,应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改革。首先发展使农业成为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的产业。其关键是要将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使其产业相互衔接、交叉、重叠,对传统的农业产业进行现代化改造。例如,许多地区在农业的基础上发展了第三产业,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各种生态园区、观光旅游农业就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变,与传统的农业相适应的国家支农借贷为主的农村金融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一是解决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产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

4、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低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与内部人控制问题,二是解决利率管制、缺乏有效的监管框架问题,三是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这种合理体系是降低农户金融交易过程的制度安排,是种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融合。第三,要发展农村金融,使之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还必须创新现有的金融体制、金融工具、金融组织。在传统的农村金融制度中,农村金融体系是为城市发展吸收资金而设计的2,因此,资金的使用一直不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点3。现有的涉农的正规金融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以及农业发展银行,其间,农发行的业务已经缩少到仅给粮棉收购提供资金、农业银行中的支农业务也在执行中打下不少的折扣,更有甚者,这些业

5、务的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成为农业银行向国家转嫁债务的理由,农村信用社的银行化改制,在成本与收益的约束条件下,它的业务开始远离农村与农业。因此,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是农村金融政策的重中之重。与城市金融不同,农村金融机构面对的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严重。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一般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由于农户的主要资产没有证券化,故农户在信贷过程中缺乏城市中工商企业及居民经常使用的抵押品,导致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比较高,这是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城市化的制度根源。因此,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与创新不能以城市金融组织为样本,这将进一步的加速农村金融组织的本土化。农村金融

6、体制创新必须挖掘农村社区的信用资源,并以此作为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农村金融产品开发应采用较少抵押或者没有抵押的方式使贷款手续简单、灵活,使品种与期限能够适应农业生产及其生产周期。第四,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农业经营尚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状态,农产品市场又经常发生周期性波动。因此,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型业务存在很大的风险,而风险的实质是金融知识的缺乏,是信息的短缺。而正规金融的实践证明,现有的约束条件下,这就要求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不但要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切入点,而且必须赋予农民金融发展权,承认农民之间金融交易的合法性,使其内生为与农村经

7、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规避正规金融机构中不可能低成本的解决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风险。1.2 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农民家庭的资金需求和消费层次日益提高。据了解,时下一些农民用于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的超前消费,往往还习惯于以向亲友告贷为主。为此,农民欢迎农村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小额信贷服务,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住房消费信贷。长期以来,农民一直把翻建住房作为家庭的重大消费投资,近年来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为改善生活环境,逐渐把住房目标瞄准了集镇商品房。不少农民在翻建或购买住房时,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的困难,他们十分希望得到消费信贷的扶持。

8、农机消费信贷。如今农民讲究科学种田,注重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激起了他们购买农机的热情。目前农民需要的农机主要有运输车、拖拉机、收割机等中小型农业机械,购买农机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已成为农村消费信贷的新热点。教育消费信贷。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推进,农村不少青年学生得以进入中高等院校深造,但学生家庭的就学经费负担较重。因此,为农民子女提供助学消费贷款,既有利于帮助农民子女顺利完成学业,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又有利于金融机构拓展业务空间,优化信贷结构。生产消费信贷。当前,农村各地正在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农民在农业生产、加工、运销等经营过程中,遇到临时性的资金短缺在所难免,需要金融部门提

9、供生产性消费贷款,帮助农民致富。耐用消费品信贷。农村是最有希望最有潜力的耐用消费品消费市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将向高档次、多样化发展。由于农民的农副业收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十分需要短期性的消费信贷,以解其燃眉之急。医疗消费信贷。目前,医院的医疗费用越来越高,特别是大病住院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农村一般家庭的积蓄有限,一旦患上重病,就是倾其所囊,也往往难以应付高额的医疗费用,他们期盼获得消费信贷的帮助。因此,当前农村金融部门应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意识,积极拓展农民消费信贷业务,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激活农村消费市场,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10、和发展。1.3 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目前,农村金融机构除了农行、农发行、国开行、邮储银行等国有银行以外,还包括中外资的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加之各地涌现的民间资金互助社,以及一直扎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农村信用社,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正在逐步形成。随着农村金融体系的日趋完善,在农村金融组织的业务运作过程中,相当一部分资金将会源源不断地回流到农村支持农村建设,农村、农业和农民必将从中受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 1994 年成立的政策性银行,它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为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相分离的重大措施而设立的。农发行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并

11、不直接涉及农户。而现行的实际情况是,农发行的业务仅限于支持粮棉的流通,而其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并不能得到充分支持。截止到 2006 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为 8844 亿元4,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而言不仅总量太过有限,而且增长缓慢。农村信用社是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核心力量,在农村拥有最多的分支机构,并且唯一与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中国农业银行不断收缩其在农村金融业务,农村信用社逐渐形成了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同国有商业银行相同,在追求利润和加强风险控制的强烈要求下,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也存在向城市及大型乡镇企业流动的趋势。截止到 2005 年底,农村信用合作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

12、32626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22008 亿元,存贷差额达到 10618 亿元。在 22008 亿元的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为 10071 亿元,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 46%,其中农户贷款 7983 亿元,占农业贷款的 79%5。作为主要面向农村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户的正规金融组织,其经营业务“非农化”倾向相当明显。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均由原来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而成,对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没有影响。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原来只吸收储蓄,只到今年才正式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存贷业务。2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以黑龙江木兰县为例)2.1 木兰县概况木兰县位于黑龙江中南部,松花江中游

13、北岸,是隶属哈尔滨市的郊县,县城距省会哈尔滨市 128 公里,以农业为基础产业,工业,旅游业协调发展6。木兰县农村小额信贷运作模式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各种因素限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农村信用社作为其提供农村小额信贷的主要金融机构,形成了农村信用社模式。2.2 木兰县柳河镇农村小额信贷的运作模式农户信用评定 首先由农户向信用社提出信用评定申请,然后由信贷人员对农户生产资金需求和家庭收入等情况进行调查,提出信用状况评定建议,最后又信用评定小组按照农户信用评定的方法,对申请人进行信用评定,在对农户进行信用评定的同时,农村信用社为农户建立了完备的贷款档案。授信 农村信用社在对农户进行信用

14、评定之后,根据评定标准划定信用等级,根据信用等级核定相应的信用贷款限额,发放贷款证。农户贷款 持有贷款证的农户可以凭贷款证及其有效身份证件,到农村信用社办理限额内的贷款,信贷人员也可以到持贷款证的农户家中发放贷款,对超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限额,农户可以找人担保,但是担保人必须由信贷人员核定。2.3 柳河镇农村小额信贷十年来的发展状况从 1999 年木兰县农村小额信贷开始运作,至今已有十年时间,下图是木兰县柳河镇这十年来的贷款发放量: 20 20 30 5080 1001502003004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

15、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单位:万元图 2-1 1999-2008 年木兰县柳河镇信贷额从图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柳河镇的农村小额信贷数额是逐年上升的,1999 年和 2000 年刚起步的两年均为 25 万元,2001 年上升为 30 万元,之后逐年迅速上升。2. 农村小额信贷近年来发展迅速,从 2004 年起,小额信贷几乎每年都以 1001999-2008 年木兰县柳河镇信贷额万的速度增加,增长速度接近直线状。3. 柳河镇资金流动量大,从 1999 年的保守投资到 2009 年的贷款投资,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层次都上升了一个台阶。3.黑龙江省木兰县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取得

16、的成效3.1从农户生产性贷款的来源看,小额信贷已成为其重要来源根据调查,小额信贷生产性贷款占 80%户农户生产性贷款的 54%,这个数字占小额信贷的 90%以上,有效缓解了柳河镇农村信贷市场中生产性贷款的约束,有助于改善农村信贷市场运作效率低的局面。3.2 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提高,贷款额度不断扩大,信贷需求满足程度较高在调查中,从农户近年来信贷的可获得性情况来看,农户的信贷可获得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方面反映在连续年份中贷款户占 80 户农户的比例逐年增加(见表 3-1 ) ;另一方面对于贷款户而言,可获得的贷款数额也在不断增加(见表 3-2 )对抽样的 388 户进行调查,其中认为能够满足其

17、需求的有 350 户,占比 90.2%,认为没有满足其信贷需求的农户只有 38 户,占比 9.8%表 3-1 柳河镇农民 2006-2008 年 388 户农户信贷可获得情况年份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比例 45.36% 52.57% 70.22%表 3-2 柳河镇农民 2006-2008 年 388 户农户所能获得贷款额度年份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额度 5328 元 10023 元 22356 元3.3 农户小额信贷的开展调整了农业结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根据调查,柳河镇农户在资金的支持下,依托当地的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大棚蔬菜,减少了冬季进口蔬菜量并形成

18、了一定的规模 ,而且农民在种植温室蔬菜时,可以取得政府的支持,很容易从信用社取得贷款,能及时扩大生产规模,此外,农民使用贷款购买大型插秧机和收割机,加速了农业的现代化,不仅调整了农业结构,而且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得以提高, (见表 3)从柳河镇农户的纯收入来看,在未取得贷款前,收入水平较低 但提供贷款,鼓励特色种植之后,农户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表 3-3 柳河镇 271 个贷款户贷款前后纯收入变化户均年纯收入 贷款前(1999 年以前) 贷款后(2008 年)5000 元以下 36 65000 元8000 元 86 158000 元10000 元 106 4020000 元以上 43 2103.

19、4 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比例逐年减少十年来,农村小额信贷产品在为中低收入群提供有效金融服务的同时,以其较高的还款率降低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是小额信贷成为一种较高质量的信贷资产,2008 年柳河镇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减少了近 4%。4 黑龙江省木兰县柳河镇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柳河镇农村小额信贷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发展了农村经济,调整了农业结构,增加了农业收入,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4.1 农村小额信贷实际供给的收入歧视据了解,信用社评出的信用村,所享有贷款数额大、 利率低,没有被评上的村,贷款整体数额相对较低。一些收入很低的农户,一般贷款额度较小甚至不能获得贷款。农村小额信

20、贷最终受益农户是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小额信贷并没有真正起到扶贫的效果。4.2 小额信贷的资金管理问题在资金管理方面,缺乏对贷款的深入调查,对农户的信用评级主要依据村委和农户提供的信息和资料,信贷人员缺乏对贷款户的深入调查,使资信评估工作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片面性。而且,信用社贷款风险增加办理贷款手续时审查不严,信用社在办理农户贷款手续过程中,只凭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证明、印章办理手续、表面上看似乎手续严密、完善,实际上因农户贷款证一旦转借他人,被他人盗取骗取,就形成冒名贷款,这些贷款一旦逾期,极易导致责任落空而形成贷款风险贷后监督机制不健全,贷款管理滞后。4.3 农民存在一种小农自我保护意识由于客观

21、原因农民在经济社会中是弱势群体,农业本身受自然因素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农户得到贷款以后,即使用于正当的农业生产,贷款风险也是较大的,而在实际当中,农户贷款大多数是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必然加剧了贷款风险,事实上,农民在扩大再生产或者从事新项目而需要进行投资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即使手中有一部分投资能力,首先也要考虑能否用小额信贷满足全部的投资需要,因为即使投资失败自己的资产不会受到损失,受损失的不过是贷款罢了,而贷款不是造成了农民在经营贷款项目的时候投入的精力和努力程度都不是最大,不如精打细算的花自己的钱。4.4 部分农户信用观念不强,容易引发信贷风险部分农户信用观念淡薄,一旦贷款到手,

22、宁可逾期加息也不愿意到期主动归还贷款,还有的农户有钱不还,能拖就拖,认为小额贷款属于国家扶持,可以不还,有的农户忽视贷款性质,认为不借白不借,借了是白借,如果对这些农户的贷款催收措施软弱,将间接地助长农村信用环境的恶化而造成贷款风险。5 促进农村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对策5.1 为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新型扶贫方式,正在我国广泛传播,获得广大农户的高度评价,被称为向贫困宣战的新武器,国家应该在条件成熟时制定关于小额信贷的法律法规,运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国家关于农村小额信贷的立法必须确立小额信贷的实施对象为贫困农户或弱势群体,也就是通常说的瞄准农户,以保证真

23、扶贫扶真贫。5.1.1 重新审视扶贫资金的供给和使用政府实施的小额信贷,其资金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国家信贷资金,二是财政扶贫资金,三是自筹资金7。其中信贷资金占绝对优势,后两种资金虽然额度相对不大,但发挥的效益非常好,这些资金加入小额信贷,对小额信贷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政府应当继续维持专项扶贫款的制度,同时调整扶贫资金的供给方式,而且要调整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向。5.1.2 建立小额信贷专职机构对现有各类小额信贷机构,视具体情况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经过调整或改造及完善,符合条件的,允许合法存在并给予金融支持,同时培育专营小额信贷业务、市场化运作的小额信贷机构。政府应给予小额信贷机构更多的独立性

24、,促进小额信贷按市场化、产业化方向良性发展,实行市场化运作取向的政策银行的职能8。小额信贷机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地对小额信贷机构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小额信贷的经营效率。5.2 制定合理的贷款利率让参与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赢利,是这些金融机构愿意扩大并能持续提供小额信贷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入,银行商业化程度的提高,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如果农村信用社在小额信贷项目中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又得不到有关部门的补助,那么目前开展得轰轰烈烈的小额信贷工作就不可能大规模地开展下去。要使开展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能赚钱,国际经验证明,关键的是利率的高低。小额信贷与银行一般贷款的操作程序

25、不同,有额度小、成本高的特点。有较高的存贷差才能弥补操作成本。不能用一般银行对工商业甚至较大的农业项目的利率水平来套小额信贷的利率。在国际上成功小额贷款的存贷差要高很大。在中国,由于不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组织来发放小额信贷,加之贷款的方式也较国外简便,因此成本可能比国外同类贷款低一些。在目前农村信用社资金成本在 315 %左右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在 8 %-10%左右才能使项目自负盈亏。当然各地的情况有所不同,应测算后确定平衡点,再加上正常利润来算出小额信贷的合理利率水平来。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人们也慢慢地领悟出合理利率对小额贷款可持续的重要性。5.3 加强对贷款客户的识别以及建立风险防范措施5.3.

26、1 健全内控机制,强化贷前调查工作贷前调查是贷款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加强和提高贷款质量的关键,信贷人员应对农户的家庭人口、承包面积、劳力、家庭年收入、支出、资信状况等进行认真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发放贷款证过程中,应由信贷员送证到农户手中,严禁将农户贷款证交由村干部或农户代表代送,以防丢失、涂改、乱收费等现象发生。5.3.2 落实信贷分级审批责任,严把贷时审查关,避免审贷流于形式。农村信贷应严格把关,级级部署,层层监管,建立科学的审批制度,才能保证农村小额信贷的效率。5.3.3 落实责任,强化贷后检查制度。 建立科学、 完善的农户贷款贷后管理责任制,将贷后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农户贷款的管理

27、和回收制定管理目标,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分清主观与客观因素,合情合理地追究责任,提高对到期贷款的回收率。5.3.4 提高小额信贷对象的素质。金融知识的缺乏常常使一些低收入人群为了尽快致富而卷入到一些非法或违规的金融活动之中,使本来不多的收入遭受损失。也由于金融知识的匮乏,使一些低收入的人群不知道怎样和金融机构打交道,不知道能享受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在向金融机构寻求贷款时低收入人群往往因为缺少信用记录,没有合格的抵押品和担保而贷不到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从 2000 年开始,指导农村信用社在中国农村开展了建设信用户、信用村镇的活动,向农民宣传诚实守信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

28、款。5.3.5 加强对借贷农民的培训。各国成功的小额信贷经验表明,对农民借贷者的培训是小额信贷成功的又一关键所在。农民是市场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对迅速变化着的市场反应不够灵敏。因此,国际上开展的小额贷款项目都要对贷款户进行大规模培训。提高他们对市场、新技术以及运用贷款的能力。为此,国际小额贷款项目均要拿出一大笔培训资金来。我国农民同样亟待培训。他们不但需要了解新的技术,特别是要学会如何应对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种植、养殖项目以及生产方式。有了较好的培训,就能大大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也能减少小额贷款的风险。在目前的机构设置中,我国农村信用社不具备大规模培训的能力。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

29、政府的介入。把农村的技术工作者及有关部门发动起来,配合小额信贷项目,不断地培训农民,向他们提供市场信息9。有关部门应该从财政中拨出专项资金来加强对参与小额信贷的农民进行培训。5.4 实施行之有效的约束办法要求农户自有资金在投资项目总额度中所占比例的最低份额,使贷款户感受到更大的压力,不仅可以有效预防道德风险10,而且可以减少贷款的损失。不论是事前的风险预防还是事后的风险保险,这种约束办法都是明显有效的。5.5 建立不良信用黑名单通报制度将不良信用户及其生产经营情况,担保人情况定期进行黑名单通报,凡上了黑名单的贷户,一律禁止向其发放贷款,制止潜在风险贷款。同时研发和运用包括贷户姓名、住址、经营场

30、所、贷款金额、发放贷款信用社以及担保人姓名、住址、经济状况等内容的小额贷款咨询系统,防范风险。结论根据对木兰县小额信贷的现状及发展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木兰县在小额信贷的实施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操作及流程上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当然这是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帮助农村小额信贷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还要不断吸收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解决其农村小额信贷方面的经验,结合自身存在问题的特点,找出适合的解决方法。致谢语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了邓晓霞老师的悉心指导,因为邓老师对我论文的悉心指导和细心修改,我的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在此,

31、我对邓晓霞老师表示我的衷心感谢!感谢重庆三峡学院图书馆给我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提供查找资料的方便,使我的论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感谢重庆三峡学院经济贸易系的老师在我论文期间给予我的建议。还要感谢那些在我论文期间给予过我帮助的亲人、朋友和同学。参考文献1 凌华薇.从 “孟加拉经验” 到 BRIJ .财经 2006.1.2 杜晓山.中国小额信贷十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3 付顺良 范一桥 谢宏.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思路J. 西南金融.2003.9.4 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S.2001.5 中国金融年鉴R.2006.6 木 兰 县 志 编 纂 委 员 会 .木兰县志R7 刘康华、商国燕.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新疆农垦经济.2008.128 黄继峰、崔霞丽.中国小额信贷发展有关问题的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5.9 佘传奇、祝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07.9.10 单单.农村小额信贷政策效应及其风险防范J.市场观察. T.200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